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美药业财务造假反思及总结
关于康美药业的讨论已经很多了,但我觉得仍旧可以深入思考如何在事前识别出企业财务造假的蛛丝马迹。先简单梳理康美事件的始末。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976374b8757a4cb785950aa3a8776fc9~tplv-tt-large.jpeg?x-expires=1971087193&x-signature=Fhd261Val2%2FzRX2FR12nXSetAm0%3D
本文的目的不是再现康美药业财务造假的过程,更主要的是思考如何在事前通过财务报表发现财务造假的蛛丝马迹。所以主要讨论2018年之前的财务报表,关于财务造假的迹象,网络上的分析已经很多了,包括大存大贷、毛利率、存货、现金流、关联交易、股权结构、分红等。这里我想挑一两个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现金流
目前主流的炒股软件似乎都注重利润表而忽视现金流量表,这或许是因为炒股软件不是用于分析的工具。投资者在选择公司的时候,不要仅仅根据市盈率、每股收益、净利润增长率等指标就将一只股票加入关注。最基本的,应该看看经营现金流和净利润的比例。看看康美的这个指标。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956e2893bffc45bcb968953e1f112eba~tplv-tt-large.jpeg?x-expires=1971087193&x-signature=Z8i%2BVr%2FA8LvoNy8EqlInGuCQZ5Q%3D
比较理想的情况是,经营现金流占净利润的比例大于1,主要因为经营现金流中包括了增值税的收付。但是也有一些项目会造成二者之间差距过大。比如,投资收益通常计入净利润且不会收到现金,但如果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状况良好,二者的差异不是问题。再比如说,企业期末有大量的应收票款,导致企业确认收入时没有收到现金。如果这些票据都是银行承兑汇票,二者的差异也是可以接受的。
显然,康美药业并不符合上述情况。仅仅这一个指标,就足以让人怀疑公司的经营能力,净利润中仅有不到50%能够收回,足以让人思考公司持续经营是否需要不断从外部融入资金。投资者如果不能解释现金流和净利润之间的差异,应该慎重。
二、存货和应收账款
看一看康美药业的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上面显示了从净利润调整到经营现金流的过程,可以看出,差异主要在于存货的增加和应收账款的增长。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ceb880ab06df42698a1392d56e84cecd~tplv-tt-large.jpeg?x-expires=1971087193&x-signature=Wv8%2FQM5QHNo%2Fd6zEemdqYRsb6ZY%3D
存货和应收账款的增长值得警惕!但是为什么很多老股民都踩了雷呢?我觉得原因可能是,尽管这两个指标都在增长,但是其他的资产负债表项目比如货币资金也在同步增长,导致这两个项目在总资产中的比重甚至稳中有降!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05916dadc7dc4af29e06a192d3888fa6~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1087193&x-signature=GL3sHK8qIWyQXyg2PU7bTTFIq4E%3D
除了存货的比重比较高之外,存货和应收账款的增长都可以解释为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事后很多人都说康美造假太简单了,太容易发现了,但是,为什么没有人在更早的时候指出来呢?这可能说明了,即便手法没有创新,但是只要作假做全套,整个财务报表中发现的异常都是可以解释的。
既然存货和应收账款是稳中有降,那么什么是稳中有升的呢?定睛一看,不是在建工程、固定资产,竟然是货币资金!2014-2017公司货币资金的比重从36%上升到接近50%,如果你之前没有想到货币资金能够造假的话,那么这就是一个好消息了,因为公司的钱越来越多了。
所以说,存货、应收账款、在建工程的增长都是可以解释为公司发展的需要,而且货币资金越来越多,从资产端看似乎没有太多异常。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反过来想一想了,公司的货币资金来自何处?
三、大存大贷
请大伙回过头来想一想,公司的净利润都投入到了存货和应收账款上面,2014-201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总计不到51亿元,并且公司还在不断投资固定资产。然而,公司的货币资金从2014年的100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341亿元,增长了超过240亿元,这些钱从哪儿来,公司又为什么要融入这么多现金?
2014-2017年,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出不到58亿元,与公司经营现金流入基本持平,照理说不需要融资240亿元。另一方面,公司2017年年报披露重要在建工程的预算数不到50亿元,这个金额还没有考虑已经投入的金额。总得来看,公司的货币资金是太多了,多得有点不合理了。
https://p9-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0844385ff1e54e8aa64f752d914c31b4~tplv-tt-large.jpeg?x-expires=1971087193&x-signature=drxZrlI8zzWysGHRAVL9aVs1hH8%3D
仅看资产负债表,可以看出公司增加的240亿元的货币资金主要来自于短期借款、应付债券、股本和资本公积。这个表格至少有以下几个异常:
(1)公司短期借款越来越多,似乎是短债长借,这个很好理解,因为短期借款的利率低。但是,为什么公司还要发行那么多的债券呢?首先,债券筹资有发行费用,因此筹资成本比长期借款高。其次,债券筹资要定期披露公司信息,还要受到债权人的监督,而银行借款的限制要少很多。为什么不选择银行的长期借款,而要发行债券?
(2)2014年公司发行了优先股,股息率7.5%,融资成本不算低,为什么不选择债务筹资方式,仅仅是为了赶时髦吗?
(3)2016年公司还有过增发股份,募集资金80亿元。为什么选择资本成本较高的股权融资?
很多文章总结财务造假的迹象时都提到了大存大贷,其实这个指标也要一分为二的看待。很多公认的好公司也存在这个现象,尽管不像康美药业这么夸张。比如,海康威视2020年货币资金354亿元,而短期和长期借款有59亿元;比亚迪2020年货币资金144亿元,而短期借款164亿元、长期借款147亿元。大家也可以看一看其他公司的报表。
说一个公司有大存大贷就有舞弊的嫌疑显然太过绝对,但是很多曝出财务问题的公司确实存在大存大贷的现象,因此这个指标不要过度解读。
另外,会计专业的同学也可以想一想,在评价企业偿债能力的时候是不是有个指标叫做流动比率。在这之上还有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这几个指标的存在,是不是也默认了企业大存大贷的存在,尤其是现金比率这个指标,是不是就是说企业同时拥有货币资金和流动负债?如果极端得认为企业拥有现金就必须偿还负债,在避开坏公司的同时,也可能错过了很多好的公司。
今后在研究公司的时候,不要仅仅看到表面的繁荣,更要看到这种增长背后是否有矛盾,而你能否接受这种矛盾带来的风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