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同仁堂拿下天津同仁堂!“狗不理”老板赢麻了?
北京同仁堂要放大招?
作者 | 姚悦
编辑丨武丽娟
来源 | 野马财经
一场从清朝打到现在的官司终于要了结。
12月19日,同仁堂(600085.SH)公告称,控股股东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同仁堂集团)近日“拿下”天津同仁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津同仁)60%股份的控制权,并承诺未来5年内解决同仁堂和天津同仁的同业竞争问题。
来源:罐头图库
上市公司同仁堂,也就是北京同仁堂,品牌始创于1669年(清康熙八年),至今已有355年历史,而其与天津同仁堂的品牌纠纷也有120年了。早在清朝光绪三十年(1904年),因“同仁堂”字号使用问题,北京同仁堂就状告过天津同仁堂。2021年,正值冲刺IPO之际,天津同仁堂又被北京同仁堂起诉,2年后,天津同仁堂撤回上市申请。
同仁堂集团收购天津同仁,不仅解决了京津同仁堂的百年品牌之争,鉴于同仁堂在院内市场(医保资金主要注入的公立医疗机构市场)薄弱,天津同仁堂还有望助力其开拓相关市场。
01
“动刀”天津同仁,解决同业竞争
由于天津同仁和同仁堂在个别非主营产品上有所重叠,同仁堂集团也向同仁堂承诺未来5年内解决二者同业竞争问题。
同仁堂和天津同仁的主营业务都集中于中药和中成药领域,但二者旗下的产品重合度并不高。同仁堂旗下的大单品,如安宫牛黄丸和同仁牛黄清心丸等产品;天津同仁的主要产品为肾炎康复片、脉管复康片和血府逐瘀胶囊,分别适用于慢性肾脏病、周围血管疾病和血瘀症。
不过,两家公司在一些小单品上存在一定竞争,比如牛黄解毒片、风湿寒痛片和清热解毒类等药品,双方均有涉猎。
据同仁堂12月19日公告显示,同仁堂集团向同仁堂承诺,“不改变同仁堂的核心业务定位,不影响同仁堂主营业务未来拓展,亦不会利用控股股东地位采取损害本公司及其股东利益的行为。”
来源:罐头图库
所以,此次解决同业竞争,同仁堂集团还是打算从天津同仁“动刀”。
据公告显示,同仁堂集团计划以股权转让、资产转让、托管相关业务或资产,以及天津同仁或其控制的企业停止相关业务、调整产品结构、设立合资公司等方式,进一步解决二者之间个别非主要产品相同的情况。
天津同仁此前冲刺IPO未果,这次被同仁堂集团收购,也有望被纳入上市公司同仁堂。
不过,同仁堂表示,目前暂无收购天津同仁的计划,而是结合公司战略规划和天津同仁的发展情况,“在机会恰当时,与同仁堂集团协商将天津同仁纳入上市公司。”
同仁堂表示,天津同仁及其子公司的主要产品、销售渠道和同仁堂存在明显差异,现阶段收购天津同仁,若出现投后整合风险,可能导致上市公司业绩受到冲击、波动过大。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表示,未来并入计划可能会对同仁堂上市公司的财务表现产生积极影响,如通过整合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方式增厚业绩。
针对此次收购天津同仁,同仁堂集团表示,基于维护和推动“同仁堂”品牌的保值增值的战略考虑。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认为,对于天津同仁堂来说,此次被收购一方面可以借助同仁堂集团更广泛的销售网络和渠道,扩大品牌影响力,提高市场知名度。但另一方面,天津同仁堂需要适应同仁堂集团的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这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努力。“ 此次收购对天津同仁堂而言是一次重要的机遇和挑战。”
02
百年品牌纷争画句号
说起京津同仁堂之间的品牌纠纷,可谓旷日持久,甚至可以追溯至清朝光绪年间。
同仁堂,也就是北京同仁堂,该品牌始创于1669年(清康熙八年)。在北京同仁堂发展过程中,曾因资金周转问题,当时的北京同仁堂当家乐平泉不得不对外招股。于是,乐家女婿张益堂入股北京同仁堂,开始统领经营、分管制药。
但后来,乐平泉又重将同仁堂收回自营,张益堂不得不从北京同仁堂退股。而随后,张益堂就到天津另立门户——“京都同仁堂张家老药铺”,除了自己制药,还代销北京同仁堂的成药。1852年,张益堂将“张家药铺”改名为天津同仁堂。
京、津同仁堂的品牌纠纷也就此开启,早在清朝年间,京、津同仁堂就曾对簿公堂。
据《话说天津同仁堂》一书记载,光绪三十年(1904年)冬,北京同仁堂乐家诉天津同仁堂盗用北京同仁堂字号经营药材一事。最后的审理结果是:北京同仁堂不得在天津商界以同仁堂字号登记注册,天津同仁堂不得再到外地使用同仁堂字号经营,两家诉讼彼时以握手言和告结。
但双方的品牌之争并未就此终结,最近一次,双方于2021年就有过“交手”。
2021年8月,也就是天津同仁堂递交《招股书》不久,同仁堂集团以侵犯注册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为由对天津同仁堂提起诉讼,诉求包括停止使用“同仁堂”字号、变更企业名称,变更后的企业名称中不得含有“同仁堂”或者与“同仁堂”构成近似的字样等。
北京同仁堂集团亦在官网发表声明称,集团是“同仁堂”字号的唯一合法承继者,是“同仁堂”商标的唯一合法持有人。天津同仁堂也在官网发布声明称,天津同仁堂的企业名称、字号和商标等均系合法取得,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
不过,天津同仁堂也在《招股书》中坦言,若法院支持原告提出的部分或全部诉讼请求,可能导致公司面临需要变更公司名称、承担一定经济赔偿的风险。如果因诉讼变更公司名称,可能会对公司未来新业务开拓中的市场形象、声誉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公开资料中,没有找到有关该诉讼的判决结果。而2023年9月,天津同仁堂申请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文件,IPO随即终止。
IPO问询阶段,深交所也针对京津同仁堂的纠纷提出问题,包括要求说明天津同仁堂认为自身可以使用“天津同仁堂”与“同仁堂”两种标识、“同仁堂”字号的原因、法律规则依据与合理性,以及潜在败诉风险等。
业内普遍认为,天津同仁堂IPO始终不顺利的原因之一是与北京同仁堂的商标之争。
中国投资协会上市公司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支培元认为,同仁堂集团近期完成对天津同仁堂60%股份的掌控,此举深刻彰显其在中药行业布局的前瞻性规划:品牌聚合效应强化同仁堂品牌家族声望,增进市场辨识度与顾客忠诚度,稳固行业领军地位。利用天津同仁堂地区优势,完善地域覆盖,加速渗透北方市场,强化产业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整合供应链管理,达成规模经济,推动整体运营效益的跃升。
03
“拿下”天津同仁,
同仁堂酝酿什么大招?
