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大凉山国际戏剧节”惊艳登场,让世界重新发现凉山

2023-7-21 09:00| 发布者: 戏做顿| 查看: 319| 评论: 0



如果不是大凉山国际戏剧节,很多人恐怕不知道,西昌是个这么美好的城市,大凉山是个如此让人惊艳的旅游目的地。这里的大山大水和冬日暖阳,如此让人惊喜。

首届中国西昌·大凉山国际戏剧节于11月19日至12月1日期间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西昌市举行。12天里,8个国家,300场戏剧演出,数十场论坛、学术交流和戏剧工坊,以及盛大的戏剧盛典轮番展开……



北京人艺《丁西林民国喜剧三则》。

作为一个初生的戏剧节,大凉山国际戏剧节在外界毫无预设的情况下,以一种极为磅礴的气势和国际化的运作登场,让所有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戏剧人和参与者感到惊讶。



大凉山戏剧节的观众

“没想到大凉山国际戏剧节第一届举办,规模就那么盛大,准备就如此充分。”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戏剧协会总干事托比亚斯·比安科恩、法国驻成都总领馆文化专员白洛华在内的很多国内外嘉宾,都提到了“没想到”、“惊喜”、“惊艳”这样的字眼。



大众参与的戏剧盛典。

而这样的惊叹也存在于每一个来到这里的戏剧人,国家话剧院导演吴晓江在戏剧节论坛上十分激动地说,“第一次举办这样的戏剧节就起步这么高,有国际视角、视点和国际概念,太不容易了。而且大凉山国际戏剧节已经迅速被全国同行关注认同,这样的效率和成效非常让人震惊。”



德国古典爵士室内乐音乐会。

在卫星基地的盛名之下,在“扶贫”重点区域这样举国关注的焦点之下,“大凉山国际戏剧节”用另一种方式向世界表达了凉山,也让世界重新发现了凉山。

作为凉山文旅融合的一次新探索,在整个戏剧节发起单位凉山文旅集团的设想中,大凉山戏剧节并不仅仅是一个节庆,而是一个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无形资产,一个努力打造的凉山旅游文化品牌,这个品牌的本身,可能会带动整个大凉山文化旅游系统的提升,最后真正刺激文旅产业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凉山也向世界打开了一扇窗,越来越多的人进来,开始展现“我们是谁”。



法国冰偶剧《在任何地方》

如同西昌市市长马廷贵所说,凉山西昌已向世界敞开大门,世界也会向凉山西昌敞开大门。



法国新马戏《高空时刻》。

戏剧发生在凉山

大凉山国际戏剧节启动之初,很多人都好奇,为什么会是在凉山。

但来到了凉山,很多人忍不住惊叹,这里真的太适合戏剧节了。

冬日的西昌,暖阳高照,山水壮丽,很多川渝周边的人会不远千里来到这个城市“晒太阳”。在西昌,很多当地人会自豪地和你调侃,“我们西昌的太阳还不错吧。”



濮存昕和大凉山的孩子们一起登台表演。

但川渝之外,知道西昌是个避寒胜地和旅游城市的人还不多。直到今年,因为来看戏、因为来演戏,从世界各地来到这里的人们发现,原来在中国的西部,还有这样一个“宝藏男孩”。



濮存昕在戏剧节西昌国际戏剧论坛上发言

作为世界上唯一的冬季戏剧节,也是中国西部首个国际戏剧节,大凉山国际戏剧节,有着很好的天然基因。

而比这里的天气更得天独厚的,是这里的人文。作为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大凉山保留了世界上最为传统的彝族文化。十四个世居民族保留着各自绚烂的民族文化。凉山民族歌舞享誉全国,众多的音乐人、诗人、传媒人从凉山走向世界。闻名于世的彝族火把节更是全世界唯一“玩火”的节日。



热闹的开放演出。

然而,大凉山能不能办好一个真正的国际戏剧节,却成为很多人来之前的疑问。

但最后,所有来到这里的人都惊讶地发现,这个戏剧节在第一年就展露出非同一般的格局和视野,而戏剧节有序的组织和运作、浓厚的氛围、专业的内容、可爱的观众和志愿者,更是超出了所有人对一个西部戏剧节在第一年的期待。

