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825 发表于 昨天 07:37

道教神谱(天神篇)

三清道祖




三清
三清天尊,是指道教所尊的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圣号为三清道祖。而天尊的意思则是说,极道之尊,至尊至极,故名天尊。
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
﹙盘古﹚:居三十五天之上清微天玉清圣境,主宰和象征宇宙混沌初显、阴阳未判的第一个大世纪,道教称“混元”时期。元始天尊之神诞日是为冬至日。
灵宝天尊



灵宝天尊
﹙太上道君、玉晨道君﹚:居三十四天之上禹馀天上清真境,主宰和象征混沌初判、阴阳分明的第二个大世纪,道教称“洪元”时期。灵宝天尊之神诞日为夏至日。
道德天尊



道德天尊
﹙太上老君、太上道祖﹚:居三十三天之上大赤天太清仙境,主宰和象征天地形成、万物化生的第三个大世纪,道教称“太初”时期。老子诞日为农历二月十五日。
三宝君




三宝君
即天宝君、灵宝君、神宝君。
《太上洞玄灵宝业报因缘经》卷一○称“天宝即元始,灵宝即道君,神宝即老君。”分别是洞真、洞玄、洞神三大教主,是三位天尊的别称。
神母元君




神母元君
“昔在劫初玉清神母元君,是浮黎元始天尊之后,长子为玉清元始天尊。”(《无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经》)。
上清元君




乃为洪氏,据《灵宝略记》云“太上大道君以开皇元年托胎於西方绿那玉国,寄孕於洪氏之胞,凝神琼胎之府三千七百年,降诞於其国郁察山浮罗之岳丹玄之阿侧,名曰器度,字上开元。及其长,乃启悟道真,期心高道,坐於枯桑之下,精思百日而元始天尊下降,授灵宝大乘之法十部妙经”。
无上元君




又称“先天元后”,为老子之母。据《历世真仙体道通签后集》卷一,无上元君即天上的玄妙玉女,下降为尹氏之女,嫁于仙人李灵飞。一日,太阳之精乘九龙下凡,投生尹氏。尹氏怀胎八十一年,于殷朝武丁九年二月十五日生下太上老君。老君降生后,即行九步,步步生莲花,左手指天,右手指地说道:天上地下唯道独尊,我当开扬无上道法,普渡一切动植众生。无上元君传金丹秘诀七十二篇于老君,即乘坐玉舆升天而去。
元始天王




《枕中书》:"元始天王在天中心之上,名曰玉京山,山中宫殿,并金玉饰之,常仰吸天气,俯饮地泉。复经二劫,忽生太元玉女,...号曰太元圣母。元始君下游见之,乃与通气结精,...又生九光玄女,号曰太真西王母"。
九天真王




在早期道经中,与元始天王并列,神位颇高。《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玉章经解》卷上称:“昔元始天王与九天真王并生于九气之先,尔时未有岁月,每以一气相去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一万里为一岁,当其出于太空之先‘隐乎空洞之中,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独惟三清至圣,九天真王,非形之所具,非数之所摄,故劫劫长存,后天不老。”
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画像
玉皇大帝全称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 又称“昊天金阙玉皇玄穹高上帝”“玉皇大天尊”、“昊天通明殿玉皇大帝”、“玄穹高上帝”。
玉皇全号是“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金阙云宫九穹历御万道无为通明大殿昊天金阙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
玉皇大帝居于太微玉清宫,统领三界十方诸神与四生六道芸芸众生,并权衡世间一切兴隆衰败、吉凶祸福。是在三清之下,四御之上,居三十三天(共三十六天)的大神。



玉皇大帝在汉族民间信仰影响中是极大,往往民间拜天公的仪式也几乎超越了三清的规格,比一般神明来得隆重。
另外,玉皇大帝乃是道教神祇,道教认为人应修性守道,清静寡欲,否则迷沦有欲,淆乱本真。不能返朴归根,与道同体,其神便入五道。道教仙真教人修炼纯阳,秽质炼化,只留一团阳气,阳气清轻上浮而属天,自然上升为仙,不在五行中,脱离阴阳二炁的束缚,而不受业报轮转之苦。
四御




四御为道教天界尊神中辅佐“玉皇”的四位尊神,所以又称“四辅”。他们的全称是:北极紫微大帝、南极长生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道法会元》称“三清”、“四御”为“七宝”,认为三清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四御是统率天地的万神者。此外,四御还协助玉皇执掌天道。
紫微北极大帝:协助玉皇执掌天道,执掌天经地纬、日月星辰。并且在幽冥界化身北阴酆都大帝执掌罗酆,统领幽冥诸事。领北极四圣节制三界群魔。为万象之宗师、万星之教主。



紫微北极大帝
勾陈上宫天皇大帝:职责是辅佐玉皇权衡南北两极和天、地、人三才。协助中天北极并主持人间兵革皇权之事。



勾陈上宫天皇大帝
后土皇地祗:又称后土娘娘,其职责是掌管山岳土地变化及诸山神、地祇和三山五岳大帝等大神,并节制劫运之事。



后土皇地祗
南极长生大帝:可说是元始天尊之元神分身,并不是民间传说的寿星南极老人(实是天寿星)。协助玉皇执掌万灵之寿夭。能呼风唤雨,役使雷电鬼神,亦控制万物祸福生发之枢机,故号都雷教主霹雳伽助天尊。上座掌神霄玉清府号玉清真王,总揽三十二天八区,而号统天元圣天尊;于浩劫中能济度群生,普化众生,在雷霆化身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为雷部之祖。同时位列神霄九宸大帝之首。



南极长生大帝
五方五老






五方五老
五方五老,亦称“五方五帝”。均是非后学而成真者,为天地开辟之前的先天神灵,所以又称“元始五老”。
东方青帝青灵始老九炁天君



东方青帝青灵始老九炁天君
东方青帝青灵始老九炁天君号曰青帝。头戴青精玉冠,衣九气青羽衣。常驾苍龙,建鹑旗,从神甲乙,官将九十万人.上导九天之和气,下引九泉之流芳,养二仪以长存,护阴阳以永昌。
南方赤帝丹灵真老三炁天君



南方赤帝丹灵真老三炁天君
南方赤帝丹灵真老三炁天君号曰赤帝。头戴赤精玉冠,衣三气丹羽飞衣.常驾丹龙,建朱旗,从神丙丁,官将三十万人。上导泰清玄元之灵化,下和三气之陶镕,令万物之永存,运天精之南夏。
中央黄帝玄灵黄老一炁天君



中央黄帝玄灵黄老一炁天君
中央黄帝玄灵黄老一炁天君号曰黄帝。头戴黄精玉冠,衣五色飞衣。常驾黄龙,建黄旗,从神戊己,官将十二万人.上等自然之和,下旋五土之灵,天地守以不亏,阴阳用之不倾。
西方白帝皓灵皇老七炁天君



西方白帝皓灵皇老七炁天君
西方白帝皓灵皇老七炁天君号曰白帝。头戴白精玉冠,衣白羽飞衣。常驾白龙,建素旗,从神庚辛,官将七十万人. 上导洪精于上天,下和众生于灵衢。
北方黑帝五灵玄老五炁天君



北方黑帝五灵玄老五炁天君
北方黑帝五灵玄老五炁天君号曰黑帝。头戴玄精玉冠,衣玄羽飞衣。 常驾黑龙,建皂旗,从神壬癸,官将五十万人。上导五帝之流气,下拯生生之众和,护二仪而不倾,保群命以永安。
西王母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中收录的西王母图
西王母,是中国神话和中国民间信仰的女神,也是道教的女仙。
早在殷商卜辞中,就有“西母”之称,学者陈梦家认为这指的就是西王母。
西王母最初其状如人,但又长相奇特,以豹尾虎齿且善啸的形象出现。是与人首蛇身的女娲、人首鸟身的九天玄女类似的兽形女神,在后世和女娲、九天玄女一样逐渐演变为人形姿态的神灵,成为中国神话中最重要的女神之一。
西王母居于昆仑山上的瑶池,和东王公相对应。近代由于罗教系民间秘密宗教的盛行,许多人把无生老母与西王母视为同一神,号称“母娘”。
东王公




《仙佛奇踪》卷一的东王公插图
东王公,亦称作东王父、东华帝君]、东父、东君、木公、扶桑大帝、青童君、元阳父、青提帝君、东华木公上相青童道君]、东华紫府少阳帝君、东华至极少阳木父天尊、东华木公青阳大帝、元阳慈父九微太真木公尊神、元阳慈父扶桑大帝木公尊神道君、东华大司命少阳帝主王公木父天尊等,是中国神话和道教的神仙.
传统上与西王母相对应:西王母统率天界的众女仙,而东王公则统率所有男仙。在后世,与天皇氏伏羲、昊天玉皇上帝相互混同。
太元圣母




太元圣母亦称作"太元玉女",是道教传说中的女仙,也是元始天王(即盘古)的配偶神,东王公和西王母的母亲。
时常与玉清神母元君相互混同。有关她的记载主要见于葛洪所著的《元始上真众仙记·枕中书》。
太乙救苦天尊






太乙救苦天尊(北京市白云观藏)
太乙救苦天尊,通称东极青华上帝,简称太乙天尊、救苦天尊、青玄上帝,是道教尊神,又称寻声救苦天尊、十方救苦天尊等。
道教经典记太乙天尊居“东方长乐世界”妙严宫),可引渡受苦亡魂往生,一如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
对于积德行善、晓道明玄而功德圆满之人,太乙救苦天尊亦能“乘九狮之仙驭,散百宝之祥光”,接引其登天成仙。
源流
与先秦时楚国流行的东皇太乙之神信仰有关,至于究竟成型于何时,难以有确定的时间,但大抵可以确定在六朝已经存在,最早可能在东汉。
一般认为太乙救苦天尊是元始天尊化身,元始天尊用自身九阳之精气化为太乙天尊,以救渡众生。另有说是此神同于日之精气所生的东王公。
唐代至宋初,太乙救苦天尊信仰也同时影响到佛教净土宗的发展,如唐初释藏川撰抄的《佛说地藏菩萨发心因缘十王经》,其中地狱救赎做七、百日修斋之说,乃出自道经《太上洞玄灵宝业报因缘经》卷八〈生神品第十九〉。
妙真派道士称太乙救苦天尊是太上老君弟子,老君自己化身为老聃,又命太乙救苦天尊化身为庄周。
形象
道君像,如《太乙救苦护身妙经》说:天尊足蹑莲花,圆光照耀,手执柳枝净水,九头狮子左右从随,口吐火焰,绕于身形。
又如唐朝杜光庭编《道教灵验记》第一卷《城南文铢台验》中说,太乙天尊端坐于九色莲花,九色莲花下有九头狮子口吐火焰,簇拥宝座,头上环绕九色神光,放射万丈光芒。、
又《青玄济炼铁罐施自全集》称祂:身骑狮子,手持杨柳蘸洒琼浆,以救苦度亡。、
《上清灵宝大法》亦说:“东极青玄上帝太乙救苦天尊,骑九头狮子,化号十方救苦天尊,以度鬼魂。九头狮子吼声,能使地狱门开。 ”这里就把太乙救苦天尊的光耀、殊胜的形像生动的刻画了出来:或于九色莲花之上,或骑着宝座九头狮子;手中拿着柳枝、净瓶或金剑,端庄、威严,祥光闪闪,其手中所持的柳枝净水,是医治世人疾病的仙药符水。现今人们所见的太乙救苦天尊,大都是这样的形象。今存世最早的救苦天尊石刻造像,为四川安岳玄妙观第62号“救苦天尊乘九龙”龛,凿造于唐开元十八年(730)
从神
大惠真人、救苦真人、辅真天师、崇恩真君、救渡真人、拔罪真人、解忧真人、济难真人、济生真人、度死真人、度厄真人、妙行真人等。
化身
道教相信,太乙天尊师承太上老君,曾受老君之命转世为庄子,为世人讲解逍遥、齐物、心斋、坐忘的思想。八月初八日功德圆满,白日飞升,并在次日再度下凡,腾空显化。
太乙天尊有无限化身,四处救苦救难。据《太乙救苦护身妙经》说:“东方长乐世界有大慈仁者,太乙救苦天尊化身如恒沙数,物随声应。或住天宫,或降人间,或居地狱,或摄群邪,或为仙童玉女,或为帝君圣人,或为天尊真人,或为金刚神王,或为魔王力士,或为天师道士,或为皇人老君,或为天医功曹,或为男子女子,或为文武官宰,或为都大元帅,或为教师禅师,或为风师雨师,神通无量,功行无穷,寻声救苦,应物随机。”
《漂放莲灯集‧放生咒》曰:“天罗神,地罗神,慧剑出鞘斩妖精,一切灾难化为尘,寻声救苦解救罗网苦辛,太乙救苦天尊救苦救难度众生。”
另外,太乙天尊誓愿广渡亡魂,使其往生太乙天尊所居的“东方长乐世界”,故业障深重的地狱罪魂,咸求“太乙天尊”超度。相传民间的《拔度血湖宝忏》就是太乙天尊传授的。
纪念日
诞辰为旧历十一月十一日,得道日为八月初八日,次日下凡以救苦救难。宋真宗时以八月初九为太乙天尊官方寿辰,称元成节。道书曾称,五月初五,天尊率真武大帝、天蓬元帅下降。
太乙天尊与冥府十王

