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痴情先生先s 发表于 2023-8-22 15:55:59

河图五行模式与脾胃学说形成与发展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451dc0bcbdc94b8cb767e9c9003e7fd7~tplv-tt-large-asy2:5aS05p2hQOaciOeJmeWEv-a5luays-a0m-mdkuWbiuWtpuekvg==.jpeg?x-expires=2008053148&x-signature=8yX804H7gW1hKpqln9eYejEoysQ%3D

导读:脾胃之论肇自《内经》,发展于仲景,而成于东垣。脾胃学说乃中医药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东垣论述脾胃的代表著作首推《脾胃论》。从学术渊源上来看,东垣对于脾胃的认识,源自《黄帝内经》及仲景是无疑的,如其书中曰:“著论处方已详矣,然恐或者不知其源,而无所考据,复以《黄帝内经》、仲景所论脾胃者列于左。(《脾胃论·<内经>仲景所说脾胃》)”观东垣对脾胃的见解,简言之大约有两方面:一以脾胃为一身之本;二以脾胃为升降之枢。《脾胃论》之所以形成这样的一种看法,就是因为其秉承了《黄帝内经》及《伤寒杂病论》中广泛采用的河图五行模式。



《内经》对脾胃的认识与河图五行模式


《黄帝内经》中虽然没有专门论述脾胃的篇章,但散见于各篇的关于脾胃的内容却十分丰富。中医藏象学以五行学说对人体进行归类,把脏腑、形态、情志与季节、气候、方位、时间等相联系,并试图以五行学说来解释人体的五脏生命活动,脾胃于五行比附于土,因此在《内经》中对于脾胃的认识,可以看到有相当一部分是来源五行学说中对土的认识。


我们在这里所要着重说明的是,此处所指的五行学说,主要是指的河图五行模式,而非生克模式。《内经》中借助了河图五行模式认识与论述脾的生理功能的痕迹非常明显。如《素问·玉机真藏论》曰:“脾脉者,土也,孤藏以灌四傍者也。”又曰:“夫子言脾为孤藏,中央土以灌四傍。”再如《素问·太阴阳明论》曰:“帝曰:脾不主时,何也?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通过这几条经文我们很明白的看出,河图五行模式中土居中控四方王四季的特点,被用来认识和解释脾藏。后世以脾胃本的思想恐亦源于此也。


再者如《素问·刺禁论》曰:“如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从这段文字里可以明白的看出,这是一种河图五行模式下,对脏腑位置及功能的安排。另外使市二字在此不仅形象的描述了,脾胃的受纳运化水谷的功能,其实还隐含了脾胃中土阴阳和合总理一身的意思,从此亦可以引申出转枢之意,这大概可以看作是脾胃为枢为本在《内经》中的一种萌芽或具体论述。


当然我们如果认真研究《内经》,我们很容易发现《内经》中存在脾胃并称中土“一藏”的情况。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有这样的记载:胃气黄,黄者土气也。与在马王堆《阴阳十一脉》中记载:“太阴脉是胃脉也,被胃”,可以说早期可能存在太阴属胃为五脏之一的学说。而这一学说在《内经》中有明显的痕迹可寻,“所以日二取之者,太阴主胃,大富于谷气,故可日二取之也。”“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隘,故腹满而嗌干。”


可能因为太阴属胃的观念影响过于强烈,《内经》对其改造经历了从“胃”到“胃脾”,最后“脾胃”过渡到太阴属脾的渐进式过程。故《内经》中出现诸多“脾胃”共主中土的论述:“下部人,足太阴也,人以候脾胃之气。”“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


而中土脾胃共主这种看似混乱的局面,结合中土独特地位,其一升一降、一阴一阳,恰为后世脾胃学说,提供了基础,为后世脾胃学说的发展埋下伏笔。


《伤寒杂病论》对脾胃的认识与河图五行模式


脾胃学说的发展可谓得力于仲景,仲景继承了对《内经》脾胃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治疗学,将理论与方药融为一炉。仲景继承和发展了《内经》河图五行模式下,对脾胃的一些认识。如《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中说:“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这一观点说明了脾胃在防病治病方面的重要作用,也可以明白的看出以脾胃为本的观点,这一说法与《内经》中土王四季的看法是一脉相承的,因此可以说仲景以脾胃为本的观点,是对《内经》中河图五行模式下对于脾胃的认识一种继承与发展。


