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2-10-28 08:29:55

东吴开国皇帝孙权的辉煌人生

#打卡挑战局#
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三国时期孙吴开国皇帝(229年-252年5月21日在位)、政治家、军事统帅。
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掌事,被曹操表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又得张昭、周瑜等委心服事,乃招延俊秀,聘求名士,分部诸将,镇抚山越,征讨反抗势力。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占有荆州,挥兵南下。议者多劝迎操,惟周瑜、鲁肃坚决主战,遂与刘备联军大破操军于赤壁。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派吕蒙成功袭取荆州,使领土面积大增。
黄武元年(222年),孙权被魏文帝曹丕册封为吴王,建立吴国。同年,在夷陵之战中大败刘备。黄龙元年(229年),在武昌正式称帝,国号吴,不久后迁都建业。孙权称帝后,设置农官,实行屯田,设置郡县,并继续剿抚山越,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黄龙二年(230年),所派将军卫温、诸葛直抵达夷州(今台湾)。
孙权晚年在继承人问题上反复无常,引致群下党争,朝局不稳。于神凤元年(252年)病逝,享年七十一岁,在位二十四年,葬于蒋陵。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
那么今天小编就来说说,中国三国时期东吴开国皇帝孙权的辉煌人生,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东吴开国皇帝孙权的生平简介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3edaa3357560435982c051d178cc345e~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2280194&x-signature=7rIOCX6bkqE3GUCrgrwG2fKAsz4%3D

早年经历
孙权的籍贯为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于东汉光和五年(182年)出生于下邳,为孙坚的第二子。孙权出生时,孙坚正担任下邳县(今江苏邳州)县丞之职。据传他是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的第二十二代孙。
中平元年(184年),时任佐军司马的孙坚随朱儁征讨黄巾军。孙权与家人都留居九江郡寿春县(今安徽寿县城关镇)。
中平六年(189年),时任长沙太守的孙坚起兵响应讨伐董卓的关东(函谷关以东)联军时,孙权跟随长兄孙策迁居至庐江郡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
初平三年(192年),孙坚因奉袁术之命征讨荆州刺史刘表,不幸战死。丧事毕后,全家迁往广陵郡江都县。孙权九岁丧父,由其母吴夫人抚养教育。
初平四年(193年),孙策投奔袁术后,命吕范将孙权等人接到住在曲阿的吴景(孙权的舅舅)处。
兴平元年(194年),孙策为袁术攻打庐江郡。扬州刺史刘繇深怕被吞并,欲对孙权及其母等不利,于是朱治派人到曲阿迎接孙策母亲及孙权等幼弟,提供养护。后来,孙权跟着吴夫人迁往历阳县(今安徽和县),又迁往阜陵县(今安徽全椒附近)。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c6d3cd5e15c74f6d9b1be0b9cc4e54ed~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2280194&x-signature=SQrv1cZlkLuzur8IGM5IlXyy3CY%3D

少年英才
兴平二年(195年),孙策起兵渡过长江,在击破刘繇后,派陈宝到阜陵接家人回曲阿。
孙权为人性度弘朗,仁而多断,崇尚侠义,喜欢蓄养贤才,因此渐与父兄齐名。他常跟随在孙策左右并参与内部事务的决策,其才能令孙策都自叹不如。每当宴请宾客时,孙策常常回头看着孙权说:“这些人以后都会是你的手下。”此时,孙权与胡综、朱然在吴郡读书。
建安元年(196年),在孙策收得丹阳、吴、会稽三郡之后,十五岁的孙权被任命为阳羡(今江苏省宜兴市)县长,吴郡太守朱治察举他为孝廉,扬州刺史严象举其为茂才。后又代理奉义校尉。
建安四年(199年)至建安五年(200年)初,孙权随孙策讨伐庐江太守刘勋。刘勋败逃后,又进军沙羡,讨伐江夏太守黄祖,收得了庐江、豫章二郡。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66f4d61b8ad54beebbeef3ad92a19dcd~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2280194&x-signature=Tm7XvlmjxBmwZBlFtI3mblS%2F%2F6g%3D

继承兄位
建安五年(200年),孙策被许贡门客行刺而去世,临终前命孙权接替其位。孙权当年虚岁十九岁,被东汉朝廷册拜为讨虏将军,兼领会稽太守,驻守吴郡。孙策刚刚统一江东没有多久,地方士民及宾旅寄寓之士仍存异心,因此孙权最初掌管江东时,局势动荡不安。庐江太守李术更是公开反叛,宗室内部庐陵太守孙辅通敌曹操、孙暠企图夺权,丹阳太守孙翊和宗室重臣孙河遭到杀害,豫章、会稽等地数万山越也伺机作乱。
张昭、周瑜等认定孙权可以与之“共成大业”,因而“率群僚立而辅之”。张昭为文臣领袖,周瑜为武将之魁。孙权待张昭以师傅之礼,而兄事周瑜,又以程普、吕范等为腹心将帅。
先率军消灭李术,得其部众三万余人;阻止宗室动乱;又灭山越六千,收编万余。他又广招贤才,聘求名士,诸葛瑾、鲁肃、严畯、步骘、陆逊、徐盛、顾雍、顾邵等人被招至麾下,安定了地方大族及宾旅寄寓之士之心,稳定了江南局势。
建安八年至建安十三年(203年-208年),孙权三次进攻江夏郡,最终击杀黄祖,吞并江夏郡大部。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cb9b7ae85f554363be8846a91344e0e8~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2280194&x-signature=hIvtZGDyw0UrOgrgBQWk%2Bqv6K8Y%3D