十方天尊
尊位
执掌


冥王
神居
诞辰
俗谓
东方玉宝皇上天尊
位列震宫,尊居卯位
风雷地狱

冥府第一宫、泰素妙广真君
玄冥宫
农历二月初一日
秦广大王
南方玄真万福天尊
位列离宫,尊居午位
火翳地狱

冥府第二宫、阴德定休真君
普明宫
农历三月初一日
初江大王
西方太妙至极天尊
位列兑宫,尊居酉位
金刚地狱

冥府第三宫、洞明普静真君
纠集宫
农历二月初八日
宋帝大王
北方玄上玉宸天尊
位列坎宫,尊居子位
冥冷地狱

冥府第四宫、玄德五灵真君
太和宫
农历二月十八日
仵官大王
东北方度仙上圣天尊
位列艮宫,尊居丑位
镬汤地狱

冥府第五宫、最胜耀灵真君
纠纶宫
农历元月初八日
阎罗大王
东南方好生度命天尊
位列巽宫,尊居幽府
铜柱地狱

冥府第六宫、宝肃昭成真君
明晨宫
农历三月初八日
卞城大王
西南方太灵虚皇天尊
位列坤宫,尊居泉曲
屠割地狱

冥府第七宫、等观明理真君
神华宫
农历三月廿七日
泰山大王
西北方无量太华天尊
位列干宫,尊居阴府
火车地狱

冥府第八宫、无上正度真君
七非宫
农历四月初八日
平等大王
上方玉虚明皇天尊
敕合乾元,德隆坤域
普掠地狱

冥府第九宫、飞魔衍庆真君
碧真宫
农历四月初一日
都市大王
下方真皇洞神天尊
位尊幽都,名尊十帝
罗酆之府

冥府第十宫、五华威灵真君
肃英宫
农历四月廿七日
转轮大王

三官大帝






三官大帝(北京市白云观藏)
三官大帝,指的是道教中掌管天界(天府)、地界(地府)、水界(水府)三界之神,分别为天官、地官和水官,台语俗称“三界公”,客家话称为“三界爷”,又称“三元大帝”。
三位神明掌握三界间的一切行政事项,神格极为崇高,仅次于玉皇上帝,所以民间寺庙常配祀于玉帝殿前,同受敬仰。
台湾人、闽南人、客家人会在庙宇或家宅门口设置香炉,祭祀上天高真,泉州人称之为“天公炉”(玉帝炉),认为是祭祀玉皇上帝所用;漳州人却称之为“三界公炉”,因为漳州人大多认为,古时王公、贵族、或者有敕额的寺庙才允许祭天,一般庶民不能祭天,连冬至、新春、玉皇诞、谢平安等祭祀玉帝时,都往往呼请三界公做为代表。今日台湾汉人已通称天公炉。
三官大帝在道教中的正确神衔为:
天官:上元一品九炁天官赐福曜灵元阳大帝紫微帝君
地官:中元二品七炁地官赦罪洞灵清虚大帝青灵帝君
水官:下元三品五炁水官解厄金灵洞阴大帝旸谷帝君
简称为上元一品天官赐福紫微大帝,中元二品地官赦罪清虚大帝,下元三品水官解厄洞阴大帝。
民间普遍认为天官大帝为尧,地官大帝为舜,水官大帝为禹三位贤君。
《历代神仙通鉴》则说元始天尊化炁为上元天官之神、中元地官之神、下元水官之神,这三位大神下凡即成为尧、舜、禹三帝。
另说,三清道祖以炁化身,元始天尊化炁为上元天官之神、灵宝天尊化炁为中元地官之神、道德天尊化炁为下元水官之神;是为三元之神,以主宰天庭、地府、水域等三界。
中国上古就有祭天、祭地和祭水的礼仪。道教所谓:“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就是说三官有对世人、亡魂等能“赐与福份、赦免罪过、解除灾厄”的权能。
东汉时,张道陵创立天师道,就以祭祀天地水三官、上“三官手书”作为教徒请祷治疾疗病的方法。
职能上天官管理天府之统,掌理众生善福恶祸、诸神仙升降。地官管理九地十方,四维、五岳、八极,考察众生祸福核男女功过之籍,掌管所有山脉、土地。水官管理江、河、海等水域万灵,掌死魂鬼神之籍,录众生之功过。
三元节就是“三元大帝”的诞辰,民间各有庆典法事。天官生日乃上元节举行祈福法事、地官生日为中元节普渡孤魂、水官生日即下元节,请神明为运势不好的人消灾解厄。





北京白云观三官殿
主祀三官大帝的庙宇可称为三官庙、三官寺、三元宫等。
三官大帝也是许多寺庙的陪祀神。奉祀玉皇上帝圣像的庙宇,大多会奉祀三官大帝。
圣诞万寿

[*]上元(天官大帝)-正月十五日
[*]中元(地官大帝)-七月十五日
[*]下元(水官大帝)-十月十五日
雷祖

即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简称普化天尊,民间常称雷祖,又称雷神,为道教神祇。
掌管五雷:天雷、地雷、水雷、神雷、社雷,居住于九天应元府,内有九天雷门使者。
天尊之诞辰为农历六月二十四,每月的辛日(辛未、辛巳、辛卯、 辛丑、辛亥、辛酉)和初六日监观万天,浮游三界 其中。
座下又有三十六雷部,其名为:
先天主将都纠王天君 斗口护法都帅马天君
斗口监察都督赵天君 雷府都统忠义岳天君
雷府都督昭武温天君 雷霆都督判府辛天君
斗罡护法主雷邓天君 雷霆执法虎德陶天君
雷霆执法龙骧张天君 雷府护法洞神刘天君
雷府护法混元庞天君 九天护法雷门毕天君
九天护法雷门苟天君 雷府副护纠察王天君 
雷城总辖月孛朱天君 雷府护法火德谢天君
九天护法监生高天君 雷府护法轰烈甯天君
雷府护法玉府刘天君 雷府护法神霄石天君
雷府护法佐领任天君 雷府护法虎邱高天君
雷府护法虎邱王天君 雷府护法太岁殷天君 
雷府护法仁圣康天君 雷府护法风轮周天君 
雷府护法忠靖张天君 雷府护法先锋李天君 
雷府护法地衹杨天君 雷府护法酆都孟天君 
雷府护法猛烈铁天君 雷兵统领英毅彭天君 
雷府护法考校党天君 雷兵统领骁勇许天君 
雷兵统领韬略韩天君 雷兵统领威镇典天君
起源来历
由于各地风俗传说不同,其来历说法不一,包括:

[*]雷声普化真王(黄帝化身)
《历代神仙通鉴》:“封号为九天应元雷声普化真王。所居神霄王府,在碧霄梵气之中,去雷城二千三百里。雷城高八十一丈,左有玉枢五雷使院,右有玉府五雷使院。真王之前有雷鼓三十六面,三十六神司之。凡行雷之时,真王亲击本部雷鼓一下,即时雷公雷师兴发雷声也。雷公印入雷泽而为神者也。力牧敕为雷师阳翁。三十六雷,皆当时辅相有功之臣。”

[*]神霄真王
《雷霆玉经》中,长生大帝化雷声普化天尊,专制九霄三十六天,执掌雷霆之政,称作“神霄真王”。

[*]王天君
道教中一些派别奉王天君为“雷声应化天尊”

[*]雷霆大帝
雷州的地方神灵,名唤陈文玉,唐贞观五年出任雷州首任刺史,被奉为“雷霆大帝”。

[*]雷都光耀大帝
甘肃的地方神灵,名唤李观涛,唐代进士,长于檄文、奏表,后遭朱温所害而殉国,被奉为“雷都光耀大帝”。
闾山传说
道教闾山派传说,天尊一次下凡降妖伏魔,但此魔遁入地底巢穴,并大笑天尊,雷击不着。为此,雷声普化天尊眼中长出手,手上又有眼,眼上又有手,无限循环,深入地底,最后在地底发雷,将此魔打死,被称为九天千眼帝。
四极大帝






四极大帝,皆为太极界尊神。辅佐玉皇大帝统御万天。
◇【北极紫微大帝】总御万星。
◇【南极长生大帝】总御万灵、主管万灵之寿夭。
◇【太极天皇大帝】总御万神。
◇【东极青华大帝】总御万类,主管救度众生。
九天玄女





葛饰北斋所画的《绘本水浒传》九天玄女插图,现藏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九天玄女,另称九天玄姆、太上九天玄女元君,俗称九天玄女娘娘或九天娘娘,也称为玄女或元女,是中国道教的女仙。
古代传说为西王母部下,人头鸟身的女神,相传法力无边,精通兵法战术,还能引起地震,曾帮助黄帝击败蚩尤。与另一神素女,并称为“玄素”。
寓意
学者孙绍先认为玄女乃是中国上古天神,起源于古人对天的崇拜,亦与对女性的生殖崇拜有关。“玄女”之“‘玄’,本义为天色,《易.坤卦》有‘天玄而地黄’之语,《康熙字典》解‘玄’为天色;《说文》释‘玄’为‘幽远’,当是‘玄’字的第一引申义。故‘玄女’即是‘天女神’之意。”
由来
玄鸟说:
据古代经典记载九天玄女为人头鸟身的妇人。
《诗经.商颂.玄鸟》记载:“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所载之玄鸟,传闻指的是九天玄女。但九天玄女初现于黄帝时期,早于商朝好几代,玄鸟之说只有说明“女性”、“鸟身”与“玄字”,无法直接证明生商玄鸟便是九天玄女,尚需更多史料佐证。所谓“玄鸟”,《说文》云:“黑而有赤色者为玄。”,因此玄鸟常被解释为黑色的鸟。
又《史记.殷本纪》记载:“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 … 封于商。”所以普遍认为玄鸟即燕子,助孕简狄产子,其后人开创殷商王朝。