整个国际戏剧节为期12天,共有85个项目312场戏剧活动,剧目来自8个国家。演出场地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历史悠久的邛海宾馆、人流云集的火把广场、泸山脚下的听涛小镇、拥有千年古城墙的建昌古城、全新打造的邛海17度度假区,5个空间分别以“金木水火土”为名,共有26个大大小小的场地,每天都有不间断的演出和各类活动。



世界各国戏剧人齐聚在大凉山。

在这些演出场地里,既有正规大剧场金鹰大剧院、泸山剧场,也有新搭建的黑匣子小剧场邛海剧场、动力空间,还有泸山脚下如同古希腊剧场一般的谷剧场、川西民居天井里搭建的听涛小剧场。

大大小小的广场、邛海边的草坪、曾经的蒋特宅军官俱乐部,各种开放的演出空间更是连绵彼伏,欢乐巡游、街头艺展、非遗戏剧、非遗市集等开放演出每天都目不暇接。而充满民族风情的彝族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和相关演出,更成为这个戏剧节的独有特色。



俄罗斯著名导演、演员马琳娜·杜科斯布里的剧坊。

作为一个刚起步的戏剧节,大凉山国际戏剧节在内容的专业性和包容性上让人刮目。戏剧节分为“山”“湖”“城”三个单元,分别侧重剧目的经典性、启发性;年轻人的实验创新精神;以及少数民族非遗戏剧、艺术及教育论坛、青年戏剧孵化等。



提姆·亚当的剧坊

演出既有中国国家话剧院的《兰陵王》、北京人艺的《丁西林民国戏剧三则》、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原野》、凉山原创民族歌剧《彝红》等国家剧院的制作,也有罗马尼亚、日本、以色列等国外多元形式的作品,涵盖了话剧、歌剧、默剧、实验戏剧、形体剧、新马戏、冰偶剧等多种类型。法国冰偶剧这样的艺术样式更是第一次来到中国。



听涛小镇的谷剧场。

国内活跃的年轻导演黄盈、赵淼、李伯男等也都带着自己的最新作品来到大凉山,而倪大红主演的《安魂曲》更是成为戏剧节的热门演出。

“湖”单元集中了12部作品来自全国不同地区的创作,展现了中国戏剧原创的另一种气象。这其中有四川人艺、云南省话剧院、南京市话剧团、北方昆曲剧院这样的体制内剧院出品,也有北京大山派戏剧艺术中心等这样独立的艺术创作团体,这些作品无不有实验创新精神,且品质不俗。



戏剧节发起人之一、英国Young Vic剧场总监提姆·亚当在邛海边接受采访

在中国,虽然各类戏剧展演和戏剧节很多,但却很难有一个地方集中看到这么多年轻新锐的创作。而在大凉山的一大惊喜发现是,原来在中国,无论体制内外,都还有这么多年轻戏剧人,在努力寻求艺术上的突破。



戏剧节体验彝族传统文化。

因为众多国内外戏剧人的到来,大凉山也成为了一个思想和艺术交流的平台。在演出之外,戏剧节的学术活动也意外地丰富。国际专家和艺委会成员和剧组主创观众演后谈的“剧聊”、国际戏剧人专题研讨的“剧谈”,中外戏剧人的工作坊“剧坊”每天都在进行。

戏在台上,台在城中,城被高山湖泊环抱。山水和艺术互为一体,凉山特殊的人文地理,给了戏剧节一种别样的氛围。

但最让人意外的是,大凉山戏剧节拥有着极好的观剧氛围和特别年轻的观众。每场演出,观众们都很投入地看剧,结束后的演后谈总是会留下很多人,热情地参与交流。在日本导演中岛谅人的《班女·葵上》演出中场,原定30分钟的剧聊因为观众太过热情提问,一直延长到50分钟才开始下半场演出。



