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应我,不要再被“元宇宙”骗了,好吗?

2022-11-5 20:1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407| 评论: 0

要说近几个月最火的概念,“元宇宙”当仁不让。大家知道,扎克伯格把Facebook改名为元宇宙(Metaverse),马斯克也频繁为虚拟货币站台,艺术圈很多人大谈NFT(非同质代币),“元宇宙”概念在商业圈爆火、爆炒。据说有人在网上卖元宇宙的课,一个月就挣超过百万。





每分钟,微博上都不断有用户讨论关于元宇宙的投资技巧,或者贩卖商业课程。“元宇宙区块链游戏”等概念股票层出不穷,瞬息万变,元宇宙房产越炒越热,每周交易额高达数亿人民币。央视、学习强国等官方媒体不断发声,提醒可能的风险与骗局,但是这股投资热潮只增不减。





商界起了个头,国内学界也跟进热议。不少人文社科学者都批评元宇宙的过热,很多人看到了“元宇宙”概念的再次火热,其实是资本逻辑的新发展,也会带来新的异化。之前,著名科幻小说家刘慈欣就已经批评过元宇宙,得到很多赞成的同时也招来了不少骂声。然而,种种讨论却让“元宇宙”更热。





各种元宇宙叙事满天飞:神乎其神的想象,恶搞的段子,发财的小道消息,以及谣言、骗术……什么都有。

有个人写了个段子说:“我要提醒一下冷嘲热讽的各位,冥币,它也是metaverse,元宇宙概念。虚拟世界(往生)硬通货,妥妥的当下热点,未来发展方向,而且有落地,有共识,用户技术突破十亿,不依赖VR、AR技术瓶颈。”






从事相关研究的科技人员着急了,赶紧站出来声明:与元宇宙相关的主要是虚拟实在(VR)技术、区块链技术,尤其是其中虚拟货币技术、NFT技术,电子游戏设计技术、5G6G新一代移动通讯技术等新科技,它们最近的阶段性突破,出现了会聚在一起的新趋势。

元宇宙既没有有些人说的那么玄乎,但也不是一个骗局。但是,科技人员说的东西太专业,被淹没在众声喧嚣之中。

我们的问题是:哲学家究竟怎么看待元宇宙呢?我们该警惕的究竟是什么?


01

你说的“元宇宙”是哪个?

从技术、学术、话术与艺术来看


作为职业哲学家,首先要提醒诸位:必须区分“元宇宙四术”,即元宇宙技术、元宇宙学术、元宇宙话术和元宇宙艺术。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很可能是不同的元宇宙叙事。

科技人员讲的是元宇宙技术,说的比较实在。新技术目前进展很清楚,但应用和落地很复杂。AI大火五六年,推广开来的产品不多。

元宇宙有什么可以落地的新产品?很多人质疑,风口过后,会不会就是多卖了几个虚拟头盔、虚拟眼镜,多开发了几款3D电子游戏呢?努力推动技术发展,是科技人员考虑的事情。

与科技人员非常不同,资本讲的是元宇宙话术,全是人类新未来、世界新纪元之类,不少玄而又玄的神话,莫名其妙的大话,以及轻松赚快钱、赚大钱的迷魂汤。



《头号玩家》电影截剧照


资本考虑赚钱。技术创新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这一百年来大的经济危机,都是靠一波新的科技应用浪潮,才真正走出去的。

技术创新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的基础,只有不断推出新技术产品,才能维持经济健康。因此,资本炒作技术新概念,属于常规操作,无可厚非。元宇宙话术实质是资本推销术。

资本推销VR技术已经不是第一次。讲到元宇宙,总提到两部科幻电影:《头号玩家》、《失控玩家》。其实20世纪90年代,欧美就有过一波热潮,好莱坞跟风拍过许多相关科幻电影,早期的比如1982年的《电子世界争霸战》,2010年出了续集《创.战纪》;1990年的《全面回忆》;1999年的《异次元骇客》《感官游戏》《黑客帝国》等。



《电子世界争霸战》电影海报


讲到元宇宙,总会提到“第二人生”(Second Life)游戏。实际上,20世纪90年代类似游戏就有了,在中国当时有个有名的“第九城市”社区,有人甚至在里面办过虚拟婚礼,当时就引起了很多人前往围观。

热潮过后,痕迹不多。

推销术推销的产品,终归要有利个人生活,有利社会福祉。对不对?这就是元宇宙学术思考的问题。人文社会科学的学者、知识分子说的是元宇宙学术,媒体和公众受它的影响最大。

元宇宙发展下去,会不会让大家的生活过得更好呢?