山海经中人首鸟形形象—句芒鸟身人面,乘两龙。是传说中的木神、春神,掌管草木的生长。
在隋朝之前,就有一部叫《黄帝问玄女兵法》的著作(最早着录见于《隋书·经籍志》)。书中详细记载了九天玄女以人首鸟身之像,现身助黄帝战胜蚩尤的故事。据《太平广记》记载,九天玄女会降授各种玄理奇术的“天书”,帮助对方治乱安国。
明朝董斯张《广博物志》卷九曾引《玄女兵法》文曰:

“蚩尤幻变多方,征风召雨,吹烟喷雾,黄帝师众大迷。帝归息太山之阿,昏然忧寝。王母遣使者被玄狐之裘,以符授帝,符广三寸,长一尺,青莹如玉,丹血为文。佩符既毕,王母乃命一妇人,人首鸟身,谓帝曰:我九天玄女也。授帝以三宫五意阴阳之略,太乙遁甲六壬步斗之术,阴符之机,灵宝五符五胜之文,遂克蚩尤于中冀。又数年,王母遣使白虎之神,乘白鹿集于帝庭,授以地图。”
此文说明九天玄女外貌是人首鸟形并且教授黄帝奇门遁甲道术兵法。





《明容与堂刻水浒传图》中的宋公明遇九天玄女插图。
制香业的守护神-香妈
民间流传发明“香”的祖师是九天玄女,业者们尊称她为“香妈”。最早的用香,并不是用来礼佛敬神的贡品,而是药品。“香妈”在未成仙之前是个非常孝顺的女孩,有次父亲生了场重病,根本无法吃药与灌药,于是“香妈”精心的将中药材磨成粉末,再用糯米粉和水将其结合,并辗成条状晒干后,再将一支支的条香用火点燃,让药气由父亲的呼吸带入体内,而治愈了父亲的病情。
后来在“香妈”成仙之后,人们借由“香”把心愿传递给“香妈”或天上的神明,于是数千年来就流传着,只要有香火的地方,“香妈”就会到来,倾听民间百姓的祈愿。
知晓兵法及代表正义-战神九天玄女
九天玄女为先天真仙、上古女神。精通天地之道、阴阳之略,犹擅兵法,著有《天书》数卷。代表正义之神,授黄帝兵符印剑,协助黄帝制服蚩尤平定四方。
九天玄女在中国道教与民间信仰之中有相当崇高之地位。
《墉城集仙录》纪载黄帝大战蚩尤屡屡不能成功,西王母乃适时遣使赐给符命给黄帝说:‘精思告天,必有太上之应也。’过了几天,大雾渐渐散去,披着玄狐之衣的九天玄女,自天而降,赐给黄帝兵符和印鉴,黄帝拜受,又为黄帝制造夔牛鼓八十面,再与蚩尤决战,而消灭了蚩尤平定了四方,后来黄帝又采了首山的铜矿,铸造了九个巨鼎陈列在荆山之下,其后黄龙来迎,黄帝就乘黄龙上天去了。
《龙鱼河图》亦记载“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帝因使之主兵,以制四方。”的说法,这就是叙述九天玄女受西王母之命,授符印兵法给黄帝,协助打败蚩尤的经过。另传“六壬”“遁甲”亦系玄姆所授,并曾传黄帝俯仰、升降、盈虚诸道术。
学者周晓薇认为玄女乃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司兵女神。
真武大帝






真武大帝
真武大帝也叫玄天上帝,本称玄武大帝,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为避讳宋圣祖赵玄朗之名而改称为真武。
全称北极镇天真武玄天上帝玉虚师相金阙化身荡魔永镇终劫济苦天尊,通称北极玄天上帝。常被简称为玄帝、北帝、黑帝、真武大帝。其又有玄武神、真武神、元武神、玄武大帝、元天上帝、开天大帝、北极大帝、北极佑圣真君、北极荡魔天尊等称;俗称上帝公、上帝爷公、上帝爷、帝爷、帝爷公等。
全称北极镇天真武玄天上帝玉虚师相金阙化身荡魔永镇终劫济苦天尊,通称北极玄天上帝。常被简称为玄帝、北帝、黑帝、真武大帝。其又有玄武神、真武神、元武神、玄武大帝、元天上帝、开天大帝、北极大帝、北极佑圣真君、北极荡魔天尊等称;俗称上帝公、上帝爷公、上帝爷、帝爷、帝爷公等。
道教“三十六天将”常作为玄天上帝的护法神,太岁星君的领袖殷郊、手持竹节鐗的五路财神之首武财神赵元帅、手持瓜锤的掌管四方土地神的康元帅、“东岳大帝十太保”之首温琼、手拿金砖的戏班先师马元帅和道教的第一护法神王天君,也是一位著名的雷神、火神、降魔之神,司掌收瘟摄毒,均常见于三十六天将之中;又常有将三十六天将其中四位称为四大元帅。
在日本佛教真言宗,奉祀北辰之神妙见菩萨,亦作一手持剑,脚踏龟蛇(玄武)之像(有时只踏一大龟),与真武大帝有异曲同工之妙,被视为同一位神祇。
诞辰
玄天上帝诞于专门用来消灾解厄的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一如其他神明的诞辰,善信均带备线香、火烛、纸钱、供品祭拜,以祈消灾解难,平平安安。其中以武当山进香朝拜为最盛,其他各地的贺诞活动亦壮观非常。





真武大帝肖像
水神
《佑圣咒》称真武大帝是“太阴化生,水位之精。虚危上应,龟蛇合形。周行六合,威慑万灵”。
因此,北帝属水,当能治水降火,解除水火之患。
明代宫内多建真武庙就为祈免水火之灾。北帝镇摄龟精蟒灵于脚下的功劳,又被元始天尊封其为“玄天上帝”。
降妖伏魔
在江南的道教信仰中,伏魔大帝关圣帝君、荡魔天尊真武帝君与驱魔真君锺馗帝君合称为三伏魔帝君,为降妖伏魔的三大神祇。
战神
玄天上帝赤足仗剑,状貌威武,是著名的武神、战神,元明以来,咸视其为保佑武运的大神。许多征战,举事者皆宣称得到玄天上帝之庇佑,一如唐朝的毗沙门天一般。
庇佑明朝诸帝
传说朱元璋与陈友谅交兵落败遁入武当山,藏身真武庙内躲避追兵。被朱元璋扯破的蜘蛛网,在他进入藏身后,竟又自行愈合如旧,得以骗过追兵耳目,平安脱险。 因此,朱元璋登基后,立即下旨改建庙宇,重塑神像,献上“北极殿”匾额,封真武大帝为玄天上帝,从此明朝各帝均奉玄天上帝为护国神祇,民间则尊之为北极玄天上帝。
明成祖朱棣崇奉真武,曾宣称靖难起兵得胜乃真武相佑,朱棣更自诩为真武化身,御用的监、司、局、厂、库等衙门中,都建有真武庙,供奉真武大帝像,称之为“镇邦之神”。
文昌帝君






清初铜铸文昌帝君漆金造像
文昌帝君,即文昌武烈梓潼帝君,简称梓潼帝君、文昌君,是保护文运与考试的神祇。文昌帝君是蜀王张育、梓潼神亚子与文昌星君等三个神灵合并而成的神明。时人认为“蜀王张育”即为梓潼神“亚子”的转世化身,梓潼神为文昌星转世,三神合并,故称其“张亚子”,受士人学子敬奉。文昌帝君与大魁帝君、朱衣帝君、孚佑帝君、关圣帝君,合称为“五文昌”。
巴蜀地区(今四川、重庆),认为文昌帝君为武神、境主神、克瘟之神。
封号
唐玄宗封左丞相、唐僖宗封济顺王并赐尚方宝剑,宋真宗封为英显武烈王,宋光宗封为忠文仁武孝德圣烈王,宋理宗封为神文圣武孝德忠仁王。元仁宗封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
道教尊为七曲山雷泽神龙济渡大王、开化保德宏仁大帝、九天去邪除瘟宏仁教忠布孝祖师、天曹桂籍司禄真君、司禄主者权职贡举真君、九天六阳七曲三宫文昌武烈梓潼帝君、消劫行化更生永命天尊等,可见其有护持文运、保命护身、教忠教孝等功能。中国有“北孔子、南文昌”之说,可见南方文昌帝君信仰之盛。
源流
蜀王张育
东晋宁康二年(374年),蜀人张育起兵抗击前秦苻坚,自立为蜀王,英勇战死。蜀人在梓潼七曲山建张育祠,认为他是龙神的化身,尊奉他为“雷泽龙王”,属于水神、雷神、武神。
梓潼神亚子
当时,梓潼七曲山另有梓潼神“张亚子祠”,就在“张育祠”的附近,逐渐相传“张育”就是“张亚子”的转世化身。
传说,亚子姓张,又名“垩子”,或“恶子”,是地龙之神。《华阳国志》记梓潼县有“善板祠”,供张亚子。《太平寰宇记》又记有张亚子显灵的故事。张亚子曾经在长安见到姚苌,张亚子对他说:“九年后,君当入蜀,若至梓潼七曲山,希望您来找我。”。《十六国春秋辑补·后秦录》则说,姚苌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果然来到七曲山,见到一神人,神人说:“回秦地去罢!秦地无主,君主大概就是您罢!”姚苌请问那神人的姓名,神人说他叫“张亚子”,说罢就不见了。姚苌回到秦地后果然建立后秦,登基称帝,于是就在秦地立“张相公庙”以祀张亚子。
唐朝张亚子的信仰非常盛行。安史之乱时,唐玄宗走避蜀地,宿七曲山,曾被张亚子托梦,说玄宗不久将做太上皇。后来唐肃宗果然自行即位,梦境灵验,故玄宗对张亚子举行隆重祭祀,追封“左丞相”。现七曲山尚有唐玄宗“应梦仙台”遗迹。广明二年(881年),唐僖宗避黄巢之乱到蜀地,经过七曲山,也亲自祭祀梓潼神,追封张亚子为济顺王,幷将自己的尚方剑解下来赠庙。由于唐朝天子的推崇,张亚子的影响迅速扩大,逐渐由地方神演变为全国性的大神。
蜀王、梓潼神、文昌星信仰混合
梓潼神在蜀地灵验之下,宋朝帝王多有敕封,如宋真宗封为英显武烈王,宋光宗时封为忠文仁武孝德圣烈王,宋理宗时封为神文圣武孝德忠仁王。这通常都是朝廷平定四川乱事之后所加封,所以一开始梓潼神并未脱离武神的职能、神格。
中国各地参加科举考试的学子,都会祭祀自己家乡的神灵,祈求自己的考试顺利。在北宋时,梓潼神逐渐转化为保佑四川地区学子考试顺利的人格神祇。南宋时,梓潼神被认为较灵验,因而取代了其它地方科举之神,成为中国内地学子共同的保佑科举顺利之神祇。
由于信仰的传布,使得原本的梓潼神信仰,与传统观念中掌管文学的文昌星相混合,传出文昌星转世为梓潼神张亚子,张亚子转世成以“孝友”闻名的蜀王张育。清代程恩泽作对联赞扬文昌帝君:“宇宙大文章,源从孝友;古今名将相,气作星辰。”梓潼神被称为文昌神、文昌帝君或文昌梓潼帝君。
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年)终于正式诏封张亚子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于是梓潼神张亚子遂被称为文昌帝君,与文昌星信仰完全合并。《明史》礼志称,“梓潼帝君,姓张,名亚子,居蜀七曲山,仕晋战殁,人为立庙祀之”。讲的其实是张育,不过民间俗信张育是张亚子的化身,并无对信仰造成妨碍。
《文昌帝君阴骘文》称,文昌帝君曾一十七次化身人间,世为士大夫,为官清廉,从未酷民,同秋霜白日之高洁不可侵。“济人之难,救人之急,悯人之孤,容人之过,广行阴骘,上格苍穹”。因此,天帝命文昌帝君掌天曹桂籍文昌之事。凡人间之乡举里选,服色禄秩,封赠奏予等等,都归文昌帝君管理。
巴蜀地区相传文昌帝君化身瘟祖大神,降伏五瘟神,能克服瘟疫。