赤壁之战
建安十三年(208年),丞相曹操南征,大败刘备。曹操占领江陵后,给孙权写信,直意要取下东吴之地。孙氏阵营内部分化为主战和主降两派,主战派以鲁肃、周瑜为代表,主降派以张昭为代表。张昭在当时影响力很大,但孙权却有意与曹操一战。此时,鲁肃从江夏带来刘备的谋士诸葛亮,表明刘备联孙抗曹的决心。周瑜及时返回,说明曹操出兵的种种弊端,开战有望获胜。孙权果断决定,以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与刘备合兵,和曹操决战。周瑜用黄盖之谋,以五万人于赤壁大破曹操军。战后,刘备、周瑜等又追击至南郡,曹操只好撤回北方,留曹仁、徐晃在江陵,派乐进镇守襄阳。
此时,甘宁在夷陵被曹仁包围,周瑜采纳吕蒙的计策,留下凌统抵御曹仁,以一半兵力驰救甘宁,获胜而返。同年,孙权亲率大军围困合肥,派张昭攻打九江郡的当涂县。张昭出兵不利,孙权亦未能破城,最后只得退兵。
建安十四年(209年),周瑜与曹仁相持已有一年多的时间。曹仁的军队死伤众多,最终弃城逃走。孙权得南郡后,任命周瑜为南郡太守。
同年,刘备上表奏封孙权代理车骑将军,兼任徐州牧。孙权与刘备在京口相见,并同意借南郡等予刘备。二人此次会面,巩固了孙刘联盟。曹操为防范孙权,强制内迁淮南的民众,引发江淮十余万户百姓惊慌,使其尽皆渡江归附孙权。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d87846a591f941148a678daa096a0975~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2280194&x-signature=WVS67EL03uABJAwsaZp1v%2BdKzNI%3D

隔江对峙
建安十五年(210年),孙权遣交州刺史步骘挥师南征。步骘大军压境,交州九郡无不臣服。交趾太守士燮率领众兄弟接受孙氏管制。唯有刘表所任命的苍梧太守吴巨阳奉阴违,最后被步骘所斩。孙权为笼络士燮,加其为左将军。
建安十六年(211年),孙权听从谋臣张纮的建议,将治所迁至秣陵。次年,修筑石头城,改秣陵名为建业(今江苏南京)。同年,又修筑濡须坞以防曹操南侵。
建安十八年(213年)正月,曹操攻打濡须坞。孙权以舟师围攻曹操水军,俘获三千余人,曹军溺亡数千人。在与之相持一个多月后,孙权成功地劝退曹操。
建安十九年(214年)五月,孙权率吕蒙、甘宁征讨皖城,虏获庐江太守朱光,获取人口数万。自此,孙权控制了江淮南部。
建安二十年(215年),刘备收取益州,孙权遣诸葛瑾讨还荆州,刘备不从。盛怒下的孙权以吕蒙为将,连下长沙、桂阳、零陵三郡。刘备亦起兵五万赴公安,关羽将三万于益阳与鲁肃对峙,吕蒙、孙皎、潘璋等人纷纷赶来支援,大战一触即发。
然而,曹操于此时率主力西征汉中,刘备面临着极大的威胁,与孙权议和。最终,长沙、江夏、桂阳归属孙权,南郡、零陵、武陵归属刘备。与刘备议和后,孙权再次征讨合肥。刚到合肥城外,便遭遇了张辽的突袭,猛将陈武奋战至死,孙权弃旗登山,方得以脱险;在撤军时,孙权又再次遭遇了张辽的突袭,在吕蒙、凌统、甘宁等人拼死保护下,孙权蹴马趋津,助鞭过桥,再度脱险。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冬,曹操进驻居巢,再攻濡须坞,又在丹阳煽动费栈等山越起事。次年,孙权派贺齐及陆逊平定费栈叛乱。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79975779bbd7483da422ecd834af26e9~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2280194&x-signature=VQoFXXXZukR0SJcgqn2%2BUXxna7I%3D

夺取荆州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春,孙权与和吕蒙商议,准备伺机收回荆州,于是积极备战。又命都尉徐详拜访曹操,请求归降,曹操同意修好,立誓重结为姻亲。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再攻合肥,曹魏诸州皆抽调兵力赴扬州屯驻。刘备署任的荆州守将关羽趁襄樊空虚之际,发动襄樊之战。
在此期间,据称关羽曾数次辱骂孙权所派的使者,后来还派人“擅取湘关米”,孙权以此为名,下令出征荆州,命吕蒙为前部。吕蒙兵不血刃,袭取刘备统治下的南郡、零陵、武陵三郡;将军潘璋、朱然也将关羽擒杀。
同年,曹操上表任命孙权为骠骑将军、假节兼荆州牧,封南昌侯。孙权派校尉梁寓向朝廷进贡,又将原先俘虏的朱光等人送归北方,作出示好举动。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病逝,其子曹丕袭位。同年秋,曹丕将领梅敷派张俭请求孙权安抚接纳,南阳郡中五县的五千多户百姓也前来归附。十月,曹丕代汉称帝,建国号“魏”,史称曹魏。
黄初二年(221年)四月,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同年,孙权自公安迁都鄂州,改鄂州为武昌,并随即修筑武昌城。
曹丕称帝后,孙权便遣使请求成为魏的藩属,并将降将于禁等送回北方。十一月,曹丕赐给孙权九锡,册封其为吴王、大将军、领荆州牧,节督荆、扬、交三州诸军事。
同年,刘备兴兵问罪,讨伐孙权。孙权果断任命陆逊为大都督,迎击刘备,于次年的彝陵之战中大破蜀军,刘备逃回白帝城。此战稳固了吴国统治下的荆州疆土。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c872835289ec4d4d835b7822dc53230a~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2280194&x-signature=Nftfw6zJlDgYvjkWuaFgtf3B0Uw%3D

