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第一家族”:千秋家国梦 世代赤子心

2022-7-23 21:04|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48| 评论: 0

广州,繁华的北京路附近,熙熙攘攘的高第街,有一条小巷叫“许地”,这里是“广州第一家族”许氏家族的故园。自晚清以来,许氏家族人才辈出,先后有21名举人、3名进士;近代以来,更是出了政治家许崇灏,粤军总司令、孙中山爱将许崇智,三任中山大学校长许崇清,鲁迅先生的爱人许广平等。

他们在祖国命运转换中承担过重要角色,因此,许家被称为“广州第一家族”。叶选平同志为许家亲笔题词:“千秋家国梦 世代赤子心”。

如今的许地,仍保留着许地门楼、许氏宗祠、许广平故居等历史文化建筑。近两百年过去,许氏家族已到了十二代,可留在这里的许氏后人并不多了,大多已迁往京、沪、江浙、香港及海外定居。

许氏后人许必传是家族推选的七人小组成员之一,七人小组全面负责许氏家族的各项事务。他作为七人小组成员,二十年如一日地为许氏家族收集文书资料,并不遗余力地推广维护许家历史建筑文物。至今,他们已经出版了5本家族书籍,通过各种详实的资料,不遗余力地推广许家文化,传承优良家风,让我们见证了一个家族融于血脉的读书传家和忠勇仁义的儒家思想。



20世纪30年代,许崇智(前排右一)与家人在上海摩西路(今陕西北路)公馆的合影。

根深叶茂

岁月见证家风成形

翻开许氏宗谱,祖上许永名离开广东汕头的沟南乡(即汕头市沟南许地),来到广州府,做起小本生意。10年后,40岁的许永名娶妻黄氏。婚后第二年,生下长子许拜庭,后来又诞下两子。后来,许永名生意遭遇挫折不幸离世。黄氏艰难将三个孩子养育长大。

许拜庭13岁到盐号当学徒。凭着精明和忠诚,成长为广州四大盐商之一。发家之后的许拜庭选址广州高第街购买屋宇,不惜重金聘请名师,严苛治理家学,树立许家正直、读书、勤劳、仁义的家风。

随着家业逐渐兴旺,许拜庭长子许祥光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率族人在高第街修祠堂、建大宅,此后许氏子孙在此聚居,世称“许地”,终成广州近代第一大家族。



许地东侧的祠堂,至今还完整保留着。

拜庭许大夫家庙是许氏家族繁华历史的见证。资料显示,当初的“许地”总面积达9700多平方米,包括家庙、戏台、藏书室、花园等,住有22房子孙。

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是许氏家族崛起的重要转折时间。这一年,许拜庭之子许祥光在中举12年之后,成为许氏家族第一位进士,戴上了红顶官帽。与父亲一样,许祥光同样有勇有谋。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英军欲借坚船利炮强行入城,许祥光带头捐献白银6万两作为军饷,并组织城内外居民日夜守城,成功抵制英军入城。

在清末官场,许氏家族的许应鑅、许应锵、许应骙均名声显赫。尤其是许应骙,官至一品,曾任礼部尚书、闽浙总督。许应鑅则以“清官”为理想,曾任江苏按察使、浙江巡抚等职。许应鑅任江苏按察使后,不到半年时间为民平反冤案百余件,被当地百姓称为“许青天”。

许氏家族的旧宅以许应骙时期最为辉煌,但清末分产分家后,部分分支开始衰落。曾几何时,“许地”代表的是一大家族的兴盛。曾在诗中感慨“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清代名人龚自珍,特别佩服许拜庭,多次拜访“许地”。两人交情甚厚,常在一起喝酒。

英才辈出

忠勇子弟保家卫国

许必传说:“许氏家族传承了‘忠勇仁义’的儒家思想,血脉中一直传承着刚正不阿的性格,坚守心中的原则和道义。”许祥光便是典型。他忧国忧民,坚持“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信念,胸怀报国豪情。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3月间,英军闯入珠江港口,欲强行入城时,许祥光带头捐献白银6万两,集合市民出兵、出武器,聚合团勇10万,劝集捐银40万,购买枪械、粮饷,日夜守城。

许氏家族第三代的许应鑅、许应骙兄弟俩考中进士后,也先后成为大清帝国的封疆大吏。许应骙官至礼部尚书、闽浙总督。许应鑅则以“清官”为理想,历任广饶九南兵备道兼九江关监督、河南按察使、江苏按察使、江苏布政使、浙江巡抚等职。许应鑅在江西的时间最长,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尤以兴办学校、建善堂、免除民间溺女婴陋习为突出。许应鑅任江苏按察使后,察吏治、纠冤狱,不到半年时间,为民平反冤案百余件,被老百姓称为“许青天”。