据报道,首尔市是第一个入驻元宇宙的首都级政府。有人质疑,网上办事大厅就很方便,为什么一定要带上头盔,去见见办事人员的虚拟化身(Avatar)呢?这增加了社会交易成本。

再一个,元宇宙技术是高耗能的。有这么多能量消耗吗?有人说,消耗如此多能量,用于玩几个游戏,创造身临其境的感觉,完全没有必要。

还有元宇宙的脆弱性问题。今年的郑州水灾,网络非常脆弱,电一断,扫描支付都无法完成,非常尴尬。这种情况发生在元宇宙上,结果会怎么样?大家可以自己想。

最后,艺术家受到元宇宙激发,大谈元宇宙艺术,考虑美的新表达和新形式。比如众多元宇宙科幻文艺作品,还有VR电子游戏中包含诸多艺术要素,尤其是NFT(非同质化代币)可以保护数字艺术品版权,因而扩大了原创性艺术品的范围。元宇宙艺术受到元宇宙学术和技术的启发,对一般公众影响很大。





各种元宇宙的说法,要看看谁说的,这叫话语分析方法。作为学术研究者,对技术、话术都要保持距离。总的来说,技术发展要支持,但也要防范技术风险;经济发展要支持,但夸大其词的割韭菜行为必须要声讨;元宇宙艺术勃兴同样良莠不齐,要去其糟粕存其精华。


02

“新瓶装旧酒”:元宇宙是赛博空间的一种形式


新冠疫情爆发之初,媒体采访大哲学家哈贝马斯,结果他说:哲学家最好不要太早对疫情发言,先看看、想想。我也认为,“哲学要把握时代精神,而哲学家又要时刻警惕不着迷于轻佻的当下”。

但是,我已经是第二次公开谈元宇宙了。因为我认为,“元宇宙”术语虽新,但从本质上看却并没有什么新东西,在差不多二十年前,我读博期间就发表过相关论文。

元宇宙概念,属于“新瓶装旧酒”,它不过是赛博空间的一种形式。如果非得夸奖一下,它是赛博空间的“高级”阶段。与网络空间相比,它出现的时间迟不了多少,发生的原理也没有差别。

什么是赛博空间呢?我们坐在电脑前,打开电脑,用鼠标、键盘开启一个超文本环境。在网上冲浪,感觉显示屏背后有一个巨大信息空间,各种信息不断涌现、变化和流动。似乎这些信息在某个确定的地方,是鼠标、键盘引领我们进入那个地方。这就是赛博空间。





实际上,并没有这么一个确定的物理空间。赛博空间既不在屏幕之后,也不在硬盘之中,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把电脑当作某种入口,通过它我们与其他坐在电脑前的人发生接触。

也就是说,赛博空间是上网的人想象出来的。对不对?要是没有人的想象,就没有赛博空间,也没有虚拟交往。

中山大学翟振明认为,赛博空间是隐喻意义上的空间。我表示赞同。我进一步认为,赛博空间是想象空间、幻觉空间。我们看心理学类型电影、精神病类型电影,各种癔症病人、被催眠的人“看到”各种奇怪东西在某种空间中展开,都是想象空间。

从哲学的话语说,虚拟交往的非直观性决定了主体想象力在虚拟交往中的关键作用。身处元宇宙的人要想象自己面对的化身背后是现实的人,处于和自己一样的心理状态下,如此双方的虚拟交往才能与现实交往等效。

电子游戏的研究者们发现,人们在线上互动时,仍然非常“人性化”,和现实世界中没有本质的区别。区块链技术生产的虚拟货币,如果没有足够集体想象力,就无法起到与现实货币一样的功用。

