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景入寒窗 发表于 昨天 18:08

出击!超万家江浙企业赴海外抢单,物流人如何抢回失去的三年?

来源 | 运联智库(ID:tucmedia)
作者 | 贾艺超
编辑 | 书馨
政策放开,企业家们需要快速启动“抢单模式”。
12月7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疫情防控的通知》。其中明确要求,不再对跨地区流动人员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不再开展落地检;并将交通物流等人员纳入“白名单”管理。虽然整体政策的调整已经在预料中,但笔者身边的的物流老板们还是有点懵,这也难怪。
过去三年,不确定性环境的整体性闷杀,原本期望走出漂亮增长曲线的企业家们,过够了苦日子。
企查查数据显示,2020年、2021年物流相关企业分别注销吊销了26.4万家、30.4万家;截至12月1日,2022年我国已注销吊销21.9万家物流相关企业;三年时间,我国注销的物流企业近80万家。
从现实来看,安发物流园作为广州白云区最大的物流园区之一,其流量一直是反应当地货量的晴雨表,而当前,其档口空租率高达到1/3。有一些物流老板吐槽道,高管的阳性,让企业大面积的运营陷入低效状态。而要困住员工,一张铁皮就能让他们足不出户。即使是相对灵活的个体司机群体,有人一天要做四五次核酸,有人在高速公路漫游几十天,还有人背着贷款但挣不到钱。
如今,疫情环境下的“失控感”在慢慢褪去,企业家们的开始找到熟悉的感觉。
今天上午,人民日报“侠客岛”援引浙江日报的报道,浙江“千团万企拓市场抢订单行动”正式启动。
12月4日清晨,一支由浙江省商务厅等省级部门相关负责人组成的队伍正驱车前往机场,开始为期6天的欧洲行,此次欧洲行是由省级商务部门带队出国的第一团。后续浙江省将通过包机、拼机、航班等模式组织超1万家企业赴境外参加经贸活动。
下午,苏州发布也发布了消息,12月9日凌晨1点,苏州将提供包机服务,组织招商团队赴欧洲开展招商工作。苏州赴欧包机总人数超200人,其中,各市、区共派出30个招商小分队,人数超100人,随包机赴欧洲开展招商工作;同时,还有外贸企业高管约100人赴欧洲维护客户和争取订单。此前,11月23日苏州刚组织过赴日本招商的招商团。
春江吹暖鸭先知,敢为天下先的江浙企业家已经开始去国外开始抢单,誓要抢回失去的三年。
接下来,作为商业底盘的物流行业会产生什么样的趋势?物流企业如何走?



寻找确定性:多维度定位

确定性的消失并不意味着无计可施。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预测的难度会增加,这种情况下,我们反而要增加对趋势的理解,用长期的确定价值,来消化短期的波动。
疫情三年,经济下行的态势很可能已经到了最低点,企业家们需要思考:接下来该怎么办?
过去几年,大家都习惯了做基本盘的防守动作,而面向未来,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企业能否笃定地构建自己的“确定性”,走出进攻路线才是关键。
事实上,这两年业内不乏大手笔抄底国内物流资产的案例,他们眼中的“确定性”,是找到有厚雪的长坡,严格执行既有战略。
在当前资本普遍募资难的环境中,普洛斯仅在今年11月就已经募集了超200亿元规模的资金,如果把时间再拉长,其过去12个月在全球募资的规模超过了1000亿元人民币,手握大把资金,其在物流产业中也是频频通过收并购的方式,有序布局。
与普洛斯相似的大手笔抄底事件,在黑石身上也能看到。就在11月,黑石集团旗下多元化资产管理平台龙地宣布,即将完成对粤港澳大湾区约28万平方米现代仓储的收购。
在当前经济环境中,不同于中小企业边走边看的短期行为,类似普洛斯、黑石这样进行大规模抄底的行为,更多是对基于10年以上长周期的维度,而抄底的动作更像是对既有战略进行严格的执行。因此,他们眼中看到的是电子商务行业的增长和产业供应链的结构性升级,对中国物流市场长期基本面利好的确定性。
可以看到,把时间拉到长期一定是充满确定性的,包括国内市场的确定性与物流市场增长的确定性。
那么,对于大多数物流企业来讲,是不是将周期拉长,就会看到确定性?而你的确定性又是什么?
如果说规模的有序增长是确定性的横轴,那么其数轴的落脚点便落在效率的稳步提升,而这一维度的确定性,发生在技术的跃进,典型的关键词就是近几年高频出现的“数字化”。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CEO张勇此前有一大判断:各行各业的数字化,是当前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唯一的确定性。
当指数级增长成为过去式,高增长背后的粗糙性开始显现,提质提效成为比拼的关键。
“靠自然增长曲线盈利的时代过去之后,技术公司才有了用武之地。”G7创始人兼CEO翟学魂这样表达技术公司的无奈。
虽是无奈之言,至少可以看到物流企业的意识觉醒。
当然,数字化也有很多误区,大多数企业的数字化动作,只是为了缓解焦虑。那么,物流企业该如何理解数字化?



