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杉投资的新玩家搅局,行业乱战在即,葛兰认错一键清仓?
5月23日,Biotech维昇药业宣布旗下长效生长激素 —— 隆培促生长素国内三期注册性临床试验达到主要终点,这项试验是一项针对中国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治疗的随机、开放、阳性对照临床试验。主要结果显示:对于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每周给药一次且释放未经修饰生长激素的隆培促生长素治疗效果优于生长激素日制剂,同时安全性与生长激素日制剂相当。
这个结果也并不意外。维昇药业该款产品从Ascendis引进,分别在2021年8月、2022年1月被FDA、EC(欧盟委员会)批准用于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
维昇药业是什么角色?
2018年,维梧资本出资、Ascendis提供产品、前武田高管卢安邦负责组建团队,一家专注内分泌领域的Biotech新星冉冉升起。2021年1月,公司获得了红杉中国、奥博资本等机构的B轮融资。
未来,一定会是中国内分泌药物市场的新进搅局者。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T6kHVUFCbbsQS~tplv-tt-large.image?x-expires=2007423471&x-signature=ghJZnrFXgJZju0bEuoQsneqXVhs%3D
值得注意的是,维昇这款生长激素使用的长效技术平台与现有国内获批的两款企业略微有差异,其使用Ascendis公司独有的TransCon技术(又叫“瞬时连接”技术),TransCon分子包括一种未经修饰的母体药物(如生长激素)、一种保护药物的惰性载体(比如PEG)、暂时连接两者的连接子,一共三种成份;母体药物和载体连接时,载体保护药物不受清除;注射到人体内后,将以可预测的释放方式释放未经修饰的母体药物。
Ascendis技术平台优势之处是,其有庞大连接子库,可接受定制以延长半衰期。
国内两款获批产品均通过PEG修饰方法实现(PEG与母体药物以肽键连接,穿上PEG外衣的生长激素进入人体后,因为体积的增加从而放缓了被肾脏过滤的速度,达到延长了生长激素在体内的留存时间)。
维昇药业也将在完成整理工作后,向药监局提交BLA申请。
新长效产品的入局,对已有在市厂商显然是一个较大的冲击,如果上市厂商过多,很可能引发医保局或者省际集采联盟的关注。
1、生长激素,竞争格局愈发混乱
自安科生物水针和长效生长激素获批打破长春高新的一家独大后,国内生长激素格局愈发混乱。
在最近一次广东联盟集采获得医院报量的厂商名单中:
粉针供应商有5家,分别是安科生物、金赛药业、上海联合赛尔、中山未名海济和韩国LG生命科学;
水针供应商分别是诺和诺德、安科生物、金赛药业;
长效生长激素,获批厂商仅有金赛药业、安科生物;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T6kHVUn45FH3Bu~tplv-tt-large.image?x-expires=2007423471&x-signature=5WvPOnbv92TqIChbWp3HZ5bNdpY%3D
2019年数据显示,国内生长激素市场中水针份额最为庞大,市场份额约为61%;第二是粉针,占比38%;长效最低,占比只有1%。机构预计,2029年粉针占比将从2019年的38%下降至2029年的23%,水针占比将从61%增长至71%,长效占比将从0.5%增长至6%。
目前的现状由价格、患者依从性等多因素主导,据草根调研:粉针剂型人均年费用约2万元,水针剂型人均费用约5.5万元,长效剂型人均年费用则在15万元左右。
最大的水针市场,未来将出现四强混争霸局面,上海联合赛尔的水针目前处于申报生产阶段,中山未名海济生物则是处于临床阶段。
长效生长激素未来的争夺会更激烈,除了已获批的安科生物、金赛药业,维昇药业已经准备BLA,同时特宝生物、天境生物/济川药业相应管线处于临床三期。
乱成一锅粥。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T6kHVZjBYEu0dt~tplv-tt-large.image?x-expires=2007423471&x-signature=LZZGUm8VKSWSJuz8MIAIyd94LQk%3D
2、如果集采继续推进,长春高新、安科生物还有底气说“No”吗?