明德化何朝宗作文昌帝君坐像
其他职能
文昌帝君戎马起义,抗击胡人,为国战死,有忠君救民之功绩,被当地视为武神。
文昌帝君为梓潼县的境主神,许多乡民在遇到冤屈不平时,会向文昌帝君申诉,一如城隍爷。
《梓潼帝君化书》称,文昌帝君“生及冠,母病疽重,乃为吮之,并于中夜自割股肉烹而供,母病遂痊。”因此,文昌帝君也是慈祥孝亲的楷模。
文昌帝君在瘟疫流行时,得到“神授以《大洞仙经》并法箓,谓可治邪祛瘟,行之果验”。另外,四川地区相传文昌帝君在梓潼七曲山祖庙隐修时,遇见五瘟神欲来散行瘟疫,为了保护民众,于是他化身为瘟祖大神,面貌威武果敢,一手持宝剑(或如意),另一手变为鹰爪,因而降伏五瘟神。
造像与陪祀神座骑





明代黄杨木雕文昌帝君坐像 明代黄杨木雕文昌帝君坐像
般文昌帝君以文官大臣面貌出现,持玉板或如意,亦有持笔、持书、持扇、甚至执拂尘的造型。新庄文昌祠有文昌帝君作为儒生模样,戴笠乘禄马赶路的造型。
陪祀神为“天聋”、“地哑”两位书僮打扮的神祇,一人持毛笔,一人持簿册。代表着“天机不可泄漏”、“文运人不能知”、“文人须谦卑少言”等意义。《历代神仙通鉴》曰:“梓潼真君道号六阳,每出驾白骡,随二童,曰天聋、地哑。真君为文章之司命,贵贱所系,故用聋、哑于侧,使其知者不能言,言者不能知,天机弗泄也 。”这里还提到了文昌帝君驾“白骡”。
另外,文昌帝君的前身张育,乃蜀地的将领,故亦有戎装披甲,骑战马,世称“禄马”,相传能带福禄而来,俗言:“禄马得得跑,官位步步升。” 在四川,这座骑被称为“驴特”,是一只似马而非马的神兽,又称“四不像”,载着帝君往来四方作战,讲学云游。
四川人认为,文昌帝君化身为瘟祖大神时,面貌威武果敢,一手持宝剑(或如意),另一手为鹰爪。
出生地
四川越巂是文昌帝君张亚子的诞生地,亦是其故乡。其影响深远,历史悠久。据统计各地建造的文昌宫、阁、楼、殿,数以千计,遍布中国大陆、港澳和台湾、东南亚一带。
据《越西厅志》载:“张亚子晋太康八年,七十一化降生在中所卢林沟的张老夫妇家中,后勤学苦练,羽化成神”。张亚子出生地--越西中所水镇:古时水观音泉边山崖上,生长有一株婆娑古树,开的花儿如 桃花,春天嫣红,秋天翠碧,掩映着水潭。此树人们称血滕树,传说枝条折断后,带淌出血浆样的汁,甚是奇异。树的石崖另有一处刻字“胜景清绝”。
越西金马山上曾留有胜迹“紫府飞霞洞”、“上马石”等。上马石石上曾留有脚印,据说是踏石,上“驴特”留下的印迹。石上镌刻有“文昌胜迹”四字。另刻字“泉涌月明”相传为帝君亲书。又有镌字于帝君赏憩处:“金阙化身”守“泉涌月明”数字。
奉祀
元明以后,随着科举制度的规模化和制度化,对于文昌帝君的奉祀也渐普遍。各地都建有文昌宫(梓潼宫)、文昌阁或文昌祠等等,其中以四川梓潼七曲山的七曲山文昌宫规模最大。
明末万历帝甚至在京师敕建燕京梓潼宫,供入京会试的举人礼拜求福。入清之后,不仅于各大都会,乡间书院和私塾也都供奉文昌香火或神像、神位,其间虽时有兴废,但因文章司命,是世人贵贱所系,所以一直奉祀不衰。旧时每年农历二月初三日为文昌帝君神诞之日,公家和当地文人学士都要到供奉文昌帝君的庙宇奉祀,或吟诗作文,举行文昌会。
在文昌帝君的七曲山祖庙中,也奉祀了文昌帝君的化身瘟祖大神造像。每逢疫病流行,时祷时应。





台湾桃园市文昌帝君圣像
在台湾地区文昌信仰广布,或因应考生应试祈愿之需要,一般具规模的大型庙宇通常设有文昌殿,或配祀文昌帝君。
斗姆元君






清代的斗姆圣像(北京市白云观藏)
斗姥元君(又写作斗母或斗姆),又称“先天道炁天后摩利支天斗姥元君天尊”等。是道教的女神,也是北斗众星之母。名字的“斗”指的是北斗众星。而“姥”字(古字也写成“姆”),意思就是“母亲”或“老母”。斗姥元君与斗父相对应。
斗姥元君在道教信仰中出现得很晚,但地位却很高,其原本是佛教的摩利支天菩萨信仰,后来摩利支天菩萨信仰传入中国后,因其具有延命护生、赐福满愿、消灾救劫等职能而受到世人崇奉,所以摩利支天菩萨被纳入道教神系中,道士们便将她形塑为掌管金星、化育、北斗星君乃至各星君的大神,尊奉为“斗姆”或“斗姥”,即“北斗众星之母”。





北阴乾元中天梵炁夜光金精大圆满月光王统司九天雷部摩利攴天明哲慈救至德斗娲天尊圣象(姚燮等作)
对斗姥元君的信仰当然也源自于古人的星宿崇拜,但由于斗姥是北斗与众星的长辈,所以斗姥比群星更为尊贵,因此斗姥被赋予“天后”的尊号。斗姥元君于“龙汉祖劫”修行妙道,勤奉元始至尊,为“元始阴神(先天阴气之神)”,因此斗姥又被道教尊为“天母”、“道母”、“道姥”或“先天道后”,并具有游行日月天前和游行三界的大神通自在之力。
东晋道士许真人所著的《玉匣记》中记载,九月初九日为斗姥元君的圣诞。
尊号
斗姥元君尊号非常之多,包括有:
“大圆满众星月光摩利支天斗母”、“真空妙相法王师无上玄元天母主”、“北斗九真圣德天后”、“中天梵炁斗母元君”、“紫光明哲慈惠太素元后金真圣德天尊”、“东华慈救皇君天医大圣”、“天医大圣圆明斗姥元君”、“瑶天紫极斗母元君”;
“天后圣母巨德元君”、“大梵天斗姥上帝”、“攴天大圣斗姥上尊”、“攴天上圣仙总斗姥元君”、“大悲中天斗姥大圣元明道姥天尊”、“斗姥巨光天后”、“斗母紫光金真圣德天后”、“斗母紫光金尊圣德巨光天后”、“龙汉圣母紫光圣德天后”;





浙江杭州玉皇山福星观的摩利支天大圣先天斗姥元君像。


“大圣先天圆明道姥大天尊”或“攴天上圣斗姥慈尊”、“摩利支(攴)天斗母元尊”、“梵炁道祖摩利支(攴)天大帝”、“斗祖摩利支天大帝”、“三光圣母支(攴)天大帝”、“瑶天紫极斗姥帝尊”、“瑶天紫极圆明道姥天尊”或“瑶天紫极摩利支天大帝”、“摩利支天大帝圆明道母天尊”或“九天雷祖大帝圆明道姥天尊”、“北斗圣母梵炁先天圣德巨光天后”;
“摩利支(攴)天九皇斗姥金轮开泰天尊”、“瑶天紫极支(攴)天上圣斗姥元君”、“瑶天紫极摩利支(攴)天上帝圆明道姥天尊”、“一炁梵王先天神后摩利支天斗母无上元君”或“先天神后摩利支菩萨斗姆无上元尊”、“九天掌法圣后元君”或“九天掌法白玉龟台夜光金真祖母慈后治世元君”;
“法主九天雷祖圣德巨光天母摩利支天紫金妙相皇君”、“梵炁法主斗罡天后摩利支天大圣”、“梵炁法主斗母紫光天后摩利支天大圣”、“圣德巨光天后摩利支天大圣先天斗母元君”、“圣慧先天斗母紫光金尊圣德奎光天后摩利支天正法王”以及全称的“先天斗姥紫光金尊摩利支天大圣圆明道姥天尊”;
“北阴乾元圣母日月登明庆华紫光圣德天后救苦护生摩利支天大圣”、“圣惠先天斗母紫光金尊圣德巨光天后摩利支天大圣圆明道母天尊”、“法主九天雷祖大帝圣慧巨光斗姥金尊圣德天后摩利支天菩萨”、“九天雷祖大梵先天乾元巨光斗母紫光金尊圣德天后圆明道母天尊”或“九天雷祖大梵先天斗母紫光金尊圣德巨光天后摩利支天大圣圆明道姥天尊”等。
在《太上玄灵斗姆大圣元君本命延生心经》中还给斗姥元君加上了“九灵太妙白玉龟台夜光金精祖母元君”这样一个称号,将其地位上抬,索性与西王母混为一谈。

太阳帝君






太阳帝君


太阳帝君,讳郁仪,符字为奛,为道教的太阳神,主掌太阳,正称日宫炎光太阳星君、日宫太阳帝君孝道仙王、日宫太丹炎光郁明太阳帝君,又称太阳帝君、大明之神、太阳公、太阳菩萨等。
信仰起源
由于太阳是人类重要的光明、热能来源,故许多族群皆有太阳崇拜。中国相传自炎帝神农时期开始祭祀太阳神,祭日礼仪则最晚在秦汉时出现,如《礼记》中即记载“祭日于东郊,祭月于西郊”,“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并管辖二十八宿星君、天曹注禄寿之司,检校并向上帝进呈世人罪福之目,此纪录称为“阳宫生籍”。
信仰流变





