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七月十五,你还会过中元节吗?
明天是农历七月十五,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中元节(盂兰盆节)。这个节日很特别,有人叫它“七月半”,更多的人则称它“鬼节”。旧俗,七月十五这一天,要设宴祭祖,要施放河灯,有的地方还要举行斋醮法会、超渡亡魂。但近些年来,人们过节的意愿日渐淡漠,往日七月半的盛况,已经很难见到了。
https://p5.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014b7d3245c04aef8738daafe2ce7a30
日本盂兰盆节“放魂火”
那么,如今的你,还会过这个节吗?
1、七月半:全民的狂欢
老杭州有“七月十二接祖宗,西瓜老藕瞎莲蓬”的谚语,说的正是中元接祖之事。
《杭俗遗风》载,老底子杭州人于每年七月十二夜,摆好茶点,迎接祖先们前来享用,并在十三、十五、十七三天分别作祭。到七月十七夜,再恭恭敬敬地把祖先送回冥府。与此同时,大家还会集资,作水陆法会,放焰口、放河灯,以此超渡孤魂野鬼……
整个七月半期间,既有家中祭祖之事,也有大家普渡之功,真是热闹非凡。
https://p5.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e32a7a55ea2b4c539616c1076a17056f
日本,盂兰盆节的游行
《杭俗遗风》所记,多为清代风俗,而到民国时,有人加了补辑。
在“中元接祖”条后,补辑者这样说:
中元接祖,惟吾杭有之,他处则无。推其由起,实始于南宋。
就是说,中元接祖,是南宋时,中原移民纪念原来的家乡(中原)才兴起的习俗——这种习俗,其他地方都没有。对不对呢?当然不对!
照这个逻辑,但凡有过大迁徙的地方,都应该有这个习俗才对,历史上,“永嘉南渡”、“安史之乱”、“建炎南渡”、“湖广填四川”,哪一次历史事件没有引发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呢?同处一个文化圈的人,怎么会“中元接祖,惟吾杭有之”呢?
https://p26.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dbf6284368d44d6aaf50eada2f0e17dd
中元祭祖
事实上,中元接祖的习俗,并不是杭州人的专利。我国广大地域的人们,都有在七月半接祖、祭祖、送祖的习俗,大家都认为,七月中旬,就是和祖先相互沟通、交流感情的!
至于说,超渡孤魂野鬼的法会,也是相当普遍。在闽南的泉州,鼎盛时期何止几日,一直要持续一月有余,保证城内每处铺镜都能充分参与——这还不算,普渡法会期间,每天都要请戏班唱戏,一连三十多天不断,而且,每天都是全新的戏!
这些习俗,因为人口的迁移,一直传播到香港、台湾,以至于东南亚腹地。显然,中元祭祖、中元普渡,一度是华人世界的共同语言,在这一天,大家都会举行类似的仪式,祭享祖先、普渡孤魂。
https://p6.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c5ff392c4a8f4cc5ba0c4549c631f656
泉州中元节的“普渡公”,可以视为普渡仪式人格化的形象
其实,中元节的兴起由来已久,早在北宋,就已经是一场全民参与的典礼了。
北宋的汴京,除了祭祖、普渡仪式外,也有戏曲的一席之地。《东京梦华录》载:
构肆乐人,自过七夕,便般“目连救母”杂剧,直至十五日止,观者增倍。
连续演八天戏啊!
整个七月半,卖东西的、演戏的、上坟的、做法事的,应有尽有,可谓是一场全民参与的盛大典礼。
https://p26.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a899e8b46328440a810ad58202d7a3ed
浙江目连戏中活无常的形象
从宋代至清代,中元节前后,全民参与度非常之高,而如果考虑到国人有“丧事喜办”传统的话,那七月半,无疑是一场全民的狂欢。
2、中元节的由来:儒释道的融合
中元节俗的来历,其实和儒释道都有关系。
“中元节”是道教的叫法,佛教则称其为“盂兰盆节”。而在这个节日的背后,既有儒家始终提倡的孝道,也有维系社会稳定的宗族观念。
https://p6.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b8a32e25bf354d178a7297ce1a26b25f
日本盂兰盆节上的各种鬼怪面具
每年夏天,汉传佛教的佛教徒会“结夏安居”,到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正式结束。当然,“结夏安居”是出家人的事,而一部流传很广的佛经,则给了普罗大众一个过节的理由。
《盂兰盆经》载:目连尊者在地狱见到了母亲,但母亲因罪重而无法进食,以至于饿得皮包骨头。目连不忍,便向佛求解救之道。佛说,七月十五日,须以百味五果供养十方众僧,如此,合众僧之力方能救目连之母脱离苦海。于是,目连在七月十五这一天照办,母亲(以及七代先祖)也脱离了苦海。
“目连救母”的故事出自佛经,后经历代文人的加工,成为一出常演不衰的剧,甚至还衍生出一个特别的剧种——目连戏。但这个故事本身,却有浓厚的儒家孝道的意味,因此历来有人认为,《盂兰盆经》是经过汉人改造的佛经。不过不管怎么样,“目连救母”的故事,乃是中元祭祖的重要源头。
在佛教徒眼中,这个节日出自《盂兰盆经》,被称作“盂兰盆节”。[盂兰盆,有说是一种食器,也有说是梵文音译(意为“解倒悬”),至今没有定论]
https://p5.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aadbc1020c0f46409cd809ecf329237b
寺院里为“结夏安居”而挂出的牌子
七月十五,除了是佛教的盂兰盆节外,也是道教的中元节。
《初学记》引《道经》云:
七月十五日,中元之日,地官校勾搜选众人,分别善恶,诸天圣众,普诣宫中,简定劫数,人鬼传录。饿鬼囚徒,一时俱集……
这一天,是道教徒眼中的“中元”,道教徒认为,上元、中元、下元分别对应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七月十五中元日,正好是地官赦罪的日子。因此,在道教的语境下,也逐渐有了普渡鬼魂的习俗……
