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治理民为本 因地制宜兴产业

2022-7-23 17:39|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11| 评论: 0




改造完成的社区运动场地,为孩子们提供了户外运动的空间。余丹 摄



港美社区荷叶田田。余丹 摄



汕大学生为港美社区的防汛堤进行艺术化设计。余丹 摄



港美社区聚焦于社区党组织建设,精准对接群众。余丹 摄

7月6日,是汕头市金平区鮀江街道港美社区迎来“大变样”的日子。轰隆隆的挖掘机毫不留情地将藏污纳垢的厂房、窝棚推倒,昔日的违章建筑被碾碎成木块土屑……

“为了切实改善村居环境,清拆是必须的,绝大多数村民都是支持和认可的。”汕头市商务局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驻港美社区第一书记詹瑞云说。

“三清三拆”行动,是汕头市金平区建设宜居环境以振兴乡村的缩影。金平区位于汕头市中心城区西北部,涵盖整个汕头老城区,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地区是涉农地区。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金平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立足长远进行统筹规划,发挥自身优势,注重创新实践;建设一系列美丽乡村文化特色小镇,同时打造乡村文化产业名片,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发展。

●采写:余丹 实习生 陈芳

策划:廖奕文 统筹:杨可

牢抓党建

五个专业指导组常态化下基层

乡村振兴,党建先行。金平区以治理有效为依托,牢抓基层党建。在“头雁”工程中,选优配强社区党组织书记,以街道为单位,对全区171个社区党组织书记履职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分析,撤换3名列为“四不”的社区党组织书记,并及时配齐配强;做好基层党组织书记及后备干部的年度轮训工作,2018年全区共轮训基层党组织书记998人次。

与此同时,金平区成立区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区相关单位为成员单位,统筹领导全区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同时,在区级层面成立了五个专业指导组,常态化深入基层,加强工作指导协调,帮助民众解决实际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各个社区均探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党建亮点——

岐山街道马西社区紧扣住“民生温度”的发展思想,提出“有困难找党员、有需求找干部”的口号,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社区设立了党员先锋岗、党员志愿队,为企业、群众办理各项行政审批事务“跑腿引路”。

鮀江街道港美社区聚焦于社区党组织建设。在加强组织党支部学习中,以远程教育、学习强国APP等为平台,每周组织社区党员、“两委”干部重点落实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生态文明等内容的学习。实行“精细服务”居民的策略,建立港美社区党员网格管理公开栏,明确网格管理人员管理的区域和职责,准确对接群众服务。

规划引领

鼓励农民筹资 引导社会投资

在明确乡村振兴实施战略的路径方向、工作措施等的基础上,金平区率先出台《金平区“百村示范、千村整治”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建设审批程序》,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从小公园的“三环三线”修复,到乌桥岛棚户区改造,再到“厕所革命”,都是金平区坚持规划引领和机制创新,加快老城片区改造更新的工作体现。

在美丽乡村建设推进过程中,金平区打破了项目固定投资的做法,鼓励农民筹资,引导社会投资、社会捐资等,以此共建美丽乡村。其中,村居自筹资金达到5683万元。同时,建立“百企帮百村”工作推进机制。截至2018年,全区已有90家企业参与进来,覆盖全区46个涉农社区。

金平区还采用引导工商资本、社会资本等投入乡村振兴的做法,调动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多元投入,有利于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如马西社区就注重盘活集体资产,引入社会资本实施农贸市场改造,建成了汕头市中心城区首个超市式农村标准化肉菜市场——马西市场。2019年5月,马西市场被市文明委评为“汕头市文明集市”。

“用公平公正公开的竞投方式,引入市场资本和市场管理主体,让专业的人来管理市场,运营市场。通过实践,我们发现,这是一个多方得利的做法,旧市场拆除了,环境变好了,集体经济因此有了增长,村民满意度也提升了。”马西社区党总支部书记林坤辉说。

2018年,金平区31个社区被列入汕头市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对象,完成12个示范社区建设和46个社区整治,配合建成牛田洋堤外红树林景观带11公里。2019年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创建对象有18个社区,目前已完成美丽乡村整治规划方案的制订,清拆整治工作正在展开。

生态宜居

全力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

乡村振兴,改善人居环境是一场攻坚战。在城乡融合背景下,金平区全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打造生态宜居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幸福感。

例如,金平区大力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露天粪坑和畜禽养殖整治,同时强势推进“污水、垃圾、厕所”三大战役。截至目前,全区拆除违章建筑10669宗,清拆率达到82%。“治污水”方面,对全区20宗黑臭水体进行综合整治;“清垃圾”方面,实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建公厕”方面,现已基本覆盖所有涉农社区,预期在2019年至2020年,拟新改建公厕32座。

目前,金平区已全面展开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加快推进天山北路建设。“马西社区将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时机,一灌渠和二排渠在不远的将来就能从‘黑龙江’变成美丽的护城河,天山北路建成后,马西社区建村以来出入只有一条路的历史将不复存在。特别是实施“三旧”改造后,社区面貌更将焕然一新!”马西社区第一书记刘思哲说。

据介绍,港美社区将投入约400万元进行美丽乡村七个项目的建设,包括文化广场、社区体育公园、生态公园、进村示范路等。詹瑞云对此十分期待:“相信这些项目的落成将大大改变港美社区的村容村貌和完善村的配套设施,满足社区居民的生活需求,增强社区居民的幸福感!”