抗魏联蜀
黄武元年(222年),曹丕发觉孙权并非真心归附,便举兵伐吴,三路出师。魏军东路由曹休、张辽、臧霸出兵洞口,中路由曹仁出兵濡须坞,西路由曹真、夏侯尚、张郃、徐晃率军围攻南郡。在东路,吴军作战不利;在西路,双方互有胜负;在中路,因吴将朱桓重创曹仁军,扭转了整个战局,西路的朱然及时除掉了内应姚泰,固守江陵,孙权又派诸葛瑾率军前来支援。魏军战果不如预期,只得于次年全面引退。
同年十二月,孙权派太中大夫郑泉前往白帝城拜谒刘备,蜀、吴两国重新通好。但孙权与曹丕之间仍有使节往来,至次年正式断绝关系。
黄武二年(223年)四月,刘备病逝。之前,戏口守将晋宗杀死将军王直,率部下投降曹魏,被任命为蕲春太守,屡次侵犯吴国边境。
六月,孙权命将军贺齐等袭取蕲春,活捉晋宗。同年十一月,蜀汉派中郎将邓芝来访。次年夏,孙权派辅义中郎将张温访问蜀汉。
黄武四年(225年)十二月,鄱阳人彭绮率军反叛,攻陷周围数县,拥众数万。同年,曹丕率军至广陵,孙权严设固守。此时大寒,河面结冻,曹丕撤归。
黄武五年(226年)七月,孙权听闻曹丕病逝,乘机攻江夏,不克而还。同年,交趾太守士燮去世,孙权分交州(治今越南北宁)置广州,分交趾(今越南河内东)、九真(今越南清化西北)、日南(今越南美丽)三郡为交州,以戴良为刺史;以苍梧(今广西梧州)、南海(今广东广州)、郁林(今广西桂平西)、合浦(今广西合浦东北)为广州,任命原交州刺史吕岱为刺史,士燮之子士徽起兵,自称交趾太守。但不久后即被吕岱诱斩。其后,孙权又将交州、广州合为交州。
黄武六年(227年)正月,吴国诸将平定彭绮叛乱。黄武七年(228年)八月,“石亭之战”爆发,孙权命大都督陆逊督率诸将大败曹休。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d4afc075b3c748bc960f36fdaecec51f~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2280194&x-signature=3x65L9jJOO4BeuPjaWIaZPyz%2FtM%3D

即位为帝
黄龙元年(229年),孙权于武昌(今湖北鄂城)登基为帝,建国号为吴,孙吴王朝正式建立。六月,与前来祝贺孙权登基的蜀汉使者陈震商议平分曹魏九州,并制定盟书。 九月,孙权下诏迁都建业,并命上大将军陆逊辅佐太子孙登董督军国事务,驻守武昌。 黄龙三年(231年),孙权派太常潘濬率军五万,讨伐叛乱的五溪蛮夷。
嘉禾元年(232年),孙权派遣将军周贺等航海到辽东。 割据辽东的公孙渊自从黄武七年(228年)废叔继位后,便多次与孙权来往。嘉禾二年(233年),公孙渊遣使向孙吴称臣,企图以孙吴为外应以叛魏。孙权打算册封公孙渊为燕王,遭到顾雍、张昭等群臣反对,但孙权仍然派张弥、许晏等人携金玉珍宝立公孙渊为燕王。
公孙渊没想到孙权会如此看重自己,但认为孙吴远而曹魏近,害怕曹魏讨伐,又垂涎孙吴送来的珍宝,于是诱斩吴使,并将其首级献给魏明帝曹叡。孙权忿恨公孙渊巧诈反复,打算亲自率军前往征讨,后听从朝臣劝谏,才未出征。
嘉禾三年(234年),孙权亲征合肥新城,后来得知魏明帝曹叡亲自率大军来救,于是撤军。
赤乌四年(241年),孙权派卫将军全琮攻淮南、威北将军诸葛恪攻六安。全琮与魏将王凌在芍陂交战,不利而还。同时,车骑将军朱然围攻樊城。同年五月,太子孙登去世。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192ea10022c24ea88878a16790e28f23~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2280194&x-signature=iTIhs%2BiaU5VTsgwSgKOC4H2LcHI%3D

两宫之争
在长子孙登逝世后,孙权的三子孙和被立为太子。自赤乌五年(242年)起,孙和及鲁王孙霸之间因储君问题产生了极大矛盾。朝中大臣亦分为两派,分别支持太子和鲁王。其中,陆逊、顾谭、吾粲、朱据、诸葛恪等都支持太子,而步骘、吕岱、全琮、吕据和孙弘等都支持鲁王。
赤乌十三年(250年),孙权废孙和,赐死孙霸,并于同年十一月改立孙亮为太子。十二月,孙权派将军戴烈、陆凯率军前往南郡抵抗王昶。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699d1e7634b94daab40c41c802d8b9d5~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2280194&x-signature=tEqPehB1%2FHPE0kRvUKMua5pmCP0%3D

晚年去世
太元元年(251年)冬十一月,孙权在到南郊祭祀天地后便得了风疾,当年十二月,孙权急召大将军诸葛恪入朝,委托后事。
神凤元年(252年)夏四月,孙权在内殿驾崩,终年七十一岁,在位二十四年。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葬于蒋陵。孙权是三国时代统治者中最长寿者。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41cbe4d007e44a63afe08baebbf5f8dd~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2280194&x-signature=ptAu135l1ktWXmA0ChZ16zt5jxk%3D