代明宫太阳星君诞辰三月十九告示 代明宫太阳星君诞辰三月十九告示
太阳帝君诞辰原为农历的二月初一,但今日通胜多写为农历的三月十九日,可能与暗中纪念明朝崇祯帝有关。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1644年4月25日)李自成攻入燕京,崇祯帝于煤山自缢而崩逝。进入清朝统治后,为了纪念“大明之神”(双关语,大明天子、太阳星君),不被清廷发现,民间遂编造太阳星君圣诞为该日,如《太阳星君真经》即如此记载。

太阴元君






西夏亦集乃路出土的太阴星君画像
太阴星君,道教月神,全称包括上清月府黄华素曜元精圣后太阴皇君、月宫黄华素曜元精圣后太阴元君、月宫太阴元君孝道仙王灵宝净明黄素天尊,或称太阴元君孝道明王灵宝净明黄素天尊、月宫太阴皇君孝道明王、月府太阴皇华夫人、月华天女太素结璘皇君、广寒天月府结璘皇君、月府素曜太阴皇君,又称太阴娘娘、夜明之神,作女神像。
民间往往认为太阴星君即是嫦娥,学者通常认为不是。或说是帝俊之妻常羲。《封神演义》三百六十五位正神中,姜皇后被封为太阴星。
根据台湾媒体报导,太阳星君常与太阴星君作为玉皇上帝之配祀神。
五炁真君

五炁真君,又名五德星君、五星君、五曜星君。是道教的五位星神。
●【东方岁星木德真君】——主发生万物,变惨为舒。如世人运气逢遇。多有福庆,宜弘善迎之。
●【南方荧惑火德真君】——主长养万物,烛幽洞微。如世人运气逢遇。多有灾厄疾病之尤,宜弘善以迎之。
●【西方太白金德真君】——主就敛万物,告成功肃。如世人运气逢遇。多有灾怪刑狱之咎,宜弘善而迎之。
●【北方辰星水德真君】——通利万物,含真娠灵。如世人运气逢遇。多有灾滞劾掠之苦,宜弘善而迎之。
●【中央镇星土德真君】——主四时广育万类,成功不愆。如世人运气逢遇。多有忧塞刑律之厄,宜弘善以迎之。
五斗星君






五斗星君


●【东斗星君】——“东斗者,即斗之第一星,主增算寿”。
●【西斗星君】——“西斗者,即斗之第二星,主记录其功名也。”
●【南斗星君】——“南斗者,即斗之第五星,主上其生录也。”
●【北斗星君】——“北斗居天之中,为天之枢纽,斡运四时,几天地日月五星列曜六甲二十八宿诸仙众真,上自天子下及黎庶,寿禄贫富,生死祸福,幽冥之事,无不属于北斗之总统也。人若诚心启祝,叩之必应。”
●【中斗星君】——“中斗者,斗之第七星,为四斗之首,总统一切众灵。”“所谓中斗而总监四斗,一切众灵生死罪福之事也”
南斗六君

南斗星君,与北斗星君并称,是道教中重要的星君,掌管南斗六星。
分别是:‘司命星、司禄星、延寿星、益算星、度厄星、上生星’。
据说,南斗星掌理人类的寿命长短,俗说:“南斗注生,北斗注死。”杨炯《浑天赋》:“南斗主寿禄,东壁主文章。”民间传说南斗星君与北斗星君在每年除夕下凡,考察人间善恶。
另说南斗星君是司命星、司禄星等六星君的统一称呼。
传说
干宝的《搜神记》就记载了一则,南斗星君与北斗星君增添凡人寿命的故事:管辂要一个注定要早夭的年轻人,趁南斗星君与北斗星君在下凡对弈时,用酒肉向之求助,最后得以延寿。
管辂至平原,见颜超貌主夭亡。颜父乃求辂延命。辂曰:“子归,觅清酒鹿脯一斤,卯日,刈麦地南大桑树下,有二人围位,次但酌酒置脯,饮尽更斟,以尽为度。若问汝,汝但拜之,勿言。必合有人救汝。”
颜依言而往,果见二人围碁,频置脯,斟酒于前。其人贪戏,但饮酒食脯。不顾数巡,北边坐者忽见颜在,叱曰:“何故在此?”颜惟拜之。南面坐者语曰:“适来饮他酒脯,宁无情乎?”北坐者曰:“文书已定。”南坐者曰:“借文书看之。”见超寿止可十九岁,乃取笔挑上语曰:“救汝至九十年活。”颜拜而回。
管语颜曰:“大助子,且喜得增寿。北边坐人是北斗,南边坐人是南斗。南斗注生,北斗注死。凡人受胎,皆从南斗过北斗;所有祈求,皆向北斗。”
南斗星君神号

[*]南斗第一《天府》司命上相镇国真君
[*]南斗第二《天相》司禄上相镇岳真君
[*]南斗第三《天梁》延寿保命真君
[*]南斗第四《天同》益算保生真君
[*]南斗第五天枢度厄《文昌》炼魂真君
[*]南斗第六《天机》上生监簿大理真君
内为紫微斗数南斗六星名称习惯用法,南斗第五天枢不用天枢星而称文昌星。
北斗七君

北斗星君,与南斗星君并称,是道教中重要的星君,掌管北斗七星。
分别是“贪狼星(天枢星)、破军星 (瑶光星)、巨门星 (天璇星)、禄存星 (天玑星)、文曲星 (天权星)、武曲星 (开阳星)、廉贞星 (玉衡星)。”
民间传说北斗星君与南斗星君在每年除夕下凡,考察人间善恶。据说,北斗星君能够决定人的死期,俗话说:“南斗注生,北斗注死。”《三国演义》中孔明病重,在幕府中设祭祈禳北斗,以求延命不死。也有称北斗星君能保佑人获得善终。
另说北斗星君是贪狼星、破军星等七位星君的统称。
传说
干宝的《搜神记》就记载了一则,北斗星君与南斗星君增添凡人寿命的故事:管辂,一个注定要早夭的年轻人,趁北斗星君与南斗星君在下凡对弈时,用酒肉向之求助,最后得以延寿。
管辂至平原,见颜超貌主夭亡。颜父乃求辂延命。辂曰:“子归,觅清酒鹿脯一斤,卯日,刈麦地南大桑树下,有二人围位,次但酌酒置脯,饮尽更斟,以尽为度。若问汝,汝但拜之,勿言。必合有人救汝。”
颜依言而往,果见二人围碁,频置脯,斟酒于前。其人贪戏,但饮酒食脯。不顾数巡,北边坐者忽见颜在,叱曰:“何故在此?”颜惟拜之。南面坐者语曰:“适来饮他酒脯,宁无情乎?”北坐者曰:“文书已定。”南坐者曰:“借文书看之。”见超寿止可十九岁,乃取笔挑上语曰:“救汝至九十年活。”颜拜而回。
管语颜曰:“大助子,且喜得增寿。北边坐人是北斗,南边坐人是南斗。南斗注生,北斗注死。凡人受胎,皆从南斗过北斗;所有祈求,皆向北斗。”
北斗星君神号

[*]北斗第一阳明贪狼太星君(天枢星)。
[*]北斗第二阴精巨门元星君(天璇星)。
[*]北斗第三真人禄存贞星君(天玑星)。
[*]北斗第四玄冥文曲纽星君(天权星)。
[*]北斗第五丹元廉贞罡星君(玉衡星)。
[*]北斗第六北极武曲纪星君(开阳星)。
[*]北斗第七天关破军关星君(瑶光星)。
北斗又有隐星两颗 ,分别为:

[*]北斗第八洞明外辅星君(左辅星)。
[*]北斗第九隐光内弼星君(右弼星)。
传言若有人能以肉眼看到左辅右弼星的话 ,则能长寿,另外北斗七星并左辅、右弼二星一起合称北斗九皇星君、九皇大帝。
三台星君

又称“三台华盖星君”。
●【上台虚精开德星君】——司命主寿。
●【中台六淳司空星君】——司中主宗。
●【下台曲生司禄星君】——司禄主兵。
四灵




由左上顺时针方向:北方玄武、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
代表东西南北四方的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此四象又称天之四灵,一为《易经》中的“少阳、少阴、太阳、太阴”。
四象时常被运用于战场上的军列,成为打仗时的保护神。后来,四灵被人们人格化了,
青龙号为“孟章神君”,白虎号为“监兵神君”,朱雀号为“陵光神君”,玄武号为“执明神君”。
天文学
在中国天文学中,指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为四大神兽,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在二十八宿中,四象用来划分天上的星星,也称“四神”、“四圣”。
考古发现6500年前的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中第二组图案,内容为原始的四象(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麒麟)
传统方位是以南方在上方,和现代以北方在上方不同,所以描述四象方位,又会说左青龙(东)、右白虎(西)、前朱雀(南)、后玄武(北)来表示,并与五行在方位(东木西金,北水南火,中央土)上相呼应。









青龙





白虎





朱雀





玄武
四象、七曜及二十八宿(星名对照表)









东方青龙
角木蛟
亢金龙
氐土貉
房日兔
心月狐
尾火虎
箕水豹
北方玄武
斗木獬
牛金牛
女土蝠
虚日鼠
危月燕
室火猪
壁水貐
西方白虎
奎木狼
娄金狗
胃土雉
昴日鸡
毕月乌
觜火猴
参水猿
南方朱雀
井木犴
鬼金羊
柳土獐
星日马
张月鹿
翼火蛇
轸水蚓

二十八宿





二十八星宿
二十八宿(“宿”,拼音:xiù,注音:ㄒㄧㄡˋ,粤拼:sau3),是古代中国天文学的术语,指的是天球上黄道和天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座(或称星官)。这二十八个星座成为中国古代天文学赤道坐标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宿均以一颗恒星为距星,以此作为天文坐标,可以用来计量太阳、月亮、五大行星、彗星等运动天体的运行位置,也是观测其他恒星的基础。
此外,二十八宿也用于排列和组织中国古代星座,表示包含多个星座的一片天区。以角宿为例:角宿最初指的是赤道附近的角宿星座,以恒星角宿一为距星;后来亦指角宿天区,包括角宿星座以及与其赤经度相似的其他一些星座。
与中国古代天文学的许多概念一样,二十八宿也可以用于术数占算。特别是与七曜和动物配合,称为“禽星”。
名称由来
二十八宿又称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次。“宿”、“舍”、“次”都可以表示住宿、旅居的处所,在此指的是日月星辰的住所。月亮绕着地球公转,若以恒星为参照系,绕行一周后回到同一位置的周期是27.33天,即一个恒星月。月亮每一天所在的那片恒星,就被看成是月亮当天歇息的驿站或旅馆,因此这些恒星就被分成27或28个星座,即二十七或二十八宿。中国古代早期也曾使用过二十七宿,后多以二十八为准。
二十八宿体系
尽管“二十八”与月亮有关,但二十八宿的建立并不只是为了单独记录月亮的运动位置,也因此并不是简单地将天空平均分成二十八份。实际上,每一宿所占跨度的差别非常之大。这么做的目的是选择二十八颗星作为标准点,由此建立一个完整的周天星座坐标体系,从而可以进一步认识太阳和月亮的相对关系,了解日、月、行星的运动。





