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下“铁杆庄稼”收获“阳光财富”——打造全国效益最好、质量最佳的光伏扶贫“青海典范”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2017年6月15日,海东市乐都区杨家山村光伏扶贫电站并网发电,发电收益全部用于乐都区141个贫困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和贫困群众增收。杨家山村用光伏收益设置了公益岗位,老电工申有义当上了电站看护员。除了光伏收益,申有义还能领到电站维护的工资,双份工资让他过上了盼望已久的好日子。与此同时,远在500多公里之外的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玛查理镇移民新村,22岁的藏族姑娘卓尕拉毛和姐姐索南卓玛通过光伏扶贫,解决了后顾之忧,安心在大学学习生活。从2017年至2019年,卓尕拉毛家共领到光伏扶贫分红及各类补助金共计2.9万元,不仅家里的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还通过光伏扶贫从事养殖,实现了多渠道创收。
通过稳定持续的光伏收益,申有义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卓尕拉毛姐妹解决了燃眉之急,贫困村有了村集体经济……丰富的光热资源为我省发展光伏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种下“铁杆庄稼”,收获“阳光财富”。从河湟谷地到三江源头,从塔拉滩到柴达木盆地,我省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实现民生改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共赢,打造了全国质量最优、管理最好、效益最佳、成本最低的光伏扶贫“青海典范”。
“阳光产业”让贫困户有活干有钱赚
11月27日,雪霁天晴。走进海东市乐都区寿乐镇杨家山村,在后山,纵横排列、熠熠生辉的光伏板仿佛为荒山披上了蓝色铠甲,电表箱里一个个跳动的数字就是村民们的阳光“伏”利。发展光伏产业,让这个位于大山深处的贫困村庄多了一道别样的风景,也让村民们多了一份脱贫致富的希望。
杨家山村地处浅山地区,自然条件较差,产业单一、交通不便是杨家山村发展的绊脚石。2016年9月,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对联点扶贫的杨家山村发展光伏产业开展可行性研究,发现其完全具备所需的各项条件,于是在2017年投资建设杨家山村光伏扶贫电站。项目投资373.53万元,装机容量为300千瓦,属集中式电站,电站于当年6月15日实现并网发电。
2020年1月9日,杨家山村光伏扶贫电站第一笔收益发放,手拿光伏电站扶贫收益“一卡通”银行卡的贫困户们喜笑颜开。“杨家山光伏扶贫电站第一笔发电收益中乐都区政府拨付杨家山村20万元,其中60%作为村集体收入改善基础设施,发展村集体经济;40%发放给44户贫困户,户均近3000元。”杨家山村驻村第一书记许建杰说,村委会根据贫困户实际情况制定了收益分配管理办法,按岗定责,在村里设立保洁、护林、矛盾调解等岗位,每项工作记工分,以工分方式兑付发放光伏收益。
68岁的申有义是村里的老电工,光伏电站修建后,村委会发挥申有义的技术专长,让他负责光伏电站日常看管和清扫工作,每年工资为3000元。在这次收益发放中,两年维护光伏电站工资6000元,再加上3000元电站分红,申有义拿到了最高金额9000元。申有义高兴地说:“收了15年电费的我怎么也想不到,如今竟然能通过卖电挣到钱!以前我们是电的消费者,现在我们成了电的受益者。”
69岁的杨芳林在这次收益发放中也拿到了3000元,他用其中的1600元抓了两只小猪养在自家猪圈里。经过近10个月的喂养,如今这两头猪也到了出栏的时节。打开手机上的计算器,杨芳林仔细算了算他今年的收入:“养老金、低保金和年初的光伏收益加起来大概有19000多元,再加上在村里做水管工的工分收入和养猪收入,今年差不多有26000多元的收入。”
近在咫尺的光伏电站,让因缺乏劳动力而致贫的杨家山贫困户在家门口实现了有活干有钱赚,稳定的光伏收益让大家日子越过越好。如今村里广场、健身器材、公厕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村容村貌大变样。
目前,我省共建成4类光伏扶贫项目,装机规模73.36万千瓦,年发电产值预期8.8亿元,扶贫收益5.7亿元,带动7.7万户28.3万贫困人口增收,光伏扶贫受益贫困村占全省行政村总数的41.5%,受益贫困人口占全省贫困人口的52.5%。我省1622个贫困村通过光伏收益实现村集体经济“破零”。截至2020年10月底,47.16万千瓦村级光伏电站发电10.7亿千瓦时,收益达7.48亿元,村均累计收益达46万元。
“阳光收益”让扶贫“输血”变“造血”
照进千家万户的阳光不仅温暖了人心,还使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零的突破。