如何客观的评价东吴开国皇帝孙权?
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前提是充分了解和掌握该人物所处的历史阶段,时代背景和生存环境。一个具体的、有资格被后人评价的历史人物,几乎注定是复杂的。对其越不了解,做出的评价就会越抽象,越简单。最后归结到这人是好人还是坏人。但这种评价已经说不上和本主有太多关系了。
说回孙权。在三国三位君主中,孙权的寿命最长,但存在感最低。曹操和刘备的专业著述都很多。但像样的《孙权传》至今还没有一本。即使是东吴方面的拥趸,关注点也往往在江东文武卿相身上。孙权反倒成了功能性的角色。真正设身处地地具体的关注,并不多。举例子说,“孙权年轻时候颇英明,可惜晚年昏庸”这是很常见的一个评价,但这个评价就忽略了孙权年轻至晚年时决策的具体环境。所以, 不能说不对,但也没什么用。
以我的观感,评价孙权,至少需先关注以下几点。
一、孙权的第一身份,不是东吴的帝王,而是孙家的家主。
二、江东孙氏以武得国,素无恩义,与部分江东土居士族甚至有着深刻的难以弥合的矛盾。
三、东吴政权是在汉末群雄割据背景下相继淘汰后的残存。
四、相对曹魏和刘蜀,东吴政权天然不具有合法性。
这四条相互作用,决定了孙权必须是生存主义和投机主义者,其他任何选择都不足以让他撑住孙氏的家业,并且维持东吴政权的相对稳定。从这一点出发,孙权的从少至老的行事逻辑,其实相当明确,而且极少改变。
孙氏取江东,根源于武力的强力镇压,此所谓以武得国,前贤多有论述。孙权的继位,缘于孙策的暴毙,实际上是意外。孙策死时26,而已有子。哪怕他能活到46,孙家的家主也不可能轮到孙权。所以孙权之前实际上并没有作为江东储君培养的过程。设若孙策不死,孙权将来的处境,只能是又一个孙静。所以孙权继位之初,既少核心班底,又缺乏当然的合法性。最后虽在张昭、周瑜的拥护下站稳脚跟,但仍经历了孙翊、孙暠、孙辅等诸重竞争。正位实属不易。而其时江东地只数郡,内外不靖,强敌环伺。居然还有阴谋论认为孙权谋害孙策只为争位子,得是多2才想得出来?
孙权既正位,以下就要考量他本身的素质。孙权的文治,未必过于孙策(孙策似暴虐,而孙权仁善,究其根本,均是具体实势下不得不为之的表现。孙策以客军侵境,攻杀大姓,不暴虐何足存身。但既已立足,欲求长远发展,自会转为仁善。孙策死前,已有相当程度的缓和举措。这是政治人物自然的抉择,非只个人性格),但军事则远逊孙策。本来孙氏诸子中,孙权也不是突出的将才。但孙氏以武得国,武力是孙氏权力的凭籍,要害中的要害,太阿权柄,绝不可假手于人。孙权对这一点当有深刻认识,而实际上才能又不足,这是孙权一生杯具中不可忽视的一个要素。
此后数年,江东相对平稳。孙权一边苦练内功,一边内平山越,外打黄祖。打了N年轮了N次,其时被后世吹得神乎其神的周公瑾诸人均在。可见江东“外战外行”这帽子不能扣在孙权一人身上。是时孙权与刘表的表现,并不比两川张鲁刘璋的争斗更加精彩,也还看不出天命之所归。
而转折在赤壁之战。此战的成功,有许多因素。刘备方的联盟与辅助,曹方的轻敌,天气、疾病乃至江东文武并力,将士用命。而战后对孙权最显著的结果只有一个,就是极大程度夯实了孙权的统治基础。尽管孙权没亲自上阵,赤壁是他一生最大的武功,足以压服其他任何异见者。之前,鲁肃见孙权,便以帝王大业劝之,而张昭视为狂诞。张昭还算是孙权阵营比较核心的人物,则江东本土态度不问可知。但在赤壁之后,就很少人怀疑这一点了。
然而层次的跃升,是对能力的更大考验。此后孙权一跃直接与曹操、刘备这等级数相较。后两者都是久见山陵变化,人老成精的人物。经历和阅历都远过孙权。孙权不是对手,也不全由才智不逮。实在是时势所迫,不得不提前进入不对等状态。结果在赤壁战胜余威之下,被刘备一连串开挂式的组合拳打得懵头转向。孙权和刘备,在同盟关系之外尚有互相竞争。而外交的后盾,归根结底还是武力。
然而孙权自己军事不行,只能寄托于武将。其手下最有大将范儿的周瑜周公瑾建安十五年英年早逝。鲁肃不长于战阵,吕蒙还不够成熟,一时青黄不接。以致赤壁战后,江东并未再有规模性的大胜。期间孙权不安于室,亲自领兵去打合肥,得到称号“孙十万”,成就了张八百的美名。这一战对孙权心理的打击,甚于损兵折将。此后他该亲征还是亲征,但对自身军事水平的自信却一去不复返,而转为对吕蒙一代新兴将领的期望。
到了建安二十四年,吕蒙一代已经成型。即吕蒙对孙权陈述的吕蒙、孙皎、蒋钦、潘璋四将,年龄、能力、忠诚均可圈可点。以此为重心,集合前后新旧诸将,已成战力。又值关羽北伐,遂袭取荆州,是为孙权一生第二大武功。然而天灭孙权,建安二十四年大瘟疫中,四将一下挂了仨。这对孙权的打击空前绝后。即使孙登去世,两宫争衡,均不像这样突如其来,孙权毫无准备。袭取荆州以后,孙权的举措混乱投机,令人齿冷,早想什么去了?其实就是孙权多年苦心预备好的武将班底被老天爷一下整没了的缘故,换谁谁也受不了。
孙权自己军事不行,多年经营非战之罪一朝覆没,而刘备又大起问罪之师,无奈之下,才起用江东士族背景的陆逊。自建安五年继位以来,孙氏以武得国的权柄,首次外假于江东士族。而陆逊偏偏获得大胜,自此一发不可收拾。东吴作为一个政权的覆亡,要到很多年以后。但孙氏的中枢权柄,从夷陵战后就动摇了。
此后孙权的种种看似倒行逆施,比方检校案,比方太子失宠,比方两宫争衡,乃至南下夷洲,北连公孙,一切的作为都是为了把已动摇的权柄再次确立回来,而始终不得如愿。孙权与陆逊的外和内争也贯穿了陆逊的一生。而孙权的态度,也自然从前期的进取转为后期的消极。 所谓今日之忧,不暇及远,此子孙事也。到了东吴后期,世家大族再次崛起,江东孙氏,已不过是满朝冠冕之上的虚景浮云。
所以,该如何评价孙权呢?
第一,这是一个苦命的人。第二,这是一个杯具的人。第三,这是半个英雄。
仓促继位,处危难之境,居嫌疑之地。有英雄之志,处英雄之世,居英雄之名。而能力未荷。倘在承平之世,从容继位,亦可成为明主。但肩负重任,无法选择,面对强敌,屡败屡战。人只见其败于军事,而不见其败于内政。爱醇酒,爱行猎,爱繁华,而实虚弱,实无助、实孤独。赤壁之后,每次奋斗都归无用,每次努力都成笑话。不肯当配角,又没主角命。后世一曰孙渣,一曰孙十万。
这就是孙权了……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fac95118e5124bf0a7955e81187445ad~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2280194&x-signature=qzfLLc8SGFrlrlkTcE8%2FgglMCvE%3D

