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如何突围?沪上新开书店探索破圈之道
正在进行的2020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传出一连串实体书店利好消息:素有“世界最美书店”之称的日本茑屋书店,年底将开出上海首店;继长宁店后,中版书房落子奉贤;朵云书院的戏剧主题书店预计下半年亮相。据不完全统计,仅今年下半年,沪上就有十余家大中型实体书店点亮城市多个角落。不可否认,今年的突发疫情对实体书店业造成巨大冲击,但从长远效应来看,书店生长扩张的足迹并未受阻。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书店业如何突围,破局的“入口”是否只能依赖线上?昨天,中国实体书店创新发展年会暨长三角民营书店座谈会成为书展的“头脑风暴”现场,基于新鲜出炉的2020年上半年实体书店数据报告,一批书店负责人和出版业人士探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实体书店的破圈之道。
精准探入垂直领域,以文化赋能所根植的社区
中金易云大数据平台对全国逾5000家实体书店的监控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在疫情影响下,实体渠道遭受重创,同比下降31.47%。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实体渠道在二季度开始逐渐复苏,五六月份销售已恢复到去年同期八成左右,部分门店已超越去年同期。
“读者在哪里,实体书店就往哪里去。”中金易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朱英认为,此次疫情按下的“暂停键”给从业者提了醒:光靠模糊单一的传统卖书业务,书店的抗风险能力难免岌岌可危。“不少书店会有意识地塑造‘鲜明人格’,以相对精准的门店画像,为读者提供差异化服务,更有助于增强用户黏性。”
这也就不难理解,今年已开或即将开出的书店矩阵里,几乎难觅复制“连锁”模式,更多是将门店坐标精准嵌入垂直领域,牢牢抓住细分市场的潜在机遇,拓宽“书店+”新的可能性。
以沪上本土品牌大隐书局为例,创始人刘军透露,年内沪上将开出的大隐郊野书局、大隐儿童书局、九棵树艺术书店,分别位于浦江郊野公园、上海儿童医院、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户外公园、儿童医院、艺术剧场,这些以往很难与书店联想到一起的行业领域,反而成了书店开掘布局的新场景。
更多书店人发现,定位读者偏好,进而展开精准营销,或许是书店重塑价值的新路径。座谈会上,湖北省新华书店副总经理时军谈到,如今,知识内容载体和传播方式日趋多元,渠道边界更加模糊,如果在选址和定位上去主动吸引客群,将书店根植以往的市场空白点,以文化赋能所在社区或行业,反而能打造出细分群体的阅读人文地标。
这一业内理念,在今年上海书展的“实体书店品牌馆”上就能窥得一斑。沉浸式、场景化的书店街区,展示了数十家风格迥异的书店产品与风貌,卖书的同时卖咖啡、文创已不新鲜,跨界嫁接生态景点、旅游民宿、乐器培训都逐一成真,充分释放了实体书店融入多元业态的活力。
直播带货并非“万能解药”,书店仍需创新经营模式
疫情以来,大多数实体书店纷纷“上云”,借力互联网社群、短视频、直播带货等,拓宽经营渠道,丰富营销手段,从“等人来”向“送出去”转变,刺激消费。报告显示,一窝蜂向线上转移,或可在短期内改善书店的生存现状,但并非“万能解药”,书店要走好走稳,还需创新经营模式,为消费者提供差异化服务,提升核心竞争力。
陕西嘉汇汉唐图书发行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唐代伟认为,从根本上扭转实体书店的经营困境,要用互联网思维引领“书店重做”,从产品、服务、业务模式等角度寻找新定位。比如,为市场提供精准化产品,寻找和建立书店新的生存依托和消费价值,提升书店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的能力,重建实体书店的场景价值,使其成为新时代的“学习场”或核心IP秀场。
报告透露,今年二季度有不少门店出现了逆势增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不少门店加强了业务,不仅卖书还借书;或是发挥实体书店举办文化活动的便利性,提升服务能级,丰富文化供给的信心和决心。
以书展期间新开的中版书房奉贤店为例,该店采纳了长宁店 “借阅卡” 服务,创新推出 “书店+图书馆”模式。每年的万种新书,书店会员只需花98元年费就可全部带回家,门店图书书单每月都会进行滚动更新,持有借阅卡的读者不用担心书目的“新陈代谢”。有了这张卡,读者每次借阅周期为60天,到期不方便还书还可进行快递。店内全场图书均在借阅范围,实体书店也成了读者的“私人书房”,这无疑大大提升了读者的线下体验。
与博物馆、图书馆、党建中心联手输出服务,成了不少书店开拓客群的新思路。比如大隐书局今年将继续联合徐汇、黄浦、杨浦区的图书馆,放大 “你选书,我买单”的服务范围,读者在书店借书的范围不断扩大,到图书馆或书店还书也更为便捷。临港新片区的大隐湖畔书局,就联合30家合作出版社,继续放大“共享借阅”效应,开展“新书抢先看”活动,预计全年将投放新书8万余册,覆盖读者近百万人次。
走进前不久新开的大夏书局·宝丽店,读者不仅可以选购来自大英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的系列文创精品,还能直接聆听博物馆人打造的亲子系列课程,书店变身小型博物馆文化打卡地。在业内人士看来,跨界破圈,不光是融合其他行业资源,更要求书店扩散人文磁场的独有辐射力,融入城市文化客厅,与所在的社区商区居民形成深切互动,成为美好品质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记者 许旸)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