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借钱还不出;毛主席:中央也困难;刘少奇的孩子去彭总家蹭饭
为了纪念四位开国领袖,第四版(1990版)百元人民币上,印着毛主席、周总理、朱老总和刘少奇同志的头像。熟悉的人物、熟悉的画面,我们再来看看那些熟悉和不熟悉的历史故事。一、朱老总:“借钱还不了”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6e73fabe8024406c8470beb5de215168~tplv-tt-large.image?x-expires=2005892045&x-signature=I68hHTLABtalvUbferk6Y9iNStM%3D
我们就从四位领袖中年纪最大的朱老总说起。
朱德1886年出生于四川仪陇县,家里非常贫穷。他后来回忆幼年时的穷苦境况,真是盐都吃不起的地步:“我们这样的穷人,只能买又脏又黑的盐巴。”即使这样劣质的盐,也不能一勺一块地放进菜里,而是用一个汤碗盛上水,溶化一点儿盐巴在水里,吃青菜的时候把菜挟在盐汤里过过水;或者把盐巴块放在桌子中央的碗中,吃菜时在上面擦一擦。
家里一贫如洗,朱德本没有受教育的机会。伯父伯母没有子嗣,过继朱德为养子。这是朱德命运的第一个转折。养父母家也不宽裕,含辛茹苦供朱德识字读书。此大恩大德,朱德终身不忘。朱德考上了秀才,却无意“仕途”——就算考试及第,家里也无钱捐官;并且朱德对当时的官僚阶级十分痛恨:“我小的时候,都看到做官的初来时瘦得像头饿虎,到临走就脑满肠肥。”他违背全家的期望,悄悄报考成都师范体育生。他离开家乡那天早晨,失望的家人没来送行,只有“一向疼爱我的养父,送了我好几里路才回去。”“那年他大概六十岁了吧,很见衰老,穿一件满是补丁的衣服和一双旧草鞋。他往回走时,我哭了。”
质朴的语言,其感染力与朱自清《背影》中对父亲的描写,同样强烈!
后来朱德寻找共产党,上了井冈山,离家多年,音讯中断;直到国共合作,朱德在山西抗日前线,才与家人恢复联系。当得知生母和养母依然健在,他非常高兴;又获悉四川发生大旱灾,家中困苦,心忧两位老母亲的生活,又十分难过。当时朱德和妻子康克清二人,每月只有五六块钱津贴,这点儿钱寄回去也于事无补。康克清急中生智,对朱老总说:“能不能找人借点钱,以后再还他?”朱德回答:“还?今后拿什么去还?”这一下倒把康克清问住了。夫妇俩现在没钱,今后也不会有高薪和私产,怎么还账?康克清又想办法:“能不能有这么一个人,借了钱又不必还他?”这一下提醒了朱德,朱德高兴地说:真有这么一个人!对,就找他帮忙。
这人名叫戴与龄,是朱德幼年时的同学。朱德任滇军旅长时,戴与龄投奔朱德,后来一起参加南昌起义,受伤后回到家乡泸州,以开药店为生。朱德赶紧给戴与龄写信,信中说到:“惟家中有两位母亲,生我养我的均在,均已八十,尚康健。但因年荒,今岁乏食,恐不能度过此年,又不能告贷。我十数年实无一钱,即将来亦如是。我以好友关系向你募二佰元中币,请你代我速寄家中。此款我亦不能还你,请作捐助吧。”戴与龄与朱德虽长久未见,但肝胆相照,马上为朱德家中寄去200元钱,解了燃眉之急。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386a07c9ad644ea5bf683f37f225dd7d~tplv-tt-large.image?x-expires=2005892045&x-signature=5Bd%2BX5qnvYfMgkb%2FuzL3%2B43orrk%3D
即使到抗战胜利,朱老总依旧身无余钱。1946年1月,一名外国记者采访朱德。在他的报道中这样描绘朱老总:朱将军坐在一个冷风飕飕的窑洞里,他“没有薪饷、衣履简朴,军阶却相当于美国五星上将。”朱德献身革命,有借无还,成就了这一段佳话。
二、毛主席:中央也很困难
大家都熟悉徐海东给刚到陕北的中央5000块大洋的故事。徐海东在他的《生平自述》中说:杨至诚拿着毛主席批的条子,向红25军借2500块钱,徐海东将供给部长找来,问:“我们还有多少钱?”供给部长说,全部还有7000块。徐海东说:留下2000,其余5000全部送交中央。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1bb2329a8fdf4945af6018fff8e4c0a5~tplv-tt-large.image?x-expires=2005892045&x-signature=wWUiZ5ooBTZ8sgg0brauTpOYd%2Fo%3D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毛主席是个对金钱很潇洒的人,但中央红军刚到陕北,上万人马少衣寡食,逼得他这个领头人必须努力去筹措。这并不比打仗容易!不但初来陕北时困难,后来同样困难。开国上将王平回忆的一件事,很有意思。
那时抗战刚刚开始,王平任红27军政委,接到命令,要他和军长贺晋年带领部队从富县去正宁接防。这段路要走三天时间,都在国统区内行军,一路上没有供给单位,只能自己买粮食吃。偏偏红27军“江湖告急”——奉命调动的军部加一个团,一共只有100元!