1984年科幻电影《全面回忆》中,男主是一名采矿工人,在元宇宙中化身为火星特工,一开始迟迟不能进入角色。后来进入角色后,到火星上经历一系列任务和追杀,完全忘记自己是个工人,反过来把以前的工人身份视为被政府清除记忆之后故意安排的,而他原来的妻子则被他认为是监视他的政府特工,而女特工敌人才是他真正的妻子。



《全面回忆》电影剧照




VR想象深到一定程度,可能出现幻觉。换言之,想象与幻觉是硬币的两面。元宇宙结合多种新技术手段,更容易让人产生幻觉。从这个意义上说,可以说元宇宙是更高级的赛博空间。


03

“元宇宙反叛”:四种可能的技术风险


既然技术上更先进,幻境更完美,为何说“元宇宙的反叛”呢?这是从元宇宙与人的关系来看的。元宇宙是信息新技术会聚的产物。元宇宙的爆火,是“技术的反叛”的又一佐证。元宇宙相关的科幻电影,无一不包含反叛的元素。在元宇宙中,人与技术的关系激化了。对不对?

【注:此前刘老师已经在博雅讲坛讨论过“技术的反叛”,见“《鱿鱼游戏》中的科技敌托邦,会是我们的未来吗?”】

具体来说,元宇宙的反叛至少有4个方面:

“真理之死”:没有什么真假



这是第一个反叛。

想象力使得人沉浸于元宇宙中。如果没有沉浸,元宇宙将会烟消云散。沉浸有度的区别,网页沉浸较浅,VR导致深度沉浸,到了元宇宙则达到全身沉浸。这是元宇宙最重要的特征。

虚拟头盔屏蔽真实世界,VR技术是屏蔽性的超级多媒体,元宇宙是此类技术发展的极致,显得更加“真实”,甚至“比真实更真实”。因此,说元宇宙更高级,是说它导致更深的沉浸。

如果没有幻觉,元宇宙就不是元宇宙。所谓虚实融合,实质上是持续的幻觉状态。《黑客帝国》中的Matrix,是对元宇宙幻境的极致想象。看似美好富足的世界,不过是给机器人供给能量的虚拟装置。元宇宙中的人,处于虚实不分的状态。或者说,区别真假对于他/她已经完全失去意义。真实不是存在不存在的问题,而是根本不值得去寻找。



《黑客帝国》电影剧照


当真假混淆之时,探索真理无从说起。说什么真理呢,对我有用就好。科幻电影《异次元骇客》的结尾,非玩家角色(NPC)黑人警察说了一句话:我不管这个世界是真是假,只要求你们不要来骚扰我们的生活,破坏我们的秩序。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异次元骇客》直接艺术地彻底击碎了真假之分。

故事从1999年洛杉矶开始,VR设计者设计了元宇宙中1937年的洛杉矶,设计者经常戴上头盔,到其中与1937年他设计的美女幽会。结果一日他回到1999年就突然死去,死前在VR中留下一封信给男主。男主进入元宇宙调查,发现元宇宙的化身都有思想、有灵魂,也不知道自己是化身,然后明白了为什么1999年洛杉矶有人要极力关闭这个VR了。

后来,1937年元宇宙中酒保发现自己是VR,方法是开车来到世界的尽头,发现那里是没有渲染的电脑设计线。酒保居然从1937年来到1999年,男主也遇到很多奇怪的事,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也是VR,结果开车到1999年洛杉矶的世界尽头证实了这一点:他是2024年洛杉矶某人的化身。而1937年元宇宙设计者留下的信,内容便是他发现自己也生活在元宇宙中,就是因为这个发现被杀的。

最后,男主来到2024年洛杉矶,与女主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看来2024年的洛杉矶可能也是元宇宙,要不他怎么能在本主死掉后,自动来到2024年的世界呢?


