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企业如何保持长青?
数据说,家族企业传承过三代不足13%;数据又说,72%新生代更积极参与经营
我国民营企业正在经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集中传承浪潮。数据显示,在代际传承中做大做强实业企业,无论对于实现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还是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抑或对于推动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问题来了——家族企业在传统与创新、历史与未来之间如何平衡?家族企业如何通过有效传承管理,保持企业的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增长?换句话说,家族企业该如何保持“长青”?
01
美洲家族企业财富传承比例最高
毕马威发布的《解锁传承——家族企业的卓越长大之路》报告,基于2023年下半年对80个国家和地区的2683名家族企业CEO展开调研,发现在商业世界中,在每一家成功的家族企业的核心都有传承的影子——由有形和无形资产组成的丰富组合,塑造了家族身份并影响着子孙后代,但传承的形成、发展和积累还不完全一样。家族企业通常表现出各种传承类别,包括血缘传承、社会传承和财富传承。这些传承是建立竞争优势的基础,可推动企业盈利和超过行业平均水平的生存。
财富传承包括作为家族财务价值和财富基础的有形资产。其中可能包括对家族有情感价值的传家宝等实物,以及代代相传的土地、财产或家族财富。通过调研发现,第一代和第二代企业的财富传承得分最高,随着家族企业传承的世代数目增加,得分有下降趋势。这可能反映随着家族规模扩大和日趋复杂,财富被稀释或重心从有形资产转移到无形价值。财富传承比例最高的是美洲。
血缘传承反映了对维系家族凝聚力和家族企业连续性的承诺。年轻家族成员通常会作为潜在的继承人积极参与业务,有助于确保家族财富在家族中代代相传。来自“沉默世代”“婴儿潮世代”和第三代及更后期世代的家族企业的CEO血缘传承得分最高。
社会责任对家族企业来说并不陌生,因为世界多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气候风险和不确定性问题对跨越几代的家族企业来说一直都很重要:帮助创造环境价值,创造就业机会,为社区繁荣作出贡献,并强化为家族、客户、员工和社区提供长期价值的传承。中东和非洲社会传承得分较高的家族企业比例最高,整体传承得分也最高。
02
家族企业行业分布反映当地经济发展特点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中国的民族资本发展突破传统手工业与家庭小作坊模式,开启规模化的工厂生产。聂氏家族的恒丰纱厂、荣氏家族的面粉产业链等,均为当时的民族资本与家族企业的典型代表。
但自上世纪20年代后,跌宕起伏的历史进程让家族企业不断遇到冲击,直到中国推行改革开放后,方才得以持续发展。中国民营企业/家族企业在改革开放后四十余年的发展,呈现两大核心变迁趋势:
一是家族企业规模体量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大幅提升。1978年的改革开放,2001年中国加入WTO……一系列的里程碑事件为中国家族企业从零到一、快速增长、做大做强创造了条件。2021年中国企业联合会发布的“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显示,民企的上榜数量占比达到一半。近十年来,家族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家族企业产业结构分布随时代趋势发生演进。20世纪初,中国仍处于工业化发展初期,家族企业以纺织、面粉、烟草、制糖等轻工业领域为主。而改革开放后,中国家族企业则在更广泛的产业领域中遍地开花。
从过去十年的中国民企500强榜单中可以发现,上榜企业的前十大行业席位占比明显下降,即产业多元化程度提升。从细分行业分布来看,家族企业从传统制造业拓展到批发零售、城市开发与房地产,再到近年来向新技术、新医药、新能源等领域快速发展——家族企业的行业分布变化从侧面体现了中国产业结构的跃迁。
世界不同地区的家族企业在行业分布上各有特色,充分反映当地的经济发展特点。房地产与城市开发在亚太地区的家族企业中占比显著高于欧美地区,而北美地区的批发零售业与科教文卫类家族企业占比则显著高于其他地区。
按照细分行业归类,食品、零售、传媒等行业是美国的上榜家族企业最多从事的领域,显示了大众消费与文化产业在美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德国工业技术积累深厚,从事机械制造、汽车与零部件制造领域的家族企业问鼎榜首,而在意大利,纺织服饰与奢侈品行业活跃着一大批百年老店。
相比之下,中国的上榜家族企业以城市开发与房地产、工业品制造、建筑与工程三类最为常见。
03
家族企业股权高度集中
呈现同乡同业现象
在中国,家族企业作为一种独特的企业形态,背后又有着深刻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成因的影响。自古以来,中国人形成了种种血缘群体,无论是氏族或宗族,还是大小不等的家庭,皆崇尚亲亲之道。
因此中国家族企业虽多采用现代企业的规范形式,但其内部关系仍多以家族为内核,实质权力由家族控制,而其现代治理结构则往往流于形式,企业股权依然高度集中,企业管理依然掌握在企业主或者家族手中。
