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同仁堂创始人和《大宅门》有什么关系?历史是怎样的?

2023-3-1 10:56|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40| 评论: 0


</img>
前言前言

本书主题,是以不同人的口述,记述北京同仁堂的一段历史,更准确地说,是如今70岁以上的老人,对上个世纪同仁堂的回忆。
近人陈宗蕃在《燕都丛考》中称:“大栅栏同仁堂药肆,相传数百年,贸易兴盛,肆主人乐氏寓新开路,栋宇联街,支族繁衍,北平商业以斯为最。”[1]同仁堂现在虽然发展成了一个海内外闻名的股份有限公司,却早已不姓乐了。
但北京70岁[2]以上的老年人,却没有不知道同仁堂乐家的,有那么多人给我们讲过乐家的往事,或亲历,或传说,乐家的买卖早在清末民国时就已经成为老北京人生活中的重要内容。而20世纪50年代公私合营时乐家的表现,以及“文革”时已经做到北京市副市长的乐松生的遭遇,不仅给予北京人深刻的印象,讲述之间中也产生了诸多版本。近年来,随着《风雨同仁堂》《乐家老铺》和《大宅门》等影视剧的热播,乐家的陈年旧事又被当作纯粹的传奇在年轻人中间流传。总之,同仁堂的发展历史、经营模式、用药制药的丰富经验,方方面面都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
对于这样一个已经家喻户晓的中药店(现在已经是一个药业集团公司了),究竟还有多少可以挖掘的新意,恐怕是很多人都会提出的疑问。而我们还要坚持对这个药铺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叙述,其主要的创新之处有如下两点:
首先,虽然同仁堂的研究和宣传为数甚多,但仍然存在相当多的空白和误区,其中的有些误区,甚至已经成为人们公认而很难改变的成见了。一般地说,在这样一个浮躁的社会中,越是广为人知的宣传炒作热点,就越难以摆脱这种固定成见,同仁堂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其次,本书主要以个人叙事、亦即口述史的方式,来讲述同仁堂的历史。具体地说,即由众多不同身份的人物从各自不同的立场、角度,带着各自不同的记忆和感情,来讲述他所眼见和亲历的同仁堂故事,如果把每一位被访者的口述作为一个断片,众多的断片合在一起,看到的这个轮廓,显然要比一般的史书记载和研究更完整,更深刻,更生动和丰满。这是我们所做的一种新的尝试。
当然,作为史学的一个门类、一种研究方法,口述史对于历史事实的反映,既有其他方法难以达到和深入之处,也有其不可避免的限制,我们用“轮廓”一词形容本书的效果也是要说明,它的面貌还有相对模糊的一面,这在本书中也有鲜明的反映。要想了解这个老字号的历史,仅仅读这样的口述史,是很费力的。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不全面的。为弥补这一不足,在本书前面专列一篇文章,对同仁堂作一概要介绍,旨在帮助读者更容易进入本书诸篇口述的特定情境。但是,如果读者还要了解同仁堂从创立到发展的更多历史,以及它现在的辉煌成就,读我们这部口述史,很可能仍然找不到想要的内容。好在如今研究、介绍和宣传有关同仁堂的书籍已经出版不少,媒体对同仁堂的报导更是精彩纷呈,就不用我们在这里置喙了。
本书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即上篇,是乐家人的口述。其中有对祖上管理同仁堂的经验总结,但更着重于他们个人的生活经历,以及作为乐家后人特有的生活感受,而尤其是四大房中不同支系的后人所走过的不同道路,因为这正是百年来北京人经历的重大变革的缩影。
第二部分即下篇,是本书重点,是我们这部口述中最着力的部分。我们要强调的是,同仁堂固然是一个由乐家创立的家族式企业,但同仁堂的历史,却不等同于乐家的家族史,这是目前有关同仁堂的研究和宣传中最大的误区。事实上,如同任何一个企业、商铺一样,同仁堂是一个由资本家、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人以及其他相关人员构成的整体,其中的药工尤其不可忽视。正是由于拥有这样一批既有敬业精神又有各自独门绝活的、生产经验丰富的药工,以及他们对同仁堂的认同,才使同仁堂能够在北京百余家中药铺脱颖而出,也就是说,这是同仁堂获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
还要特别说明的是,我们访谈的大多数老药工,都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才进入同仁堂的,他们在这个药店的主要工作时间,都是在这个药店公私合营之后。他们并不仅仅是生产和技术的骨干,很多人还走上这个企业的领导岗位,他们见证了这个药店几十年的发展变化,他们丰富的制药、用药经验,他们作为主人翁所发挥的作用和对这个企业所做的贡献,都使资本家的叙述在本书中成为配角和陪衬。然而不无遗憾的是,在对同仁堂的宣传中,他们却从始至终受到轻视,成为一个无声的群体。人们似乎一提同仁堂老店,就只知有乐家;如今当老药铺已经转而成为现代化大企业之后,这些老药工又因为已经“过时”而悄然隐没。这不仅对他们不公平,甚至对这个企业、对中药事业的发展,都是一种损害。本书以他们为主角,希望读者更多倾听到他们的声音,这不仅是对同仁堂历史的尊重,对同仁堂今天的发展,应该也会有某种启示。
第三部分只有一篇访谈,之所以称为“外一篇”,不仅因为它是后来才被补充进来的,而且因为本书叙述的主题是20世纪50年代及其之前,此篇口述所涉时间却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了。但这篇口述所展示出的内容和观念却很重要,说是本书的“画龙点晴”之笔也不为过。因为在这篇访谈中,被访者提出了某些尖锐的问题,而其中最核心、也是最令我们关心的,是对老药工这个群体的价值、贡献如何认识。这其实不仅关系到对同仁堂这个传统老药店的传统,也关系到对同仁堂今天这个药业集团的整体评价,这是被访者本人可能都没有意识到的一点。总之,这篇访谈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至少,在已经很少有人能够静下心来,倾听一下这个群体的人生经验和建议时,我们为老药工这个群体所做的口述史才反而凸显出必要的价值。
同仁堂早在1954年即公私合营,并在此后有了远较之前的乐家老药铺大得多的飞速发展。那么,以公私合营为界,此前的同仁堂与此后的同仁堂,尤其是改革开放这几十年作为药业集团的大企业,二者间究竟有没有、又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对于传统老药铺的传统,究竟应该如何对待和继承,是我们如今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愿本书的问世,能使人们对同仁堂以及与它相似的传统行业,予以更多的兴趣和关注。
<hr/>[1]. 陈宗蕃:《燕都丛考》第三编第二章,北京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486页。
[2]. 这里的70岁,只是约略言之。自1949年新中国建立迄今为65年,70岁系指大约在此前出生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天津同仁堂IPO的“真假品牌”困局

下一篇:「关注」同仁堂被罚1409万!北京纪委:造成国资严重损失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自动引流系统 ( 湘ICP备17022177号-4 )

GMT+8, 2024-11-21 21:34 , Processed in 0.123970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