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叔湘:笑话里的语言学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Siba9uA8Lh8lJi~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1521933&x-signature=8bvDIArkP5bV3%2BrhtEhdf%2F7UxPk%3D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SibaAdyI5awtry~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1521933&x-signature=A6JC5yPiXlHgmpPRavrjdCmQ9vU%3D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T0uY0dpBRnJKTf~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1521933&x-signature=7WijJSL%2Fe%2FPxU%2FhfonBC1Qy8uOw%3D
一般所说“笑话”,范围相当广,大体上包括讽刺和幽默两类。笑话为什么引人发笑,这是心理学的问题,我毫无研究,说不出一点所以然。柏格森有一本书,名字就叫做《笑》,我没看过。很多笑话跟语言文字有关,我就谈谈这个。我取材于三本书:周启明校订:《明清笑话四种》,1983第二版;王利器辑录:《历代笑话集》,1956初版;任二北编著:《优语集》,1981年初版。附注里边分别用周、王、任代表。
▲绿釉参军戏俑唐 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参军戏是唐代一种较为流行的戏曲形式以两人表演为主,一问一答,诙谐笑谑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先举一个有名的例子。唐朝懿宗的时候,有一个“优人”(相当于外国的fool),名字叫李可及,最会说笑话。有一回庆祝皇帝生日,和尚道士讲经完了,李可及穿着儒士衣冠,登上讲台,自称“三教论衡”。旁边坐着一人,问:“你既然博通三教,我问你,释迦如来是什么人?”李可及说:“女人。”旁边那个人吃一惊,说:“怎么是女人?”李可及说:“《金刚经》里说,‘敷座而坐’,要不是女人,为什么要夫坐而后儿坐呢?”又问:“太上老君是什么人?”回答说:“也是女人。”问的人更加不懂了。李可及说:“《道德经》里说‘吾有大患,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复何患?’要不是女的,为什么怕有身孕呢?”又问:“孔夫子是什么人?”回答说:“也是女人。”问:“何以见得?”回答说:“《论语》说:‘沽之哉!沽之哉!吾待贾者也。’要不是女的,为什么要等着嫁人呢?”
这一个笑话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利用“敷”和“夫”同音,“而”和“儿”同音(唐朝妇女自称为“儿”)。第二部分利用“有身”的两种解释,即歧义。第三部分利用“贾”字的两种读音,就是故意念白字,本来该念gǔ,却把它念成jiǎ(这是今音,但唐朝这两个音也是不同的)。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SqOCeav1k2n0WK~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1521933&x-signature=WG1cEsVm6oIRSLsL8lqT0bZCgUk%3D
很多笑话是利用同音字,也就是所谓谐声。谐音往往利用现成的文句。例如:
唐朝有个道士程子宵登华山,路上摔了跤。有一个做郎中官的宇文翰给他写信开玩笑,说:“不知上得不得,且怪悬之又悬。”这里就是套用《老子》:“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和“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是道家的经典,给道士的信里套用《老子》,妙得很。
宋徽宗宣和年间,童贯带兵去“收复”燕京,打了败仗逃回来。有一天宫中演剧,出来三个女仆,梳的鬏儿都不一样。头一个梳的鬏儿在前面,说是蔡太师家里的。第二个梳的鬏儿在旁边,说是郑太宰家里的。第三个满头都是鬏儿,说是童大王家里的。问她们为什么这么梳,蔡家的说:“我们太师常常朝见皇上,我这个鬏儿叫做朝天髻。”郑家的说:“我们太宰已经告老,我这个鬏儿叫做懒梳髻。”童家的说:“我们大王正在用兵打仗,我这个是三十六髻。”这是用“髻”谐“计”。“三十六计,走是上计”是南朝齐就传下来的成语。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SqOCebeItaiWjR~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1521933&x-signature=JFseznw12bWLmf%2FSWtHQSy5mBTI%3D
