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男孩和鬼魂,吸血鬼在一起的成长故事,惊悚外衣下包裹的温暖
面对生活,面对生活的痛苦、生活的乐趣,走遍千山万水。——欧文斯夫人
《坟场之书》是当代大师级幻想小说家尼尔·盖曼耗时23年才写出的书,这本书包揽了包括雨果奖、轨迹奖、等20项国际大奖,被称为奇幻经典。
尼尔·盖曼这本书的灵感来于25岁时看到18个月大的儿子在坟场骑小三轮,发现沐浴在阳光下的孩子竟然可以在砌满坚硬墓碑的坟场如此自在舒适。但是他写下只言片语后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写完了这本书。而是觉得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后才才开始写了这本书。
尼尔·盖曼说在写结尾的时候自己也不禁落泪,足见这本书里他注入的真情实感。
《坟场之书》在奇幻的外衣下包裹着的温暖的故事:坟地、鬼混、吸血鬼、狼人混汇聚在一起,共同养育一个人类的孩子。在脑洞大开的设定下,跨越种族和生死的爱意构成了一个男孩成长的故事,最后的复仇和离别是男孩走向更大世界的成人礼。
故事设定:孩子成长于黑暗坟场,却得到了阳光一样温暖的爱
尼尔·盖曼让人以为落入俗套”苦大仇深“的开头却有另一个温馨的转折点,男孩一家被杀手杀死后不知不觉逃到坟场,在坟场等着他的不是恶鬼和恐怖,而是温馨与爱。已经成为亡灵的欧文斯夫妇决定收养这个活人男孩,而吸血鬼塞拉斯愿意当他的监护人。
鬼魂们争论想着用自己认识或者亲近的人名字给小男孩取名,但是欧文斯太太给了小男孩拥有了一个特别的名字:诺伯蒂,nobody。这个名字一语双关,暗含了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他就是他自己,不是任何人。另一层意思是他区别于亡灵和一切和死亡有关的生物,毕竟他是个活人。
就这样诺伯蒂和别的男孩一样沐浴关爱和温暖长大了,除了他来自坟场。故事的每一章节遵循诺伯蒂的成长的事件来展开,个他成长的故事就像我们小时候做过的历险,淘过得气一样,让人觉得诺伯蒂索经历的事情就像我们曾经的童年。谁在孩提时候没有做过几件自以为自豪的傻事,还有做坏事被父母训斥的尴尬和狼狈。诺伯蒂的故事分明就是我们自己的成长。
故事的最终,悲惨的身世和离奇被养育的经历并没有让他成为一个心里扭曲的黑暗之人,在爱的滋养下他成为了一个善良,勇敢的青年。
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足够的爱才是让他们长成一个优秀的人的源泉。
人物设定:黑暗之下一群温暖的生物
故事中除了诺伯蒂,大部分环绕在他身旁的都不是人类:诺伯蒂的养父母欧文斯夫妇是鬼魂,监护人塞拉斯是吸血鬼,代理监护人卢佩斯库小姐是狼人。这个看起来很惊悚黑暗的的设定却充满着温情。
诺伯蒂的养父母是我们父母的的映射,想方设法给我们一个温暖的家和把我们养育成人。
而塞拉斯和卢佩斯库则扮演了我们人生路上的指引人和导师,在现实中这个指引人可能是我们的父母也可能是其他我们信任的长辈或者朋友。他们冷静而又睿智,爱护我们,在我们困惑和不解的时候为我们提供了值得信赖的建议。
故事的主人公是诺伯蒂是个不幸又幸运的孩子,他虽然失去了亲生父母和姐姐,但是他收获了另外一群爱他的生物,尽管他们不是人。
尼尔·盖曼对这个故事人物的离奇设定打破了传统观念中只要是和死亡有关联的生物无关乎邪恶,血腥以及丑陋。这也是作者想传达的另一个概念,死亡并不只意味着黑暗。
生与死的讨论:每个人的必经之路,死是对生的补充和延续