演出后的“剧聊”。

来自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副教授、孔子学院院长尤利娅·米尔尼科娃是国际戏剧交流策划人,参与过世界上很多戏剧节,对中国文化也十分了解,她感慨说,“我来到这个剧场,看见有很多很年轻的观众。我觉得大凉山国际戏剧节真的很幸运,能够有这么多很年轻的观众。”

剧场之外,更多当地人也都参与到戏剧之中。在火把广场上,来自澳大利亚、法国和波兰的新马戏在12天里轮番上演,从老人到孩子,大大小小的观众围聚在一起,看戏、互动、欢笑,冬日的艳阳之下,场面格外动人。

晒着太阳看大戏,这个戏剧节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温暖。

每一个来到这里的戏剧人也都因为戏剧节在接待、组织和观众等各方面,感受到特别的温暖。



演出前的观众。

云南话剧院导演常浩这一次带着傣族形体剧《勐巴娜西》来到戏剧节演出,他和剧组的共同感受是“特别暖心、特别亲切、特别像回到‘家’,戏剧的家、戏剧人和观众共同的家。整个西昌都和戏剧发生关系,戏剧无处不在。”

“大凉山刚举办第一年,不仅在西南地区,而且在整个中国戏剧界都行程了震动。”常浩说,在这里三天看了6场演出,遗憾逗留时间太短。过去,他也经常去乌镇等各地戏剧节看戏,如今,昆明是距离大凉山最近的省会城市,对他们而言,戏剧节算是办到了家门口。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原野》。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制作人黄一萍带着《原野》剧组来到这里,她对戏剧节最大的总结就是四个字:“出乎意料”。

“因为最开始大家对大凉山完全没有概念,西昌到底是什么样的也完全不清楚。以前概念里的大凉山好像是一个扶贫的地方,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印象。但来到这里,发现这里的风景这么美,戏剧节运作非常用心,真的非常意外的好。”

由于《原野》的女主角在临演出前的上午突发荨麻疹,戏剧节的志愿者迅速给了剧组各种解决预案,包括救护车等,这让黄一萍更是觉得,大凉山戏剧节主办方有着非常强大的执行力和真诚用心的态度。“我相信大凉山戏剧节的口碑一定会传出去,将来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想来到这里。”

火一样的民族、火一样的热情、火一样的戏剧。成为很多这个戏剧节参与者的共同感受。



发起人团队

戏剧为什么会发生在凉山

大凉山戏剧节是由包括濮存昕、李亭、阿来、黄定山、李伯南、赵淼等23位中外不同领域的艺术家共同发起的。

戏剧节最初的召集者和发起人之一李亭是知名编剧,也是四川人艺原院长,她说,希望让世界上的戏剧和大凉山的传统文化融合,让戏剧和这里的山水自然融合,让更多社会大众能够参与到戏剧中来,是他们发起戏剧节的初心。

“戏剧发生在凉山”。最终让这个愿景成为现实的,是整个大凉山国际戏剧节发起单位及运营单位的凉山文旅集团。

作为凉山民族文化和旅游产业项目与资本运营的国资平台企业,凉山文旅集团拥有自己的演艺、影视、艺术教育、酒店、餐饮、定制旅游、景区建设运营、旅游交通和文旅地产、设计建设等众多产业业态。



凉山文旅集团和凉山歌舞团的民族歌剧《彝红》。

在此之前,它们先后创作了民族歌剧《彝红》、电影《我的圣途》、电视剧《彝海结盟》《索玛花开》、中国第一火秀《阿惹妞》以及中美音乐剧《当爱》等众多文艺作品,获得过包括飞天奖等在内大大小小各种国家奖项。2017年春晚凉山分会场的活动也是由它们主办。

拥有剧场、歌舞团、交响乐团等各种演艺资源同时,集团在大凉山还有自己的酒店和餐饮,开发运营着众多景区。

戏剧节的最初缘起,还是因为文旅集团和李亭等艺术家的交流。在世界范围,戏剧节带动了爱丁堡、阿维尼翁、锡比乌等很多城市和地区的发展,拉动了当地的消费。

主办方表示,这么多年来,一直想在文化上寻求突破。但始终没有找到突破点。在旅游上更是如此,交通是大凉山发展旅游最大的制约,要发展大众旅游有天然的弱势。

“有资源没有产品、有企业没有产业,有消费没有市场”,在文旅集团董事长刘康看来,这是目前大凉山旅游最大的瓶颈,也成为他想通过戏剧节打造当地旅游品牌,带动文旅产业升级的最大动力。