▲佚名《杂剧(打花鼓)图》页绢本设色,南宋,24 x 24.3 cm宋杂剧是宋代各种歌舞、杂戏的统称糅合了歌舞、音乐、调笑、杂技诸元素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明末清兵入关南下,当时的大名士并且在明朝做过大官的钱牧斋,穿戴清朝衣帽去迎降。路上遇到一位老者,拿拐棍儿敲他的脑袋,说:“我是多愁多病身,打你个倾国倾城帽。”这两句是套用《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里的“小子多愁多病身,怎当他倾国倾城貌”。“帽”跟“貌”同音。把“貌”字换成“帽”字,连“倾国倾城”的涵义也变了,由比喻变成实指了。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SqOCfMuI9uxcfB~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1521933&x-signature=bkpY0gl5NSWN7%2B97o4MZlp71%2F6o%3D
▲叶恭绰编辑、杨鹏秋摹绘《清代学者象传》第二集之《钱谦益》钱谦益(1582-1664),号牧斋,江左三大家之一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笑话利用谐声,有时候透露出方言的字音。例如:
有一个私塾老师教学生念《大学》,先念朱熹的《大学章句序》,念了破句,把“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念成“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让阎王知道了,叫小鬼去把他勾来,说:“你这么爱‘之’字,我罚你来生做个猪。”那个人临走说:“您让我做猪,我不敢违抗,我有个请求:让我生在南方。”阎王问他为什么,他说:“《中庸》书里说:‘南方猪强于北方猪’。”(按:《中庸》原文是: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欤?北方之强欤?抑而强欤?”)这个笑话的关键在于拿“之”字谐“猪”字,这是部分吴语方言的语音,在别的地区就不会引人发笑了。
苏州有一个王和尚,因为哥哥做了官,他就还俗娶妻,待人骄傲。有一天参加宴会,别的客人跟演戏的串通了整他。戏里边有一个起课先生穿得破破烂烂的上场,别人问:“你起课很灵,怎么还这么穷呢?”按剧本里的台词,起课人的回答是:“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这位演员故意说道:“被古人说绝了,说的是:王和尚有成亲日,起课人无得运时。”客人们大笑,王和尚赶快逃走。这也是利用苏州话里“黄”和“王”同音,“亲”和“清”同音。(改词跟原词既然同音,其区别大概在于语调上的分段,原词是2,2,3,改词是3,1,3。)又,原词的上句有出处:《吴越备史》说,诗人罗隐投奔吴越,病重,吴越国王钱镠去看他,在卧室墙上题两句诗:“黄河信有澄清日,后世应难继此才。”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SqOCfNjI6LufoS~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1521933&x-signature=1d6dxtNQTxroNFX5amzILL%2FTxlU%3D
▲梁楷《布袋和尚图》绢本设色,南宋,31.3 x 24 cm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有时候,利用通假字的不同音义。例如“说”字本义是说话,又与“悦”字相通,古书里常常把“悦”写成“说”。明朝万历年间张居正做宰相,不让科道官提反对意见——科道指给事中和御史,都是所谓言官。有人就编个笑话来讽刺他。说是科道官出了一个缺,吏部文选司郎中向张居正请示,张居正说:“科道官最难得适当的人,连孔子门下的几个大弟子也未必都合式。”郎中说:“颜回德行好,可以用吧?”张居正说:“《论语》里说,颜回听了孔子的话,没一句不说出去,不能用。”郎中说:“子夏文学好,可以用吧?”张居正说:“孔子说过,子夏这个人,听我讲道他也说,出去看见繁华世界他也说,不能用。”郎中说:“冉求能办事,怎么样?”张居正说:“孔夫子说,冉求啊,我讲的他没有不说的,不能用。”郎中说:“子路这个人倒还可以,就怕他太鲁莽。”张居正说:“孔子去见南子夫人,子路不说,这个人可以放心用。”
有一个私塾老师教学生念《大学》,念到“于戏前王不忘”,把“于戏”二字照常用的字音读了。学生的家长跟他说,应该读做“呜呼”。到了冬天,教学生念《论语》,注释里有一句是“傩虽古礼而近于戏”,老师把“于戏”读做“呜呼”。学生家长说,这是“于戏”。这老师很生气,在他的朋友跟前诉苦,说:“这东家真难伺候,就只‘于戏’两个字,从年头跟我闹别扭,一直闹到年底。”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SqOCfOGDwIvF2l~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1521933&x-signature=UU995lqbdWVvjJKOJxtXiiDppyM%3D
