以天下为网,猎取和培育人才——曾国藩识人用人之道
曾国藩有很多标签,用现在话说就是斜杠青年,比如他与好搭档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被称为“晚清四大名臣”;被称为网罗培育和善用人才的第一高手;同时也是升官最快、做官最好、保官最稳之楷模;又被认为是修身齐家治国中华千古第一完人。是中国近代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连我们伟大的毛主席都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说他是最厉害的地主阶级。纵观这么多标签,被贴的最多的还是他的知人用人。他的搭档胡林翼评价他说:“曾公素有知人之鉴,所识拔多贤将”;好朋友郭嵩涛说他:“以知人名天下,一见能辨其才之高下,与其人贤否。” 朋友兼坑友左宗棠说他:“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甫;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并曾上书皇帝,请求皇帝下诏书,让全国有用人权的官员都向曾国藩学习,学习他的“知人之明”。晚清外交家,他的下属薛福成说他一生坚持的有两件事,一是修身,二是讲用人。他的对手王石达开说他:“虽不以善战名,而能识拔贤将,规划精严,无间可寻,大帅如此,实起事以来所未见也”,这个人很厉害,曾经把曾国藩打的要跳江。能得到对手的称赞,想必是最大的荣誉了。曾国藩自己说“成大事者,要以多找助手为第一要义”,同时作为一个leader(领导者),主要应该抓两件事,一是树人,一是立法,他说有心人不要因为打仗输了而羞耻,而应该以有没有树人、立法而羞耻。说到这里,我很想穿越历史的对话框去问问他,为什么他打仗失败了要跳江……
说到这里,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阿里巴巴CEO张勇内部讲话说到的一个观点:“‘组织、人才’是业务一号位的首要工作,而不是HR;张勇每年问自己两个问题,其中一个是为集团找了哪几个人,关键词是‘找’,而不是‘招’。逍遥子观点可以说和曾国藩的观点也是一脉相承的。看看曾国藩识人用人到底有哪些特点?有哪些值得我们加入我们的收藏夹?
一、明晰的文武官用人需求和标准
曾国藩对于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人,用人标准是什么他都非常清楚。在刚开始建立湘军的时候,他就树立了“选士人,领山农”的标准。当他在总督位置上的时候,他认为他需要四类人,一是主政一方的朝廷命管,二是为军营办理行政事务的绅士,三是协同作战的绿营兵士,四是自己招募的勇丁。这里面有文官、有武官,对于不同的两类人员,他的标准,用现在话说叫胜任力素质模型是不一样的。
他认为文官应该具备以下四条的基本通用素质:第一是要有操守。操守有两层意思,一是要清廉,为官不清廉,老百姓是不会服你的,二是有节操,有气节,要有临危不惧的胸怀和修养。他说,上司的操守有问题,不能持久,下属不会真心佩服你,即使你可以权压一级,但是心中不会服你。湘军的书生领兵理念,除了看重读书人有知识储备外,最重要就是看重这些人有抱负,有操守,有强大的精神力量。特别是当时的湖南书生喜欢研读湖湘理学,在出山之前就几觉了生死问题,能够把生死置之度外。比如罗泽南,在出山之前是乡下老师,之前从来没有摸过兵器,但是一领兵就卓有成效,征战四年,克城数十,几乎没有败绩,经常以少胜多。
第二是没有官气 。什么官气?就是,说话做事喜欢讲资格,讲形式,说话圆滑,办事平庸,无朝气,做事行文都得依靠别人,自己又不能放下身段,不能吃苦的作风。曾国藩说一个人不论发展到什么程度,如果官气很重,那么这个人的发展已经受到局限,不会再有大的发展了。与官气相对应的是乡气,所谓乡气,就是乡下人的做派,喜欢逞能,出新,做事则只想到自己这一面,不会去想别人,说话经常有漏洞,一件事情还没开始办,便先招来各方议论,无论是官气还是乡气,两者都是有缺失的,但是比较起来,曾国藩更喜欢用乡气之人,不喜欢用官气之人,因为官气重的人暮气沉沉不能办事,乡气重的人朝气蓬勃,可以办事。湘军的“领山农”原则,招的就是乡气之人,不招城里的市井油滑之人,不招原来的绿营兵,招的都是山里的农民。据说在面试时,一看招来的是农民,不善语言,很木讷,甚至还有呆滞,曾国藩就会表示很满意。这跟我们现在很多企业喜欢用“学生兵”道理是一样的,学生兵没有官气,没有经验,但是有激情,喜欢出新、朝气蓬勃。
第三是有条理。曾国藩的相人口诀中有一句叫“若要看条理,全在言语中”。曾国藩自己做事非常注重条理,他把治事分为四类:兵事,饷事,吏事,文事。而把治事之道总结为三端:剖析,简要,综合。剖析是的第一工作方法和步骤,在剖析的时候尽量细分,一件事情摆在眼前,先把他剖成两部分,再由两部分剖成四部分,再由四部分分成八部分,越剖越多,事情的细密处,隐藏处就越彰显。也有点类似项目管理中的WBS分解法,活在现在,他绝对是项目管理的高手。分解之后,一件事情不管多么复杂,多么千头万绪,他认为总是可以用一两句话来表达的。凡管理大众的道理,必须简易,才能让他们明了照办;若过于复杂,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将无所适从。
这点与我们现在很多企业老板或企业最高管理者不一样,我们现在很多老板喜欢说一些高深的战略,在天上飞,总要下属去领悟,然后下面的中高层就像地面的猪,无法理解和解读老板的鸟语。是不是对照镜子反思下呢?