这本书从坟场这个特别的设定在故事中讨论了生与死的意义。他自己也说:坟场是一个温馨的地方。这是一个非常自然的地方。你知道,人们活过,然后死了。
作者在书中特别写了一章关于骷髅舞的事件,小镇的人们戴上白花,鬼魂们从坟场中出来,活人和死人一起共跳骷髅舞。这是在生死边界每年唯一一次的相聚。
这个骷髅舞的设定和墨西哥的亡灵节非常相似,在亡灵节那一天,人们祭奠亡灵,却绝无悲哀,甚至载歌载舞,通宵达旦,意在与死去的亲人一起欢度节日。节日强调庆祝这个主题的同时,也是对死去生命的一种尊敬和拜祭。
在书中,骷髅舞节日那一天已经成为鬼魂的准男爵约西亚.沃辛顿说:“孩子,死人和活人没有交集。我们不再属于他们的世界,他们也不属于我们的世界。如果我们与他们跳了亡灵舞——死亡之舞,我们就再也不会说起这件事,对活人就更不会提了。”
"死亡才显示出生命的最高意义:是生的反面,也是生的补充。"——这是墨西哥人从古代印第安人的哲学中继承的对生命的看法。这也是作者想通过书表达的关于生与死,是最自然不过的衔接。
亡灵节的摆设
墨西哥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奥克塔维奥·帕斯说:“死亡其实是生命的回照。如果死得毫无意义,那么,其生必定也是如此。”
在书中,生与死的哲学意义通过一个温柔而又奇妙的场景展示到了我们眼前。
对孩子爱的意义:父母最好的爱是让孩子学会独立,放他们闯荡世界
尼尔·盖曼在书中写了一首小诗,欧文斯夫人唱过两次,第一次是在开头第一次哄睡诺伯蒂的时候:
睡吧,我的小宝贝,
一直睡到自然醒来。
如果我没有说错,
长大后你会看到整个世界……
亲吻你的爱人.
跳着优美的舞蹈,
找寻你的名字
和埋着的宝藏……
第一次她忘记了后半段于是改唱了别的儿歌。
第二次是送亲爱的儿子诺伯蒂离开坟场的时候,她唱完整了整首诗,后面几句是:
面对生活,
面对生活的痛苦、生活的乐趣,
走遍千山万水。
这首诗歌暗示了诺伯蒂终究要离开欧文斯夫妇,离开坟场去过他真正意义上活人的生活。这也是每个孩子都要经历的一段时光,离开父母,开始独自生活。后半段欧文斯夫人唱出来后是对诺伯蒂的期望也是对诺伯蒂的祝福。
书中的诺伯蒂在第二次欧文斯夫人场这首诗歌的时候暗自回答
“你没有说错。”伯蒂低声说,“我会的。”
“‘走遍千山万水’。”伯蒂重复道,“这是个挑战,但我会尽力的。”
他已经准备好开启自己新的人生篇章。
作者在第八章里离别里做了很多铺垫,比如诺伯蒂再也不像孩童时期能看见黑暗中的东西以及坟场的朋友们,预示着他已经不再属于坟场这个家,离别的时刻即将到来。
英国的心理学女博士西尔维娅·克莱尔说过:
这个度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内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容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作为孩子,终究会离开父母,去走他们自己的路。
作为父母,最好的礼物是教会他们生存和独立,目送他们远去。
爱的放手才会让他们走的更远,飞得更高。
走遍千山万水。
推荐你看
《大护法》:即便没有光明,黑暗之下也有人保留着清澈的灵魂
豆瓣8.1分动画《我失去了身体》:成长,是对过去最好的告别
我是风回小院,当当专栏作家 ,看人间冷暖,写人间烟火。世上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一起看人间风景。
参考资料:文明《墨西哥亡灵节:死者在棺 生者狂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