图片来源:腾讯研究院&腾讯营销洞察《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报告》
摸准新航向:内涵式增长

绝大多数失败,是基本功没做好,虚胖的生意,没有利润。
在“资本寒冬”频繁出现之前,互联网创业的法则在物流行业深度渗透,“以快打快”的烧钱玩法在各个细分市场轮番上演。
如今,当各个细分领域第一股登陆资本市场之后,经过二级市场的挤泡沫,其真身开始显露出来。
各细分的代表性玩家,纷纷带头调转船头,从过去规模为王的野蛮式增长,开始转变为注重利润与品质的内涵式增长。
这一时期,企业开始聚焦自己的基本盘与经营的边界。
一方面,要保护基本盘。
无论是头部玩家,还是中小企业,在近几年的疫情环境下,都有一定的收缩。从运联智库对市场走访情况来看,疫情反复以及对现金流的机制考验之下,大多数零担物流企业面临着30%以上业务收缩,有些是基于上游生产制造规模的萎缩带来的连锁反应,有些则是基于现金流考虑砍掉低利润、长账期的业务。
可以明显感觉到,类似安能、顺心捷达这样的头部网络,开始对标OFDL,大家有意放缓业务增速,将更多精力聚焦在有效规模、一定利润、品质增长。
对于这种对标的解释,安能物流董事长王拥军认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是“复利+时间”。
有效规模的增长、极致的成本管控能力、稳定的服务与品质,能够抓住这些能够驱动企业实现复利的增长的核心因素,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去累积。
如果对于未来很迷茫,那么,视角向内看企业的基本盘,是不是也是一种确定性?
另一方面,企业稳定增长带来的复利,源于在危机中敢于做出正确的选择,而这离不开对边界的调整。
经济上行阶段,每个企业和行业都在扩展自己的边界,快递要做快运、冷链、云仓、供应链,快运也想做快递、大票零担,供应链企业也会进行行业扩张、地域扩张、甚至会跨界玩金融……而进入经济平稳,甚至下行阶段,对边界的触碰便成了风险。
大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了企业对于增量市场的试错成本,在基本盘与边界灵活调整做权衡,这种节奏感如何养成?
踩在新风口:机会倍增的产业

互联网创业中,有一句名言:踩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
这几年里,有人苦于业务连年的萎缩,而踩在风口上实现倍数级增长的也不在少数,一些新鲜事物正在被验证,表现出增长的确定性。



从商流维度看,渠道变革大趋势下,似乎到了所有品牌商的供应链都值得重做一遍的时候。伴随着消费升级,制造和物流企业经营模式面对新的挑战,消费市场倒逼柔性化生产、快速反应、按需定制的产业模式,类似京东、顺丰、日日顺供应链、安得智联等一体化供应链概念开始出现。
这种趋势下,代表型企业需要深入渗透品牌方、制造业的供应链资源整合,从最初的数字化可视,到一盘货经营,再到全渠道的一体化管理,既要帮助上游品牌方、制造业在物流环境中高效履约,又要在商业环境中完成转型升级。
从新的产业看,新旧动能的转换,正在改变原有的产业格局。
“双碳”背景下,基于能源替代衍生出来的产业变革,基于新能源的生态圈,正在对旧势力造成重大冲击。
新能源是成本,对于物流企业而言,燃油成本占到车辆运营成本的30%,如果能从能源结构上进行改变,对企业成本将是大规模的改变;新能源是方向,比如在当前自动驾驶尚未有法律法规的支持时,不少自动驾驶企业开始调转船头,转向新能源重卡的自动驾驶。
当然,最重要的是,新能源也是生意,过去几年伴随着新能源车在市面上的普及,围绕类似比亚迪、宁德时代这样的车辆与电池巨头,抓住新机遇的汽车供应链企业得到年100%-300%的增长,而传统燃油车业务相关的供应链企业的业务则出现了明显的萎缩,转型迫在眉睫。
从新的业态看,新的细分赛道正在走向成熟,进入雏形格局的构建期。
疫情并不是对所有物流企业都是坏消息,类似冷链、跨境以及部分抓住新机遇的供应链合同物流企业在逆境中走出了独立行情,经历了疫情红利之后,我们可以看到生鲜电商、冷链企业也在经历大洗牌,而在海外需求基本面趋于暗淡的大背景下催生出的跨境行业也开始回归理性的常规规律。
在这样的螺旋式上升、回归过程中,类比国内物流以及普货市场的规律,冷链生态、跨境电商出口生态的各个细分赛道内,都出现玩家的出清。
未来无法预测,但趋势可以感知。2023年1月5日,2023趋势与预测会议将在深圳举办,来自行业的经济学家、物流企业家、新老朋友、细分赛道头部玩家们、投资人……他们如何看待未来的确定性?又如何投资确定性?新业态还有没有机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出击!超万家江浙企业赴海外抢单,物流人如何抢回失去的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