相关话题:孙策为什么把江东权力交给弟弟孙权而不是儿子孙韶?
中国古代权利是世袭的,父亲死了把位子传给儿子,似乎是天经地义。不过有两个人有点特殊,一个是雄才大略的刘备,白帝城托孤的时候,对诸葛亮说:“若嗣子可辅,辅之;若其不才,君可自取。
”康熙皇帝认为这是刘备的权术,以此来约束诸葛亮;另外一个就是孙策,临死时把自己的位子传给弟弟孙权,而不是留给儿子孙韶。
孙策为什么要这么做?把位子交给儿子孙韶为何不妥,而且周瑜太史慈等人是自己的左膀右臂。
其一,孙策的孩子太小,当时江东虽然被自己打下来了,自己儿子的肩膀稚嫩,未必能扛得起来江东六郡八十一州的重任。自古守江山远远比打江山更难。
其二,孙策害怕外戚当政。历史上一旦儿子小,往往母亲的势力过大。这样有可能重蹈东汉后期的覆辙。孙策是个有本事的人,对当时的情况洞若观火,他不想让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付之一炬。
其三,为自己留下一条后路。孙权知道孙策是什么人,孙策临死时这样评价自己的弟弟:孙策临死前对孙权说过这样一句话: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其实鸟之将死,其言也哀;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孙策这句话其实是让孙权给自己的弟弟留下一条生路。历史上皇室从来无父子手足亲情。假如自己不把位子传给弟弟孙权,肯定会引来萧蔷之祸。
孙权是什么人,孙策非常了解。孙策起兵的时候,孙权善养宾客。孙权常参与商议计谋,孙策感到特别惊奇,自认为不如他。每当宴请宾客时,孙策常常回头看着孙权说:“这些人,以后都会是你的手下。”其实不是惊奇,而是害怕,孙权是一个什么人,当哥哥的自然知晓。
其四,孙策之死有些蹊跷。孙策死,三国志及三国演义都认为是许贡门客所为。这事情值得推敲,像孙策这人,整年在外带兵征战,行止不定、刺客怎知他的行踪。再说孙策出外打猎。
外人很难知晓,许家三客又怎么会在那里守株待兔呢?孙家五兄弟中,孙策、孙翊被人刺杀,孙匡死得不明不白,孙朗被孙权囚禁终生,这事情明显孙权做了手脚。孙策之死有可能是孙权暗害的结果。
东吴聚集文武大臣有两个高峰时期:
一是孙策借兵起家,到占据江东这段时期,来投奔的文人有朱治、吕范、张昭、张竑、虞翻等人;周瑜、蒋钦、周泰、陈武、董袭、太史慈、凌操等良将也纷纷前来效力。
二是孙策死后到孙权征讨黄祖一段时期,先后有鲁肃、诸葛瑾、顾雍、阚泽、严唆、步骘、程秉、薛综、陆绩、张温、朱桓等文士来投;还招收了吕蒙、陆逊、徐盛、潘璋、丁奉、甘宁等将士。孙权很受收买人心,从孙权用人来看。朝廷内外大权基本上是掌握在后一批人手中。把权力交给弟弟,相信这些人不再会找儿子妻子的麻烦。
孙策故交仅有周瑜周公瑾,可惜孤掌难鸣。此人虽有经天纬地之才,也很难保全孙策之家小。天下人都知道周瑜和孙策的关系,至于太史慈不过匹夫之勇,想要对付孙权更是胜算很小。
孙策把权力交给弟弟,一是避免了无谓的家庭纷争,二是继续延续了江东的孙氏的统治地位,三是为自己的妻小留了一条后路。要知道战场上所向披靡的小霸王临死也要对自己低头,该有多么的心不甘情不愿。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4b698401812e4337ae0f8d22c3361c93~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2280194&x-signature=TchQmsHdKfGbE47DjxbYKM3s9sg%3D

