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势起飞!制药起家的哈药正朝大健康概念狂奔
文/刘工昌同花顺(300033)数据显示,2024年7月19日,哈药股份(600664)获外资买入264.79万股,占流通盘0.11%。截至目前,陆股通持有哈药股份4227.25万股,占流通股1.68%,累计持股成本4.78元,持股亏损30.95%。
①
A股大多数厂家在低位苦苦挣扎时,哈药能在最近5个交易日上涨10.00%;最近20个交易日上涨22.68%;最近60个交易日上涨17.44%。堪称异数。
哈药上涨的底气是经营业绩。根据其公布的2024年一季报,营业收入为41.4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36%,净利润1.77亿元,比2023年同期增长44.52%。6月末,哈药集团登上“2024中国品牌500强”第377位。
7月10日,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公司预计2024年半年度实现净利润为3.12亿元到3.75亿元,同比增加71%到105%。
而其稍早公布的2023年报也令其鼓舞。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4.57亿元,同比增长11.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25亿元,同比增长40.5%。
哈药集团2023年年报财务数据(单位:元)
来源:哈药年报
如果其预言的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能到3.12亿元到3.75亿元,那就要和其2023年全年的净利润差不多,也就是说,2024年半年拿到了其2023年全年的净利润。而根据其公开发布的一季度数据,其净利润为1.77亿元,这个数据基本上是可信的。
回顾一下哈药集团的历史,其似乎已走出前些年的阴霾。
广告起家后产权改革
1988年5月,哈尔滨市医药管理局在所属的31家药厂的基础上,组建了哈尔滨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12月,经哈尔滨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批准,“哈尔滨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哈药股份’)”,开启了黑龙江历史上第一个让人铭记的“哈药时代”。
1993年6月,哈药股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是全国医药行业首家上市公司,也是黑龙江省首家上市公司。哈药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哈药集团”)为哈药股份的控股股东。
而哈药真正崛起跟一家大家曾经耳熟能详的公司三精制药有关。而三精制药的前身就是哈药三厂。
1994年12月,34岁的姜林奎接任已有44历史的老牌国企三精制药厂长,此时的三精制药正每月亏损百万。当时预测,此后3年依旧难掩亏损之势。在1997年,姜林奎终于决心豪赌一把,他将公司账上最后剩下的1000万元全投广告上面,1998年三精制药销售额达1亿元;1998年他不满足于此,决定再投2000万元,之后收获了2.2亿元的销售额;1999广告增投至2亿元,年底收获了8.6亿元的销售额(《北京商报》报道、《环球人物》报道)
三精的成功让哈药股份嗅到了机会,它比三精更狠更敢投。2000年,哈药股份投入11亿广告费,实现从中央到各大卫视的全方位覆盖,2000年和2002年的春晚零点播报的都是哈药产品。在那个短缺经济时代,哈药股份首创““广告+地推”哈药模式”,塑造了一批家喻户晓品牌。
例如“哈药”“三精”“盖中盖”“护彤”及“世一堂”等5个中国驰名商标,而像“一片顶过去五片”,“蓝瓶的钙,好喝的钙”,“泻痢停,泻痢停,痢疾拉肚,一吃就停”这些俗不可耐却又耳熟能详的广告语曾在当时占据央视乃至多个地方卫视多个主要频道的广告位,成为80、90后的集体记忆。
在广告轰炸的推动下迅速崛起的哈药集团,很快进入到产权改革的风口下。2004年12月,哈药集团宣布增资扩股并引入中信资本、美国华平投资与辰能投资。三家公司以现金方式向哈药集团增资超过20亿元,分别持有22.5%、22.5%和10%的股权。扩股完成之后,哈药集团第一大股东仍是哈尔滨市国资委(持股45%),但集团由国有独资公司变更为国有控股的中外合资有限责任公司。
此次产业资本的引入,打破了哈药集团层面“国有独资”的体制,这使得其一直以来饱受体制性、结构性困扰的国有企业产权结构出现了明显的松动,标志着哈药集团完成企业的所有权由国资向“国资+产业资本+海外资本”的第二次变革。外部产业资本对公司销售和管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在向市场化进程中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推动了哈药股份2005年至2010年业绩高速的发展。带来了集团的第二次腾飞,让其攀上了中国当时医药生产企业的鼎峰。
2017年6月,华平投资在投资13年之后决定退出,中信资本拟以9.9亿元的价格接手其所持股份未果,2019年8月11日,哈药股份、人民同泰(三精药业)双双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哈药集团最终确定以增资方式引入重庆哈珀与黑马祺航,二者分别以现金约8.05亿元、4.03亿元对哈药集团进行增资,分别认缴哈药集团新增注册资本约4.35亿元、2.18亿元,分别占此次增资后哈药集团的股权比例为10%、5%。