第四点是少大言。大言就是放空话,说大话,他说这是文人气息,书读的多了,往往认为天下事统一,所以经常放言高论,不着边际,说话没谱,他认为这种人不能用。而现实中,很多企业老板自己本身就喜欢说大话,放空话,比如很多互联网公司明明融资几百万人民币,对外公布就是几千万融资;招聘时宣称“绝对慷慨的股权,让你40岁可以退休”,然后事实却是公司连做什么产品方向都没有搞清楚,商业化的道路更是遥遥无期,至于盈利就更是天方夜谭了……老板如此,招聘时的喜好和平时判断的人的标准就可想而知了。
武官也有四条基本的素质标准:一是“才堪治民”。才能要服众,必须要到第一线去,拿出实实在在的业绩,把山头打下来;二是不怕死。要敢打敢拼,身先士卒,要求别人做到的,你自己才能做到;三是不急名利。为名利而出的人提拔稍迟则生怨恨,稍不如意再怨,与同辈争薪水,与员工争毫厘;四是耐受辛苦。身体弱过劳则病,精神乏短的久用则散。
除了以上基本的通用素质标准外,还有一条最重要的标准,是文武官通用的,那就是“忠义血性”,忠在这里指的是为人不贰,为人忠诚,更多的是对国家而言,要公忠体国,尽心往事。义是行侠仗义,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义行。血性则是忠义赤诚的性格,一般有血性的人,敢说敢做,敢作敢为。忠是对一个组织而言,义是对个人而言,血性是有激情,有担当。其实“忠义血性”到现在就是要有激情,有责任担当,有使命感。
从以上我们看出,曾国藩的用人标准更加看重的是冰山之下素质,更加看重的是一个人品质、性格和价值观。回到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很多企业比较看重学历,学校背景,公司背景,更加看重经验以及所能带来的资源,最近一两年,甚至对年龄卡的非常死,有很多互联网公司早招人就明确表示不要35岁以上的候选人,这其实反映现在企业用人的一股歪风和浮躁的风气。我在看曾国藩的这些用人标准时,我想到了顶尖猎头公司亿康先达的全球执行委员费洛迪的“1+4”潜力模型。费洛迪认为,当今时代,人才的评价标准已有体力,智力,经验和能力转变为潜力,潜力是具有成为味复合型人才和适应复杂多变环境的能力。潜力成为能够预测职位人员是否能成功的最重要因素。
二、以天下为网猎取人才
在网络人才方面,曾国藩提出撒天下的大网,还引用庄子的话,“以天下为牢笼,雀无可逃”,华为任正非总提出的“建立全球人才生态圈”不知道是不是受了曾国藩的启发?他网络人才的精髓可以用8个字概括,“以类相求,以气相引”,同类人更容易进入气场相投,更容易获得信任。
以类相求,在比如后来找科技类人才容闳时,他说一定不能让武官去同他谈话,因此他找数学家李善兰写信去邀请,这样更容易获得信任。
以气相引,湘军建立之初,曾国藩无论权力还是声名都还有限,很多人并不一定买他帐,并且这是个掉脑袋的事情。这时他就是会拉一些社会上很有声望的人来帮他展台和帮助。比如他的老同学郭松涛,刘蓉,这两人很厉害,郭松涛是诸葛亮式的人物,出谋划策很是厉害。刘蓉更被曾国藩称为卧龙,当时人称为“小亮”(老亮罗泽南,今亮左宗棠,小亮刘蓉)搞定了这两个人,很多人都因为他们的加入慕名而来。
他找人的具体途径有四个:
第一是招募。招募,曾国藩也认为招人才是最难也是最重要的事儿,因此他每到一处发布的第一个告示,几乎都是求取人才的,办团练之始,就发布了《招某绅耆书》,并且写的声情并茂,如“数月以来梦想以求之,焚香以祷之,盖无须臾忘诸怀”,表达了他对人才的渴望。做两江总督以后,就发布告示,希望两江的有志之士来帮助他。北上剿捻时,他发布公告“本人求贤若渴,如有救时之策,出众之技,均准来营自行呈明,量才录用,如果举荐贤才的人,除赏赐银钱外,酌量褒奖”,后面做直隶总督时,专门设立德、才、学三科求才。
第二个是推荐。互相推荐,以类相聚,是其吸引人才的一大特点,曾国藩的很多人才都是,非常典型的就是赵烈文,赵烈文是周腾虎推荐的,然后曾国藩就派人带着2百两白银去探访。