东吴开国皇帝孙权的父亲是谁?
东吴始祖武烈皇帝孙坚(155年-191年),字文台,汉族,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人,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的后裔。东汉末期地方军阀,著名将领。史书说他“容貌不凡,性阔达,好奇节”。汉末群雄之一,三国中吴国的奠基人。曾参与讨伐黄巾军的战役以及讨伐董卓的战役。后与刘表作战时阵亡。因官至破虏将军,又称“孙破虏”。其子孙权即为孙吴的开国皇帝。孙权建国后,追谥孙坚为武烈皇帝。
公元184年(中平元年),黄巾首领张角在魏郡起事(参见黄巾农民起义)。由于这次起义八州并发,所以来势迅猛,起义火焰很快燃遍了整个中原地区。百姓风起响应。起义军所到之处,焚烧郡县官府,处死地方官员。官吏豪强抱头鼠窜,刘氏江山摇摇欲坠。在三十六方一旦俱发的起义声威面前,东汉统治者惶恐不安。他们调动一切力量,对起义军进行镇压。车骑将军皇甫嵩、中郎将朱儁奉调围剿威胁洛阳的黄巾军波才部。朱儁奏请孙坚担任佐军司马。孙坚在淮、泗一带招募了一些士兵,加上跟随他在下邳县当差的同乡少年,共得精兵一千人。此后,孙坚便率领这一千多士兵,随朱儁南征北战。
公元187年(中平四年),长沙人区星反叛,自称将军,聚众一万多人,攻围城邑。朝廷任命孙坚为长沙太守,前往剿灭。孙坚到郡,检选循吏,使之治民,并且明白交代:“你们只管好好对待善良百姓,好好处理官曹文书,按规矩办事。至于郡中盗贼,交我负责好了!”他说到做到,立即率领将士,谋划方略,仅一个月的工夫,就打败了区星,郡中震服。
当时,周朝、郭石等人也在零陵、桂阳一带起义,与区星遥相呼应。孙坚就越过郡界,前往征讨。这样一来,三个郡都得到了平定,秩序井然。
公元192年(初平三年)四月,袁术派孙坚征讨荆州,攻打刘表。刘表派黄祖在樊城、邓县之间迎战。孙坚击败黄祖,乘胜追击,渡过汉水,包围襄阳。刘表闭门不战,派黄祖乘夜出城调集兵士。黄祖带兵归来,孙坚复与大战。黄祖败走,逃到岘山之中,孙坚追击。黄祖部将从竹林间发射暗箭,孙坚中箭身亡。孙坚的侄儿孙贲,率领将士投奔袁术,袁术又上表,推荐孙贲为豫州刺史。
孙权称帝后,追谥孙坚为武烈皇帝,庙号始祖,葬于高陵。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a5830547178243ce93c16c0c074b08c1~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2280194&x-signature=eG5ISkFzEKEDcBdC3PAB0Px5oz0%3D

东吴开国皇帝孙权的母亲是谁?
武烈皇后吴氏,是孙坚的原配妻子,孙策和孙权生母。也是孙权统业早期的主要决策者之一。孙坚有一妻一妾,妻子是孙策和孙权的生母吴夫人,妾室为孙朗之母。吴夫人本来是吴县人,后来跟随弟弟移居到了钱唐生活。吴夫人长相貌美,又略知文学,孙坚知道吴夫人的美名后,便想娶吴夫人为妻。当时,孙坚出生寒门,吴夫人的亲戚都认为孙坚配不上吴夫人。
吴夫人的家人告诉吴夫人说,孙坚为人狡诈,一点也不稳重。孙坚得知吴夫人家人对自己的评价后,非常羞愧。吴夫人得知孙坚脾气火爆,她对亲戚们说,大家不需要为了我一介弱质女流而去惹怒了孙坚。如果我嫁给孙坚,他对我不好的话,那这就是我的命了,怨不得别人。
吴夫人嫁给孙坚后,公元175年,孙坚和吴夫人第一个儿子孙策出生了;公元182年,生次子孙权,随后又生下孙翊和孙匡。除此之外,俩人还育有一个女儿。当时,孙坚被朝廷重视,让他担任长沙太守。孙坚得知朝廷重权都被董卓把握在手,于是孙坚便征兵建立军队,前去和关东各诸侯联合起来讨伐董卓。孙坚决定将家迁往安徽省庐江县,便带着妻儿来此定居。公元191年,孙坚在讨伐刘表的时候,被刘表手下大将黄祖暗算,身中数箭死亡。孙策决定担任父亲的职位率军征战。随后,孙策把母亲吴夫人带上,前往曲阿埋葬父亲。
后来,孙策征战南北,期间,吴夫人跟随孙策辗转各地,最终孙策在苏州驻扎,将母亲安排在了苏州。孙策去世后,吴夫人一直帮助孙权治理大事。公元202年,吴夫人去世,孙权建立政权后,追封母亲为武烈皇后。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3cbf4d88b2a54d89bc5fa48585b0d4cd~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2280194&x-signature=aYVfuoolQOFFedYzW%2BM5kbtec%2FA%3D

东吴开国皇帝孙权的兄弟姐妹有哪些?
兄长:
孙策(175年-200年),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孙坚长子,孙权长兄。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三国时期吴国的奠基者之一。《三国演义》中绰号“小霸王”。为继承父亲孙坚的遗业而屈事袁术,后脱离袁术,统一江东。在一次狩猎中为刺客所伤,不久后身亡,年仅二十六岁。其弟孙权接掌孙策势力,并于称帝后,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
孙策乃吴氏所出,是长沙太守孙坚的长子。据《搜神记》记载,吴夫人梦怀日月,而生孙策、孙权的故事。在东汉末期的动乱年代里,作为一方军阀的孙坚,往往是常年征战在沙场上,而抚养、教育儿女的重任也就落到了吴夫人的身上。而吴夫人教育儿女也很有办法,总是宽容、诱导,谆谆教诲,让儿女自己领悟,明辨是非,于是孙策、孙权兄弟礼贤下士,尊重人才,二人依次接手父亲基业,最终把吴国推向最高峰,和蜀,魏呈鼎足之势。
公元191年(初平二年),孙坚因攻打荆州牧刘表而被刘表的部下黄祖埋伏所杀,享年三十七岁。当时虚岁十七的孙策因此继承了父业。孙策的舅舅吴景当时任丹杨郡(治所在宛陵县,今安徽省宣城市)太守,但未到任,留在吴郡曲阿县(今江苏省丹阳市),于是孙策用船载着母亲前往曲阿与舅舅吴景会合,也将父亲孙坚暂时葬在曲阿。
公元195年,孙策征得袁术许可,东渡长江,周瑜将兵迎之,进攻樊能、于糜,又在当利口袭击张英。并以曲阿为据点,与扬州刺史刘繇进行决战,大败刘繇。
公元196年,率兵进攻会稽王朗和吴郡严白虎。公元197年,袁术僭越称帝后,孙策与袁术决裂;同年夏,被朝廷任命为骑都尉,袭父爵乌程侯,兼任会稽太守。公元198年,朝廷任命孙策为讨逆将军,并封为吴侯。公元199年,孙策击败庐江太守刘勋及刘表部将黄祖。
公元200年初,在夺取豫章郡后统一江东;同年4月,正当孙策准备发兵北上之时,在丹徒狩猎时为许贡三门客所伤,不久后身亡,年仅二十六岁。其弟孙权接掌孙策势力,并于称帝后,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
弟弟:
1、孙翊(184年-204年),又名孙俨,字叔弼,是孙坚的第三子,孙策、孙权的弟弟。曾被大臣推荐为继承者。
孙权继位后,孙翊任丹杨太守,后被身边的人边鸿刺杀。
2、孙匡(生卒年不详),字季佐,吴郡富春(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孙坚的第四子,孙策、孙权、孙翊的亲弟弟。
3、孙朗别名孙仁,男,人,三国时期东吴将领。
吴定武中郎将。武烈皇帝坚少子,庶生也,一名仁。黄武元年,魏攻吴,魏将曹休出洞口,吕范率军御之。时朗为定武中郎将,违范令放火,烧损茅芒,以乏军用,范即启送朗还吴。大帝别其族为丁氏,禁固终身。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cde2334e3d3e4f7fa25ce47ddba82554~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2280194&x-signature=2mz%2Fhr9ubH9IpBMXY7WLaESERTY%3D

