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借也不是法子,用上海人的话说,“脸皮不能太厚”。把摇杆还给表哥后,我在97年的各类电脑杂志报刊上寻觅潜伏的猎物。那会儿,微软各类摇杆型号广告遮天蔽日,可是价格都使人望而心叹。其中,最使我眼馋的是SideWinder 3D Pro,它那种对称精巧而不夸张的外形培养了我后来多年对游戏摇杆表面的呆板印象。
实在,直到2003年高考竣事,我都还从没有真正喜好过哪一款飞翔摇杆的操控感。暑假过半时,中学的好友告诉我他廉价买到了罗技闪灵钛翼(WingMan Extreme Digital 3D)用来玩他那时最喜好的《侧卫2.5》和微软《战役飞翔模拟3:欧洲之战》,而我带着我的正版《保卫雄鹰:IL-2战机》跑去他家一路蹭,最初非常肯定,闪灵钛翼正有着我最求之不得的整体操控感。
我2005年随着百口大箱小包去美国时,游戏摇杆这么夸张的累赘必定是带不走的,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我对摇杆打飞机的固执。下飞机安置下来两周后,我就在美国亲戚的帮助下到Newegg高低单了罗技 Extreme 3D Pro(国内叫盘旋钛翼)。那位在Nvidia任职的工程师亲戚恰巧也是飞翔模拟玩家,所以在买它时我并没有做什么作业,间接听取了他的保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