《异次元骇客》电影剧照



简单地说,情节是这样的:元宇宙1中的设计师的制造元宇宙2,元宇宙2中的设计师制造元宇宙3,如此可以至于无穷。本主和化身可以相互替换,穿梭于不同的元宇宙中,大家都有意志和灵魂,大家都要自由和爱情,根本没有什么真假。


按照这个思路,我们生活的物理宇宙,有没有可能也是沉浸幻境呢?或者说,实在性即为沉浸性。有一些宗教修行者,认为世界都是梦幻泡影,通过某些技术性的修炼方法,切断受想行识,观想某些虚幻场景,谓之为“转境”。我想称这种沉浸为实在沉浸,这是比全身沉浸更高的阶段:此时虚即为实,世间因此而生。


此时,我们不再讨论元宇宙和物理世界一样真,而是说物理世界和元宇宙一样假。换言之,真实世界开始死去。


“摒弃超越”:虚无主义的胜利



这是第二个反叛。


全身沉浸时,沉浸其中的元宇宙幻境究竟是什么呢?是感觉,纯粹的感官体验或感官享受。在元宇宙,感觉至上。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I think, therefore I am。在元宇宙中,我感觉故我存在,I feel, therefore I am。


元宇宙中感官得以放纵,让人感到奇异的自由。在《全面回忆》中,男主进入元宇宙中,原本普通矿工,一下子成为武功高强的特工。在《头号玩家》中,男主飞车技艺高超,纵身跳下高楼,而现实中他是个连VR装备都买不起的穷小子。


在宇宙中,人将感官视为真实和实在的最高判准。通过感官满足,元宇宙看起来能够解决所有世俗的现象需要、经验需要和感官需要,放弃对更高本体和人生意义的追问,只剩下对感官的极致沉浸。当下的体验无比地真实,彻底的世俗现实最后滑向虚无。


在《感官游戏》中,有一幕令人印象深刻。男女主角进入元宇宙,来到一家中餐馆,厨师端上一些奇怪异形生物食材,然后电话响了,他接到任务指令,杀死端菜上来的厨师。这个厨师是个非常和蔼的华人,但男女主角完全把杀人当作游戏指令,端起一锅热汤就浇到厨师头上。无厘头的杀人场面,极度让人不适,完全就是为了体验某种虐杀的感官刺激。整个电影中的人物,都像神经病一样,除了追求刺激,还是追求刺激。




《感官游戏》电影剧照



在元宇宙中,人可以拟像一个本体,但它终究是人的创造,而不是世界的真正根源。《头号玩家》中的上帝,是“绿洲”游戏设计者的化身,因为本主已经死了,这个化身不过是一个元宇宙程序。《黑客帝国》中的上帝,是男主面对的巨大机器人,还有矩阵之母女先知,矩阵之父男先知,它们操控着Matrix,实际上都是程序,就连一心要毁灭世界的史密斯,可以无穷复制自己,终归也只是一个程序。


什么都没有!元宇宙向大家兜售的不过是虚无,是虚无主义。这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虚无能换钱。虚无与资本结合,是不是某种新的虚无资本主义呢?


元宇宙中虚无笼罩一切,是现代性危机的又一次爆发。虚无主义的盛行,是现代性危机的标志。虚无主义的扩散,工具理性应运而生,迅速地在都市中扩散,成为世俗生活的最高教条。世俗的目的是什么?虚无主义的回答就是感官享受。


元宇宙的崛起,是相对主义、虚无主义完全占领当代文化的宣言,是真正的毒品而非解毒剂。


正如《头号玩家》开篇指出的,大家沉迷元宇宙是因为现实世界不完美。元宇宙很完美,但却是假的,却是虚无的。这提醒我们:对完美的追求必须有度,绝对的完美结果是绝对的虚无。在现实世界中,人性不完美,世界不完美,但是它们是真实的。或者说,不完美的世界才是最好的世界。对不对?


“自愿坐牢”:从圆形监狱到舒服的电子牢狱



这是第三个反叛。


谈这个问题,要回到有名的“电子圆形监狱”(electronic panopticon)理论。


工业革命的早期,资本家搞“圈地运动”,强迫农民成为天天上班的工人。当时很多人不愿去工厂上班——田园牧歌多好啊——于是流浪汉、乞丐、妓女和黑帮分子等激增。面对此种情形,哲学家边沁提出圆形监狱理论,宣称可以彻底解决泛滥的社会治安问题。


什么是圆形监狱?圆形监狱的中心是看守监视囚犯的了望塔,四周是环形分布的囚室。看守可以24小时监视囚犯,囚犯却看不到看守。而看守也不自由,因为上级可以不定时来视察。一句话,圆形监狱原理就是“无处不在的监视”。


