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服务市场:政策热、市场冷、企业难
本报记者 王小霞“80后”的刘齐飞夫妇家有4个老人需要赡养。
“目前最急迫的是65岁的母亲因身体较弱需要照顾,我和爱人工作忙,孩子都是岳父岳母在照顾。所以疫情之前,母亲去养老院住了不到一年,因为不习惯又回来了。后来也试过居家养老,发现很多上门服务的质量参差不齐,而且大多比较贵,没办法,只好请了保姆来照顾,但保姆说只能干两年。”刘齐飞说,看到母亲养老有如此多难题,他不禁在考虑,未来自己要如何养老。
“老有所养”是所有人朴实和殷切的期盼,但与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当前,我国养老服务供给还有较多差距和不足。
人才、资金、运营均面临不同的困难
人口老龄化加快的趋势让养老成为人们最关切的话题之一。
中国经济时报近日进行的养老调查发现,大部分受访者需要承担养老责任或希望提前规划需求计划,但不少受访者对养老前景感到焦虑。服务机构少、服务标准尚不健全、护理服务供给不足等成为大家共同反映的问题。其中,55.2%的受访者称“当前养老机构太少”、73%的受访者称“养老服务缺乏标准”、66.5%的受访者称“照料等护理服务供给不足”。另外,公立养老机构一床难求、民营养老机构价格较高、就医难等也是关注的焦点问题。
“当前,养老市场的特点是政策热、市场冷、企业难。”一位养老机构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养老服务行业从人才、资金到运营均面临不同的困难,如行业人才紧缺、服务标准和价格体系不健全、老年人“不愿消费”情况较为普遍。同时,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方面仍存在政策落实难、准入审批难、融资难,民营养老机构缺乏持续的赢利模式,经营困难。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共有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35.7万个,养老服务床位813.5万张,至少需要养老护理员200余万名。目前养老护理员的缺口还较大。
普乐园爱心养老院院长闫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养老服务行业目前最现实的问题是人才匮乏,很多“新鲜血液”注入不进来,有的不愿意来,有的是干不长就走了。整体存在数量短缺、专业能力不强、社会地位偏低、流失率较高等问题。另外,养老服务的标准和价格体系不完善,城市与郊区养老服务市场发展不均衡且差异较大,设施布局与老年人口布局不匹配,养老用地难等问题也非常突出。
养老服务行业仍面临结构性问题
中国老龄科研中心老龄健康所研究员伍小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供需错位和资源错配。
伍小兰说,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看起来很大,似乎谁都需要,似乎什么都需要,但实际上大多数老年人或在老年期的大多数时间,其社会服务需求与其他年龄段人群并无太大差异,一般性的社会服务就能解决大部分老年人的一般性服务需求。真正刚需的是针对失能老年人的长期照护服务。目前市场能提供的一般性日常生活服务类项目多,老年人急需的长期照护、康复护理、心理慰藉等服务供给相对不足,价格适中的就更少,导致失能、失智、高龄、空巢老年人家庭的刚性养老服务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
“社会资本对普惠型养老服务投入也不足。”伍小兰表示,就养老而言,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是大头,机构养老为补充,也就是说约90%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协助下居家养老,约7%的老年人通过社区支持养老,约3%的老年人入住机构集中养老。但目前社会资本投入集中在机构养老,而且是高端市场、高收费的机构养老,对居家社区养老投资明显不足。究其原因,由于社区居家养老对经营场所的位置、环境、周边配套(特别是医疗健康资源)、消防、防疫等要求高,选址困难,容易出现“邻避”现象,且固定资产投资成本高、周期长、回报率低,在缺乏有力政策支持的情况下,社会资本积极性不高,也难以形成可持续经营局面。
近年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经济发达城市得到了较快发展,但就全国而言,仍面临社会参与不充分、区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融合发展理念也不足等。比如针对老年助餐规模有限、成本过高、难以盈利的问题,当前政策对鼓励利用现有市场资源推动融合发展的支持力度还不够充分。
伍小兰认为,政策应突出“保基本”“补短板”“促普惠”“放市场”,破解供需矛盾,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一方面从需求侧保障长期照护需求;另一方面从供给侧普及养老生活圈,围绕老年人的“床边、身边、周边”建设施、送服务。
此外,要创新支持社会资本发展的政策措施,解决社会资本进入普惠型养老服务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大力发展养老服务第三方机构,鼓励慈善资金、公益性资本、社会捐赠进入养老领域。同时,要特别关注疫情给养老服务机构,特别是给长期照护型刚需机构可持续运营所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切实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