中国传统天球赤道坐标系。红色为天赤道圈,绿色点为距星,蓝色点为北天极。
最终,中国古人约在战国时建立起了二十八宿体系。这是一个赤道坐标系统,以天赤道为平面,用赤经和赤纬来定位天体的位置。赤纬用“去极度”表示,也就是天体到北天极的角距离。赤经则用“入宿度”表示,也就是天体与其西侧第一颗标准星的赤经角度差。这样用来比较和计算赤经的标准星称为“距星”,共计二十八颗,其所属的星座就是二十八宿。距星和距星之间的赤经差称为“距度”。虽然该体系以赤道坐标系统为基础,但所选择的二十八宿大约只有一半接近赤道,另一半则接近黄道,说明当时还没能真正区分赤道和黄道。
二十八宿和距星列表
汉武帝时,邓平等人制订《太初历》,统一了二十八宿及其距星,并一直沿用到元代,列在下方表格中。从《崇祯历书》开始,距星都以“某宿一”命名。明清时期,奎、觜、参的距星发生了调整,奎宿二、觜宿二、参宿三是变动后的现在名称。

四象
星官/星座
距星
名称
名称由来
又名
名称
西名
东宫
苍龙
角(jiǎo,ㄐㄩㄝˊ)
像龙的角


角宿一
室女座α

像龙的咽喉,颈部


亢宿一
室女座κ
氐(dǐ,ㄉㄧ)
像龙的前脚或者骨架以及四肢
天根
氐宿一
天秤座α

像龙的腹房
天驷
房宿一
天蝎座π

像龙的心脏


心宿一
天蝎座σ

像龙的尾巴


尾宿一
天蝎座μ

像簸箕


箕宿一
人马座γ
北宫
玄武
斗(dǒu,ㄉㄡˇ)
即南斗六星,像斗勺
南斗
斗宿一
人马座φ

本指今河鼓三星,即牵牛星


牛宿一
摩羯座β

本指今织女星
婺女
女宿一
宝瓶座ε

像房屋的基础,“虚”即“墟”


虚宿一
宝瓶座β

像高高的屋顶,“危”即“高”


危宿一
宝瓶座α

像正方形的房间
(室、壁本属一宿,现在室宿只剩西墙)
营室
西壁
室宿一
飞马座α

像房间东侧的墙壁
东壁
壁宿一
飞马座γ
西宫
白虎

像人的骨盆,“奎”即“胯部”
亦指西方属阴


奎宿二
仙女座ζ

象征大司马,“娄”指招揽聚众


娄宿一
白羊座β

象征仓库,用胃脏来比喻


胃宿一
白羊座35
昴(mǎo,ㄇㄠˇ)
像矛和矛头上的缨髦


昴宿一
金牛座17

像捕兽的网


毕宿一
金牛座ε
觜(zī,ㄗ)
像老虎的嘴,“觜”通“嘴”
觜觽
觜宿二
猎户座φ¹
参(shēn,ㄕㄣ)
指三星,“参”即“叁”


参宿三
猎户座δ
南宫
朱雀

像一口井
东井
井宿一
双子座μ

鬼宿被认为主丧祠之事
舆鬼
鬼宿一
巨蟹座θ

像垂柳

柳宿一
长蛇座δ

原名“七星”,由七颗星组成
七星
星宿一
长蛇座α

像拉开弓,张弓


张宿一
长蛇座υ¹

像鸟的翅膀


翼宿一
巨爵座α
轸(zhěn,ㄓㄣˇ)
像车子


轸宿一
乌鸦座γ

三十二帝

太皇黄曾天帝︱太明玉完天帝︱清明何童天帝︱玄胎平育天帝︱元明文举天帝
七曜摩夷天帝︱虚无越衡天帝︱太极蒙翳天帝︱赤明和阳天帝︱玄明恭华天帝
耀明宗飘天帝︱竺落皇笳天帝︱虚明堂曜天帝︱观明端靖天帝︱玄明恭庆天帝
太焕极瑶天帝︱元载孔升天帝︱太安皇崖天帝︱显定极风天帝︱始黄孝芒天帝
太黄翁重天帝︱无思江由天帝︱上揲阮乐天帝︱无极昙誓天帝︱皓庭霄度天帝
渊通元洞天帝︱翰宠妙成天帝︱秀乐禁上天帝︱无上常融天帝︱玉隆腾胜天帝
龙变梵度天帝︱平育贾奕天帝
雷部诸神

五方雷王
东方神运雷王严阜︱南方神化雷王卓滨︱西方神威雷王高辉
北方动伟雷王吴希︱中央动捷雷王赵坚
五方雷帝
东方轰天震门雷帝︱南方赤天火光震煞雷帝︱西方大暗坤伏雷帝
北方倒天翻海雷帝︱中央黄天崩烈雷帝
五雷
● 天雷——主正天序运四时,发生万物,保制劫运,馘天魔,荡瘟疫,擒天妖一切难治之祟,济生救产,
疗大疾苦;
● 地雷——主生成万物,滋养五谷,扫灭虫蝗,斩落山精石怪,清扫山岚瘴虐,拔度死魂,节制地抵,祈
求晴雨;
● 水雷——亦称“龙雷”。 主役雷致雨、拯济旱灾,断除蛟龙、毒蛇、恶蜃、精怪,兴风起云,水府事理;
● 神雷——主杀伐,不正祀典神祗,兴妖作过及山魁五通,佛寺、塔殿、屋室、观宇山川精灵;
● 社雷——亦称“妖雷”。 主杀古器精灵,伏原故气,伐坛破庙,不用奏陈,可便宜行持。
五方雷
其一:东方风雷蒋刚轮︱南方火雷壁机先︱西方山雷华文通 ︱北方水雷雷压︱中央土雷陈硕
其二:东方阳雷天君将吴从︱南方阳雷天猷将王简︱西方阳雷天休将孟璋︱
北方阳雷天道将孙亨︱中央阳雷天医将郭贞
雷部二十四位催云助雨护法天君
邓天君︱辛天君︱张天君︱陶天君︱庞天君︱刘天君
苟天君︱毕天君︱秦天君︱赵天君︱董天君︱袁天君
李天君︱孙天君︱柏天君︱王天君︱姚天君︱张天君
黄天君︱金天君︱柴天君︱余天君︱闪电神︱助风神
雷部五元帅
指的是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主掌“的雷部中五名元帅。
●邓元帅,邓伯温,雷部诸元帅中,以邓元帅为首。职掌雷部律令考召。



●毕元帅,原名田华,原系雷精。玉帝封以雷门毕元帅之职,敕掌十二雷庭,助玄天上帝诛瘟役鬼,上管天地潦涸,下纠群魅出没,中击不仁不义。
●刘天君,名后,东晋时人。玉皇大帝其命职掌雷部王府的各种事务。
●辛元帅,辛汉臣,雍州人。玉皇大帝封其为元帅,与毕元帅「共五方事,往来行天,翦幽冥中邪魔鬼恶」。
●庞元帅,原名庞乔,字长清。玉皇大帝敕为混气元帅,手执金刀,唯天门之出入是命,以降阴魔,除旧恶,秋毫不爽。
雷部三十六神将
● 正心雷府八方云雷都督大将军
● 清虚雷府先天雨师内相真君
● 太皇雷府开元司化雷公将军
● 道元雷府降魔扫秽雷公将军
● 主化雷府阳声普震雷公将军
● 移神雷府威光劈邪雷公将军
● 皓帝雷府雷师皓翁真君
● 广宗雷府五雷院使真君
● 升元雷府报应司总司真君
● 希元雷府幽枉司总司真君
● 神霄雷府玉府都判将军
● 琼灵雷府统辖八方雷车飞罡斩祟九天雷门使者阿香神女元君
● 庆合雷府威灵普遍万方推云童子
● 梵炁雷府驱雷掣电照胆追魔纠察廉访典者先天电母秀元君
● 左罡雷府先天风伯次相真君
● 玉灵雷府雷部总兵将军
● 洞光雷府雪冤辨诬卿师使相真君
● 安增雷府万方威应招财锡福真君
● 极真雷府灵应显赫扶危济急真君
● 岐阳雷府九垒总司威灵将军
● 丹精雷府调神御气燮理阴阳司命天医真君
● 青华雷府祥光瑞电天喜真君
● 紫冲雷府啸风鞭霆天冲真君
● 符临雷府传奏驰檄追魔摄怪九天雷门律令使者
● 变仙雷府总司九龙真炁神变普应将军
● 历变雷府总司五龙真炁飞腾显应将军
● 升极雷府延寿保命辅圣真君
● 元宗雷府水官溪真驱邪使者
● 元冲霄府水官溪真摄魔使者
● 定精雷府火部司令五方显应将军
● 保华雷府火部司令中山真灵将军
● 天娄雷府五方蛮雷将军
● 景琅雷府元罡斩妖将军
● 微果雷府元罡缚邪将军
● 辅帝雷府雷部总兵使者
● 敬皇雷府侍中仆射上相真君
雷公





雷公一词出自刘向的《战国策》。在中国神话传说中,是掌管雷的神明。亦叫作“丰隆”、“雷师”、“雷神”,世称“雷公”。道教有多名雷公,皆称天君,有王、马、谢、周、庞、刘、荀、毕、邓、辛、张等数十个神将,通称天君,皆属于雷祖(雷声普化天尊)所辖,常与司掌闪电之神的“电母”一起被提起。雷公,属阳,故称公;电母,属阴,故称母。雷公寿诞日为8月24日。一般只在祈求雨雪时才奉祀电母,但专门奉祀雷公的较常见。
电母



台南风神庙里奉祀的电母。
电母,又称金光圣母、火电公主,为中国神话传说雷公之妻。主要掌管闪电。为自然之神、也为天上星宿之一。号曰“电母秀天君”。面容如女,样貌端雅,两手执镜。常与雷公一起被提及。
传说
很久以前,有一位寡妇和年迈婆婆同住在一起,婆婆患病欲吃肉,由于家贫无钱购买,寡妇在孝心使然下,割下自己手腕处的肉煮熟,给婆婆食用。料不到腕肉坚韧难咬,婆婆大失所望,骂媳妇不孝顺,叫她把肉倒掉。媳妇满怀委屈的将肉倒入水沟,刚好被雷公看见。另一版本是寡妇为了孝顺婆婆,将白米饭全都留给婆婆吃,自己只吃丝瓜籽果腹。婆婆发现真相,不舍媳妇的一片孝心,便抢着和媳妇分丝瓜籽,抢夺时不小心将一碗丝瓜籽打翻了,被雷公看见。在各种版本中雷公都以为她糟蹋粮食,于是打雷一声将寡妇轰死。后来玉皇大帝知悉此事乃雷公所铸下之大错,为了弥偿寡妇,便封她为“电母”,赐配给雷公为妻。
电母亦叫为“烁爁婆”(烁爁(sih-nah),闽南语“闪电”之意),两手执镜运光,每当雷公打雷之前,电母便发出一道闪电,照明是非善恶,以免冤情再度发生。除了一般职务之外,据说当雷公跟电母吵架的时候,天上也会雷电交加。
王灵官