王平给中央报告困难,中央回复说没有钱。没钱怎么开拔?于是王平给毛主席打了个“求救”电话,请求拨款3000元,没有3000给2000,没有2000——给1000也行啊!没想到,毛主席的回答很干脆:“没有,我一块钱也没有。”“没有怎么办啊?”王平问。毛主席说:“那就想办法嘛,一个人想不到两个人想,两个人想不到三个人想,还想不到就睡觉,睡起来再想。”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b45d361a9d25476a85f8e69752c0dd06~tplv-tt-large.image?x-expires=2005892045&x-signature=9BvXJ57uEUMzIjsZ10jIu7uPB0E%3D
话说到这份儿上,没辙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被毛主席逼着“睡起来再想”的贺晋年和王平,真的找到了办法。红27军驻地附近有一个国民党任命的联保主任,住在土围子里,囤积了很多粮食,倒卖给当地百姓和驻军。这人有一个规矩:买粮食的人只能走到土围子的吊桥上,把钱交进去,他再放粮出来。红27军派后勤干部去买粮,刚上吊桥,土围子里就开枪了。这一下贺晋年和王平发火了,找到富县国民政府的县长,控告联保主任破坏抗日。县长把联保主任叫来,狠批了一顿,问他:“你是认打还是认罚?”联保主任连连说认罚认罚。于是三方签了个协议,罚联保主任500担粮和5000大洋。
这可把王平他们高兴坏了。王平打电话向毛主席报喜,毛主席哈哈笑了,说:中央也很困难,这笔钱你们不能全带走。你原来不是说1000元也行嘛,剩下4000给延安送来吧。王平一听傻眼了,连忙求情:“主席呀,我们只留1000元太少了,解决不了当前困难。”毛主席说:“好吧,你们带2000吧。”
三、刘少奇:节俭从我做起
https://p26-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380217e1802744508cba286f756a36b4~tplv-tt-large.image?x-expires=2005892045&x-signature=iidwjOkQHL0GEphlgnsrxSig5Ho%3D
1934年7月长征前,刘少奇同志被任命为中央苏区福建省委书记,担负着为战略转移扩红和筹粮的艰巨任务。刘少奇到达福建省委机关,经过几天观察、了解,发现机关吃的是大锅饭,没吃够又去锅里舀,不利于节约。刘少奇来了一个“包吃到人”、“一包就灵”:机关干部每人从自己的口粮里,每顿取一定量的粮食,包成一个米包,挂上写有自己名字的小竹牌,交给炊事员统一放在锅里蒸,吃饭时,各自找自己的饭包,称为“包包饭”。刘少奇同志带头吃包包饭,响应每月节约 3升米的号召,既减轻了群众负担,又为红军筹集了军粮。这种严于律已、以身作则的作风,一以贯之,后来上升为理论,就是著名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建国后,身为国家领导人的刘少奇同志,一家人住进了中南海,依然保持着艰苦朴素的家风。王光美回忆,国家实行薪金制后,各位领导人的工资要供一家人吃穿住行,中南海的住房还要缴纳房租和家具租金。当时在西楼设了一个食堂,朱德、彭德怀、杨尚昆和刘少奇4家在这个食堂就餐。刘少奇家和朱老总家因为孩子比较多,吃得就比较差。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561f424b280c49fba3a0fe27c6b0be40~tplv-tt-large.image?x-expires=2005892045&x-signature=zbjBFGeMdVfVbqxCTkWl4YvnQMc%3D
刘少奇同志的儿子刘源,后来的上将,当时还是小孩,他回忆道:我们家小孩子多,特别是星期天,孩子都回了家,一到开饭时非常热闹。到开饭时,父亲总是用一个空盘子,一样菜夹一点,自己埋头吃,吃完就走,不多说话。每次一等他夹完,孩子们就上前抢菜。杨尚昆同志家孩子少,他的夫人李伯钊又在文艺团体工作,待遇比较好,总是把他们家好菜端过来让孩子们吃。彭老总经常家里只有他一个人,经常也叫孩子们上他那儿吃。
这就是一个国家主席的家庭生活。刘少奇同志出差,同样保持着朴素作风。1958年,刘少奇在成都开会期间到都江堰参观。参观结束后,在当地干部陪同下,刘少奇和王光美来到一家川菜馆,大家请刘少奇夫妇尝一尝当地出名的特色菜品——“活水豆花”。其实豆花在四川是很普通很廉价的菜,所谓“活水”,只是表示用的水是流动的。刘少奇到了餐桌前一看,桌上除了豆花,还摆了满满一桌其他菜。刘少奇没说话,等刚吃完饭就对王光美说:“你去把帐结了。这顿饭,我请客。”
自己生活朴素,但老百姓有钱,刘少奇同志就高兴。据长期跟随刘少奇工作的邓力群同志回忆,1956年刘少奇到河北了解煤矿工人待遇,当听说收入高的井下工人可以拿到400块钱时,高兴地笑了:“煤矿井下工人的月工资超过国家主席了,这可是个好事!”