仲景以脾胃为本的观点还不仅于此,如仲景在辨病别证时,非常重视脾胃,伤寒论中在各经的辨证中,时时以保胃气为其要务,认为胃气直接关系着人体正气的强弱,决定病变的转归,在辨病的整个过程,无不以胃气的盛衰来把握病情,作为辨病机、定治则、决预后的重要依据。在六经的传变上,仲景认为亦与脾胃元气的强弱有着重要的关系。


另外仲景虽未明确的提出以脾胃为枢,然在仲景用药中,除了处处以脾胃为本外,其中以脾胃为枢的思想体现的也是很明显的。从后世应用广泛的桂枝汤,小柴胡汤等方剂我们或可一窥究竟。桂枝汤中,桂枝辛温发散助阳,芍药苦平收降助阴,二者相伍实有调和营卫、阴阳之功,而方中生姜、大枣、甘草,实为脾胃要药,且方后注明“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实亦助脾胃之法。又如小柴胡汤中,柴胡入肝轻清升散,实有举阴之力,黄芩入肺清肃降热,二者相伍则可使阴升阳降、内外宣通,气机条畅,半夏、人参、甘草、生姜、大枣,调理脾胃之意可见。两方中脾胃为阴阳二气之本、之枢的意思应该是很明显的。


仲景以脾胃为本为枢的认识,是否是受到河图五行模式的影响呢?我们认为答案是肯定的。从《伤寒论》所载医方名称来看,如大小青龙汤、白虎汤、玄武汤,其受河图五行模式的影响是没有疑问的。这种判断从《辅行诀》中的一些文字亦可以加以佐证,如其书中曰:“青龙者,宣发之方,麻黄为主;白虎者,收镇之方,石膏为主;朱鸟者清滋之方,鸡子黄为主;玄武者,温渗之方,附子为主。”又言:“交互金木,既济水火。”就此来看这就是明白无误的河图五行模式。而此书又言“昔南阳张机,依此诸方,撰为《伤寒论》一部。”比较两书所载诸方,也可说大同小异,应该是本出一家,这也足可证明《伤寒论》受到河图五行模式的影响。


我们知道在河图五行模式中,阴阳升降于木金,木为青龙主宣发,金为白虎主肃降。以此观《伤寒论》中大小青龙、白虎汤颇为合拍。水为真武为阴极生阳、降已而升之地,以此观之,治水之法,法当温渗,而真武汤之意亦确实如此。且以上诸方对脾胃的重视人所共知,其原因就在于仲景对于河图五行模式的采用。


东垣对河图五行模式下的脾胃学说的继承与发展


在《脾胃论》中,李东垣将两种五行模式运用于一炉,如其中《脾胃论·脏气法时升降浮沉补泻之图》中曰:“五行相生,木、火、土、金、水,循环无端,惟土无正行,于四季之末各旺一十八日,以生四脏,四季者,辰、戌、丑、未是也。”五行生克说在《脾胃论》中主要被用于解释一些病理生理变化,而东垣对于脾胃的见解及处方用药的思路,更多的是来源于其对河图五行模式的有意无意的继承,从《内经》到仲景再到东垣,河图五行模式的影响可谓一以贯之。


东垣认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脾胃为一身之本,东垣认为内伤病的形成,是元气不足引起的,而元气的不足又是脾胃受损的结果,这就把疾病的产生直接归咎于脾胃的损伤。如其反复强调:“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这就指出了脾胃健旺百病不生,又指出了治病不可损脾胃,这一观点是对仲景“四季脾旺不受邪”继承与发展,这不能不说是东垣对河图五行模式的一种继承与发展。如《脾胃论·脏气法时升降浮沉补泻之图》中曰:“惟土无正行,于四季之末各旺一十八日,以生四脏。”这种说法与五行生克是无关的,这是河图五行模式的典型论述。