编笑话的人也常常在字形上做文章,主要是拆字。举三个例子。
宋朝国子监博士郭忠恕嘲笑国子监司业聂崇义,说:“近贵全为聩,攀龙即是聋,虽然三个耳,其奈不成聪。”聂崇义回答他说:“莫笑有三耳,全胜畜二心。”
明朝大学士焦芳的脸黑而长,很像驴脸。当他还没高升的时候,有一天跟他的同事李东阳说:“您擅长相面,请您给我看看。”李东阳看了半天,说:“您的脸,左边一半像馬尚书,右边一半像盧侍郎,将来也要做到他们那么大的官。”“馬”左“盧”右,乃是“驢”字。
▲佚名《十同年图》卷(局部)绢本设色,明,48.5 x 257 cm描绘了十位同为甲申科进士的在朝重臣弘治十六年在闵珪府第聚会的情景红衣者为吏部左侍郎焦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清朝有一个平恕,做官做到侍郎。曾经做过江苏学政,大搞贪污,名声很坏。有人编了一出戏,名字叫《干如》,开场白是:“忘八,丧心,下官干如是也。”看戏的都笑了。“干”是“平”字去掉“八”, “如”是“恕”字去掉“心”。这位学台后来被总督参了一本,奉旨革职充军而死。
这三个笑话一个比一个尖锐,头一个还只是一般的开玩笑,第二个就有点叫人受不了了,末了一个是指着鼻子骂——大概那位学台大人不在场,要不然演员没这么大胆。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SqOCfPOJLJ6eMV~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1521933&x-signature=OtxFJmIuW2D%2F0L3h5wRbVOrWQOk%3D
▲仇英《临宋人画册》之《村童闹学图》绢本设色,明,27.2 x 25.5 cm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拆字以外,念白字也常常用来编笑话。举一个时代相当早——是宋朝——已经成为典故的例子。相传有一位读书人路上经过一个私塾,听见里边的老师教学生念“都都平丈我”,进去纠正。事情传开之后,就有人编了个顺口溜:“都都平丈我,学生满堂坐;郁郁乎文哉,学生都不来。”当时有一位文人曹元宠曹组,在一幅《村学堂图》上曾经题诗一首:“此老方扪蝨,群雏争附火,想当训诲间,都都平丈我。”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SqOCgd4EyEymLX~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1521933&x-signature=UvGCONaBJxENfk5Q4P7ZO8NIfus%3D
在语义方面着眼的,首先是利用某些语词的多义性。例如:
有一个做小买卖的,儿子做了官,他成了老封翁。有一天他去见县官,县官请他上坐,他坚决不肯。县官说:“我跟令郎是同年,理当坐在您下首。”这位老封翁说:“你也是属狗的吗?”这里就是利用“同年”的两种意义。
有一个和尚做了几十个饼,买了一瓶蜜,在屋里吃私食。没有吃完要出去,把饼和蜜藏在床底下,交代徒弟:“给我看好饼。床底下瓶子里头是毒药,吃了就死。”和尚出去之后,徒弟把蜜涂饼,大吃一气,吃得只剩两个。和尚回来,看见蜜已经吃光,饼只剩两个,大骂徒弟:“你怎么吃我的饼和蜜?”徒弟说:“您出去之后,我闻见饼香,馋得熬不住,就拿来吃,又怕师父不肯饶我,就吃了瓶里的毒药寻死,没想到到现在还没死。”师父大骂:“你怎么就吃掉了这么多?”徒弟把剩下的两个饼塞在嘴里,说:“这么吃就吃掉了。”师父伸手要打徒弟,徒弟跑了。这里是利用“怎么”的两种意义:师父问“怎么”是“为什么”(why)的意思,徒弟故意把“怎么”理解为“怎么样”(how)的意思。
有一个人尊奉儒释道三教,塑了三位圣人的像。一个道士来了,把老子的像安在中间。一个和尚来了,又把释迦的像挪到中间。一个书生来了,又把孔子的像挪在中间。这三位圣人相互说:“咱们本来好好儿的,被人家搬来搬去,把咱们都搬坏了。”这里是利用“搬”字的两种意义,搬动和搬弄。
▲(传)萧照《虎溪三笑图》(局部)绢本设色,南宋,26 x 37.6 cm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相传东晋高僧慧远大师于庐山创建莲社,送人不过山下之溪,过溪则其所养之虎长啸不已,故名虎溪。一日送道士陆修静,儒士陶渊明,相谈甚欢,不觉过溪,三人执手相视而大笑。