后来,哲学家福柯指出,圆形监狱不光监视,还可以采取措施改造罪犯行为,并根据改造效果调整改造方案。福柯称这种改造为“规训”,认为规训技术可以用于对所有人进行改造,还认为圆形监狱原理早就从监狱中扩散到整个社会,所以现代西方社会本质上是规训社会,或监狱社会。


“无处不在的监视”,在互联网出现之后,开始成为现实。于是,一些思想家担心,互联网可能成为电子圆形监狱。智能革命爆发之后,问题就不仅是隐私问题,因为除了监视,机器人可以被授权采取行动,比如对人进行拘押。智能技术可能带来真正的牢狱,我称之为“电子圆形牢狱”。


在我看来,“电子圆形牢狱”有两种。一种是恐怖的,好莱坞很多“AI恐怖片”想象过。最著名的Logo是科幻电影《终结者》系列中的天网:机器人在其中残酷统治人类。而另一种是舒服的,元宇宙就是舒服的电子牢狱之大成,很多人愿意成为其中的囚徒。




《终结者》电影剧照



《黑客帝国》的Matrix就是舒服的元宇宙,以20世纪末发达资本主义富裕社会为模板。它是如此舒服,以至于叛徒赛弗不愿在物理世界中生活,不惜出卖战友,也要回到Matrix中去,情愿做机器人的电池。


科幻电影《虚拟革命》中的赛特尼斯(Synternis)也是舒服的元宇宙。有一群革命者,千辛万苦,在男主的帮助下,将病毒植入元宇宙公司主机,破坏元宇宙,以为人们会重回现实。结果呢?被迫下线的暴民,涌入革命者的据点,把他们全部打死,然后重新回到元宇宙中。




《虚拟游戏》电影截图



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结尾。在我看来,它出现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头号玩家》中正义战胜邪恶、元宇宙被控制的happy ending。到了这种状况,这些人是不是已经自愿在元宇宙中坐牢了?


人一旦进入元宇宙,一切都会留下痕迹,完全谈不上什么隐私了。可你是自愿放弃隐私的,对不对?


元宇宙可以用来研究人类的行为,研究如何控制人。比如,研究让玩家在游戏中成瘾的技术,让你不可自拔。福柯讲的规训,此时成为我所称的“电子规训”。可你是自愿被控制的,对不对?


元宇宙和其他舒服的电子圆形监狱一样,从根本上都是被自己的感官欲望关押的囚徒。




“元宇宙极权”:元宇宙与极权主义国家的融合



这是第四个反叛,最可怕的一个反叛。想一想,元宇宙如果与极权主义融合起来,结果将会怎样?有没有感到不寒而栗?


不久前,《大西洋月刊》发表一篇攻击互联网巨头的文章,认为Facebook与其说是社交平台、公司或程序,不如说是一个“国家”。文章认为,进入元宇宙之后,物理土地不再重要,而Facebook 已尝试发行虚拟货币。扎克伯格以“治理”的理念,来管理平台,尝试建立类似立法机关的下属机构,29亿用户就是他治下的“公民”。


所以,Facebook更像一个国家,通过疑似影响选举、“封杀”特朗普等行为,展现了它对现实政治的影响力。但Facebook无论怎么标榜自己的“民主机制”,从根本上说都是为股东和资本家服务的。因此,元宇宙公司对社会的伤害,大于对社会的促进。


这篇文章警示了元宇宙的政治风险性,我很赞同。但是,作者似乎在以Facebook威胁国家权力的名义,鼓动政府铲除互联网巨头。这一点我觉得作者有些异想天开。为什么呢?资本主义国家就是由大资本操纵的,互联网资本是其中之一。资本主义反垄断是表面上的争斗,更深层的是资本与国家的一致性。



我以为,最可怕不是元宇宙挑战国家,而是“元宇宙加极权国家”,走向我所谓的“元宇宙极权主义”。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所说的“元宇宙的反叛”,亦是资本和权力反叛民主制。