增资完成后,哈药集团股权结构变为哈尔滨市国资委持股38.25%,中信资本、华平投资、黑龙江中信资本医药产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分别持股19.125%、18.7%、0.425%,哈尔滨国企重组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简称“国企重组管理”)持股8.5%。哈药集团也由国有控股企业变为国有参股企业,不存在可控制半数以上股权或半数以上董事会席位的股东。
②
两次股权变动引入外资,推动了哈药股份在2005年至2010年业绩高速的发展。
前瞻网数据显示,2000-2010年,哈药集团收入由66亿变为125亿,归母净利润由2.3亿变为11.3亿。2010年哈药股份登上高峰,实现营业收入125.35亿元,同比增长17.4%;实现净利润11.3亿元,同比增长21.15%创历史最高,并五年蝉联“中国制药工业企业百强”第一名。
遭法律打击被时代唾弃
实际上哈药自2010年就开始出现了危机。先是遭广告法打击和时代唾弃。
哈药有三大业务,一为稳定的批发类业务,一为抗感染类化学制剂或原料药业务,一为维矿类OTC和保健品业务。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其抗感染类药物曾在市场上广受欢迎,2012年《广告法》推出后,哈药广告产出开始下降,尤其是新世纪第二个10年,智能手机兴起,互联网及智能手机开始占据人们浏览头条,电视广告的影响力逐渐减弱,其前20年所依靠 的“广告(电视)+地推”的“哈药模式”也失去了效应。其基本生存模式遭到极大挑战。
其次是由于抗生素滥用逐步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2011年,监管部门颁布限制抗生素和基药低价招标的政策,2012年8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公布,作为药企其主要依赖的药物就是抗生素的销售,哈药股份60亿的医药工业收入中,29亿来自于抗感染。哈药随之遭到重创,其抗生素类产品量价齐跌,当年业绩大幅下降。
另外由于医保控费和中药注射剂不断发生各种负面新闻,使得中药注射剂遭受口诛笔伐,而注射用丹参(冻干)等中药注射剂,恰恰又是哈药中药细分中的重要构成。另外在政府带量采购中,成本竞争愈发剧烈,哈药股份生物制剂类等产品却未中标。这一切使得挂着药企名号的哈药在制药方面几乎全军覆没。
再是整合三精制药不及预期,对外投资与混改失败,对哈药发展信心也构成打击。
为了解决哈药股份与三精制药的同业竞争问题,同属黑龙江的两家药企哈药股份和三精制药于2014年12月31日双双停牌,启动资产重组工作。2015年2月,三精制药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重大资产置换暨关联交易方案的议案》,披露了《哈药集团三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资产置换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
本次重组中,三精制药以拥有的全部医药工业类资产及负债与哈药股份持有的医药公司98.5%股权进行置换,相关人员随资产转移,双方对置换资产分别进行评估作价,三精制药拟出售资产评估值为227522.69万元,拟收购资产评估值为198457.28万元,差额部分29065.41万元由哈药股份以现金等方式向三精制药补足。本次资产重组完成后,两个上市公司完成产品业务清晰定位,同业竞争问题得到彻底解决。③
但此次并购并未带来哈药与三精的齐飞,2016-2018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7.88亿元、4.07亿元、3.46亿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7.12亿元、2.9亿元、2.44亿元,远未达到股权激励计划要求的行权条件(图2)。
来源/《经理人》杂志
投资失误是指2018年哈药股份向GNC(美国健安喜)公司投入3亿美元现金成为后者单一最大股东的事件。此事件发生三年后的2020年6月23日,GNC发布破产申请公告,身为大股东的哈药股份亏损10.78亿元。
对此,央企煤炭资源优化整合平台“国源时代煤炭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资本运营部总经理符胜斌在2020年8月撰文指出:“哈药的混改流于表面和形式。哈药无法摆脱传统老国企种种制度、习惯、文化和理念的桎梏和束缚,进行彻底的改革和战略调整。”④
面对一系列环境政策的变化,一直不舍研发靠广告投入打天下的哈药显得手足无措。
根据2016-2019年的企业财报,哈药股份的销售费用分别为7.62亿元、7.61亿元、6.20亿元、8.61亿元,同期的研发费用为1.83亿元、1.98亿元、1.85亿元和1.35亿元。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不足2%,而根据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2018-2019年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的平均研发费用分别为4.6亿元和5.5亿元。
A股67家中药企业,哈药排在倒数第15位!