而巧合的是,凉山文旅集团无论在硬件资源还是软件准备上,似乎都与戏剧节的到来有着天然的契合。



在阿惹妞民俗村寨体验彝族年。

据了解,这次戏剧节,大部分资源都是文旅集团自有的。所有的剧场并不是为了这次戏剧节而建,比如火把广场的金鹰大剧院,邛海宾馆里的泸山剧场,还有各种被改造的小剧场空间,都是10多年来凉山州委州政府建设的硬件资源。文旅集团多年来一直在做演艺,积累了大量的设备和技术团队,前后搞过1000多场大型活动,包括每年的火把节和春晚分会场,在这方面有比较丰富的经验和执行力。最关键的一点是,因为酒店餐饮都是自有的,戏剧节最大的一块成本得以降了下来。

在文旅集团看来, 无论从人文还是自然,大凉山本身就具备‘诗与远方’的先天魅力,这么多年州政府在文化上的硬件积累,更是为戏剧节创造了天然的条件,一切都是水到渠成,机缘使然。

在文旅融合成为大趋势的当下,大凉山国际戏剧节成为当地践行文旅融合发展的深层探索。主办方希望通过戏剧展演、戏剧孵化、戏剧教育、戏剧旅游、戏剧生活这五大支点,打造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凉山文化旅游品牌,探索了一条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创新之路。



阿惹妞民俗村寨体验彝族年。

对于戏剧节的投入和回报,文旅集团也有非常明确的目标,在他们看来,戏剧节的收益绝不是在戏票这些收入,而是一个长远的系统的收益,戏剧节希望通过三年的孵化,真正打造一个文旅大IP,由此刺激整个凉山州的文旅发展,包括集团产业体系的建立,以及整个市场产业体系的建立。

“在过去,民族歌舞有‘北看延边,南看凉山’的说法,而未来,我们希望戏剧节能实现‘东看乌镇,西看凉山’的景象。”

包括发起人在内的艺术家团队和文旅集团表示,各自都在倾尽所有做好这个节,大家都有一种使命和责任感,希望为大凉山这个地区的发展做些实事儿。



在阿惹妞民俗村寨体验彝族年。

戏剧为大凉山带来了什么

戏剧究竟能为大凉山带来什么?来自世界各国的文化人和戏剧人从他们的各自经验和感受,提供了一些答案。

中国剧协主席濮存昕是戏剧节的第一发起人。在濮存昕看来,凉山本地拥有着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和自然资源,有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对世界来说,这种文化有着独特的吸引力,而对本土居民来讲,也需要借助戏剧节来“睁眼看世界”。

“凉山举办这样一个国际戏剧节非常有意义,也非常有必要。”在谈到戏剧节对大凉山的意义和影响时,法国驻成都总领馆文化专员白洛华说,在法国,类似于阿尔勒、阿维尼翁这样的城市,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就已经把独具主题艺术性的盛事举办到了法国的城镇和乡村,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阿尔勒摄影节、阿维尼翁戏剧节已经成为了世界知名度很高,规模很大的主题艺术活动。

“现在,我看到大凉山和西昌正在激活这样的艺术发展。”白洛华说,得天独厚文化和旅游资源、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让凉山、西昌有“故事”可以说,这对于举办大凉山国际戏剧节来说,是非常具有优势的。



在戏剧节体验彝族传统文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戏剧协会总干事托比亚斯·比安科恩第二次来到凉山,被这里的一切深深感动,在他看来,凉山做戏剧节是正确的事,也是一定要继续坚持下的事情。“这是一个纯粹的戏剧节,在大凉山这样一个不太发达的地区,表达出了戏剧的本真;同时,也通过举办戏剧节,给这个凉山带来更多的人流、知名度,让凉山有更新、更好的发展。”