王灵官,又称王天君、王天神君、隆恩真君、豁落灵官王天君、豁落火车王灵官、太乙雷声应化天尊、玉枢火府天将 等,是道教镇守山门之神,雷部、火部天将及护法神,为道教诸多护法神中最受崇奉者之一,相当于佛门护法神韦驮菩萨。
扶鸾的信众则时常称之为王恩主,与关帝君、吕祖师、岳鄂王、张灶君、合称为“五恩主”,其与温太保、马天君、赵元帅等,同为道教知名的四大护法。
明清以来,道教宫观常以王灵官为护法神,道观内或山门前塑其像,通常有三眼,其额间又有一目,一手持金鞭,一手掐“灵官诀”,或称为“通天指”,意指可以上达天听。
今日供奉王天君为主神的庙宇并不多,高雄市凤山区唤善堂、台南市南区豁落院仁慈堂、台南市佳里区雷恩行宫、宜兰县头城镇唤醒堂、宜兰县苏澳炮台山天君庙、宜兰县五结乡正勉堂和彰化县田中镇赞天宫是目前全台少见以王天君为主神的庙宇,其他多是将其作为玉皇上帝的配祀神,供奉于凌霄宝殿。
信仰
王灵官三眼耀天地,手执金鞭巡世界,身披金甲显灵威,司天上和人间的纠察之职,道教称之“三眼能观天下事,一鞭惊醒世间人”,统领神将三百,神兵千万,能钻天遁地、穿山越岭、喷火吐风、飞砂走石、腾云驾雾、放晴降雨、镇妖伏魔,绝刚至勇;还能治病祛邪、收瘟摄毒、普济生灵,法力无边;因其忠心赤胆、威猛严正且嫉恶如仇,故被玉皇大帝封为“都天纠察豁落先天主将”。
在道教的宫观中,一般在山门内的第一座殿便是灵官殿,民间流传有“上山不上山,先拜王灵官”的俗语。殿中供奉的王灵官造像一般为红脸、丹眉、朱髪、虬髯,三目怒视,颈绕风带,身披金甲,或穿红袍,左手掐灵官诀,右手执金鞭,足踏风火轮,或踩火云,形象威武勇猛,令人畏惧。也有三头六臂造像,手持风火轮、铁尺、宝剑、火珠、明镜等,展现其武神、火神性格。
孙国敉《燕都游览志》谓:“永乐间有周思德者,以‘王元帅法’显京师。元帅者,世称灵官,天将二十六居第一位。” 即明代永乐年间,杭州道士周思德因精于王灵官之法术,祈祷十分灵验,故在京师地区名声显赫,于是明成祖专门在京师为王灵官修建庙宇,名为“天将庙”,进而使得王灵官名声更加彰显于世。明成祖还在东海郡获得一个源流久远的灵官藤制之像,重量很轻,成祖就把它放在寝宫,日夜行礼,还当作宾客一样端茶敬果招待,“崇礼朝夕,如对宾客”,并在御驾亲征时带上灵官藤像,作为自己的守护神。
明宣宗在位时期将“天将庙”更名为“火德观”,封王灵官为“隆恩真君”,后又加封“玉枢火府天将”。
由来
湘阴说
相传,他在宋代拜萨守坚真人为师,成为道教护法神,与马灵官齐名。
明、清所出的萨守坚、王灵官传记中,灵官是“南天离火之气”聚集而成的神灵,本无姓氏,原为火神,奉玉皇上帝敕命成为湖南湘阴之地方境主神(受当地人尊称为城隍),由于灵验万分,地方乡民天天杀神猪、宰太牢祭祀,萨守坚真人路过湘阴,见信众牺牲太多,不符合“苍天好生之德”。另一说是萨守坚真人认为灵官太喜欢看美女歌舞的酬神戏,“好色胜过好德”;萨真人在庙中讲起道理,批判了这些作为。
王灵官觉得萨真人很令人厌烦,于是托梦给当地的太守,要太守把萨真人打发离开,太守醒来,立刻“以礼遣送”萨真人。
孰料,萨真人离开的同时,居然祭起火符,将庙宇焚毁,灵官从此“失业”,连带部下三百名神将无所凭依,王灵官自己是火神却被萨真人以火符焚庙,这让灵官更愤怒,于是飞上天庭,向玉帝投诉,玉帝赐灵官额中“慧眼”与一条神鞭,命灵官观察萨真人之善恶,只要有一念之恶,就可用神鞭击之,神鞭为天庭法宝,若受鞭击则死,另外,十万年道行毁于一旦。
灵官观察萨真人十二年,发现萨真人不曾起一念之恶,有一次萨真人要渡溪,只看到渡船行的船,却苦等不到渡船行派来的船夫,于是自己划船渡过,居然还留下三枚铜钱在船头当作船资,灵官于是知道萨真人德行过人,于是现身说明自己的来历,并请求拜萨真人为师,因三枚铜钱正好排为阳爻,三个阳爻正为‘☰’(乾卦),萨真人剖‘☰’为“王”字,作为其姓,赐名“善”,民间相传,王灵官从此斋食,断除荤腥,也不贪恋美女的清歌妙舞了。
襄阳说
襄阳的传奇中,王灵官为唐太宗时的游侠“王恶”,王为人凶悍,脾气暴躁,故花名“王恶”,是襄阳人,本名不详。虽然名叫“王恶”,但其实为人面恶心善,时常锄奸扶弱,故颇被当地人敬重。
王恶出身遗腹子,父亲名叫“王臣”,在王恶还没出生时就过世了,母亲是邵氏。王恶生于贞观十年丙申年庚申日申时,不喜欢读书,但是性格刚强质朴,常常为民众排忧解难,民众佩服他的公正,也忌惮他的勇武,当时有个恶霸“王黑虎”知道乡民们畏惧王恶,在附近的郡县,收徒聚党,冒用“王恶”的名字,向当地百姓勒索财物,甚至向美丽的少女们征初夜权。王恶大怒,立刻只身一人飞檐走壁去把王黑虎刺杀了,并向官府投案,官府要把他判处死刑,乡民都来官府示威,要拯救王恶,王恶为了避免官民冲突,于是伏剑自刭。
王恶死后灵魂飘荡,曾经为了为民除害,烧了一个“要吃童男童女”的地方神灵古庙,结果遭到该神灵报复,毒风大作,此时萨守坚真人拿着药物,要去解救瘟疫而经过,作法让风反向吹,灭了妖怪,从此王随着萨真人修练而得道,萨真人赐名为王善,表字秉诚。玉皇大帝封为豁落王元帅,统辖三百位神将,赐其金印、金鞭,又让他额头上多开一只眼睛,掌管监察世间善恶之职。
祭祀
由于奉祀王灵官的殿堂一般都在道观山门处,因此道教徒进山门后首先朝拜王灵官。只有福建地区民众有称王灵官为天将而专为其建庙,称天将庙。王灵官神诞之日在六月(或作六日、十三日、十五日、十六日、廿三日、廿四日等),道教徒进庙奉祀王灵官的连绵不绝。
四大天师




张道陵、葛玄、许逊、萨守坚。
四大元帅




四大护法元帅,即四位卫护道教的护法神。相传玄天上帝有“三十六位天将”护法,这三十六将都是各大庙宇知名神祇,其中以四大护法元帅为代表。
常见四大元帅之组合

[*]温、康、马、赵
[*]温、康、高、赵
[*]温、岳、马、赵
[*]温、殷、马、赵
[*]温、李、马、赵
[*]温、康、马、王
[*]温、康、高、赵
[*]温、张、萧、赵
[*]温、周、马、赵
[*]温、关、马、赵
[*]蓬、黄、马、虎
[*]金、牛、马、虎
名单
依据《三教搜神大全》与《封神榜》等书所载名单为:

[*]李元帅,讳哪吒,封“中坛元帅”,是道教知名护法神,五营元帅之首。
[*]温元帅,讳琼,东岳神部将之首,玉帝封为“佑侯元帅”。
[*]康元帅,讳席,龙马之精所转世,封为“仁圣元帅”。
[*]殷元帅,讳郊,传说中商纣王之太子,殉国身死,玉帝封为“太岁大威至德元帅”。
[*]马元帅,讳灵耀,封“华光元帅”,是道教知名护法神。
[*]赵元帅,讳朗,字公明,终南山人。自秦朝即避世于山中,到汉朝时,道教始祖天师张道陵修行炼丹时,魂魄上到天庭,想要请一位威猛的神官结界护卫他修炼,于是赵元帅主动请旨,成为正一玄坛元帅。正则天地邪灵不敢作乱,一则纯粹无杂邪念不生,所以守护正一玄坛的元帅职责尤为重要。
[*]王元帅,讳善,封“隆恩真君”,是道教镇守山门之神,雷部、火部天将及护法神。
[*]高元帅,讳员,貌如冠玉,保佑儿童,官拜“九天降生元帅”。
[*]周元帅,讳广泽,辅佐真武,上天封其为“风轮元帅”。
[*]谢元帅,讳仕荣,辅佐真武,上天封其为“火轮元帅”。
[*]蓬头大将,道教北极驱邪院天将,一说名为刘仲,一说名为刘元真。
[*]黄头大将,道教北极驱邪院天将,一说名为陈镇,一说名为锺大有。
[*]牛头罗大将,佛教金刚力士,也被道教吸纳为护法神将之一。
[*]金头罗大将,佛教金刚力士,也被道教吸纳为护法神将之一。
[*]虎伽罗大将,佛教金刚力士,也被道教吸纳为护法神将之一。
[*]马伽罗大将,佛教金刚力士,也被道教吸纳为护法神将之一。
历史人物

[*]关元帅,讳羽,字云长,东汉末年三国初期名将,道教尊为九州社令烈雷义勇武安关天君、酆都朗灵大将关羽、大威德大忿怒大勇敢大化身统天御地馘魔大将关羽元帅、轰雷摄正青灵上卫上将关元帅、三界都总兵马招兵大使统天御地诛神杀鬼关元帅高证妙果天尊、雷部斩邪使兴风拨云上将馘魔大将护国都统军平章政事崇宁真君关元帅等,面红紫色,红袍,金甲,长髯,手执大刀,被奉为武圣与孔夫子文圣相对。民间所称关圣、关圣帝君、关公、关老爷、关二爷。
[*]张元帅,讳自观,道号慈观,封“法主真君”,闾山派所祭祀的神祇,以法术高强而闻名,黑头道士信奉的祖师,五营元帅之东营元帅。
[*]萧元帅,讳法明,封“辅天真君”,闾山派所祭祀的神祇,以法术高强而闻名,法主真君的换帖兄弟,五营元帅之南营元帅。
[*]刘元帅,讳志达,封“普照大师”,闾山派所祭祀的神祇,五营元帅之西营元帅。
[*]连元帅,讳光阳,封“应化真人”,闾山派所祭祀的神祇,五营元帅之北营元帅。
[*]颜元帅,讳真卿,唐代名臣,被叛将李希烈所俘,不屈,赐自缢,《太平广记》:颜真卿死后十余年,颜家仆人遇真卿于洛邑,故时人传说颜已经兵解成仙。《列仙全传》:“颜真卿今为北极驱邪院左判官”。
[*]岳元帅,讳飞,宋代名将,被昏君奸臣所害而死,追赠“鄂王”,谥“武穆”,人称“岳武穆王”。
六丁六甲

六丁六甲,是六丁神和六甲神的合称,其神十二位。为道教的护法神,道经中说,他们最初是真武大帝的部将,经常与二十八宿、三十六天将等历行风雷,制伏鬼神。
六丁
为阴神玉女:
|丁卯神司马卿 | 丁已神崔巨卿 | 丁未神石叔通 |
|丁酉神臧文公 ︱丁亥神张文通 |丁丑神赵子玉|
六甲
为阳神玉男:
| 甲子神王文卿 | 甲戌神展子江 | 甲申神扈文长 |
|甲午神卫玉卿 | 甲辰神孟非卿 | 甲寅神明文章︱
四值功曹