哈药危机与双黄连救主
无疑哈药集团的靠海量广告营销带来的,那么将其“拉下神坛”或要归咎于对于研发投入的不重视。时间来到2013年,哈药集团重营销、轻研发的弊端逐渐显现。
根据企业公布的2013年财报,哈药股份营业收入达到180.92亿元,净利润却跌至1.69亿元,同比下降66.24%,处于历史最低位。此后,2014年至2018年连续五年企业营收下降。从2016年开始,利润出现断崖式下跌。而在净利润表象背后,公司的实际情况更加糟糕。
2017年、2018年净利润也出现倒退,分别为4.06亿和3.46亿,同比减少48.36%与14.95%。⑤
北京鼎臣医药管理资讯中心负责人史立臣表示:“哈药集团此前靠大量投入电视广告拉动消费需求获得了较高的收益,这种依靠电视广告拉动消费的模式目前也没办法持续了。”⑥
不过亏是亏,分红不手软。哈药股份从2015年开始,四年分红分掉了45亿现金。怎么分的?2015年赚了6亿分了19亿,2016年赚了8亿分了13亿,2017年赚了5亿分了13亿!
到了2018年,公司终于耗完了全部利润,大额分红的故事就此结束。
正当哈药看似以无可挽救之势下坠时,新冠到来。
2020年1月31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和武汉病毒所对外宣布,经过联合研究初步发现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这一消息经多家媒体转载后,双黄连口服液在那个夜晚被推上了“神坛”。
不到一个小时,天猫、京东、苏宁等电商平台上几乎所有品牌、店铺的双黄连口服液均售罄下架。甚至连“兽用”版的双黄连口服液也被一扫而空。
但在经历了一夜哄抢与质疑之后,2021年2月1日一早,人民日报官微发出“澄清”声明,强调“(双黄连可抑制新冠病毒的)发现仍是初步研究”,提醒民众“请勿抢购自行服用双黄连口服液”,并称,按照WHO的说法,“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用于预防和治疗新冠病毒的药物”。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微博
但恐慌的民众可不管,“双黄连”很快被神化——非典、流感(H7N9、H1N1、H5N1)、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中东呼吸综合征、新型冠状病毒,双黄连口服液被证实全部有效,可真是病毒杀手!
民众春节休市。节后开盘,哈药再没给人上车机会,连封四天涨停,市值瞬间破百亿,直奔150亿元!⑦
借助双黄连的神奇,2021年,哈药集团实现了3.71亿元的净利润。再看哈药股份2022年营收数据,表明其已经逐渐从“踩雷”健安喜(GNC)的巨亏中恢复。
来源:2022年年报
要做一家大健康公司
哈药股份名号为药企,但真正在制药上乏善可陈,其真正的愿望是成为一家大健康公司。如果按产品行业分类划分,哈药股份的保健品类2022年收入7.66亿元,同比大增6.5倍,并且毛利率也增加了23.15个百分点。哈药股份在自己最熟悉的领域内可谓是再度“大展雄风”。
哈药股份2022年医药工业营收组成
来源:2022年年报
2022年的哈药提交了一份答卷——在零售保健品市场尤其是电商领域全方位布局。具体说来主抓了这几点。首先是集团内部改革,2020年张镇平退休,张懿宸从张镇平手中接任董事长,在2021年对当时的高管团队授予股权激励,在2022年又对高管团队进行了大换血。业务上进行了更为现代化的更新。
先是针对自身产业布局不断加深,各方数据信息不聚合、运营流程难掌控成为企业发展的痛点,哈药集团以致远互联协同运营平台作为入口,联动 SAP HANA 系统,建构了SAP财务共享服务(SSF)、生产(PP)、招采中心(SRM)、人力资源(HR)、主数据(MM)及影像系统等与协同运营的深度集成应用,使协同运营平台与SAP之间形成了实时的“数据穿梭 精准管控”,真正达成资源整合、流程统一、业财一体化三大目标,简化了工作流程,降低了项目成本,实现了集团总部与分子机构的决策及时、执行高效,以及全程全域的中台管控能力。⑧