最早的笑话书相传是三国魏邯郸淳的《笑林》,里边有一条说:汉朝司徒崔烈用鲍坚做他的属下官。鲍坚第一回去见他,怕礼节搞错,向先到的人请教。那个人说:“随典仪口倡”,意思是赞礼官怎么说你就怎么办。鲍坚误会了,以为要他跟着赞礼官说。进见的时候,赞礼的说“拜”,他也说“拜”;赞礼的说“就位”,他也说“就位”。坐下的时候他忘了脱鞋,临走的时候找鞋找不着,赞礼的说“鞋在脚上”,他也说“鞋在脚上”。(按:英语Follow me也可以有两种意思,电视节目里的Follow me,是“跟我说”,回答问路的说Follow me,是“跟我走”。)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SqOCgeJWHrccO~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1521933&x-signature=h5er5z%2FEtAHEu5Y13WhBKEx%2FSxQ%3D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SqOCges3A4kfDT~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1521933&x-signature=Ltlva6sz1fMA9Hvhl0sJztMvIfk%3D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SqOCgg27hsutha~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1521933&x-signature=svGTkRGoQTTnkVAjTsEznWeiqa8%3D
▲鲁迅《古小说钩沉》手稿书影右下图为手稿中《笑林》首页《笑林》原书已佚,今存二十余则鲁迅《古小说钩沉》辑本较完备
歧义的产生也可以是因为语句的结构可以有两种分析。有一个青盲(俗称睁眼瞎)跟人打官司,他说他是瞎子。问官说:“你一双青白眼,怎么说是瞎子?”回答说:“老爷看小人是青白的,小人看老爷是糊涂的。”这两句话的本意是:你看我看得清,我看你看不清。但是也可以理解为:你看,我是清白的;我看,你是糊涂的。这就变成大胆的讽刺了。
有些词语,写出来,加上标点,就没有歧义了。“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这是个老笑话,不用再说。还有一个也是常被人引用的。北齐优人石动筒问国学博士:“孔夫子的门下有七十二贤人,有几个是大人,有几个还没成年?”博士说:“书上没有。”石动筒说:“怎么没有?已冠者三十人,未冠者四十二人。”博士问:“何以见得?”石动筒说:“《论语》里明明说,‘冠者五六人’,五六得三十,‘童子六七人’,六七四十二,加起来是七十二。”这要是写成“五、六人”和“六、七人”,就不可能加以曲解了。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SqOChHvGs1qE0V~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1521933&x-signature=XBZmm0Dhvb0C1m4KOpDzq%2BeQbOE%3D
▲(传)阎立本《孔子弟子图》卷(局部)绢本设色,宋,32.3 x 870 cm 厘米绘孔子弟子立像五十九人,无名款从体貌上对照,上图右起第一人即为孔子现藏于首都博物馆
唐朝武则天时代有一个老粗权龙襄做瀛州刺史。过新年,有人从长安给他写信:“改年多感,敬想同之。”他拿信给衙门里别的官员看,说:“有诏书改年号为多感元年。”众人大笑,权龙襄还不明白。要是当时有在专名旁边加记号的习惯,“多感”二字没有专名号,就不会误解了。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SqOChKq5Rmna21~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1521933&x-signature=ZB3GGXwtRqNyaeiyM9lHnoTTZRU%3D
笑话里也常常运用歇后语。先举一个《千字文》的例子。有一个县尉名叫封抱一,有一天来了一位客人,身材短小,眼睛有毛病,鼻子堵塞。封抱一用《千字文》歇后来嘲笑他:“面作天地玄,鼻有雁门紫,既无左达承,何劳罔谈彼。”四句暗含着“黄、塞、明、短”四个字。
另一个例子,有一个穷书生给朋友祝寿,买不起酒,奉上一瓶水,说:“君子之交淡如。”主人应声说:“醉翁之意不在。”分别隐藏“水”字和“酒”字。
有一个用上句隐含下句的例子,也可以算是广义的歇后。梁元帝萧绎一只眼瞎,当他还是湘东王的时候,有一天登高望远,有个随从的官员说:“今天可说是‘帝子降于北渚’。”梁元帝说:“你的意思是‘目眇眇兮愁予’吧?”“眇”是偏盲。这两句是《楚辞·九歌·湘夫人》里的。
歇后是把要说的词语隐藏在别的词语背后,近似谜语。从修辞的角度看,跟歇后相对的是同义反复,笑话书里也有引用的。例如:有一个诗人作一首《宿山房即事》七绝:“一个孤僧独自归,关门闭户掩柴扉。半夜三更子时分,杜鹃谢豹子规啼。”又作《咏老儒》,也是一首七绝:“秀才学伯是生员,好睡贪鼾只爱眠;浅陋荒疏无学术,龙钟衰朽驻高年。”
▲李士达《三陀图》立轴(局部)纸本水墨,明,78.8 × 30.6 cm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从信息的角度来看,不但是这种同义反复里边有羡余信息,一般言语里也有羡余信息。例如:有一个秀才买柴,说:“荷薪者过来。”卖柴的因为“过来”二字好懂,就把柴挑到秀才跟前。秀才问:“其价几何?”卖柴的听懂“价”字,说了价钱。秀才说:“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卖柴的不懂他说些什么,挑起柴来走了。
