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解读丨“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利用AI等新技术研发新药

2023-7-27 19:54| 发布者: 今早我梦醒了坎| 查看: 437| 评论: 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尤方明 北京报道

5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成为《规划》部署重点。

在同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副司长王翔表示,国家将加快生物技术赋能健康产业。这体现为三个推动:推动基因检测、生物遗传等先进技术与疾病预防深度融合,加快疫苗研发生产技术迭代升级,助力疾病早期预防;推动生物技术与精密机械、新型材料、增材制造等前沿技术融合创新,提升疾病诊断能力;推动基因组编辑、微流控芯片、细胞制备自动化等先进技术与生物药研发融合,提高临床医疗水平。

纵观《规划》,推动疾病预防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规划》提出,顺应“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的新趋势,发展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生物医药,满足人民群众对生命健康更有保障的新期待。

针对实施生物医药技术惠民工程,《规划》亦部署以高通量基因测序、质谱、医学影像、生物信息诊断等技术为主,重点开展肿瘤早期筛查及用药指导,继续推动耳聋、唐氏综合症、地中海贫血等出生缺陷基因筛查,推动个体化医疗实现突破。

大力夯实生物经济创新基础是《规划》提及的另一要点。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廖藏宜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随着带量采购常态化、DRG/DIP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等政策组合拳的推进,带金销售的时代已经过去,疗效不明显、技术价值低的辅助用药面临被淘汰的命运。药企要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不断提升产品质量,走价值医药的发展道路,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在前述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周健表示,在国家鼓励创新的大背景下,我国医药创新步入快车道,医药研发投入、在研新药数量均呈现大幅增长,完成临床研究申报上市品种日渐增多,获批创新产品数量呈现逐年快速递增态势。2021年我国创新药和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数量再创新高,为近5年来最高水平。

易凯资本研报指出,2021年是中国创新药成果频出的一年,泽璟生物、亚盛医药、康方生物、腾盛博药等多家生物医药企业迎来首款商业化新药。国内获批药物的种类和覆盖的适应症也逐渐多样化,首款中国本土企业自主研发的ADC药物、两款CAR-T细胞疗法药物、首款新冠中和抗体联合疗法相继上市,中国多家Biotech公司也纷纷开始实现规模收入。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我们还将见证AI医药行业、细胞疗法、ADC、合成生物学等多种高技术赛道开始大规模实现商业化应用。

《规划》重点提及基因诊疗、干细胞治疗、免疫细胞治疗等新技术,要求围绕加快创新药上市审批、强化上市后监管,建设药品监管科学研究基地,建设抗体药物、融合蛋白药物、生物仿制药、干细胞和细胞免疫治疗产品、基因治疗产品、外泌体治疗产品、中药等质量及安全性评价技术平台。

《规划》同时强调推动生物信息产业发展,利用信息技术支撑新药研制,利用人工智能辅助诊疗,并进一步发展远程医疗服务。易凯资本研报表示,AI制药等前沿技术正加速医药行业推陈出新,大批国内外企业纷纷试水AI研发新药,以加速新药研发的速率、提升研发成功率。

2022年1月11日,复星医药与英矽智能共同宣布达成合作协议,在全球范围内共同推进多个靶点的AI药物研发。2月17日,英矽智能便宣布,已利用其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平台,提名了靶向QPCTL的临床前候选化合物用于创新的肿瘤免疫治疗。

王翔介绍称,国家将加快信息技术赋能生物信息产业。依托人工智能技术、生物医学和健康大数据资源,发展智能辅助决策知识模型和算法,辅助个性化新药研发;利用5G、区块链、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实现药品、疫苗从生产到使用全生命周期管理;深化卫生健康大数据在医学科研、教育培训、临床诊疗、产品研发、行业治理、医保支付等方面的应用。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微商春晚:梵芙生物携手复大集团积极推动微商转型

下一篇:新复大2017年净利140万 扭亏为盈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自动引流系统 ( 湘ICP备17022177号-4 )

GMT+8, 2025-1-18 18:05 , Processed in 0.246711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