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西咸一体化 陕西召开重要会议 努力缩小咸阳西安发展差距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T67U6qdFlRBRvq~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0465643&x-signature=3vbKH6o%2BVd5twACS9W5S%2BsgUl8c%3D省推进西咸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今年重点工作
两市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共商合作发展大计
5月16日,省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今年重点工作。今年西咸一体化具体怎么干?这次会议定了调。从公开报道看,会议内容中的两条“干货”值得关注:“促进更多发展要素向咸阳聚集”“推动更多科创项目、科创企业、科创产业在咸阳落地转化,努力缩小咸阳和西安之间发展差距”。这样的表述,在此前并不多见。
公开报道
①今年咸阳推进西咸一体化具体有哪些发力方向?
1.围绕秦创原咸阳核心区建设和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生态环保、公共服务等方面,精心谋划实施一批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大项目好项目,强化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硬支撑。
2.要发挥好市县园区作用,支持有关县市区与西安毗邻区域组团发展,加强全市统筹,积极承接西安非省会功能、跨区域成长性好的产业项目转移,形成联动发展格局。
咸阳还特别强调“要把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加快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的基础和前提”,以高密度现代化的互联互通带动和促进各个方面的一体化。
另据咸阳日报消息,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暨西安都市圈建设领导小组下设空间规划、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城市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和遗留问题解决8个工作推进专班,各工作专班由市级领导抓总任组长,按照“六个一体化”要求,全面推进西咸一体化纵深发展。
“六个一体化”,即空间规划一体化、创新驱动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生态环保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
②对于下一步工作这场会议透露不少干货(节选)
1.要以更大力度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紧盯制约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发挥西安龙头引领作用,增强西咸新区发展实力和可持续性,促进更多发展要素向咸阳聚集,实现西安、咸阳、西咸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2.要突出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发挥西安创新资源集聚、产业基础雄厚、市场规模大、辐射能力强等优势,建好用好秦创原,加速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推动更多科创项目、科创企业、科创产业在咸阳落地转化,努力缩小咸阳和西安之间发展差距。
3.要坚持同城化发展,强化规划协同、政策引领,一体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公共服务完善,循序渐进解决民生问题。
4.要充分发挥领导小组作用,加强重大问题研究谋划、统筹推进,西安、咸阳、西咸新区要狠抓工作落实、重点项目推进,确保西安—咸阳一体化每年都有实实在在的新进展。
5.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西安都市圈建设重大机遇,压实各方责任,强化政策支持,在国土空间一体规划、重点产业一体谋划、基础设施一体建设、资源要素一体统筹、生态环境一体保护上狠下功夫,全力打通难点堵点,推动西安—咸阳一体化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促进区域抱团发展、错位发展、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
观察分析
2025年是西咸一体化的一个关键节点
一、双组长制
从报道看,省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是去年成立的。记者注意到,“省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更早之前出现在公开报道中,应该是2021年6月底以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名义发布《关于印发西安市全面代管西咸新区指导意见的通知》。从媒体报道看,省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实行双组长制。省委书记刘国中和省长赵一德,同时担任组长。
记者注意到,西安市和咸阳市也已分别成立了市级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同样实行双组长制。去年10月14日发布的《关于支持西咸新区创新体制机制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试验区的若干意见》提出,成立西安市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负责新区重大规划调整、重大政策制定和重大项目推进的研究和协调。
2021年12月10日,西安市推进西咸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
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方红卫,西安市市长李明远任双组长。方红卫强调,省委、省政府决定由西安市全面代管西咸新区,是信任更是责任。我们要提高政治站位,牢记“国之大者”,胸怀大局大势,加速加力推动西咸一体化发展迈出新的步伐。
今年5月14日,咸阳市召开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暨西安都市圈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审议《咸阳市2022年度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工作要点》,研究安排重点任务推进措施。
相关报道披露,担任咸阳市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暨西安都市圈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的是,市委书记夏晓中和市长冷劲松(咸阳具体发力方向见公开报道①)。
二、缩小发展差距
经梳理发现,除开“西安—咸阳一体化”“西安都市圈”这些固定搭配外,西安和咸阳、西咸新区被多次提到(见公开报道②)。
如果说西安更多领到的是硬性任务的话,那么咸阳还获得了两项“大礼包”:“促进更多发展要素向咸阳聚集”“推动更多科创项目、科创企业、科创产业在咸阳落地转化,努力缩小咸阳和西安之间发展差距”,将此作为西咸一体化推进过程中的明确目标,这在此前并不多见。
事实上,此前舆论场上谈及西咸一体化,往往是“重西安轻咸阳”,谈论更多的是如何做大做强西安,至于西安和咸阳的发展差距日渐拉大却被忽略,甚至乐见西咸合并,如今明确以“努力缩小咸阳和西安之间发展差距”,这样的安排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咸阳和西安必须从“散装”走向“抱团”,但在推进过程中,并不是一味做大做强西安。
未来的西咸一体化,不是西安强咸阳弱,而是大家都优秀!