姐妹:
孙夫人的生平简介:赤壁之战后,孙权把他的妹妹嫁给了刘备,即孙夫人。孙夫人才干迅速,性情强项,具有列位兄长的作风,身旁的一百多个侍婢,个个都执刀守御在她身旁,刘备每次进入内房时,都觉得内心心旷神怡。刘备居住在公安时,北畏曹操之强,东惧孙权之逼,而身旁的孙夫人也和他们一同并列为刘备的一大忧患。
孙夫人特性骄贵纵恣,多调派本身部下的吴国仕宦兵士做造孽之事,刘备因为赵云庄严,命他治理内事。依据纪录,刘备和孙夫人完婚不久后即分家,刘备在公安城西的孱陵(今湖北省公安县)建了一座城,让孙夫人与她的侍女及卫队住在一同。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刘备入蜀,孙权派人接回孙夫人,而孙夫人本身盘算将刘禅一并带走,被牙门将军赵云和张飞一同在江上阻拦,带回刘禅,今后业绩不详。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a1f43a0b0aba4832ba205cba45060881~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2280194&x-signature=FCXStCD4wnGpotndau4ZqaClS4w%3D

东吴开国皇帝孙权的妻妾有哪些?
嫡妻:1、谢夫人,会稽山阴(今浙江省绍兴东南)人,东汉尚书郎谢煚之女,吴大帝孙权的原配妻子,爱幸有宠,后失志早卒,又称谢妃。其弟为三国著名史学家、武陵太守谢承。
2、徐夫人,吴郡富春人(浙江省杭州市人)。吴郡豪族徐琨之女,又称徐妃。在谢夫人卒后成为讨虏将军孙权第二任妻子。无宠,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被废黜。
除了吴主权徐夫人以外,其弟孙翊之妻亦姓徐。前者多称徐夫人或徐妃,后者则多称为徐氏。
皇后:潘皇后
人物生平:潘皇后的父亲是吴国的低级官员,后因获罪被杀,潘皇后与姐姐一起被遣送到织室劳作。孙权见到潘氏时被吸引,将她召入后宫, 赤乌六年(243年)诞下孙权幼子孙亮。孙权对孙亮非常溺爱, 于赤乌十三年(250年)将年仅八岁的孙亮立为太子,次年夏五月,册立潘夫人为皇后。 神凤元年(252年),潘皇后在昏晕卧床之时,被几位宫女联手勒死,对外声称她暴病而死。后来事情败露,六七个人因为牵连此事而被处死。 同年四月,孙权逝世,孙亮继位,潘皇后与孙权合葬在蒋陵。
人物性格:潘皇后很有野心,曾在孙权生病时向中书令孙弘打听吕后专制的往事。
潘皇后被描述为长得可爱,却阴险善妒的人,曾屡次中伤袁夫人等人。
潘皇后也有正面的描述。在入宫之后,请求孙权允许和她一起被罚在织室劳作的姐姐出嫁。 潘皇后也曾因为照料孙权病情的缘故累晕病倒。
妃嫔:步练师(?-238年),临淮郡淮阴县(今江苏省淮安市)人。吴大帝孙权的嫔妃,丞相步骘的族人。
孙权将军时代的侧室,性格不妒忌,经常推荐美人。生有二女全公主和朱公主。孙权称帝即位后未立皇后,然而宫中对步练师的礼节等同于皇后。
赤乌元年(238年)去世,追封皇后,葬于蒋陵。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a031e98bee86424db70e7f615d1a108b~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2280194&x-signature=YJCj2OhFs92P36nKR0iFV6ONSaA%3D