脾胃学说的一个中心内容,就是脾胃元气论,这是人体发病与否的根本问题。关于元气之说,《内经》、《难经》早已提出,前者为“真气”,后者为“原气”,而共同点是重视肾气。东垣发展这一理论,他重视内因在病变中的作用,认为无论内伤或外感发病,都是由于人体气虚。即疾病的形成,是由于气不足,而气之所以不足,是因脾胃损伤所致。如书中《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曰:“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也,非胃气不能滋之。”又《脾胃虚实传变论》曰:“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可见他认为脾胃是元气之源,元气又是人身之本,脾胃伤则元气衰,元气衰则疾病便可以发生。


因此,必须注重脾胃,这是东垣脾胃学说的基本论点,同时提出了临床上脾胃病处理的常法。如胃病则湿胜,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或大便泄泻,治从平胃散;脾胃不足,土不生金,则肺脾气虚,自汗,四肢发热,或大便泄泻,或皮毛枯槁,发脱落,治从黄芪建中汤;或脾胃不足,阳虚不能生阴血,治从本证中摘取四物汤一二味,使阳生而阴长;或脾胃真气虚弱,气短脉弱,治从四君子汤;如脾湿下流,下焦气化不行,或渴或小便闭涩,赤黄而少,治从正药中摘取五苓散一二味,化气利湿。


然而,东垣又认为:脾胃有病与其他脏腑不同,脾为中土,其病每无定体,临床中应考虑到肝、心、肺、肾的有余与不足,或补或泻,但必须抓住脾胃这个重点。这种精神渊源于《内经》五行生克制化的理论,即“至而不至,是为不及,所胜妄行,所生受病,所不胜乘之”。按照这种理论指导用药,疗效远较上述一般处理为佳。书中列举“脾胃不足”、“心火亢盛”、“肝木妄行”、“肺金受邪”、“肾水反来侮土”的证候变化,以及君臣佐使的常用药物,这是《脾胃论》辨证用药的基本部分,亦是全书的重点。东垣所制诸方,大多是从这个基础上演绎发挥的,他经常结合四时气候的变化,进行具体用药,这些便是东垣治脾胃病的变法,应当重点领悟。


东垣《脾胃论》另一项重要见解就是,脾胃为升降之枢,而这一认识更是直接导源于河图五行模式下的四时五藏系统,此处的四时五藏系统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土无正行而居中。很显然在《脾胃论》中也秉持这样的认识。如《脾胃论·脏气法时升降浮沉补泻之图》曰:“惟土无正行,于四季之末各旺一十八日,以生四脏。”在这一体系下,春夏地气升浮而生长,万物由萌芽而繁茂,时至秋冬,则天气沉降而杀藏,万物斯凋落而收藏。这一年之气的升降,惟土气居于中央,为浮沉变化的枢纽。而天人相应,人体内的阴阳升降和自然界的阴阳升降,自然具有同理。脾胃属土,居五脏之中,因而在脏腑精气的升降运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身的升降运动,赖脾胃居于其中以为枢纽。可以说是脾胃居中主持着其他四脏的气机升降,甚或者说脾胃居中主持着一身的气机升降。


不过,东垣在升降问题上,特别强调生长和升发的一面。他认为只有谷气上升,脾气升发,元气才能充沛,生机才能活跃,阴火才能潜藏。与此相反,若谷气不升,脾气下流,元气即将匮乏和消沉,生机也会受到影响,不能活跃起来,阴火即可因之上冲而为各种病症。因此,东垣在理论上非常重视升发脾之阳气,在治疗时喜用升麻、柴胡之类的药,以遂其生升之性。并由此而提出:“胃虚则脏腑经络皆无所受气而俱病”、“脾胃虚则九窍不通”等论点,这些在发病论中大加阐发,以强调升发脾胃之气的重要,从而构成了“土为万物之母”之说。治疗上虽然主张升发脾胃之气,但同时也注意潜降阴火,二者相反相成。《脾胃论》中的许多方剂,均体现了他的这一治疗观点。