https://p26.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9a01c2a8940141b6b765caa51a7beaad
焰口法会,同样是为了普渡
在中元节形成的过程中,虽然佛教、道教都有广泛参与,但主心骨还是儒教。
孝道,是国人最传统、最久远的基本道德,而“慎终追远”的思想,则贯穿一整年的生活。在中元节前后,祭祀远去的先祖,请他们回来吃顿好的,正是孝道的表现。
除此之外,将自己的孝心,延展至对其他已故之人(鬼)的怜悯和救赎,这也正是儒家所说的“推己及物”。
https://p5.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a5120851857f41e1bd05535ecda555cd
绍兴目连戏《跳无常》
于是乎,佛教的义理、道教的科醮、儒教的伦理,逐渐融合在一起,最终,形成了对华人世界影响深远的大节——中元节。
3、中元节的意义:血脉存续、一团和气
中元节的习俗,如此隆重,它的存在,仅仅是为了延续过去的传统吗?显然没那么简单。
中元节习俗的背后,其实是现世的人,和彼岸世界的沟通和联系。
这个节日,虽然披着儒释道的光环,但它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隐秘的世界——这个世界,由四方共同构成,即:故世的祖先,现世的人,四处飘荡的鬼和居于天上的神。这其中,无论是祖先,还是鬼神,都不属于我们的世界,但他们显然可以和我们的世界相互关联。
https://p26.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ad7cbaa9de4549dfae5e678b59693fa9
桃花坞年画《一团和气》
《续齐谐记》里有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家住杭州的徐秋夫,是个医术精湛的大夫。一天,他听到空中有鬼在痛苦地呻吟,一问方知,这鬼生前是个小官,因为腰痛而去世,没想到,死后成了鬼,依然受腰痛折磨。此鬼听闻徐秋夫医术精湛,便跑来请他治病。但人鬼殊途,怎么施针呢?鬼告诉徐秋夫,只要扎个稻草人,在上面施针,结束后把稻草人投到河里就可以了。徐秋夫依样照做之后,当晚鬼就给他托梦,说自己的腰痛已经完全好了……
这个故事和中元节无关,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古人的观念中,活着的人,和死去的鬼,不仅有许多相似之处,还能通过一些特殊的仪式、道具,产生联系。而中元节的背后,也有这样的意味。
https://p3.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c715c75068f04414b2f3fe86c9928202
放河灯
我们再回到中元节的习俗(接祖、祭祖、普渡孤魂),便能想到这些仪式内容的背后,有特别的意味:
现世的人,通过特殊的仪式,和彼岸的世界取得联系,借助神佛的力量,安抚无主的孤魂野鬼、告慰亡故的祖先。
这样,孤魂野鬼不会干扰正常的生活,神佛将护佑正常的生活,而祖先则享受了天伦之乐——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血脉、香火的延续。
https://p9.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c80af71730a74b33810f0638b1da756c
庆赞中元(节)
一个中元节,背后是人、鬼、神、祖先四方的互动,但归根到底,目的还是现实的:求得自己家人和整个地域(“普渡”通常以宗族或城镇为组织单位)的平安顺遂。
换句话说,过中元节,很少是为了个人,而更多是为了一个家族,乃至整个城镇。
如此一来,我们也就容易理解,为什么近年来,随着家族观念的淡化,中元节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了——毕竟,今天的社会,很多人看重的是个体的生命意义与价值,而对于整个家族、乃至整片地域,已经没有那么强烈的感情了。
https://p26.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9363817d451a42f0b046f44b3aa3f76e
日本盂兰盆节的舞蹈,完全是一场狂欢
余论
《杭俗遗风》里提到的习俗,直到今天,我奶奶仍在一丝不苟地坚持。
但是,在我父母这一辈,这种习俗就变得可有可无了。至于我们这一辈,即使参与过这些习俗,恐怕也不会主动操弄——毕竟,和祖先们同桌共饮,离我们太过遥远了……
由此,则中元节这个传统的节日,必定会沉寂以至于消亡吗?
https://p26.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961a84a708b94d87b67e887f015e11c2
神社中的鬼节
恐怕未必。
近年来,一方面是年轻人越来越追求自我,另一方面则是人口流动带来的地域观念的淡薄——这些都是中元节萧条的原因。
但是我们不要忘了:一方面,优秀的传统文化正在回归,那些把我们民族的精神世界凝聚在一起的东西,正在复苏;另一方面,新一代的年轻人,逐渐在新的城市定居,全新的地域凝聚力,正在逐步形成……
https://p5.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91a478eff61f4cc5b1d782690cef1e88
中元节,这样一个融合儒释道三家、以凝聚宗族、地域为指归的传统节日,虽然一度沉默,但在不久的将来,它很可能以新的面貌出现在我们面前。
剥去神秘的面纱,中元节背后那种血脉存续、一团和气的精神追求,在这个时代依然需要,而且,对于缺少精神支柱的我们来说,或许比过去更需要。
https://p9.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b95416ebdf734deeb8e89911e6abfe3d
传统的七月半
或者说中元节
会再次复兴吗?
https://p26.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f1255b6aee39484784a7aaab84d50e74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