据咸阳日报报道,咸阳围绕秦创原咸阳核心区建设和产业发展,积极承接产业项目转移,加快电子显示、装备制造、医药等优势产业优势互补、集群化发展。初步谋划基础设施、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生态环保、公共服务等领域一体化重大项目103个、总投资2156亿元。
三、2025年
2025年,其实是西咸一体化的一个关键时间节点。
“加快西安咸阳一体化,推进都市圈核心区率先实现同城化,带动全域一体化发展”,“到2025年,西咸一体化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这是写进《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里的明确任务。掐指一算,还有三年多…… 华商报记者 杨鹏
推进一体化 共建都市圈
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
西安咸阳党政联席会议召开
5月17日,西安市和咸阳市召开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党政联席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会议精神,总结西安—咸阳一体化工作推进情况,共商合作发展大计。
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方红卫,咸阳市委书记夏晓中讲话。西安市市长李明远和咸阳市市长冷劲松签署《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发展合作备忘录》。西安市委副书记赵璟、咸阳市委副书记郭柱国出席。
方红卫指出,加快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必将有利于发挥西安国家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推动西安都市圈建设,引领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必将有利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必将有利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必将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提升中华文化魅力和影响力。
当前,共建“一带一路”、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叠加赋能,关中平原城市群、西安都市圈等区域规划深入实施,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已进入战略引领、加速推动、全面深化的新阶段。方红卫强调,希望两市以本次联席会议为契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胸怀“国之大者”,以西安都市圈建设为牵引,以相向共兴、合作共赢为目标,以空间规划、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一体化为抓手,强化一家亲、下好一盘棋、弹好协奏曲,绳其祖武、发轫远航,让“推进一体化、共建都市圈”成为关中大地的主旋律和最强音。
方红卫强调,要把一体化要求转化为工作机制、发展规划、支持政策、合作项目、具体事项,携手打造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活力迸发的内陆改革开放高地、传承中华文明的世界级文化示范区、共享高品质生活的宜居幸福家园。西安市委、市政府将坚定不移、全力以赴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用心用情用力深化合作、共赢未来,为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夏晓中指出,西安、咸阳、西咸新区地理相连、历史交融、文化一脉,是手足相亲的一家人。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两市一区”在工作机制、合作事项、问题解决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成果,以这次党政联席会议召开为标志,一体化发展、全方位合作必将步入快车道、迈上新台阶。咸阳市委、市政府将积极对接、主动作为,与西安市、西咸新区真诚守望、真心相助,携手谱写一体化发展、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夏晓中强调,要更加注重规划互联,加强汇报对接和政策争取,共同研究重大问题,努力实现“两市一区”国土空间开发、交通设施、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生态环保、文化旅游、社会事业等一体规划和布局,做到目标一致、重点相扣、力量聚合、共同发展。要更加注重发展互促,按照优势互补、错位发展、抱团做大的路径,突出项目支撑,落实“交通项目同步成网、产业项目错位发展、民生项目逐步到位、治理项目一体协同”要求,在秦创原建设、基础设施联通、产业协作、组团发展等方面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要更加注重治理互融,围绕推动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生态治理、城市治理、营商环境、社会治理中共做文章、做大文章。要更加注重交流互鉴,主动学习西安推动发展的大气魄大手笔和西咸新区创新驱动的新理念,探索文化融合、干部人才互动交流新模式,加强专班常态化沟通,全力促进共同发展。 华商报记者 肖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