第三个是挖猎。曾国藩平日里就非常留意人才,发现别人评价非常好的人,就一定要把这个人挖过来,就连八旗兵,绿营兵也不会放过,比如李宗羲原来是安徽知县,因为善于断案,被曾国藩赏识,将他调入。
第四个是投效。投效的人都是被曾国藩吸引过来的,李元度便是投效而来曾国藩未来求取人才采用了各种方式,同时也尊重人的人才的个性。
这里面有一个故事,郭昆焘是湖南知名大儒,很多封疆大吏都想网络在自己麾下,但是他开价很高,还要拖家带口,最重要的就是要带着妻子,跟妻子朝夕相伴,形影不离。可是湘军每天都在打仗,经常被太平军打的东奔西跑。曾国藩既然认定要求取这个人,然后就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公是麋鹿之性,不堪束缚,请屈尊暂时到我这个地方,奉商一切军政大事。后面还加了一句关键的话,请你一定携仙眷,一定要把你的夫人带过来。郭昆焘见曾国藩如此盛情,很难推却,便到了那里,当然第一次没带夫人,曾国藩一想没带夫人,那是不想久留,所以又写了一封信,说“燕雁有待飞之侯,鸳鸯无独宿之时,鸳鸯每天肯定要在一起的,朝夕相处,不能一个人独处,你还是回去吧”后来郭过来做了兼职,曾国藩幕僚众多,很少有兼职的,郭昆焘是个特例。
这里大家要注意的是,曾国藩对于人才从来都是积极主动的去找,并且是将必亲选,兵必自募,这跟我们现代很多企业认为招人是HR部门的事情是不同的,很多企业招聘高管是让招聘HR第一面,然后层层面试,最后到老板那儿就没人了。就算有,也很难选到好的人才。试问:招聘专员能跟高管候选人平等对话吗?有辨别高管人才的能力吗?并且让招聘HR专员去对话,能体现企业对人才的重视吗?当然也有些企业做的特别的好的,我们的一家客户,在这方面就是特别好,他们招聘高管的流程是先CEO第一轮面试,其次是业务副总裁面试,最后是HR面试,最后投票选择。他们这样做既体现出对人才的重视,又在流程上避免因为招聘HR判断力不够而把很多人才流失的风险。
三、独特的面试方法
(一)冷眼看人的面试方法
冷眼看人是曾国藩的非常重要的才能,还总结出了《相人口诀》“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主意看指爪,风波看脚筋,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其实这些也不是曾国藩的独创,而是他总结和发挥了很多中国传统的方法。这里面有很多故事,曾国藩为人威重,凌然不可犯,长着美须髯,胡子非常长,三角眼棱角分明。每次见人的时候,他总是盯着对方仔细端详很长时间,一句话不说,只把这个人看的心里发慌。随后,两个人才开始对话,主要是曾国藩提问题,考察对方思路是否有条理。面试结束后,他就会立即记录下来,记录这个人长什么样子,能够做什么事情,有什么突出的优缺点。
(二)结构化的面试题目
前面讲到,曾国藩提问题,那么曾国藩会提些什么问题呢?主要是一个询事,就是对事情的看法,看看有没有独特的见解,思路条理是否清晰。
第二是考言,看其说的话是否符合情理,在考察的时候非常注重品格和性格的考察,以及考察这个人是否可靠,能够做哪方面的事情。并且每次见完人后,他就会把他的观察记录下来,以便以后查证。举几个例子:刘光明:湘潭石潭人,年二十七,父四十六,母殁,有二弟。明白安详。唐顺利:目小,有精光,眉粗,笨人。钟辅朝:目清而不定,明白,滑。俞科葵:平江亲兵百长。年二十四岁,满面堆笑,可爱。矮而精明,略似陈安南。
(三)详细的考察背景
同时他还会去做背景调查,多方面去了解一个人,比如他们的出身,家庭情况,在那里参战过,在哪里做过官……我们可以看出曾国藩在甄选人才的时候,采用的是多角度的考察方式,而并非传说中的神乎其神靠面相。他的很多方法我们现在都在用,就看我们是否执行的比较彻底,而不是选择性的执行,间歇式的执行。
四、苦口婆心的培养人才
