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中和

2023-7-28 05:05| 发布者: 确实是个孩子谥| 查看: 349| 评论: 0

第一章
【原文】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
我们的自然禀赋本称为“性”,顺着本性做事就是“道”,按照“道”的原则进行修养叫作“教”。
“道”是片刻都不能离开的,如能离开,那就不能称之为“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论在人前人后,都是小心谨慎的,即便是没有人听见,他也绝对不会乱说,也定是有所戒惧。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那些品德高尚的人,即便是在独处时也小心谨慎。人的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称其为“中”;表现出来的行为符合节度,称其为“和”。“中”是人的一种本性,“和”则是大家共同遵循的原则,只有达到“中和”的境界,世间万物才能各司其职,顺其自然规律生长繁育。
【读解】
本章从正面提出“中和”的范畴,以此作为全篇主题。中庸作为儒学的一项重要范畴,对它的理解总是多种多样。本章就从情感的角度出发,对“中”“和”做出了正面的解释。按照本章所阐述的道理来看,在一个人表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之前,心中依旧平静淡然,这就被称之为“中”。可是喜怒哀乐是每个人都有的情感,所以,只要出现,必然会表现出来。表现出来也是符合人之常情的,有节度,这便是“和”。二者互相协调,谓之“中和”。
假如每个人都能达到中和的境界,那么大家就都可以心平气和地谈事情,社会秩序也必然井井有条,天下自然太平无事。
根据《史记.孔子世家》中的记载,孔子儿子名叫孔鲤,字伯鱼;伯鱼的儿子取名孔伋字子思。孔子离世之后,儒家分为八个派别,子思是其中的一派。旬子把子思和孟子都当作一派。从孔子一家的发展关系来看,子思曾在孔子的得意门生曾子门下求学,孟子又师从子思;从《中庸》和《孟子》所阐述的基本点来看,也大体相问,这才有了“思孟学派”的说法。后代也因此将子思尊称为“述圣”。
《中庸》一书早在西汉时代就有人专门对其进行研究,而且还有人专门写书对其进行解释。《汉书.艺文志》中载录了两篇《中庸说》,从此以后,各朝各代都有很多关于这方面的著作。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朱熹所著的《中庸章句序》,他将《中庸》《大学》《论语》《孟子》融合到一起,统一起来,称为“四书”,最终使其成为后世读书人求取功名必读的主要著作。
朱熹认为《中庸》的作品“忧深言切,虑远说详”,用《中庸章句序》中的话说就是“历选前圣之书,所以提挈纲维,开示蕴奥未有若是之明且尽者也”。《中庸章句序》开头还引用了程颐的几句话,夸赞《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著作,认为中庸的内容回味无穷,都是实用的学问。喜欢读书的人只要仔细品读,一定能够终身受益。
《中庸》内容丰富,不仅被当作儒家经典典籍,而且还在该基础上讨论了一系列问题,涉及儒家学说的各个方面。所以,《中庸》最终被推崇为“实学”,成为让大家终生受用的经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致中和》导读 | 吕玉波:努力把中医药临床疗效发挥得淋漓尽致(之四)广泛吸纳:医院殿堂与民间疗法

下一篇:中和集团正式签约一点知识,打造专业新零售人才队伍!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自动引流系统 ( 湘ICP备17022177号-4 )

GMT+8, 2024-9-21 16:40 , Processed in 0.132093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