《虚拟革命》描述了元宇宙与国家机器融合的可怕景象。大家生活在元宇宙中,成为连接人,躺在虚拟连接椅上,街上空无一人。对于政府来说,这些天天躺着不动弹的连接人,天天吃外卖,寿命缩短到40多岁,政府不用考虑他们的养老、医疗,而且他们天天在线上的完美世界中,对现实没有怨言,很好管理。政府支持元宇宙,公司更不用说了。在电影中,公司和政府制造出某种病毒,可以定点杀死上网的人,谁不服就杀死谁。


反对元宇宙的人,同时是国家和公司的敌人。而且,也成为连接人的敌人。电影的最后,男主得到了余生够用的财富,但无处可去,也加入元宇宙中,了此残生。电影中,男主的黑客朋友说了一句:“这个世界已经无法修复了,兄弟,我谁也不选,只选择钱。”这句话形象地描述出元宇宙极权主义的可怕。




截图来自B站up主"穷电影"




当然,必须要区分元宇宙技术、元宇宙公司和元宇宙国家。元宇宙相关的技术发展,可以与民主制结合,也可能与极权主义结合。但是,元宇宙电子游戏、元宇宙社区天然就是等级制的,不同等级的玩家有不同的权力。不少元宇宙应用需要大量收集用户的信息,到了一定规模发挥作用,因而天然有技术极权倾向。对不对?

总之,元宇宙极权主义不见得会出现,但却是第一个要警惕的。


04

“元宇宙选择论”:努力用行动控制新技术发展

最后的问题是:面对元宇宙的反叛,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这要回到我对“技术的反叛”的回答,即“技术控制的选择论”。


一些人认为,技术虽然是人类发明出来的,但它具有某种自主性,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并非完全听命于人类的。


这种观点容易导致宿命论:如果元宇宙是自主的,人类如何可能左右它呢?因此,技术自主性往往与“技术失控论”相联系,即技术发展必然或者已经失去控制。


我反对类似的主张。在我看来,主张技术自主的实体论,否定技术自主的工具论,都是哲学观念,而并不是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客观理论,也就是说你不能说在科学意义上哪一个对或哪一个就错了。


无论技术自主与否,有价值的问题是:面对元宇宙,第一,我们有没有决心和勇气控制元宇宙?第二,更重要的是,为控制元宇宙,我们愿意付出何种代价甚至牺牲呢?显然,这是个行动问题,它的答案在于人类必须选择行动起来,想办法控制技术的发展。


在我看来,元宇宙并不必然导向资本口中的“人间天堂”,或者反对者口中的“人间地狱”。结果究竟怎样,关键在于人的努力控制。元宇宙与人的关系,终归是人经由元宇宙与其他人的关系。《电子游戏争霸战》及其续集《创.战纪》,生动地说明程序背后,是利益冲突的人之间的搏杀。


说到底,技术不会反叛,真正反叛的是人,或者说一群人对另一群人的反叛。危险的是运用技术的社会理念和社会制度,而非元宇宙技术本身。更应该警惕的是元宇宙话术,而非元宇宙技术。


在《黑客帝国》第三集的结尾,男主与机器人和解,共同消灭变异程序史密斯。然而,和平终究是暂时的,《黑客帝国》第四集马上要上映,Matrix将再一次重启。既然没有永久和平,那就让我们行动起来,再一次面对元宇宙的挑战吧!





##20211219

本期活动

你对元宇宙有着怎样的理解和看法?欢迎在留言区聊一聊,小北将挑选2位幸运读者,送出本期主题图书《技术的反叛》。



在技术反叛的时代,如何与技术相处,需要我们共同思考与努力。

点击图书封面,即可直接购书

-End-


编辑:孙嘉婧、黄泓

观点资料参考:《技术的反叛》,刘永谋著

转载及合作请发邮件:

scb01@pup.cn




“农民工读海德格尔”刷屏,所以有什么可惊讶的?
别再骂132万建的“毛坯房”了,这些改造案例才让人大开眼界
你在哪个瞬间发现,老年人被时代落下了?





警惕元宇宙话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元宇宙来袭:数字货币助力虚拟世界价值交换

下一篇:玩元宇宙游戏能“躺着赚钱”? 业内人士:警惕骗局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自动引流系统 ( 湘ICP备17022177号-4 )

GMT+8, 2025-1-18 18:12 , Processed in 0.346029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