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强 发表于 2024-12-8 19:44:30

张晓晶 | 供需协同发力壮大竞争新优势

点击“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关注我们




张晓晶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
2024年1月17日,《经济日报》理论版推出张晓晶教授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文章《供需协同发力壮大竞争新优势》。







https://p26-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5903ca3e8abc89bf8f8c94597b9b32f3~tplv-tt-large.image?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34273041&x-signature=93162HfnNPw648dEG5OFl%2BZ7Jmo%3D
供需协同发力壮大竞争新优势经济发展是一个供给与需求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做好宏观经济治理,最重要的就是平衡供需关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五个方面精辟概括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发挥超大规模市场和强大生产能力的优势,使国内大循环建立在内需主动力的基础上,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更好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之举,更是应对外部冲击,破解发展难题,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增强我国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的有效手段。



一发挥超大规模市场和强大生产能力优势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平衡是相对的,由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的动态过程,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当前,我国虽然面临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受到制约、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等一系列困难挑战,但发展总是在直面问题、解决问题中向前迈进。特别是要看到,我国不仅拥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还有强大生产能力优势,这些从需求与供给两方面展现了经济发展潜力,有利于我国更好统筹供需积极创造市场,巩固壮大发展优势。
从需求方面看,我国有14亿多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持续推进,是世界上最具潜力的超大规模市场。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显著的规模经济优势、创新发展优势和抗冲击能力优势。一是规模经济优势。我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通过促进整体分工使交易更加细化、产业体系更加完备、产业链更加健全、资源得到集约利用,展现出强大的规模经济优势。二是创新发展优势。超大规模市场意味着更高的新技术涌现概率。相比传统经济,创意或知识型经济的非竞争性和规模经济效应更强,大国更有能力支持知识型经济的初始高额投入和后续多维度创新,为新技术产业化创造更为广阔的空间、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和更多的试错机会,使创新创业者获得更多收益。三是抗冲击能力优势。超大规模市场展现出更强的经济韧性。一方面,我国幅员辽阔,回旋余地大,各地区发展处在不同的阶段,可以通过产业的梯度转移延续更长时间的较快增长。另一方面,因为空间差异性的存在,局部受到冲击不易在全国形成共振,有利于增长的平稳。
从供给方面看,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的制造业体系,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和供应链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拥有支撑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强大生产能力。一方面,强大生产能力是供需协同发力的根本保障。生产能力是一国生产力的集中体现,是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适配性的基础。强大的生产能力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消费品等,保障了有效供给,为以高质量供给满足日益升级的国内市场需求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强大生产能力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支撑。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这是大国经济必须具备的重要特征。强大生产能力有利于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近年来,我国充分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经济效率大幅提升,不仅是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也是全球经贸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完备的产业体系和强大的生产能力,有利于我国在逆全球化思潮泛起的复杂形势下提高产业效率和安全水平,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


二关键要更好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党中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实现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国民经济循环畅通,意味着供需两侧要协同发力。这就要求我们统筹谋划扩大内需和优化供给,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打通经济循环卡点堵点,推动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内需和外需、自立自强和开放合作良性互动和高水平动态平衡。
一方面,加快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抓手。眼下,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面临市场分割与碎片化较为严重的挑战,妨碍国内大循环的各种障碍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使国内大循环建立在内需主动力的基础上,必须加快形成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一是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形成完备的竞争政策制度体系。全面清理法律体系中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公平竞争不相适应的内容,加强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健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促进多元化社会监管,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二是兼顾各地发展水平与市场化程度差异,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建议扩大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范围,稳慎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有序加快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三是加快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实现全国互联互通。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健全现代流通体系,提升支撑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硬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
另一方面,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的保障。我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和全球分工体系,同全球很多国家的产业关联和相互依赖程度都比较高,这从供需两侧反映出国内外市场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的保障,也是供需两侧协同发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题中应有之义。要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发挥好开放对拓展循环空间的作用。要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要发挥我国产业配套能力强、部分产业国际领先的优势,积极参与推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布局。要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打造“投资中国”品牌。


三把握好促改革与扩内需的有机结合点有效投资是促改革与扩内需的有机结合点,是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的重要抓手。有效投资的重点领域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城镇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侧重于“人”的投资。这些领域的投资一方面形成有效投资需求,另一方面优化供给结构,有利于提升供给体系对于需求的适配性。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方面的投资,既是解决当下“卡脖子”问题、破解经济循环堵点的应急之策,也是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投资于未来的重要路径。要支持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业发展,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同时,还要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完善新型举国体制,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我国城镇化仍处于较快发展阶段,这个过程既创造巨大需求,也提升有效供给。要顺应人口流动和产业发展趋势,聚焦城市群、都市圈发展增强住房供应,扩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保持适度的房地产投资增速。要有序推进城市更新,重点在超大特大城市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更好满足高品质改善性住房需求。要全面推进供排水、供热、燃气等城市老旧管网更新改造,因地制宜在新城新区和开发区推行水电气热信等地下管网建设。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摆在突出位置,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强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领域投入,推动未落户常住人口均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
超前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是推动全社会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的基础性设施,其要素赋能和产业带动效应决定了相关建设必须适度超前,领先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要适度超前布局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通过5G赋能工业互联网,推动5G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加快数字中国建设,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抢占数字经济发展主动权。要加快布局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特高压电力枢纽以及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统筹推进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中心城市和重点城市群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
关注“人”的投资。投资不能“只见物不见人”。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方向是关注“人”的投资。一是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完善生育保险制度,切实增加3岁以下婴幼儿普惠性托育服务有效供给。加强税收、住房等支持政策,促进妇女平等就业,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改革服务管理制度,提升家庭发展能力。二是扩大优质教育、医疗资源服务供给,提升人力资本水平。未来消费的增长点主要是社保、医疗卫生、教育等与基本公共服务密切相关的发展型消费。发展型消费与人力资本投资息息相关。一方面要加大政府投资,另一方面要放宽准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着力提升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水平。三是发展银发经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解决好老年人居家养老、就医用药、康养照护等急难愁盼问题,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加快推进医疗保健、继续教育、文体旅游、康养服务等产业发展,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运用数字技术,促进电子商务、远程医疗等深入老年生活,开发养老金融产品,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更好激发银发经济增长潜力。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e4b2650bd3ab3792f7a01c8a815c3513~tplv-tt-large.image?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34273041&x-signature=CZ9bNKpwYTKQgdAERkdFOGKqLy8%3D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全文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9e669f5c8ea9ee5c2233cd02a4d0c1c0~tplv-tt-large.image?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34273041&x-signature=0s4VJ7w7xH1Uq1tiBE5U0Zoe8Xk%3D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设立于2005年,原名“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实验室”。这是中国第一个兼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国家级金融智库。2015年6月,在吸收社科院若干其他新型智库型研究机构的基础上,更名为“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2015年11月,被中国政府批准为首批25家国家高端智库之一。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bbab55dcc92cd9111e2e403b17626828~tplv-tt-large.image?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34273041&x-signature=DJ7jeLSfCRzZfYIUtJbSYkdHtrY%3D


本公众号独家文章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如若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文章标题文字和内文文字(包含文末责任编辑)禁止二改!否则一经发现,将追究相关责任,谢谢理解和配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张晓晶 | 供需协同发力壮大竞争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