到了近代,许氏家族更是英才辈出。许应骙的侄孙许崇智,年少时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906年加入同盟会。许崇智在民国年间曾任粤军总司令,与堂兄弟许崇灏、许崇济三人追随孙中山参与二次革命、护法战争、北伐战争等。许崇灏是辛亥革命元老,孙中山的重要军事幕僚。许崇济是有“铁血将军”之称的东征名将。三人均在辛亥革命中立下显赫功劳,被称为孙中山麾下的“许氏三杰”。

读书传家

许氏族人名贤辈出

许必传说,许家的家风是:文要刻苦读书,武要忠勇仁义。许家人重视教育。从定居高第街开始,许家就不惜重金聘请名师,严苛治理家学。许拜庭的大儿子许祥光成为许氏家族第一位进士。后来,许祥光的十个儿子中,有七个兄弟接连中举,出现了‘七子登科’‘十子七贤’的盛况。”



孙中山赞誉养育了许崇灏、许崇济、许崇清、许崇年及照顾许崇智的朱太夫人“教子有方”,并在她60大寿时赠送牌匾。



1922年,许崇清(左一)、廖六薇(右一)与廖仲恺(右二)等人在日本合影。

许崇灏、许崇济的弟弟许崇清,是家族涌现出的近代著名教育家。他一生中曾三次出任中山大学校长,时间跨越新中国成立前后。“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中山大学要任命一位新校长,提名许崇清做校长人选之后,毛泽东主席马上予以批准,由此,他第三次出任中山大学校长,一直到1969年去世。”许必传说。

许家还有另一位文化名人,就是许广平。1898年,许广平出生在“许地”,她从小就很叛逆,8岁时就反抗缠脚。1917年,她在父亲病逝后和二哥投奔天津的姑母,当时穷困潦倒,连路费都没有,卖了一幅古画才成行。在天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读预科,她参加了五四运动。许广平于1923年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系,鲁迅成了她的老师。1927年1月,鲁迅到中山大学任教,许广平也跟随先生回到广州,两人感情进一步加深,然后走到了一起。新中国成立后,许广平历任政务院副秘书长、全国妇联副主席、民主促进会副主席等职务。”

后代子孙

不遗余力传承家风



6月2日,2017年广东十大“最美家庭”揭晓,许必传家庭赫然在列。

一段言简意赅的致敬词,让许必传感慨万千:“千秋家国梦,世代赤子心;七百载高风世承,一代代英才辈出。秉承祖志,好学勤俭,内修严谨,忠勇仁义。优良家风福泽后人。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文化成就出文武兼修,世代英豪的岭南大家。”



许必传夫妻

退休前,许必传是一家国企的工程师。1989年,广州市地方志办公室找到许必传的父亲许绍初,说因为许家很多人物在中国近、现代史中都有着重大的影响,要求许家协助他们编撰一本专门介绍“许地”的小册子。

父亲年老体弱,许必传就代表他写信向旅居海内外的许氏宗亲求援,征集、借阅各种史料,然后请家族内70岁以上的老人以讲故事的形式回忆家族史。当时电脑还是个稀罕物,资料全部靠手工记录和整理,许必传在爱人刘惠琼和当时刚读小学五年级的儿子许捷的支持和帮助下,前后经历300多个日日夜夜的努力,终使一本近5万字的《广州高第街许氏家族》小册子付梓。

小册子成书后,得到政府有关部门和族人的肯定。父亲许绍初去世后,许必传接起了父亲的班,逐步成为许氏家族事务的专职人员之一。今年已经66岁的许必传儒雅依旧。

这些年来,许必传一直在为家族事务奔波。专心负责许氏家族事务。潜心搜集整理许氏家族文献资料,保留修复许家珍贵的历史资料。

“家风对于一个家族来说,就像一个人的灵魂一样,特别重要。作为许家的后人,我有责任和义务把许家的历史整理出来,让许家的优良家风展现于世。因为有了千千万万个家庭的优良家风在传承,我们的优良传统才能真正保留下来。”今年已经66岁的许必传已经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儿子许捷也加入了进来。“我希望能把正直、低调、勤奋、务实的家族精神传递下去,未来让我的儿女和他们的子孙都能够看到,并传承下来。”许捷说。

传递岭南好家风,

下一站惠州请接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B2B电商“重模式”方兴未艾

下一篇:山海粤东,最忆汕头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自动引流系统 ( 湘ICP备17022177号-4 )

GMT+8, 2025-1-18 18:03 , Processed in 0.273584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