在早前广东联盟的带量采购中,国内主流生长激素企业的粉针都实现了中选,金赛药业、上海联合赛尔2家企业的5个品规产品拟中选,安科生物和中山未名海济2家企业的5个品规产品拟备选,降幅较为温和,在10%-48%之间。
而水针,长春高新和安科生物选择了“联手弃标”,只有诺和诺德报名,但最终诺和诺德的水针并未中选。
这次两大生长激素龙头对集采说“No”,一方面是广东联盟刀子给的太狠、蛋糕而又不足,另一方面是两家公司有自己的考量和底气。
广东联盟这一次给的采购量并不大,只有大约1个亿的采购额,同时要求水针降价70%,不符合水针厂商的核心利益。
金赛药业和安科生物的算盘,一是笃定诺和诺德不会接受这一降价要求(其有全球价格体系,本身国内生长激素价格是海外的三分之一,再降就是十分之一);二是目前生长激素70%以上的销售都在院外市场;三是水针只有两家公司在玩,只要守住价格体系,就没问题。
所以我们从长春高新的2022年一季报数据看到了公司依旧在稳定快速的增长,营收29.75亿元,同比增长30.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1.2亿元,同比增长28.7%。2022年第一季度生长激素产品中长效生长激素占比更是提升到了25%以上。
即便如此,危机也并未解除。
广东联盟这次只是给的“饼不够大”,如果未来水针有新进玩家获批,那么出现大型的省际集采和给出较大采购量,新玩家会不会选择用低价来抢这30%公立医院的份额?
很难讲。
那么如果这个事实真的发生,那么金赛和安科跟还是不跟呢?引人深思。
3、葛兰认错减持,长春高新还有什么可以期待?
受影响最大的,无疑是占水针和长效大部分份额的长春高新。
说起长春高新,“医药女神”葛兰其身上的操作显然是失败的。2020Q3,中欧医疗健康混合首次进入长春高新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从262.4万股持有量一直加到2021Q4的599.17万股。从2021年5月开始,长春高新的走势开始掉头向下,中欧依旧在当年Q3、Q4越跌越加。
而在最新的2022年一季度长春高新的前十大股东名单中,中欧医疗健康混合的名字消失不见,那么意味着葛兰至少减持了接近300万股,或者已经清仓(Choice查不到相应的机构持仓)。
从减持的时间节点上,大概率可以判断出中欧同样认为生长激素“集采”口子的突破,改变了整体的行业前景。
对于剩下的投资者们,昔日的“激素茅”还有什么可以值得期待?
金赛药业和百克生物是长春高新最重要的两个业绩贡献体,分别贡献近75%和12%,金赛药业目前短期内依旧看大单品生长激素(辅助生殖药物可能是潜在第二增量),百克生物几款疫苗近期由于环境因素导致批签发量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长春高新在近期有意的增加研发投入。
在长春高新已经公布2021年年报和2022年一季报中,我们可以看到公司明显增加了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分别为8.85亿、2.35亿,分别同比增长86.31%、72.79%。
从公司现有的管线来看,无论是处于临床三期的金妥昔单抗注射液(雷莫芦单抗的国产版),还是曲普瑞林微球(同类产品丽珠已注册受理),似乎都不是让长春高新获得第二个重磅单品的最终答案。
公司2019年开始加快对外合作,一定程度证明公司管理层并不是故步自封的,对外投资集中在熟悉的内分泌药物领域、疫苗、生物类似药等领域。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T6kHVbTEtTcbiy~tplv-tt-large.image?x-expires=2007423471&x-signature=1YZ0JNtdnwh5gzjJDESf5qWzm6Q%3D
未来3-5年,对长春高新能够自主研发出重磅单品不要抱有太大期待,更多可能借助生长激素留下的底蕴,通过BD闯出一片天空,可能才是正途。
结语: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本文源自瞪羚社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