东吴开国皇帝孙权的儿女有哪些?
1、孙登是三国时期的宗室大臣,是孙权的长子,孙权称帝后,被立为皇太子,多次劝谏孙权,政务处理得当,但英年早逝,去世后被追谥为宣,为宣太子!
人物生平简介:建安十四年(209年)出生,字子高。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孙吴太子,吴大帝孙权长子,会稽王孙亮、景帝孙休异母兄。
黄初二年(221年),孙权向曹魏称臣,被封为吴王,并且拜孙登为东中郎将,封万户侯,孙权以孙登年仅12岁辞去爵位不受,同年,孙权立孙登为王太子
黄初六年(225年),孙权为孙登娉娶周瑜之女为王太子妃
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立孙登为皇太子。孙登多次劝谏孙权,对时政多有匡弼。镇守武昌时,处理政务谨慎得体。
嘉禾元年(232年),孙登的次弟孙虑逝世,孙权感到悲伤,因而减少膳食。孙登昼夜兼程,赶到赖乡,亲自通报,孙权当即召见他
嘉禾三年(234年),孙权率军进攻魏国的合肥新城,命孙登留守管理后方的事务。当时农作物收成不好,盗贼增多,于是,孙登制定了用以对付盗贼的法令,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赤乌四年(241年)五月,孙登去世,年仅三十三岁,谥号宣太子。临终时上疏举荐贤才,希望孙权任用他们而使吴国昌盛。孙权看到奏章后悲伤不已,只要谈到孙登就流泪不止。
2、孙虑(213年-232年),字子智,吴大帝孙权次子,生母不详,三国时期东吴宗室。
孙虑自幼聪慧,多才多艺,深得孙权器重喜爱。黄武七年(228年),封建昌侯。后任镇军大将军,驻守半州(今江西九江西)。孙虑在半州任职时,遵奉法度,恭侍师友,超过众人对他的期望。嘉禾元年(232年),孙虑去世,时年二十岁。
3、孙和(224年-253年),字子孝,三国时期吴国第一位皇帝孙权的第三子。王夫人与孙和的一位姊妹全公主不和。不久,孙和因在入庙祭祀时拜访妻子的叔父,而被全公主陷害他无礼,又诬陷王夫人对当时病倒的孙权幸灾乐祸。孙权最后把孙和废掉,并把他放逐到长沙,改立孙亮为太子。很多为孙和抱不平的大臣(包括丞相陆逊)都被孙权责备或惩罚,一些据理力争的大臣更被杀死。孙权暮年曾有意召回孙和,但因全公主等人加以阻挠而未有成事。孙和之子孙皓(东吴最后一位皇帝)即位后于元兴元年九月,追谥父孙和为文皇帝,尊母何氏为太后。
孙和小时候因为母亲王夫人受孙权的宠爱而被孙权所喜爱,十四岁时,就安排他为宫廷侍卫,让中书令阚泽教他学习经传典籍六艺。他爱好学习,礼贤下士,颇为人们所赞誉。
太元二年(252年)正月,孙权封孙和为南阳王,派遣他居住在长沙。当年四月,孙权去世,诸葛恪执掌朝政。诸葛恪就是孙和之妃张氏的舅舅。张妃派黄门陈迁前往建业上疏中宫,并向诸葛恪致以问候。陈迁离开建业时,诸葛恪对他说:“替我转告张妃,到时我一定让她超过别人。”这番话语颇有泄露。又诸葛恪有迁都的想法,派人修整武昌的宫殿,民间有人传言他想迎立孙和。及至诸葛恪被诛杀,孙峻因此事而剥夺孙和的印玺绶带,将他流放到新都,又派使者赐他自尽。孙和与张氏告别,张氏说:“无论吉凶我都跟着你,终不能一人活在世上。”她也自杀而亡,举国上下都为之悲伤。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59123c8546104b43a8068deb41a95529~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2280194&x-signature=eKyTLaEHCWKZ99bsfiW1P05CG2A%3D

4、孙霸(?—250年),字子威,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市富阳区)人。三国时期吴国宗室,大帝孙权第四子。
赤乌五年(公元242年),受封为鲁王。颇有盛宠,与太子孙和不相上下,萌生夺嫡争储之心,结交大臣和全公主陷害太子,造成朝野动乱,史称“南鲁之争”。
赤乌十三年(250年),图谋危害太子,坐罪赐死。
5、孙休(235年-264年9月3日),字子烈,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吴大帝孙权第六子,东吴第三位皇帝(258年11月30日–264年9月3日在位)。
孙休十八岁时,受封为琅琊王。太平三年(258年),孙綝发动政变,罢黜孙亮为会稽王,迎立孙休为帝,孙休三让而受,改元永安。
孙休登基后,封孙綝为丞相。孙綝权倾朝野,孙休与张布、丁奉合谋,遂除孙綝。孙休在位期间,颁布良制,嘉惠百姓,促进了东吴的繁荣。孙休好文,即位后于永安元年创建国学,设太学博士制度,诏立五经博士,为南京太学之滥觞,韦昭为首任博士祭酒。
永安七年(264年),孙休去世,谥号景皇帝,葬于定陵。
6、孙亮(244年~260年),字子明,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三国时期孙吴第二位皇帝(252年5月23日–258年11月9日在位),吴大帝孙权的第七子,母为潘皇后。
建兴元年(252年),登基为帝,时年十岁。太平二年(257年),正式亲政,时年十五岁。太平三年(258年),联合全公主图谋除掉孙綝,事情泄露,废为会稽王。
永安三年(260年),贬为侯官侯,途中去世,年仅十八岁。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011e6d920169485fb551daf397cd6646~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2280194&x-signature=03G54iXWvZppZgxSjZj9jCRkk48%3D

女儿:
1、孙鲁班(生卒年不详),字大虎,吴郡富春人。吴大帝孙权长女,母步皇后,朱公主的胞姐,弟弟兼从孙女婿为吴帝孙亮。初嫁周瑜长子周循,于229年再嫁成为右大司马全琮之妻,故称为全公主。
孙鲁班和全琮有记载的子女为两个:全怿和全吴(一说全怿非鲁班所生)。
孙吴中期,她一度权倾一时,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左右了吴国政局。
2、刘公主,为车骑将军刘纂元配。按大帝一朝惯例可称为刘公主。刘公主不幸早卒,后来异母妹孙鲁育(朱公主)丧夫后再嫁为刘纂继室。有关夫君刘纂在史料上记载甚少,不过先后娶吴大帝两个女儿为妻,足见其受重视程度。
3、孙鲁育,字小虎,吴大帝孙权和步皇后的幼女。吴景帝的姐姐兼岳母。与胞姐全公主孙鲁班被称为“大主”相对,被称作“小公主”。
黄龙元年(229年),下嫁左将军朱据,自此又被称作“朱公主”,育有一女朱皇后,
赤乌十三年(250年)朱据去世后,改嫁车骑将军刘纂。
五凤二年(255年),被其胞姐全公主诬陷谋反,因此被杀。
永安元年(258年),吴景帝为其平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东吴开国皇帝孙权的辉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