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狂纱 发表于 2025-1-1 16:31:00

想要不生病,需向内求“好药”,中医教您如何养好精气神

文/张其成 北京中医学大学 教授
几千年来,中医学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与健康作出巨大贡献,其制胜法宝之一,即“正气足,少生病”的健康观念。
闲邪存诚,养正远疾

中医之所以能存在数千年,根本就在于它实践有效。
根据《黄帝内经》所载,中医所采取的疗法有中药、针、灸、砭石、导引等多种。但无论是其中的哪一种,都遵循“阴阳中和”的原理。这就是中医的核心价值,即为中医之魂。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体生命与天地自然相和谐,而不敢太过肆无忌惮;个体生命与社会人群相和谐,而不得太过唯富贵是求;每个生命体自己的身与心相和谐,以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作劳有度、形与神俱为基本遵循。
基于这样的生命观,存诚和闲邪成了传统文化修心的一体两面。《周易》乾卦里讲“闲邪存其诚”,《黄帝内经》讲“志闲而少欲”。
“闲”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阑也”,就是栅栏的意思。中医学和《周易》的生命发展观,就是要用木头做的栅栏,将“邪”“欲”约束起来,然后让“正”存续发展。
如今,很多人对生命缺乏敬畏心,饮食无度,行为不约束,最终导致病邪作祟。
内求大药,生生不息

《黄帝内经》实质上是一部讲“内求”的书: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每一个人都要关注自己,在内求中得健康。比如关于治疗疾病的方法,《黄帝内经》整书中只有13个药方,却有很多其他养生方法推荐,可见治病不只靠吃药。
《黄帝内经》强调的内求,指明了正确认识生命的方法和道路。中医学主要靠内观、体悟、直觉来内求,首先是内观(内视),往内观看自身的五脏六腑,观看气血流动。简单来说,就是闭上眼睛去感觉、体会甚至结合感受想象自己身体内在的各种运行运化,不借用外部手段,只是自己去“看”自己、感受自我。然后是内炼,通过调整气血、调整经络、调整脏腑来达到健康、长寿。
中医学所认知的生命功能、生命规律,均是朝内看而“照察”出来的,如经络、脏腑、四气五味等。
真正上等的“仙药”是体内的精、气、神——“上药三品,精与气神”。修心、导气、养精,是中医学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总结出来的维护健康的方法。假求外物的目的,还是以使内在“正气足”为首要目标,调动患者自身的抗病力、痊愈力和生命力。
正气存内,邪却病少
者让人生病的风、寒、暑、湿、燥、火就是“六淫”了,其实六气和六淫本质上又是一回事,在其与人体生命的关系中却分正分邪。
如果导致生病,就是“邪”,如“六气”致病,就成了“六淫之邪”。
当然,外邪不一定会诱人生病,生病与否,还与人体内在的正气盛衰有关,与人体自身阴阳气血失和而内生之邪、体质环境有关。
《黄帝内经》认为“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防病、少病的重要举措就是养正气,以避邪气。
中医古书中所谓的“正气”就是人体的抵抗力,医者治病救人时,也要依靠人体的这种正气。
天气日凉,寒邪时有,变化的气候因素、偶发的食物失正、内生的水湿痰瘀等“邪”总会存在,人体无法与病邪彻底隔绝。防病保健,更值得我们关注的还是保持“正气足,少生病”。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想要不生病,需向内求“好药”,中医教您如何养好精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