笑话里不但可以涉及修辞学,还可以涉及逻辑学。有一个秀才很久不上县学老师那儿去了,学老师罚他作文一篇,题目是《牛何之?》。这秀才很快把文章做完,它的结语是:“按‘何之’二字两见于《孟子》:一曰,‘先生将何之?’一曰:‘牛何之?’然则先生也,牛也,二而一,一而二者也。”这个结语的逻辑犯了中项不周延的毛病。
▲韩滉《五牛图》(局部)纸本设色,唐,20.8 × 540 cm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最后说几个避讳的例子。从前有避讳尊长的名字的习俗,有时候就闹出笑话。避讳跟歇后一样,都是把要说的字眼隐藏起来,近似谜语。举两个例子。五代时冯道连着做了几个朝代的宰相,是个大贵人。有一个门客讲《老子》第一章,头一句就是“道可道,非常道”。这位不敢说“道”字,就说:“不敢说,可不敢说,非常不敢说。”
南宋时候有个钱良臣,官做到参知政事(副相),他的小儿子很聪明,念书遇到“良臣”就改称“爹爹”。有一天读《孟子》,“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他就念道:“今之所谓爹爹,古之所谓民贼也。”你说可笑不可笑?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SqOChMbGB3cnDs~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1521933&x-signature=13w70H0n25MqD61OouMDEtiB%2Fko%3D
▲击鼓说唱陶俑东汉,高56cm,1957年四川成都天回山出土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避讳不限于名字,也可以是不吉利的字眼。宋朝有个秀才叫柳冕,最讲究忌讳,应考的时候,特别忌讳“落”字。他的仆人不小心说了个“落”字,就得挨打。跟“落”同音的字都得忌讳,不说“安乐”,说“安康”。他考完了等发榜,听说榜已经出来,就叫仆人去看。一会儿仆人回来了,柳冕问他:“我中了没有?”仆人说:“秀才康了也。” 这个“康了”后来成了典故,《儿女英雄传》的作者就用上了,见第三十一回。
笑话要能达到引人笑的目的,必须听的人和说的人有共同的背景知识,如古书、成语、谚语、语音、文字等等,否则会“明珠暗投”。例如,不知道老子里有“上德不德”和“玄之又玄”,就不会懂得给道士的信里用上“上得不得”和“悬之又悬”的天然合拍;不知道有“三十六计,走是上计”的成语,也就领会不了“三十六髻”的深刻讽刺。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SqOCiFP3IJs6pQ~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1521933&x-signature=H88fLidB974p0idI2E7zf9iuSHE%3D
▲周企何扮相
〔后记〕《人民日报》1988年8月27日有席明真怀念川剧名丑周企何的文章,里边提到一个故事。解放前有一天,名画家张大千对周企何说:“你是君子,我是小人。”周企何十分不解。张大千笑着说:“君子动口,小人动手。你唱戏动口,我画画动手。所以你是君子,我是小人。”这个笑话的关键在于“动口”和“动手”的歧义。俗话里的“君子动口,小人动手”是用在吵架的场合,也就是说,这两句话是伴随着一种“预设”( presupposition)的。现在用在不符合这“预设”的场合,就引人发笑了。本篇谐声、拆字、歧义各类笑话都是由不符合预设引起的。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T2hUeV6IXsq9jJ~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1521933&x-signature=kmgs3NsQ9RNpkCA3BuwQN5UCC1o%3D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SibaAfHDjNbgwm~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1521933&x-signature=1q424ICYTpcI7s5h%2F%2FO52whLLY8%3D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T1ZUEBQ3Nx6XpB~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1521933&x-signature=R%2F7RjEKdgs8g4QGRqL%2FMYOgoJBY%3D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