四、周总理: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090ed028326e4f7c8dea7401886670df~tplv-tt-large.image?x-expires=2005892045&x-signature=r1vFP67z4YGYcTCQwvt7fw1ViuQ%3D
建国之初,中央机关迁进北京城,由周恩来安排中南海的住处,周恩来给自己选定了相对偏僻的西花厅。西花厅在中南海里算是“新”建筑,因为它建于1910年,是为末代皇帝溥仪的父亲——摄政王载沣修建,好辅助儿皇帝处理国事。没想到还没来得及入住,大清就亡了。没有人住的屋宇,破败得特别快。四十年后的西花厅,年久失修,柱歪墙斜。地上铺的泥砖,冬天很冷,加上雨天潮湿,泛着一股难闻的霉味。四周墙壁上的油漆已呈现裂纹,有的地方还有脱落。
周恩来、邓颖超夫妇坚持凑合着住。他说:这比延安的窑洞好多了;国家资源有限,要用在生产上,而不应该用在改善领导人的居住条件上。这一住就是10年。有一次周总理到外地出差两个月,工作人员对西花厅进行了装修,地上的方砖改铺了木板,地板上还铺上了漂亮的地毯,梁柱更换了,墙壁粉刷一新,还换上新家具和新窗帘。周恩来回来一看,责问道:“这是怎么回事?谁叫你们这样搞的?一共花了多少钱?这是铺张浪费!”周恩来生气地说,不恢复原样他就不回去住。后来他冷静下来,承认恢复原样会花更多的钱,这才回到西花厅。这还没完,他为这件事两次在国务院会议上作检讨,说自己对这一浪费负有责任,“装修的标准太高了,你们千万不要重复我的错误。”
这是西花厅唯一一次装修。最让周恩来、邓颖超夫妇喜爱的,是每年春天西花厅盛开的海棠。周总理在这里工作生活了26年,直至去世。同样是房屋,周总理却拨出巨款装修。这是怎么回事呢?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7595a56e5ae1495882f9468b175e4b91~tplv-tt-large.image?x-expires=2005892045&x-signature=C3CxpIkmbrR0K9RkEbAMONlN4vs%3D
1962年,中国驻英国代办熊向晖——相当于大使,当时中英外交关系为代办级——向外交部和周总理发了一份请求维修大使馆的报告。中国驻英国大使馆位于伦敦市中心波特兰大街49-51号,是一幢建于1785年的老宅。从清政府至民国再到新中国,这儿都是中国使馆。到60年代,这幢将近200年的建筑,砖木腐朽,成了危房。经测算,维修重建需要70万英镑。当时中国经济困难,国力不强,这份报告被压了下来。
1963年,熊向晖回国述职,在与周总理交谈中,再次提到使馆维修问题。周总理问:“孙中山先生在伦敦蒙难,是不是被关在这个地方?”熊向晖回答:“清朝公使馆在二层有一个不足十平米的小房间,当年孙先生就是关在那里。1933年5月,国民政府驻英公使馆把它辟为了‘孙中山蒙难室’。现在还有不少华侨甚至外国人参观呢。”周总理严肃指出:你们报告中未能提到这么重要的事情;孙中山蒙难室应该保护起来,以纪念这位伟大的革命先行者!
不久,驻英代办处就收到了70万英镑维修款,周总理派出的测绘、设计人员也来到伦敦采集数据,准备维修重建。没想到事情再起波折。在办理房屋拆建手续时,突然接到英国文物保管会通知:因这两幢建筑出自18世纪著名建筑设计师亚当兄弟的手笔,属于“亚当建筑”,不能拆!
这事儿延宕了10年,直到1973年,中英外交关系升级为大使级,英方终于同意中国重修使馆。又过了10年,1983年重建工程动工,1985年竣工,按照当年周总理的指示,将孙中山蒙难室原样保留了下来。
时光进入新世纪。波特兰大街中国大使馆已经不能满足使用需要,中国购买了原英国皇家造币厂作为大使馆新馆舍。皇家造币厂(Royal Mint Court)的简称为RMC,2018年,在交接仪式上,中国驻英大使刘晓,巧妙地将RMC解读为Right Moment of China——“属于中国的时刻”。
半个世纪,沧海桑田。周总理,这盛世,如您所愿!
本文作者:马驽,“这才是战争”加盟作者 ,未经作者本人及“这才是战争”允许,不得转载,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
编者简介:王正兴,原解放军某野战部队军官,曾在步兵分队、司令部、后勤部等单位任职,致力于战史学和战术学研究,对军队战术及非战争行动有个人独到的理解。其著作《这才是战争》于2014年5月、6月,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分两期推荐。他的公众号名亦为“这才是战争”,欢迎关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