在湟中区鲁沙尔镇白土庄村,一排排由太阳能电池板组成的条形矩阵颇为壮观。这是西宁市湟中区“十三五”村级光伏扶贫电站,项目设计总装机容量34.1兆瓦,由23个约1.6兆瓦子方阵组成。该项目于2019年1月31日建成运营并实现全额并网发电,收益主要用于湟中区156个贫困村492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6105人的脱贫成效巩固提升和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之前,村里没有产业,无论是帮助贫困户脱贫,还是给大家办点急事儿,都拿不出钱来。如今有了光伏扶贫产业收益,不仅让村民稳定增收,也让我们村干部办事说话有了信心和底气!”湟中区土门关乡王沟尔村党支部书记赵隆莲说。
“截至目前,王沟尔村已收到光伏收益28万元,其中9万多元支付村公益岗位工资。”赵隆莲介绍,扶贫先扶志,光伏收益也需按劳分配。王沟尔村根据村中实际情况共设定保洁员、垃圾运输员、水管员等16个公益岗位,以公益岗位形式向村民发放光伏收益,达到脱贫致富靠自己的目的。
赵隆俊是王沟尔村建档立卡贫困户,52岁的他因缺乏技术在外打工频频碰壁。村上设立公益岗位后,赵隆俊主动报名,承担垃圾运输工作,年工资15000元。
无独有偶,湟中区田家寨镇鲍家村通过光伏收益设立残疾人就业公益岗位,身体残疾的鲍海福成了第一个受益人员,在2019年11月14日签订协议正式上岗,担任卫生清扫员,每日对村庄主干道、广场、树林垃圾进行捡拾,成为全村11名公益性岗位中的标杆。
截至2020年7月底,湟中区“十三五”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已累计向156个贫困村拨付资金4368万元,每村收益28万元。依托光伏收益,湟中区共设立光伏公益岗位共1770个,长期岗位946个,临时岗位824个。
国务院扶贫办要求地方将光伏扶贫收益的80%用于设置公益性岗位,提供就近就地就业,结合实际,我省年度新增公益性扶贫岗位2.42万个,完成预定目标的113%。通过设立公益性岗位、以工代赈、以奖代补等形式,光伏扶贫有力地帮助了贫困人口、边缘人口增收,杜绝“一光了之”、政策养懒汉。同时,也为我省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支撑,开辟了产业扶贫新途径,成为我省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重要引擎和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的新抓手。
“阳光管理”打造光伏扶贫“青海典范”
不论是在高海拔的玛多县,还是一望无际的塔拉滩,亦或是东部农区的房前屋后,到处都能看到蔚蓝色的光伏板。但遍布全省39个县市区的光伏扶贫电站面临着自然环境恶劣、运营成本高等诸多难题。作为我省目前为止一次性投入最大、覆盖面最广、收益率最高、持续时间最长的一项惠民工程,要如何更好地管实全省光伏扶贫工作,使这项民生工程规范高效发展?
省扶贫局联合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依托青海省能源大数据中心新能源大数据平台优势,积极探索光伏扶贫与大数据技术的融合应用,建成了全国首套省级光伏扶贫运营管理系统和全国首家省级光伏扶贫大数据中心,首创了扶贫电站“无人值班、少人值守”运行模式,使青海光伏发展管理走在了全国省级光伏扶贫电站管理前列。
在青海光伏扶贫大数据中心,轻轻一点,就可以看到玛多县光伏电站设备的实时状况。“我们这里就像一个‘总指挥’,集中实时监控所有电站并对电站设备进行远程操作,将分散式、扁平化的电站生产管理模式转变为区域化、集约化的精益生产管理模式,提高了生产效率;此外,运行管理人员可通过系统实时查看电站发电设备健康状况和故障提前预警情况,对故障设备进行远程控制、精准预测发电量等。”11月26日,工作人员李伟忠一上班就先通过大数据系统实时查看了全省各个电站设备运行状况。
李伟忠从事电站运维管理工作10多年,青海光伏扶贫大数据中心建成投运所带来的巨大变化让他感慨不已:“以集中式电站为例,以往一座电站需7、8人运维,通过大数据中心,运维人数减少至2到3人,平均每个电站每年节省人工成本50万元,减少整体运行成本40%以上。”李伟忠说。
打开光伏扶贫管理系统,全省所有光伏扶贫电站的发电量、发电收入、年分配收益、受益贫困群众名单等信息一目了然。青海省扶贫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项目管理部部长杨西介绍,光伏扶贫大数据中心可以管理到每一笔光伏扶贫资金、每一个贫困户。通过关联贫困户信息,实现贫困户动态管理,动态呈现扶贫收益资金的计划、兑现和实际使用情况,推进扶贫收益分配及发放精准化、精益化,让扶贫收益资金的产生、分配、发放、使用全过程在阳光下进行。
针对贫困村集体经济普遍薄弱、高寒地区产业培育困难等问题,我省把光伏扶贫作为破解贫困地区产业匮乏难题、保障贫困人口持续稳定增收、实现生态共赢的有力抓手,抢抓脱贫攻坚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光伏扶贫指标,充分利用光照资源禀赋大力发展光伏扶贫产业。
在72万平方公里的青海大地上,一块块蔚蓝色的光伏电板如同耕植在土地上的“绿色庄稼”,每天不停地“追光逐日”,积攒阳光财富,把丰富的太阳能转换为贫困户发展的新动能,为我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供更持续稳定的保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