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鬼怪合集
张果老的故事在山西省代县东十三公里的土堡村,有一座建于唐朝的寺庙,名叫张果老祠。这里原来是一个村庄,村子里有个叫张果老的人,他靠打柴为生,平时喜欢喝酒吃肉,乐善好施。在他死后,人们都把他埋在了这个地方。可是奇怪的是,每次去祭奠时总是有去无回。人们都说:“这是他给村里做了点好事,所以才会有这样的回报。”
有一天,一位道士来到这个村子里说:“这里有一个张果老的坟在这里埋葬着,你们都快去拜祭吧!”人们都很高兴,可是没想到去拜祭时却迟迟没有回来,人们非常的疑惑,就问道士说:“这里怎么会有一个张果老的坟呢?”道士说:“这是因为以前村子里有人做了坏事或是犯了法就会被封在这个地方。但是这几年村子里来了一个人名叫张果老的人。他总是为村里做好事而不是坏事。”于是人们就都去祭拜张果老。之后,这里成了一个很有名的村庄。
鬼偷梨
某村有个叫张三的年轻人,不到二十岁就得了一场病,医生说:“他是从鬼门关走了一趟,你好好地活着,这就是你的福报!”
有一年,村里种梨的农户都打了大梨,一车拉到集市去卖,由于道路崎岖不平,车上的梨被摔得七零八落。张三不幸也摔在地上,人们发现他已经死了。张三的父亲立即跑去找阴阳先生,请他们为儿子选黄道吉日安葬。阴阳先生来到家里后说:“这是一件大好事啊!”
第二天,他父亲找来阴阳先生到家挑选吉日。阴阳先生选了个好日子到张三家里说:“你的儿子被鬼偷走了一车梨。他是个大孝子啊!”
张三父亲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伤心。他告诉阴阳先生:“孩子的尸体还在吗?”
张三父亲说:“那就请我们的家神、土地爷给孩子收尸吧!”
当天夜里,张三父亲就把儿子的尸体装进一口棺材里,抬到墓地掩埋了。
鬼的来历
鬼魂是由人的魂魄幻化而成,传说中人死后会有三个阶段的变化。
第一个阶段是“幽”,即人死后,尸体腐烂,气味难闻,所以这一阶段称为“幽魂”;第二个阶段是“化”,即人死后变成了鬼,也就是传说中的鬼;第三个阶段是“魂”,也就是这个人变成了另一个人。
“魂”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在肉体死亡之后,魂魄不散,以气体形态存在于体内。
二是魂魄具有很强的感知能力,能够感知到外界环境中的一切。
三是魂魄具有一定的精神意识。当一个人死去后,魂魄仍然能感知到这个世界的一切事物。
如果说“魂”是人死后的一个阶段的话,那么“鬼”就相当于鬼本身的特征。如果把人比喻为“人形”的话,那么鬼就类似于“人形”。
在中国民间传说中鬼魂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无君”或“无父”的孤魂野鬼;另一种则是“无君无父”的鬼魅(或称邪灵)。《搜神记》中有这样一段话:"世人未死时,常多惊怖,此乃怨魂所聚之处也。若不散去者,亦当受报;若得解脱者,皆当去恶存善之地也。"
鬼食人
“鬼食人”是一种民间传说,即人死后成鬼,成了鬼,就吃人。
这种说法是中国民间一种古老的传说。它的意思是当一个人死后,他的灵魂会变成鬼魂。这个鬼魂在阴曹地府中游荡。他会寻找一个可以吃掉他的鬼,然后吃掉它,然后再找一个可以吃掉他的鬼。
这个传说反映了中国古代民众对“鬼”的恐惧。如果这个灵魂没有找到自己的鬼魂,它就会继续游荡,寻找下一个被吃掉的对象;如果它找到了自己的鬼魂,他会在他不知道的情况下被吃掉。
这种传说经常在中国古代民间社会中被使用。
一些人相信它能让人进入另一个世界。另一些人相信它是对鬼所做的事情的警告。有些地方在家里建了一座塔来供奉它。
例如,在山东曲阜有一座叫孔庙的建筑。该建筑建于乾隆时期,是为了纪念孔子生前的门徒。在这个门徒死后,他们被放进了孔庙里供奉着孔子当年教导他们的东西,直到今天仍未被移出孔庙并被称为“文庙”
一些地方的民间传说也具有历史真实性。
例如,在一些地方,当人们得知某人因得罪了某人而被杀时,他们会将其尸体与死者一起埋葬在坟墓中以使其免受诅咒或惩罚。
这样,这个灵魂就可以变成一个吃人的鬼了。虽然这种说法没有科学依据来支撑,但这种传说的确反映了人们对“鬼”死亡后会吃人这种恐惧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