四值功曹,为道教所信奉的天庭中值年、值月、值日、值时的四位小神,相当于天界的值班神仙。作为玉皇大帝的下属。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记录人和神的功绩,同时也是守护神。 根据道家的说法,人们所有的祈祷文在焚烧后,就是由他们呈送给各位大神的。
︱值年神李丙︱值月神黄承乙︱值日神周登︱值时神刘洪︱
三十六天将




三十六天将,又称三十六天罡。是天宫的神将,负责保护天宫和众仙的安全。他们是:
蒋光、钟英、金游、殷郊、庞煜、刘吉、关羽、马胜、温琼、王善、康应、朱彦、吕魁、方角、耿通、邓郁光、辛漠臣、张元伯、陶元信、苟雷吉、华宗远、赵公明、吴明远、李青天、梅天顺、熊光显、石远信、孔雷结、陈元远、林大华、周青远、纪雷刚、崔志旭、江飞捷、贺天祥、高克。
七十二地煞




地魁星︱地煞星︱地勇星︱地杰星︱地雄星︱地威星︱地英星︱地奇星︱地猛星
地文星︱地正星︱地阔星︱地阖星︱地强星︱地暗星︱地轴星︱地会星︱地祐星
地佑星︱地灵星︱地兽星︱地微星︱地慧星︱地暴星︱地然星︱地猖星︱地狂星
地飞星︱地走星︱地巧星︱地明星︱地进星︱地退星︱地满星︱地遂星︱地周星
地隐星︱地异星︱地理星︱地俊星︱地乐星︱地捷星︱地速星︱地镇星︱地稽星
地魔星︱地妖星︱地幽星︱地伏星︱地空星︱地僻星︱地全星︱地孤星︱地角星
地短星︱地藏星︱地囚星︱地平星︱地损星︱地奴星︱地察星︱地恶星︱地丑星
地数星︱地阴星︱地刑星︱地壮星︱地劣星︱地健星︱地耗星︱地贼星︱地狗星
六十甲子神

六十甲子神,古称岁神,又称太岁。职能:值年太岁,掌握本岁的人间祸福,他们“率领各神,统正方位,斡运时序,总岁成功”。








太岁共有六十位,由斗姆元君统御,按天干地支配列为:
甲子太岁—【金办将军】、乙丑太岁 —【陈材将军】、丙寅太岁—【耿章将军】
丁卯太岁—【沈兴将军】、戊辰太岁 —【赵达将军】、己巳太岁—【郭灿将军】
庚午太岁 —【王清将军】、辛未太岁 —【李素将军】、壬申太岁 —【刘旺将军】
癸酉太岁 —【康志将军】、甲戌太岁 —【施广将军】、乙亥太岁 —【任保将军】
丙子太岁 —【郭嘉将军】、丁丑太岁 —【汪文将军】、戊寅太岁 —【曾光将军】
己卯太岁—【龙仲将军】、庚辰太岁 —【董德将军】、辛巳太岁 —【郑但将军】
壬午太岁 —【陆明将军】、癸未太岁 —【魏仁将军】、甲申太岁 —【方杰将军】
乙酉太岁 —【蒋崇将军】、丙戌太岁 —【白敏将军】、丁亥太岁 —【封济将军】
戊子太岁—【邹镗将军】、己丑太岁—【潘佐将军】、庚寅太岁 —【邬桓将军】
辛卯太岁 —【范宁将军】、壬辰太岁—【彭泰将军】、癸巳太岁 —【徐华将军】
甲午太岁 —【章词将军】、乙未太岁 —【杨仙将军】、丙申太岁 —【管仲将军】
丁酉太岁 —【唐杰将军】、戊戌太岁 —【姜武将军】、己亥太岁 —【谢焘将军】
庚子太岁 —【卢秘将军】、辛丑太岁 —【杨信将军】、壬寅太岁 —【贤谔将军】
癸卯太岁 —【皮时将军】、甲辰太岁 —【李诚将军】、乙巳太岁 —【吴遂将军】
丙午太岁 —【文哲将军】、丁未太岁 —【缪丙将军】、戊申太岁 —【徐浩将军】
己酉太岁 —【程宝将军】、庚戌太岁 —【倪秘将军】、辛亥太岁 —【叶坚将军】
壬子太岁 —【丘德将军】、癸丑太岁 —【朱得将军】、甲寅太岁 —【张朝将军】
乙卯太岁 —【万清将军】、丙辰太岁 —【辛亚将军】、丁巳太岁 —【杨彦将军】
戊午太岁 —【黎卿将军】、己未太岁 —【傅党将军】、庚申太岁 —【毛梓将军】
辛酉太岁 —【石政将军】、壬戌太岁 —【洪充将军】、癸亥太岁 —【虞程将军】
二十四狱旛天尊

元皇广度天尊、紫清度魂天尊、三界通化天尊、无量慈荫天尊、
济度苦海天尊、玄德救苦天尊、六通救苦天尊、开道往生天尊、
光照九幽天尊、救苦超生天尊、护魂无滞天尊、慈悲广度天尊、
玄化解脱天尊、真光拔难天尊、常普济度天尊、明真度幽天尊、
浩劫垂慈天尊、大慈至广天尊、真常度命天尊、广化六道天尊、
苦劫输转天尊、法桥大度天尊、宝光九夜天尊、大慈救苦天尊
三洞法师

《太上洞渊神咒经》卷四、卷六曰: “道言今有三洞大法师,法师中最上矣!”“今有法师,不贪世宦,自求三洞,专行世间。见世危厄,一心疗济,有官事、疾病为其人救之,如此之人,先世大福,福流中国,令故来生为众生之师耳”。 三洞大法师, 即:
洞真大法师、 洞玄大法师、 洞神大法师。
神霄九宸

神霄九宸大帝,或称“高上神霄九宸上帝”。即元始九炁化生,故号九宸上帝,代天以司造化,主宰万灵。
● 【高上神霄玉清真王长生大帝】﹙简称长生大帝﹚
● 【东极青华大帝】﹙简称青华大帝﹚
●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简称普化天尊﹚
● 【九天雷祖大帝】﹙简称雷祖大帝﹚
● 【清紫微碧玉宫太乙大天帝】﹙简称太乙天帝﹚
● 【六天洞渊大帝】﹙简称洞渊大帝﹚
● 【六波天主帝君】﹙简称六波帝君﹚
● 【可韩可丈人真君】﹙简称可韩真君﹚
● 【九天采访真君】﹙简称采访真君﹚
九司三省

九司、三省主理神霄府之政务。
●九司的主神
玉府判府真君︱玉府左右待中︱玉府左右仆射︱天雷上相︱玉枢使相︱
斗枢上相︱上清司命玉府右卿︱五雷院使君︱雷霆都司元命真君︱
●三省
即雷霆泰省、雷霆玄省、雷霆都省。元始天尊敕命太清无上元君许逊判雷霆泰省事,敕命太上玉京左宫仙翁葛玄判雷霆玄省事,敕命三天扶教辅元大法师张陵判雷霆都省事,分别掌管和行使神霄雷法;又敕命长春真人丘处机为三大天师的助手,总佥雷霆三省余下事务。另有四府,专司调兵遣将,制邪破狱,收摄群魔,其功能相当于兵部、刑部。
四圣真君




四圣真君亦称“北极四圣”、“北方四元帅”,是道教护法神将。
·【天蓬大元帅真君】北极四圣之首。
·【天猷副元帅真君】
·【翊圣保德储庆真君】
·【真武灵应佑圣真君】真武大帝,玄天上帝,被凡间加封名号。
九天生神

九天监生大神︱九天卫房圣母︱九天定生大神︱九天感化大神︱九天定胎大神
九天易胎大神︱九天助生君 ︱九天顺生君 ︱九天速生君 ︱九天全生君
六甲符吏催生童子︱保生童子︱速生童子︱南昌分胎功曹︱南昌主产功曹
九天掌胞胎魂魄脏腑鼓景神
五岳五帝

五岳大帝是指中国的五个山神,
东岳泰山大帝、南岳衡山大帝、西岳华山大帝、北岳恒山大帝、中岳嵩山大帝,以东岳大帝为首。
●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掌人间赏罚、贵贱、冥司主事。
●西岳华山金天愿圣大帝——掌五金、冶铸,羽禽飞鸟之事。
●中岳嵩山中天崇圣大帝——掌土地、山川、林木。
●南岳衡山司天昭圣大帝——掌江河、湖海、走兽。
●北岳恒山安天玄圣大帝——掌星辰分野。
其信仰源于中国古代的山川崇拜,古人认为山明水秀,云缠雾绕,地大物博,高峻雄伟,神秘莫测的五岳名山,令人敬畏异常。于是人们祀之为神,顶礼膜拜。
四渎源王

黄河灵源弘济王︱长江广源顺济王︱淮河长源博济王︱济水清源菩济王
碧霞元君




碧霞元君神像及神位
碧霞元君是中国自宋朝以来道教崇拜的一位重要女神,她来源于中国大陆华北地区为中心的山神信仰,又称为“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泰山娘娘”、“泰山老奶奶”、“泰山老母”、“泰山圣母”、“万山奶奶”、“天仙娘娘”等。其道场是在中国五岳之尊的东岳泰山,位于山东省的泰安市。
碧霞元君的影响力由山东省泰安市传播开来,历经千百年,特别是在明清时期以后,对于中国北方地区文化产生重大的影响。民间有“北元君·南妈祖”或“北圣母·南妈祖”的说法。
三山正神炳灵公

泰山神的第三子,管领三山的神。三山即: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
五帝龙王




东方青帝青龙王︱南方赤帝赤龙王︱西方白帝白龙王︱北方黑帝黑龙王︱中央黄帝黄龙王
四海龙王




东海龙王广德王敖广︱南海龙王广利王敖钦
西海龙王广润王敖闰︱北海龙王广泽王敖顺 。
井海王

统管四渎河神,由玉帝派遣的一位仙真担任。
五龙神

青龙神为广仁王︱赤龙神为嘉泽王︱黄龙神为孚应王
白龙神为义济王︱黑龙神为灵泽王。
五水神

东海姓何名归居君︱南海姓刘名嚣君︱西海姓裹名漱君
北海姓吴名愚强君︱河伯姓冯名夷字君平
九江水帝

浙江水帝︱杨子江水帝︱松江水帝︱吴江水帝︱楚江水帝
湘江水帝︱剩江水帝 ︱汉江水帝︱南江水帝(五川江水帝)
五湖大神

青草湖大神(洞庭湖神)︱彭蠡湖大神︱丹阳湖大神
谢阳湖大神(都阳湖神)︱太湖大神。
八仙




八仙过海绘图,船尾开始算起:何仙姑、韩湘子、曹国舅、蓝采和、汉锺离、铁拐李、吕洞宾。船外:张果老
八仙是道教中的八位神仙,分别代表男女老幼、贫贱富贵八种不同的人群,由于八仙均为凡人得道,所以个性与百姓较为接近,晚近为道教中相当重要的神仙代表, 台湾许多地方都有八仙宫,迎神赛会也都少不了八仙。他们手持的法器或宝物,也称为“八宝”。
一般的八仙说法是何仙姑、韩湘子、曹国舅、蓝采和、汉锺离、铁拐李、吕洞宾、张果老。


你家里祭拜的神仙在上面嘛?
下期讲地府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道教神谱(天神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