此外,在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金平区还将扎实推进韩江粤东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项目,加快推进黑臭水体整治和西片区截污管网、地下管廊改造升级。这些环保基础设施建成后,将进一步促进金平区乡村振兴。

产业带动

因地制宜开发文化旅游资源

产业兴旺,居民生活水平才有保障,乡村才能振兴。金平区出台《汕头市金平区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工作方案》,预期至2020年再创建1-2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尤其注重发挥牛田洋26万亩养殖基地以及冷链物流发展的优势。同时,促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互联网+”品牌宣传推广,加快农村电商发展。

同时,金平区注重挖掘地域文化、乡土文化,结合科学策划,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道路。比如,充分利用天港番石榴、莲藕、牛田洋青蟹等特色农产品,形成金平优势特色农业结构。此外,金平区坚持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业,利用当地的乡村特色、文化底蕴、人文风情等,建设沟南许地、桑浦山、龙泉岩、牛田洋等自然景点,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发展特色小镇。

自2016年以来,金平区致力于将沟南许地打造为“潮汕乌镇”,建成汕头首个文创旅游村。沟南许地人文底蕴深厚,许多人慕名而来寻味历史古迹。“肃肃尚书里,悠悠赏古祠”,穿过尚书街,探访许氏公祠;崇拜历代明贤,沉浸在嵌瓷、石雕等建筑艺术之中。“碧碧门前镜,兰桂展平湖”,经过治理的兰桂湖如明镜般清澈。

“我们村最好的资源就是历史人文,应该好好利用起来。现在村里的环境和基础建设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更有利于文化创意旅游村项目的开展。”许映斌说。

乡风建设

学雷锋志愿服务岗全覆盖

乡村振兴,文明“铸魂”。去年以来,金平区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打造了港美社区等文明乡风示范点,以点带面推进文明乡风在涉农片区全域覆盖,实现乡村环境面貌焕然一新,文明品位日益提升,文明乡风深入人心。为了提高乡村文明程度和居民文明素养,金平区还建立“一约四会”制度,在公共服务中贯彻文明理念,春风化雨建设乡风文明。

据介绍,金平区在保留本土特色文化的基础上,推进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目前已建成66个文明驿站、社区书院,18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实现学雷锋志愿服务岗全覆盖。同时,金平区充分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以主题公园、文明驿站为阵地,组织开展道德宣讲活动700多场次。2018年,涉农片区代表林玉微获“汕头市道德模范提名奖”,佘惠君获评“汕头好人”,光华街道、鮀莲街道胜隆社区获评“汕头市文明单位”。

在文明乡风示范点的打造中,港美农村书屋升级为金平区图书馆港美分馆,馆内配备电子借阅系统,电子图书约十万本,纸质图书约六千册。图书馆的设置和升级,更好地满足附近学生、群众的阅读需求,也更方便学生开展阅读分享活动。

此外,港美社区经常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引入潮剧名家演出、非遗项目舞骆驼、非遗项目剪纸和茶文化展示等节目,让社区居民感受潮汕传统文化的熏陶;在文化教育方面,港美社区邀请汕头市叶子公益志愿者协会前来举办公益科普课堂,同时持续开展其他公益课程,引导社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根据2019年工作安排,金平区还将进一步促进文化建设,同时,鼓励发动文艺志愿者队伍进工厂、进学校、进社区,以促进移风易俗,推动文明乡风的建设。

■故事

金平区沟南村:

“摸着石头过河”

致力打造“潮汕乌镇”

驱车驶进沟南许地尚书街之前,会经过一段“泥沙路”。骤雨初歇,道路泥泞,旁边的古榕树上挂着一个牌子,写着:“道路正在建设中”。

尚书街南邻兰桂湖,以曾任清代工、礼部尚书的许氏十八世孙许应骙命名。湖边有数十棵百年古榕树,北面有国家级文物宗祠大宅庙宇,是一条历史厚重的文化景观轴线,也是村民日常活动的主干道。

长约400米的尚书街如今铺满契合古村风貌的复古石板,但据沟南社区居委会主任许映斌介绍,去年今日,尚书街还是以植草砖为主,“女孩子穿高跟鞋走在上面会崴脚,下雨天就坑坑洼洼”。

去年,借助美丽乡村建设契机,沟南社区启动尚书街升级改造工程,一方面重新铺设排污管网,解决沟南村污水排放问题,提高村落防灾减灾能力;另一方面将原有的沙石路面铺设复古石板路面。许映斌说,年底前还将把周边“泥沙地”都铺上步行砖,让来游玩的旅客有更好的体验。