关于人才培养,他认为人才没有完美的,并且大多数人是出于中间位置的,是需要领导去教化和培养的。他还这样比喻,他说人才相当于农民种庄稼,人才就是地里的禾苗,是需要天天去浇灌和培育的,并且还要把好的苗子和坏的苗子区分开来,要知道哪一个人厉害,哪一个人不行,哪一个有特长,哪一个人有缺陷,这样使用和培养起来才能更加得心应手。
培养人才曾国藩有四个概念:
第一个是教诲。官对下属应该经常鼓励和批评,鼓励下属,下属就很高兴,也乐意为上司卖力气,即使是责备,下属也会改进,教诲在人才培养当中应该是最重要的。
第二个是甄别。对人才进行甄别,建立档案,对人才进行分门别类。
第三个是保举。就是举荐的意思,如果觉得这个人合适做这份工作,就进行保荐。
第三个是超擢。擢就是提升的意思,超擢就是破格提拔,针对非常特殊的人才就应该进行提拔。
他的教育方式有三种:
首先是定期考试,以批答的方式来提高他们的文字水平和对事物的分析判断能力。
二是通过谈话,面授机宜,不仅经常找个别人谈话,还利用吃饭的时间谈论古今,表面上看是漫无边际的闲谈,实际上是在向幕僚传授自己的人生经验和读书心得。李鸿章回忆说有一次李鸿章睡懒觉,就撒谎说自己头疼,不去。曾国藩知道后放下筷子,说必须要等幕僚全部到齐才能开动。李鸿章得知后连忙赶去。饭后对李鸿章说,“少荃,既入我幕,我有言相告,此处所尚惟一‘诚’字而已。”大概地意思,既然来到我这里就要待人诚实,李鸿章意识到自己装病被识破了吓得不敢说话,从此,便改掉了睡懒觉的坏毛病。
三是考核人。对于刚到他营中的人,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多次与他长谈,就是未来进一步观察了解他,看看他在数年军旅生涯中有没有什么长进。要做到对人才用之无误,不仅要察言观色,还要试之以事,验之以效。新人来了,曾国藩通常他们去前线去实习一段时间,让他们直接了解湘军的面貌,同时通过他们来了解前线的情况,并且通过这种方式来鉴别他们的能力。比如李鸿章到来不久,就给他们一项任务,让他随同曾国荃率军进军景德镇。一般考察几项后,曾国藩才会确定幕僚的具体工作。
曾国藩在总结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时说,天下无现成的人才,也没有现成的知识,大概都是由勉强磨练而出。并且他还特别重视正面教育,以积极鼓励,引导为主。他认为人的可塑性是很强的,哪有固定的道理,如果你经常褒扬鼓励他,就像甘甜的雨露滋润禾苗一样 ,他就会健康的成为人才;如果你经常贬斥打击他,就像严寒的冬霜凌杀万物一样,他就会凋零枯萎,不能成为有用的人才。
曾国藩将人才找到麾下后,会对每个人进行分工,他把事情分为兵事,饷事,吏事,文事。兵事是关于行军打仗的事情,吏事就是怎么去做好一名官员,饷事就是筹集资金,管理财政方面的事情,文事就是怎么当好行政秘书,怎么写好公文,从事教育,文化,科技等。曾国藩要求所有到他这里来的人,都要从这四门功课当中选一门,要求学精。还会按照前面讲的方法进行考核。每一门都有具体的学习内容,比如你想要成为军事家,你就得学习战守、地势、敌情;如果你是要做文职官员的,就需要学习教养百姓 、缴纳赋税、处理治安 、劝民兴业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如果你是从事财政工作,就需要从税种、开源、节流等方面学习;如果你是从事行政文职的,那就需要学习上报奏疏,草拟公文和往来书函。
五、精神与物质并重的激励人
给钱。厚薪养兵,湘军士兵的待遇是绿营兵的1倍多,当时绿营兵的待遇基本都养不活家庭,因此大多数人绿营兵都有兼职,根本无心操练,打仗。湘军建立之初,他发给士兵们高薪。每名湘军士兵的月饷为四两多银子,一年五十多两,与一个知县的薪资水平差不多。这样一来,湘军士兵不会分心,战斗力也就有了保证。
高薪养将。不仅士兵待遇高,将领待遇更高。清朝一个总督正常的薪水是一百八十多两,不包括养廉银。而曾国藩的营官,相当于中层管理人员,一个月就能拿到二百两白银。王凯云说,湘军中,统五百人的中层,每年收入三千两,统万人的高层,年入六万两。还有对于曾国藩看重的人才,曾国藩都会先派人带上银子,帮助其安顿好家里,解决其后顾之忧。像李鸿章到来,曾国藩先给他寄来三百两以安其家。