同仁堂集团收购津同仁堂,不仅双方持续百年的品牌之争画上了句号,也有利于同仁堂发力院内市场。
所谓院内市场主要指中国公立医疗机构,包括城市公立医院市场、县级公立医院市场等,这是医保资金主要注入的市场,也是控费博弈的主战场;而院外市场,则包括广阔的线上线下零售药店与民营机构等。
同仁堂90%的市场份额在OTC(非处方药品)市场,院内医疗市场明显缺失。据医药健康信息服务平台“米内网”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北京同仁堂在实体药店的市场份额达19.24%,排名第一,其优势大单品安宫牛黄丸在院外市场表现突出。
来源:罐头图库
近期,同仁堂就在积极布局院内业务。
10月底,同仁堂董事会通过决议,公司子公司北京同仁堂商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同仁堂商业)拟支付1.05亿元,受让红惠科技所持红惠医药有限公司(下称:红惠医药)51%股权。11月初,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示,同仁堂商业收购红惠医药股权案获无条件批准。
据“财联社”报道,公司人士表示,“公司收购红惠医药是在医疗市场做的一个探索,我们以前医疗市场的份额比较小,现在从集团战略的角度,未来也想在该市场做一些发力。”
在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发布的2023年医药批发企业百强名单中,红惠医药排名第86名。不过,红惠医药主要商业销售区域仍以北京与周边地区为主。若公司未来要真正在医疗市场发力,则需要继续加大投入。
在院内市场,津同仁堂则已经拥有一定积淀。据津同仁堂的《招股书》显示,公司的三大主营产品——肾炎康复片、脉管复康片和血府逐瘀胶囊,占总营收的85%以上,是绝对的核心产品。而这三款产品作为处方药,均已进入医院内销售。
同时,自2021年以来,天津同仁堂的血府逐瘀胶囊和脉管复康片,还中标了中成药省级联盟集采、山东省第三批集中带量采购项目和全国中成药采购联盟集采等项目,进而加快了院内销售的脚步。
04
背后两大资本系族,一进一退
作为拥有三百余年历史的老字号企业,同仁堂在资本市场也已征战多年。
同仁堂于1997年在上交所挂牌上市,2000年拆分控股子公司同仁堂科技(1666.HK)至港股上市,2013年,同仁堂再推孙公司同仁堂国药在香港创业板上市,并于2018年转主板上市。
截至12月20日收盘,3家上市公司的市值分别为579亿元、59亿元、66亿元,总计704亿元。
已经拥有3家上市公司的“同仁堂系”,还有望迎来第4位家族成员。6月,成立仅5年的同仁堂医养,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了上市申请。同仁堂直接持有公司83.98%的股份。
同仁堂医养是一家中医医疗集团,以2022年的门诊医疗服务汇总收入计,同仁堂医养在中国非公立中医院医疗服务行业排名第一,是第二大医院集团的两倍。
相较于“同仁堂系”在资本市场的步步为营,津同仁堂背后的民营资本版图努力多年,都未拿下过一个IPO。
来源:罐头图库
被同仁堂集团收购之前,实控津同仁堂的是有着“老字号收割机”的张彦森家族。
张彦森曾是一名杂技演员,1994年结束了23年的杂技演员工作,开始下海经商,在靠创立餐饮公司和广告公司完成资本原始积累之后,“开疆扩土”盯上老字号。通过一番股权腾挪,张彦森家族在2002年至2007年,短短5年间,就拿下3个老字号——“天津同仁堂”“宏仁堂”和“天津狗不理”。
此后,3家老字号也走上了各自的资本征程。狗不理集团于2012年先于天津同仁堂冲击A股,但在2014年底被证监会叫停。据《华夏时报》报道,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被叫停的原因可能是其财务状况和长大性欠佳。
2016年,天津同仁堂和狗不理改道新三板。新三板在业内被认为是主板上市的跳板,就在2016年底,天津同仁堂就启动了IPO申请。天津同仁堂最终也未实现IPO。与天津同仁堂同时在新三板挂牌的狗不理,于2020年5月摘牌。
据“第一财经”报道,近期与北京同仁堂方面有过接触的中国泰壹投资集团董事长瞿镕表示,狗不理上市很难,估计天津同仁堂也是面临资金流的压力,现在的市场环境下,可能也有变现的需求。
对于京津同仁堂的世纪大和解,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评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