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为素心人 发表于 前天 09:10

300亿造假案后,康美药业“起死回生”

A股最大财务造假事件5年后,康美药业有了“起死回生”的迹象。6月26日,ST康美发布公告,将向上交所提出撤销“其他风险警示”的申请,准备摘帽。6月28日,ST康美股价涨停。
康美药业这几年几乎悄无声息,已经没人关注这个曾经的中药材第一股,公司似乎一直在处理各种后遗症和纠纷。2021年,广药集团入主康美,开始剥离不良资产;2023年,康美药业营收48.74亿元,同比增长16.60%,虽然还不到历史峰值的1/4,但至少现在的康美药业挣的每一分钱都是真的。
不过,康美药业业绩向好的主因并非业务提振,实际上公司扣非净利润依旧亏损,这意味着公司造血能力依旧欠缺。当然,除了业绩外,投资者的信心修复同样需要时间。


A股史上最大造假,一度站在退市边缘



2023年4月,康美药业就曾提过撤销“其他风险警示”的申请,但因为有尚未最终判决的历史诉讼以及盈利能力尚待进一步恢复与提升,康美又撤回了申请。
待处理的遗留问题很多。1997年康美药业成立,以中药饮片业务为核心。在公司创始人马兴田、许冬瑾夫妇率领下,康美药业迅速在行业内声名鹊起,短短3年后便登陆A股市场。上市后,康美业绩一直稳步增长,2018年市值最高曾超过1300亿元,是A股当时知名的千亿“白马股”。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千亿的繁荣是建立在谎言和欺诈之上。2018年底,证监会发现,康美药业财务报告涉嫌虚假陈述等,当即立案调查。眼看纸包不住火,2019年4月,康美药业主动承认在2017年虚增货币资金299亿元。
此后证监会查明,2016年至2018年上半年,康美药业分别虚增营业收入89.99亿元、100.32亿元、84.84亿元,虚增金额高达约300亿元,累计虚增货币资金886亿元,创下A股市场有史以来最大的造假纪录。



马兴田的失败缘于大量抽取上市公司资金,投入到循环较慢的产业园、康养地产等行业,导致上市公司被掏空。按照当时证监会对财务造假等违规的处罚,康美药业和马兴田等高管只是被罚款数十万元和市场禁入。不过,被坑惨了的投资者向法院提起侵权诉讼,康美药业被判赔付投资人24.59亿元的罚款。马兴田等高管也被刑事处罚。
2021年4月,鉴于康美药业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已资不抵债,广东省揭东农商行依法申请对康美药业进行破产重整。2021年底,国资背景的广药集团化身“白衣骑士”,通过神农氏合伙企业,对康美药业注入65亿元资金进行重整,使得这家被市场判了“死刑”的公司,成功清偿全部债务。


广药集团入主,康美药业起死回生



如今的康美已经剥离了大量非主业,围绕中药饮片、配方颗粒、医药商业等业务,继续凝聚自己建立了20多年的市场优势。广药集团在科研、产业创新方面颇有实力,康美药业则在中药材上中下游产业链整合能力强,二者的业务具有天然的协同性。
广药集团入主后,康美药业从组织架构到人力、再到战略规划,都迎来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经营状况也在逐步好转。2022年5月20日,康美药业撤成功摘星,从“*ST康美”变更为“ST康美”,这意味着公司可持续经营,避免了退市风险,公司从“死亡线”上撤离,初步转出ICU。



2023年,康美药业扭亏为盈。但仔细分析康美财报不难发现,业绩转好的原因是非经常性损益。2019年至2023年,公司扣非净利润依旧为负数,可见其自身造血能力并未完全恢复。
如今,康美药业已由广药集团牵头的国有资方控股,核心管理团队已经彻底换血。在这样的情况下,康美药业似乎对走出阴影信心满满。
6月26日,ST康美药业发布公告,将向上交所提出撤销“其他风险警示”的申请。这一次,康美药业对“摘帽”申请准备更为充足,公司表示:
2020年度内部控制被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而触及的“其他风险警示”情形已消除;渤海信托等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已判决生效并进入执行程序;破产重组后盈利能力也在持续增强。
ST康美再次申请“摘帽”能否成功,仍待观察。可以确定的是,康美药业相比过去虽有所好转,但想要在几年之内脱胎换骨并不容易,不管是业绩还是投资者的信心,都还需要时间继续修复。


撰稿 | 方涛之
编辑 | 江芸 贾亭
运营 | 山谷
插图 | 视觉中国


声明:健识局原创内容,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300亿造假案后,康美药业“起死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