给名。曾国藩也说:“凡利之所在,当与人共分之;名之所在,当与人共享之。”凡涉及到利益,一定要注意与人共分;凡涉及到名声,一定要注意与人共享。这样的人才能成就大事。在军营里,每次听到曾国藩收复安庆的事情,他都说是胡林翼,多隆阿的工作;谈到左宗棠,李鸿章,称他们为一代名流,不是说自愧不如,就是说谋略未及,并且这些都是写在奏折和书信当中。
给前途。在个人发展方面,在传统的科举考试之外,曾国藩打开了另一条晋升之路。只要你有能力,能打仗,能做事,在湘军就可以迅速得到晋升,湘军由此而涌现出了一大批影响那个时代的优秀人才,湘军也由此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比如左宗棠,20岁中了举人之后,就一直停滞不前,后来就是在曾国藩的举荐下才得以平步青云的。这对于很多湘军成员来说,可以共享湘军发展所带来的机会,是最大的激励因素。
六、“立人达人”的用人理念
其实说到用人理念,曾国藩还有一个理念不得不提,那就是“衡才要不拘一格”,不要用完美的标准或者一个标准去衡量所有人。他认为“要以衡才不拘一格,论事不求苛细,无因寸朽而弃连抱,无施数罟以失巨鳞”,在曾国藩看来,古代名将如何地完美无缺,那是著书人的美化尊崇,并非真实。无论什么样的人物,都是有缺陷的,选拔人才要不拘一格,要不苛求完备,不能因小失大,因暇弃玉。他在日记里还写道“是日,与李申夫言人才以陶冶而成,不可眼孔太高,动谓无人可用”,他认为人的天赋有上智和下愚,但是这两者的数量都不多,绝大多数介于两者之间,中间部分的走向取决于教育和引导,而领导者负有教育和引导的责任,若领导者不去自责才德不足以教化别人,而徒然感叹上等智慧者不可得到,这好比手执缰绳而说无良马。在曾国藩的理念中,每一个人都是人才。若领导者说无人才可用,这只能说你自己无识人的本事。责任不在别人,而在你自己身上。
而如今,我们动不动就说无人可用的时候,是不是也需要反思一下呢?还有用人的标准,很多企业的招一个人力资源主管时候,给的是主管的待遇,要求却是人力资源VP的标准……
“立人达人”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翻译过来就是你想要在这个世界站得住,也要帮助别人站的住,你想有所发展,也要给别人制造发展的良机。这个思想不是曾国藩的原创,是孔夫子的,但是曾国藩把他实践的很好,这是他能够聚拢天下人才的关键。
他认为一个人单独发达是不行的,这就像一个树很高大,但是没有树枝和树叶,刮风下雨的时候,大家就不会在这棵没有枝干,没有树叶的树下面去,而是跑到别的地方去,所以他用人强调择将分支,让他们各展宏图。
那么立人达人效果如何呢?
有数据有真相,据统计,曾国藩的部下有26人成为总督、巡抚、尚书,有53人成为三品以上的大员。像左宗棠,胡林翼,李鸿章,郭嵩涛,沈葆桢,丁日昌,杨岳斌,彭玉麟等晚清风云人物,都得到过曾国藩的推荐和提拔。所谓湘系“文物错落半天下”。夸张一点的说,天下一半的官员都是曾国藩的部下。这个里面最著名和有成就的就是李鸿章和左宗棠。
李鸿章在安徽混了很多年,但一直没有起色,最后没有办法就去投靠曾国藩,在曾国藩那里呆了几年之后,才出掌一方。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d908615993824817b06396f1966694b0~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0793617&x-signature=mKu7Yz%2BSvzE%2Bs2jYrWPq9VZzUDc%3D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