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利润奶牛”再遭甩卖,康恩贝想打什么牌?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1140b0b700e14330b2a779329e07c705~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69183776&x-signature=B6YM0oAkP3oQil%2FOIJl%2Fp%2Bry7Ao%3D如今康恩贝受政策影响虽面临转型困境,但还要转让头部产品的股权,到底意在何为?
文/每日财报 吕明侠
进入2021年以来,康恩贝在资产重构方面动作颇多,其中不乏净利润丰厚的子公司,让外界一度百思不得其解。
9月22日,康恩贝(600572.SH)披露资产出售公告,公司拟在浙江产权交易所以公开挂牌方式转让所持有的江西珍视明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珍视明公司”)42%股权,从而引入新的投资者。若本次转让成功,康恩贝仍将持有珍视明公司38%股权,不过需要留意的是,未来对珍视明公司的控制权或存在不确定性。
9月29日,康恩贝正式公布了挂牌转让旗下两大子公司的情况,分别以16.8亿元的底价转让江西珍视明药业有限公司42%股权,以2.03亿元底价转让贵州拜特制药有限公司100%股权。
如今,康恩贝受政策影响虽面临转型困境,但还要转让头部产品的股权,到底意在何为?
被榨干的“利润奶牛”们
据《每日财报》了解,被选择转让股权的珍视明,可以算得上是康恩贝的“聚宝盆”之一了。近几年在新消费浪潮的驱动下,通过对数字化营销和新零售的不断探索与经营发展迅速。2019年至2021年上半年,珍视明公司分别实现营收5.1亿元、8.12亿元、5.09亿元,净利润5625.73万元、9579.57万元、6956.75万元。
此外,根据天猫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21年8月底,珍视明牌热敷眼罩占领了35%的市场份额,眼贴为43%,洗眼液为38%。
事实上,对于康恩贝而言,如珍视明公司这样的股权转让并非个例。今年8月13日,康恩贝发布拟挂牌转让旗下公司股权的公告,以公开挂牌方式转让所持贵州拜特公司100%股权。
据悉,2014、2015年,康恩贝先后共投入27.59亿元收购贵州拜特100%控股。
贵州拜特被收购后,一度成为康恩贝的“利润奶牛”。其自收购以来销量连年增加,2018年,产品“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实现销量9201万支,同比增长14%,实现销售收入17.60亿元。
2017年、2018年,贵州拜特实现净利润分别为3.45亿元、3.73亿元,在康恩贝净利润占比达到48%、46%。自收购贵州拜特公司以后,康恩贝历年累计收到贵州拜特公司分红款计 21.13亿元。
但是,自2019年下半年起,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因政策影响被调整出各省级地方医保支付目录后,导致了康恩贝2019年出现首亏,并由此跌入业绩谷底。
此外康恩贝在今年6月,还以不低于5337万元的挂牌价在浙江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兰信小贷公司30%股权。
虽然企业通过出售资产来获得现金流,让公司更好的发展是一个普遍现象。但是要知道,出售资产来获得的现金流终究不持久,公司未来的平稳发展最终还是需要靠可持续经营的业务为支撑。
寄托保健类产品走出困境
在上述核心中成药产品销售受阻的情况下,康恩贝转型迫在眉睫,保健品业务一下子被提升到了“救世主”的地位。
康恩贝在今年半年报中再次表示,今后将重点发展包括非处方药及健康消费品在内的自我保健类产品业务。上半年,康恩贝自我保健产品类业务收入达到15.86亿,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51.01%,已成为占比最大的核心业务板块。
但面对新的市场,也就意味着大量的组织架构以及销售和渠道策略的变动,如何在“止血”的同时,腾出资源让公司有“造血”的能力。对于手上资源并不多的康恩贝,甚至已不容许有丝毫的差错。
除此之外,康恩贝研发投入的弱势地位也引来质疑。2020年年报显示,康恩贝销售费用24.69亿元,而研发费用则仅为1.85亿元,且比上年同期还有所下降。今年上半年,康恩贝销售费用12.87亿元,而研发费用再降为0.84亿元。重销售轻研发是许多医药企业的弊病,这也意味着公司未来发展动力的不足。
据国家监管总局和各地方监管局通告,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共检出39批次保健食品不合格。其中,知名品牌有哈药牌钙铁锌口服液、康恩贝玛咖咀嚼片、敖东锌泡腾片等,不合格项目涉标签、铅、锌、总汞、微生物指标等。
因此有业内人士表示,就目前来看,保健类产品固然给康恩贝带来了业务增长,但是对其未来能否承担起代表品牌价值的核心产品重任表示担忧。
转让珍视明或为单独上市布局
再说下珍视明。资料显示,珍视明公司专业从事医药研发、生产、销售,以生产五官科用药、眼部美护及健康产品为主。经过50余年的发展,珍视明公司积累了丰富的产品资源,产品覆盖眼部美护及健康产品和眼科药品两大类。
有接近康恩贝人士表示,珍视明资产状况和发展前景较好,引入投资者同时保持控股权的情况下,康恩贝似乎有意进一步让珍视明尝试独立上市。
对此,有媒体记者向康恩贝董事长胡季强求证,对方表示,康恩贝在珍视明股权上做减法,是为了康恩贝、珍视明各自在主业发展和股东价值上更好更快地做加法。
不过《每日财报》发现,对于是否有意让珍视明谋求上市一事,胡继强表示暂无信息告知。此外值得细究的是,康恩贝在受让方条件设计上颇为用心,要求拟受让方需要以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联合方式共同受让(不接受五个以上主体的联合受让)全部标的股权,其中任何单一拟受让方主体受让标的公司的股权比例不超过30%。同时要求,拟受让方主体之间不具有同一控制关系或一致行动人关系。
种种安排下,似乎确实有意在引导珍视明进军资本市场方面做进一步动作。
业绩方面,今年上半年,康恩贝实现营业收入31.2亿元、净利润2.46亿元,同比分别减少2.36%、49.2%。若扣除贵州拜特公司及持有JHBP(CY)股权因素影响后,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亿元,同比增长23.56%;扣非净利润为2.46亿元,同比增长124.36%。
尽管康恩贝对于营收、净利都给出了解释,但机构股东们却选择了离场。康恩贝中报显示,二季度,十大股东中的两大机构股东都在减持。
此外,在二级市场上,投资者们对康恩贝看法也是贬大于褒,反映在股价上不容乐观。截至10月8日收盘,其股价报4.28元/股,市值仅为114亿元。实际上自2015年,康恩贝股价达到33.63元/股昙花一现后,其股价整体呈下跌趋势,甚至在今年2月还一度跌到3.99元/股。
总体而言,伴随医药政策持续推进,药企的架构调整一直都在变动,今年下半年,药企出售资产或股份仍在不断发生,不过通过兼并、重组等动作的调整,医药行业的集中度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而至于曾经的“白马”康恩贝能否实现自身想要的结果,《每日财报》也将持续关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