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超1/4新药出自上海,首届产业周让更多“金点子”变“金种子”

2023-7-19 20:37| 发布者: 干将发硎鞘| 查看: 319| 评论: 0

新华社客户端上海10月10日电(记者龚雯)生物医药是上海“集中精锐力量、加快发展突破”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获批的创新药占全国1/4至1/3,近年来一些突破性的“首个”更是呈“开挂”之势喷薄而出。

10月11日,首届“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活动即将拉开帷幕,并将在今后每年定期举办,为期4天的活动将充分发挥上海在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作用,加强国内外产业交流合作,携手共创健康美好未来。

家门口的盛会,精彩看点目不暇接

今年“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的主题是“共济未来 驱动新生”。活动将采用“1+20”的形式,即1场高规格的开幕式和20场高端活动,全方位展示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优势和配套政策,促进各方思想碰撞交流、全球优势资源汇聚融通。

整个产业周将吸引百余顶尖科学家、百余顶级投资人、千余顶尖国内外生物医药企业CEO相聚上海。值得一看的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迈克尔·莱维特、“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伯礼等将发表主旨演讲,为上海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建言献策。

本届产业周还吸引了全球领先的金融机构的参与,比如摩根大通在美国举办了39届医疗健康大会,此次借助产业周的平台,首次到中国来举办医疗健康产业年会上海论坛。

活动期间,张江生物医药创新指数、生物医药“明日之星”榜单、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生态报告等将陆续发布。长三角药品和医疗器械审评检查分中心落地上海的阶段性成果,以及服务创新模式等业界关心的热点问题,都将通过本次产业周得到展现。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吴金城在新闻通气会上表示, 上海是国内生物医药创新高地,产业基础雄厚、国际化程度高、创新能力突出、人才优势明显、资本市场活跃,在上海举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活动,正是贯彻落实中央对上海的要求,主动承担国家战略,助力优化上海乃至长三角的生物医药产业生态,为建设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添砖加瓦。

“我参与过很多次在欧美举办的生物医药大会,当时的念头就是有一天不需要坐十几小时的飞机,在家门口与商业领袖和投资人密集会晤,探讨各种生物医药行业的热点话题。”2016年在上海创立了来凯医药的董事长吕向阳说,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活动密集、规格之高,可以媲美许多世界级生物产业论坛,期待在接下来的4天里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加速推动新药上市。

从0到1,上海创新药呈加速发展态势

首个中国自主研发的PD-1单抗药物、首个国产生物类似药、首个中国获批的CAR-T细胞治疗药物……尤其是疫情之下,从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智能影像产品,到新冠疫苗、新冠病毒中和抗体等,“你追我赶”的势头让人倍感振奋。



数据显示,2020年上海生物医药的产值达到1400多亿元,总产业规模达到6000多亿元,创生物医药产业历史新高。今年上半年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超过3500亿元,同比增长22.8%。

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张清表示,2019年至今,上海共获批一类国产创新药12个,其中今年已获批一类国产创新药6个,创历年新高,约占全国总数的1/4,包括我国首个特异性靶向MET激酶的小分子抑制剂,以及国内首发的两个细胞治疗(CAR-T)类产品全都在上海,充分体现了上海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引领能力。

医疗器械方面,上海累计58项产品进入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通道,其中22项产品已获批上市,今年有9项产品进入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通道,约占全国总数的1/5。

“长期以来,上海始终把提升生物医药创新策源能力摆在首位来推动全市生物医药高质量的发展。下一步,我们将久久为功,持续用力。”上海市科技委员会副主任朱启高说,比如积极推动新一代mRNA疫苗等重点产品的创新与攻关工作,力争早日上市。同时,加强基础前沿技术研究,积极承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重大新药创制”等重大任务;构建更加完善、更加高效的上海医学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体系;推动生物信息库、特殊稀缺样本资源等创新载体筹建工作。

携手共进,全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上海,既有跨国药企也有本土初创企业,同时还有大量一流科研机构和业内顶级投资机构,形成了一个完整创新生态圈,从早期研发、临床研究到商业化生产、上市销售,覆盖新药全生命周期。



目前,全球药企前20强的18家和医疗器械前20强的17家都已落户上海,设立中国区的总部、研发中心、办事处或者生产基地。1994年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成为首家入驻张江高科技园区的跨国企业,在华拥有24款产品,覆盖8大治疗领域,仅在今年上半年就实现10款新药及新适应症在华获批。

本土创新药企再鼎医药16个月内上市了3个肿瘤创新疗法,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杜莹表示,上海之所以能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的生物医药创新高地,既是努力的结果,也是合作的结果。就像此次产业周的主题,“聚全球之力”产生同舟共济的创新能量。

一颗颗研发硕果的背后离不开一个个制度创新的突破:上海在全国率先开展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打破企业“生产瓶颈”;首创建立市级医院医企协同研究创新平台——临床试验加速器,有效缩短临床试验平均启动时间;建立生物医药企业(研发机构)进口研发用物品“白名单”制度,完善信息化监管,提升进口便利化程度……

近期,国家卫健委发布《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管理办法(试行)》,把上海作为四个先行试点省市之一,充分体现了对上海的重视。“临床研究是生物医药转化的重要一块,我们将继续抓好专业布局、激发创新活力、支持成果转化,同时兼顾好创新与监管,在数据应用和隐私保护中下好一盘棋、打好组合拳。”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胡鸿毅说。

可以预见,越来越多的新药、好药将在上海这片活力四射的“热土”上迸发,为更多百姓带来健康福音。

来源: 新华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护士职业发展前景,应该让科室里的护士们了解

下一篇:当护士到底好不好?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自动引流系统 ( 湘ICP备17022177号-4 )

GMT+8, 2024-11-24 02:03 , Processed in 0.267573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