许映斌是土生土长的沟南人,带领记者实地走访沟南途中,就像是活地图,对古村落的一切了然于胸。许映斌说,2011年他回到家乡工作,这些年来古村人居环境的点滴变化,他都看在眼里。

一路走到后竹篮生态休闲广场,只见广场游乐设施、广场音响、休闲步道、公厕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广场上花卉草木遍布,错落有致,雨后微风吹送着阵阵清爽。许映斌说,三年前这里垃圾成堆,污水横流;村民违章搭建的养猪、养鸡场,时时散发出恶臭味,影响周围村民居住。

68岁的许浩群老人从小就居住在广场附近,谈起以前的居住环境,他连连摇头,嘴里重复强调着“好臭,真的好臭”。许浩群说,以前广场被人圈占养猪、养鹅,滋生很多蚊虫,现在改造后环境变得好多了,晚上广场十分热闹,已经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场所。住在许浩群家隔壁的许宏标老人今年80多岁,听闻记者走访沟南,他笑容满面地竖起了大拇指直说“好”。

环绕了沟南社区一圈,记者又回到尚书街。时值正午,尚书街旁的兰桂湖波光粼粼。许映斌说,经过治理后,兰桂湖水体变得干净澄澈。今年端午节期间还举办了赛龙舟活动,有近15万人次的游客来沟南游玩。许映斌的朋友圈还发布了当天的活动照片,只见兰桂湖上锣鼓喧天,彩带飘扬,周围观赛的人们热情高涨。

这是沟南社区发展文化创意旅游村的活动之一。记者获悉,2016年8月,沟南许地文化创意旅游村项目启动建设,致力打造“潮汕乌镇”,这也是潮汕首个文创旅游村项目。整个沟南社区“两委”干部为此尽心尽力,整体工作虽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据了解,项目进展受到个别因素影响,进展缓慢。

“目前沟南是汕头唯一一个以全村进行规划旅游的地方,此前没有可借鉴的案例,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碰到困难就努力克服。”许映斌给记者举例子,文化创意旅游村项目凸显古村风俗和厚重的人文底蕴,其中一个落点在于规划建设一定规模的、具有潮汕传统特色的民宿。然而,不少村民对此并不支持。

在此之前,项目的投资运营方就曾组织、发动全村村民前往福建厦门、泉州、漳州等地观看文化创意园、古村落旅游地,让村民真切感受和体验文创旅游带来的积极影响。许映斌说,当时去参观的有四五百位村民,大家回来后对文创建设的热情非常高涨,“但接下来碰到具体问题就一拖再拖,村民的疑问声也越来越多”。

对此,沟南社区“两委”干部颇为无奈,一间古民居,背后的产权可能涉及十几户人家,要做通所有户主的思想工作,并非易事。“既然如此,只能依靠我们用智慧去解决具体问题,想办法突破这些困难。”虽然目前文创项目因景点管理、村民沟通等问题进展缓慢,但许映斌依然信心满满:“合作的方法方式要继续改进,办文化创意旅游的目标是不变的,希望有关部门能够更加支持我们开展相关工作。”

八百年的古村落活化,宜居、宜养、宜游的沟南文创村,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接下来,沟南社区“两委”干部、党员代表们打算多下功夫,加大与村民的沟通,同时优化与投资运营方的合作模式,加快项目进展。“大家齐心协力把这件事做好。”

■记者观察

让城市与农村水乳交融

走进金平区乡村,或是村庄隔壁的工业区里车水马龙、熙熙攘攘,或是祠堂边古榕树下闭目养神的村民、神驰千里。这就是城市化进程下的金平乡村——既带着乡愁,也正焕发勃勃生机。

可以说,在金平区谈起“乡村振兴”,总是绕不开“城市化”这个关键词。

从牛田洋快速通道、天山北路等路网的建设完善,从黑臭水体整治的全面铺开,金平区特别是农村片区的潜力正在逐渐激活。但相对而言,客观存在的基础设施短板、亟需升级的营商环境、农村经济的低水平发展,成为金平农村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瓶颈。

在此背景下,金平区以党建为引领,以民生根本为导向,积极探索城村融合发展背景下高水平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践,采取“先易后难、以点带面、分步实施、整体推进”方法,从村庄的自然资源、田园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特色产业等方面发掘村庄特性,克服千村一面同质化倾向,着力勾勒“新时代农村风貌”。

乡村振兴本身就蕴含着城市化的元素。金平农村应坚持立足区情,坚持问题导向,大胆破旧立新,加大财政、行政资源倾斜力度,从“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入手,推动农村土地资源集约开发利用,逐步建立“产业集群引领、龙头企业带动”的农业发展模式,走出具有金平特色的发展道路,把乡村振兴的战略蓝图转化为可期的现实图景,实现城市农村水乳交融、美美与共、相得益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B2B电商“重模式”方兴未艾

下一篇:潮汕六月看赛龙舟,来这里就对了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自动引流系统 ( 湘ICP备17022177号-4 )

GMT+8, 2025-1-18 18:19 , Processed in 0.304658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