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划粥断齑——范仲淹的励志肄业之路

2022-11-14 01:19| 发布者: boters2005| 查看: 1261| 评论: 0

范仲淹两岁时,父亲便因病归天,留下他的母亲谢氏和他孤苦无依,艰难过活。
谢氏那时还年轻,便带着范仲淹再醮安乡县县令白文翰,继父为范仲淹改姓名为朱说。白文翰对范仲淹并未冷眼看待,视同己出,且寄与厚望,就这样,他度过了一个欢畅了童年,开启了他的念墨客涯。



为了科举,他奋发念书,为了不被俗事所扰,他专门来到醴泉寺闭关苦读。彼时他继父的家境已经比力拮据,他的母亲屡次劝他多带粮米,一怕儿子念书累坏身材,二怕给寺院增加负担,可他每次都不愿多带,并胸有成竹地说“我稀有的,很多很多”。
他初到寺院时,将粮米交给厨房一并建造,随钟声与僧人同用斋饭,可他偶然勤奋念书而忘了时候没遇上饭点,厨房又要为他重做,时候一久,他很是欠美意义,便备了小锅小灶,自己做饭。
他天天薄暮,量好米,添好水,加上柴,起头煮起了粥,一边念书一边看着火。粥煮好后,他便去睡觉,第二天早上起来,锅里的米粥已经凉透,凝固成了圆圆的一全部,他拿出刀,将其一分为四,早晨吃两块,薄暮吃两块,这即是划粥。
没有蔬菜,他便去寺院四周的大山中挖各类野菜返来吃,有野韭菜,野葱,野蒜,芥菜等,他将这些野菜捣碎,拌上盐巴,一顿佐餐的菜就成了,这即是断齑。
划粥断齑,范仲淹就这样在醴泉寺苦读了三年,过着自律而清贫的生活。数年后,他考取了进士,进入了宦海,在北宋历史上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划粥断齑的故事也激励了后来的广大学子!
指导教练:誉朗联系电话:1339266927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老板应该是布局者,而不是做事者

下一篇:小故事大道理:工作是一种态度,机会,靠自己创造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助梦创业联盟 ( 湘ICP备17022177号-4 )

GMT+8, 2023-11-30 11:29 , Processed in 0.176084 second(s), 3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