其次是大力发展保健品电商,2023年4月28日,哈药发布2022年年报,哈药在年报中表示,2022年新增保健品电商业务,在电商全域全面布局保健品业务,并且通过营销优化来复兴其品牌,实现了医药业务的业绩增长。
哈药2015年-2022年保健品业务情况
来源:同花顺
就这样,哈药股份一扫2016年以来保健品收入及毛利逐年下降趋势,2022年哈药集团保健品收入及毛利达到了历史最高峰,2022年保健品营收7.66亿元同比增长650.92%,并且保健品的收入及毛利占比也达到了历史最高峰。
这一年哈药全面布局健康全领域、并将保健品业务识别为重点增长引擎的发展战略。
对于哈药而言,最佳的选择必然是重新回到大健康的引领者这条路上,一方面有着足够多的经验,另一方面几十年的品牌沉淀也有着非常好的群众基础和品牌信赖度,这些都深埋在消费者的认知中等待着再次挖掘,集团也在2022年制定了“公司2023-2027年行动计划”,其中明确2023-2027 年战略定位和主要发展目标,2023-2027 年将重点关注在OTC 和保健品等领域,重点布局在维矿、呼吸、肠胃和慢病等领域,重点聚焦及突破在中药和处方药等领域。⑨
具体说来,哈药于2022年制定了“公司2023-2027年行动计划”,其中明确2023-2027年战略定位和主要发展目标。从治疗领域选择上看,哈药重点关注OTC 、特色中药和保健品等领域。⑩
针对一些中老年人无糖需求,哈药集团针对性推出了三精无糖钙,聚焦中老年健康补钙,哈药建立了以药物治疗+健康养护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线布局和技术平台,通过发展有竞争力的产品组合,来满足消费者在未来10年的健康需求。
针对大健康产业需求变化,哈药围绕具体需求做大单品,做强细分领域“拳头产品”,然后以点带面,围绕大单品做产品线,延展形成产品矩阵,围绕加快推进制造升级,实现生产全要素效率的全面提升和加强,从而提升哈药品牌的行业影响力,最终形成聚合优势。⑪
我国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2030年预计将达16万亿元,市场前景广阔。业内普遍认为,有着良好基础的哈药集团在这一赛道有望走的更远。
[引用]
①(沪深股通|哈药股份7月19日获外资买入0.11%股份 2024-07-22 来源: 同花顺iNews 作者:北上跟踪)
②(哈药,非偶然没落 经理人杂志2020-08-03本刊资深记者: 李凌)
③(三精制药与哈药股份重大资产重组方案出台 张海英2015年02月17日 来源: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④(预亏超10亿,裁员数千,哈药如何从神话退变为笑话? 原创 张铃 健识局 2021年02月01日)
⑤(因“双黄连”市值暴涨55亿的哈药股份是一家怎样的公司 市值罗盘2020-02-07 作者 | 猛拍一砖 来源 | 市值罗盘)
⑥(营收三连降,20亿投资打水漂!中国“神话”国企好日子到头了? 2020/09/14来源|海西商界(haixishangjie)作者|A Dolphin)
⑦(“神药”双黄连带来的业绩遐想,能否救得了百年老企哈药集团? EMBA2020-02-14 )
⑧(哈药集团:全程全域的业务和管理体系 助力哈药再腾飞 2021-01-05)
⑨(一代传奇哈药集团正浴火重生 原创 未然 新康界 2023年08月02日 )
⑩(154亿营收大爆发!哈药最新战略版图曝光,大健康领域成绩斐然,中药、创新药板块稳步推进 新浪财经2024-04-22 来源:米内网)
⑪(营销升级、业绩优化,哈药集团经典品牌焕发新生机 新闻晨报2023-07-26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