托比亚斯同时表示,戏剧节活动期间正值彝族年,戏剧节把彝族的文化融入进来,让我们看到凉山对彝族文化重视,对民族语言的重视,以及对凉山未来的戏剧培养的重视,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凉山戏剧的发展前景不可限量。

来自英国的理查德·路易斯是苏格兰亚洲艺术基金会主席,曾经领导了世界文学之都——爱丁堡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规划和全面发展。他希望大家从爱丁堡的经验之中了解到,成为一座优秀的艺术节之城会有丰厚的回报,也要面临巨大挑战,但大家一定要相信:“为打造一座文化之城而付出会是值得的。”

而事实上,第一届大凉山戏剧节,已经在戏剧旅游上展现了自己的前景。戏剧节期间,一个近百人的自驾车队来对西昌,开启了“越野+看戏”的新模式。



“南北丝绸之路文化旅游联盟”在戏剧节期间成立。

来自四川、甘肃、新疆、云南等9个省自治区的113家旅游企业加入了“南北丝绸之路文化旅游联盟”,未来将助力戏剧旅游。

与此同时,全国近300家旅行社加入了大凉山国际戏剧节的市场推广,因为在“阳光”、“湿地”和“卫星基地”之外,大凉山有了更叫得响的文旅产品和品牌。

而戏剧教育也成为大凉山戏剧节未来最重要的方向。戏剧节期间,全国50多家艺术高校齐聚在西昌,举行了一场艺术高校资源分享与转化恳谈会,未来,这些知名高校将与凉山的中小学校、高校进行各种交流和资源分享。

“凉山未来要脱贫,要让它可持续发展。最根本还是要解决教育问题。戏剧节带来的戏剧和艺术教育,也是一种教育上的扶贫。”这是很多与会者的共识,也是戏剧节主办方的重要目标。

戏剧节正在改变着大凉山的年轻人。今年,有80位来自不同专业的大学生担当了戏剧节的志愿者。他们中大多数都是第一次接触戏剧,在志愿工作的同时,看戏、聊戏,开拓眼界、了解世界。

西昌学院的兰昕芸这次跟着演出剧组担任志愿者,她说, 此前对于戏剧是懵懂的,对外国戏剧的认识和接触机会更少,第一次有这样的机会去接触到各种各样形式的戏剧,一切都是新鲜有趣的。这次戏剧节让她们有机会真正走近并感受戏剧。



中美韩三国艺术节合作的孵化剧目《英雄》排练中。

和她同组的志愿者曾汛垚也表示,“之前有听过乌镇戏剧节,但总觉得戏剧离我们太远,至少是很难接触到的层面。这次能跟剧组在一起,看他们的彩排演出,和他们聊天,都使我满足骄傲。戏剧节开拓了我的视野,我将它的魅力缝进了我的岁月。”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制作人黄一萍认为,一个艺术节和戏剧节的“在地性”是十分重要的,就是如何和当地的人们发生关系。

“大凉山在这方面很成功。而且通过这个戏剧节,可以让全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更知道大凉山,更关注大凉山,关注西昌,这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而带着《原野》来演出的导演何念也表示,大凉山戏剧节在文旅融合上做的非常好,对于艺术工作者来说,大凉山的气候和环境,都是十分优质理想的创作地点,未来可以考虑建立工作坊等方式,让更多艺术家愿意留在这里,让戏剧和艺术成为这里的常态。

无论如何,在首届戏剧节之后,大凉山,这个中国最受关注的地区,这个未来潜力无穷的旅游目的地,正试图换一种方式表达自己。

随着凉山旅游的发展,随着未来高铁的高通,随着凉山越来越为世人了解,大凉山戏剧节的未来,还有“无限可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金木集团打造全新数字化营销体系开启全球新直电营销赛道

下一篇:五行 · 商业人生 | 人物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自动引流系统 ( 湘ICP备17022177号-4 )

GMT+8, 2024-11-22 01:39 , Processed in 0.325656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