以脾胃为本、为枢的观点,在《内经》及《伤寒杂病论》中都有具体的体现,但直到东垣《脾胃论》,才得以将其明确出来。而考察其学术渊源,也确如东垣自言,来自于《黄帝内经》及仲景,而其中河图五行模式的影响是一以贯之的。河图五行模式在脾胃学说继承和发展中的影响,对我们理解和学习《脾胃论》是大有裨益的。


明清医家对于脾胃学说的发展与河图五行模式


脾胃学说虽然成型与东垣但直到经过明清医家的充实之后,方才完整。如明代薛己不仅认识到脾胃气血之本,而且从《内经》“脾裹血”引申发展,首创脾统血理论,指出:“血藏于脾土,故云脾统血”。此后李中梓更是把脾胃提高到“后天之本”的高度上。东垣非常重视脾阳的升发,而于胃阴似乎有所未达,真正将东垣脾胃理论加以完整的当属叶天士。金元时期刘河间已经《宣明论方》中指出了胃中润泽论,然后世医家论之甚少,直到叶氏提出“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方才别开生面,重视胃阴。应该说这是叶天士对《内经》中采用河图五行模式的脾胃学说的继承与发展。


叶天士在整体认识的基础上,认为脾胃“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为健,胃宜降为和”,高度概括了脾胃之生理及脾胃的病理关系。在重视脾胃共同作用的同时,为了弥补东垣学说之不足,又重点阐发了胃阴的生理作用。就脾胃的生理作用,概之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脾与胃,一阴一阳,脾宜升为健,胃宜降为和,脾胃升降相因。另一方面就胃本身而言,胃阴又是与胃阳相对的,在制约胃的阳体之燥性的同时,又发挥着濡润作用,令胃腐熟水谷。胃以降为和及胃性燥喜润的特性,使胃阴的濡润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叶氏结合自己的经验,提出“胃为阳土,宜凉宜润”、“阳明阳土,得阴则安”等学术观点。


在治疗方面,叶天士主张脾胃分治,创立了养胃阴说。叶氏认为甘入脾胃,因此叶氏的养胃阴法,主要是以味甘性凉为主。叶氏从脾胃分论入手,对养胃阴的理论和临床思路均作了阐发,使胃阴学说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理论初具规模,成为胃阴学说创立的标志。


叶氏关于脾胃分治的认识和甘润养胃阴的学术观点,弥补了东垣详于治脾略于治胃,重在温补的不足,纠正了诸多医家皆以治脾之药笼统治胃,脾胃不分,阴阳不辨的弊端。叶天士补充和完善了中医脾胃学说,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而这一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应该都是在河图五行的框架之下完成的,也基本上没有超出《内经》所谓“脾为之使,胃为之市”的范畴。


近代医家对脾胃学说的进一步完善


董建华在前人“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的提出胃气和降是胃的主要生理特征,认为通降乃治脾胃病之大法。胃为水谷之腑,六腑传化物而不藏,以通为用,以降为顺。降则和,不降则滞,反升则逆。通降是胃的生理特点的集中体现。而邪气犯胃,胃失和降,从而脾亦失运,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气滞、湿阻、食积、痰结、火郁等相因为患。概言之,慢性胃炎不论寒热虚实,内有郁滞是共同的。实者壅而失降,虚者则滞从中生。因此,董建华在治疗上强调一个降字,胃气下行,则有效验。疏其壅塞,消其郁滞,并承胃腑下降之性祛郁生新。


“通降理论”是中医脾胃理论的传承与创新,对当代脾胃病的治疗,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至此脾胃学说才趋于完善,然而虽经千百年的发展,脾胃学说的发展一直在河图五行模式下发展,保持了中土为太极中枢的基本内涵。在此模式下,脾胃学说大概有以下几方面意思,一脾胃为一身之本,二脾阴胃阳升降相因,为一身升降之枢。这一学说的形成,直接导源于《内经》中采用的河图五行模式。


主要参考文献:
1.《张珍玉学术经验辑要》,迟华基、魏凤琴主编。
2.《经脉理论还原与重构大纲》,黄龙祥著。
3.《脾胃升降理论的传承、创新、应用与展望》,作者胡建华、李建华。
4.《伤寒论中的脾胃升降相因》,作者李化戈。
5.《脾胃论导读》,作者文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河图五行模式与脾胃学说形成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