与此同时,企业的外部关系仍普遍呈现为行业地域聚集或同乡聚集。传统乡土文化带来的深厚社会资本,表现为行业的地域聚集和同乡同业等形式的民营企业主群起现象。有的形成了产业集群,企业之间是聚合关系,典型如东南沿海地区;有的虽没有形成产业集群,但通过同类产品的丰富性和价格优势提高本地声誉,扩大了本地产品的总体市场占有率,企业之间是竞合关系。
同乡同业现象,则是外向化的行业“地域”聚集。个人的责权利较模糊,更依赖信任、情谊、义气作为企业运作的推动剂与润滑剂。一方面,构建乡里关系和姻亲关系相结合的社会网络,打破技术和销售渠道的市场壁垒,形成产业传导和带动效应;另一方面,以核心家庭独立经营为基础的传统生产模式,孕育了比较强烈的自主经营意识和价值观,为小微企业的诞生提供了生生不息的动力源。
04
成功传承过三代不足13%
面临多重挑战
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正在重塑全球财富格局。过去一年,全球经济各种不确定性冲击,富裕人群的财富正在缩水,比如,美国的超高净值人数下降了10.3%。尽管如此,在全球拥有超高净值人士最多的10个国家或地区中,中国内地是唯一出现逆势增长的地区(增加2.3%),总数超过5万人,该群体主要由民营企业家组成。
在我国4700多万家民营企业中,85%以上属于家族企业。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的研究,全球家族企业往往占据规模企业中三成到六成的席位。在中国,家族企业占规模企业数量近五成,在民营上市企业中占比过半。
中国百强家族企业中,仍担任董事长或CEO的创始人平均年龄已超过60岁,70岁或以上创始人数量占26位,代际传承迫在眉睫。然而传承一直是世界性难题。多国数据显示,家族企业成功传到第二代不足30%,成功传承到第三代不足13%,到第四代不足5%。根据麦肯锡的数据,中国家族企业在传承过程中,超过60%会消失。
对于许多中国的企业家来说,他们即将面临第一次传承和寻找接班人的现实,需要提早规划,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做好准备,在面对快速变化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中保持竞争力。
一代创业者在未来5-10年里,将大量面临接班、传承的问题。目前中国的私人和家族企业在传承和创新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是传承问题的突出,下一代接班意愿不足,他们感兴趣的方面有时与祖辈所经营的产业相去甚远;其次是传统中国家族式企业往往权力过于集中,特别是在依赖于传统商业关系和业务模式的情况下,放权和管理权力的过渡显得尤为艰难,这些挑战也在新兴经济和技术进步下显得格外突出。
05
制造业子女接班意愿较强
服务业则不强
中宏保险宏运世家家族办公室对200多家国内家族企业展开调查发现,在创始人担任重要职位的企业中,其子女更多表现出不确定的态度;在创始人未担任重要职位的企业中,其子女更有接班意愿。
学习经历也会影响接班意愿,在国内上大学的子女较在海外上大学更愿意接班。制造业子女的接班意愿较强,服务业则不强;知识密集型的家族企业有接班意愿的子女仅占16.7%,而资本密集型企业的子女接班意愿最强。
分析师认为,在国内读书的子女比在国外读书的子女有更多的时间和长辈们相处,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隐性知识能得到更好地传递,他们也就更容易跟父辈们达成一致。
虽然第一代企业家在过去几年中依旧是企业经营的主要角色。然而,在危机之下,新生代企业家的角色正在发生变化,72%的新生代企业家更积极参与企业经营。
在面对危机和风险时,中国家族企业认为最关键的是确保财务稳健,维持低负债率,以及保有充足的现金流(29%);其次,他们重视建立稳定且多元化的人才库(13%)、健全的风险控制体系(10%),以及制定具有前瞻性和平衡性的组织战略(9%)。
在新生代传承问题上,拥有外部工作经验的作用日益重要。德勤《2024年家族企业调查报告》发现,美国48%的现任家族企业管理者仅在家族企业内部工作过,而这一比例在家族下一代中降至29%。表明下一代更倾向于先在外部积累职业经验,通过外部的职业经历丰富自身的管理和领导技能,提升在家族企业中的价值和影响力。
数据来源
德勤《2024年家族企业调查报告》《中国家族企业白皮书》
毕马威《解锁传承——家族企业的卓越长大之路》
安永《2023年全球家族企业调查报告》
清华五道口国家金融研究院x汇丰环球私行《2023中国家族财富管理——穿越不确定性:传承浪潮与家族信托调查研究》
清华五道口国家金融研究院《中国家族办公室报告2022》
普华永道《第26期全球CEO调研报告之家族企业篇》《2021年全球家族企业调研中国报告:从信任到彰显影响力》
波士顿咨询公司《中国家族企业研究报告:中国家族企业的东方智慧与长青之道》
中宏保险宏运世家家族办公室x复旦大学青年创业家教育与研究发展中心《中国家族企业传承研究报告》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中欧家族传承研究中心《2023第八届新生代企业家组织暨中国新生代企业家调研》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家族企业委员会x李锦记集团《中国家族企业与共同富裕研究报告》
信永中和管理咨询《中国家族企业的传承与转型升级白皮书》
福布斯《中国现代家族企业调查报告2022》
麦肯锡
■策划:新快报记者 罗韵
■采写:新快报记者 罗韵
■制图:廖木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