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为什么会解体?俄罗斯前第一副总理盖达尔直言:没钱了

2023-8-5 09:44| 发布者: 喜喜保镖撼| 查看: 423| 评论: 0

苏联解体是上个世纪重大历史事件,影响极其深远。
这么大一个苏联轰然倒下,原因自然很复杂,非三言两语能解释清楚。
对于苏联的解体,亲身经历的人无疑更有发言权,戈尔巴乔夫、叶利钦、雷日科夫、克留奇科夫等都有相关回忆录。他们站在各自角度,立场并不一致,许多观点也有冲突。
相比他们,另一位亲历苏联解体,并随后在俄罗斯担任过总理级别官员的政治家给出的原因更加直接,且更加简单易懂。
他就是叶戈尔·盖达尔。



盖达尔出生于1956年,1980年莫斯科大学研究生毕业,此后一直从事经济研究,在戈尔巴乔夫时期,他出任《真理报》编辑、经济部主任,1990年被任命为苏联科学院和国民经济科学院经济政策研究所所长。
苏联解体后,他在俄罗斯长期担任第一副总理,并曾在1992年6月到12月间出任过俄联邦代理总理职务。盖达尔是资深的经济问题专家,并因积极推行被称为“休克疗法”的激进经济改革而闻名于世。
在被问到苏联解体的原因时,盖达尔直言不讳:没钱了。
1990年,在盖达尔还担任经济政策研究所所长时,苏联经济已出现了负增长,到1991年1月至9月,经济更是连下三个台阶。粮食减产四分之一,导致基础工业、食品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
另一方面,在1991年1到9月,全苏居民收入却达到了7840亿卢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209亿卢布,增长了69%。但物价上涨得要更猛,工业品批发价格指数上涨164%,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涨103%,这让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明显下降。
虽然苏联采取紧急措施,设法稳定经济,发行了远超计划的193亿卢布,但并不能解决社会商品的可供应量与居民购买力严重失衡的问题,商品供应全面紧张,全国都能见到人民排队抢购的场面。



1991年,苏联各共和国已陷入恶性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从去年的两位数上升到三位数,失业率从1.4%上升到5.1%。
总之,政局不稳带来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又反过来让政局更加不稳。
政局不稳下,波罗的海三国率先发难。1990年起,立陶宛带头想要争取独立退出苏联。戈尔巴乔夫曾试图说服,但毫无效果。见此情形,苏联军方主张出兵立陶宛维护苏联完整。不过,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这个建议在苏G政治局会议上没能得到通过,暂时被搁置。
到了90年底,海湾战争一触即发,美国和西方国家对伊拉克大军压境,全世界注意力都被吸引到海湾地区。
趁此机会,苏联一些政治家认为这是个可以用武力解决立陶宛问题的机会。
1991年1月7日,苏联国防部发表声明,将派精锐部队“到一些出现麻烦的共和国帮助解决兵役问题”。
当天中午前后,苏军坦克和装甲运兵车驶过边界进入立陶宛。同时,陆战部队也被空投到立陶宛。13日,发生了“维尔纽斯事件”,立陶宛民族主义武装和苏军发生了激烈战斗,造成14人死亡,150人受伤,死亡人员中13名是立陶宛人。



事件发生后,苏联内部的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大共和国中不乏反对和抗议的声音,可强硬派依旧主张采取铁腕行动。
要论军事行动,立陶宛武装自然不可能是苏军的对手。如果照此发展,苏军要控制立陶宛并不是太困难的事情,从苏联的立场看,,压制住立陶宛就压制住了波罗的海三国,其他加盟共和国也不会敢轻举妄动。
不过,军事行动并没有持续下去,因为戈尔巴乔夫不可能再继续强硬下去了。
为啥,都是没钱闹的。
美国和西方注意力都被牵制在海湾,此时没有太多余力兼顾波罗的海局势,但其实他们并不需要拿出什么实际行动,只要略施巧计,就能让戈尔巴乔夫低头。
正如上文所说,到了1991年,苏联的经济危机已愈发严重,卢布发行量已到达几十年来的最高纪录还无济于事。
戈尔巴乔夫已束手无策,筹钱成了头等大事,为了筹钱,苏联甚至还考虑与韩国建交,来获得5亿美元的贷款。



当然,更主要的求援对象是西方国家,也就是苏联的冷战对手们。
从1990年5月到1991年春,戈氏与老布什进行了两次会晤,无一不请求老布什对苏联提供经济援助。戈尔巴乔夫还一直敦促老布什帮助苏联尽快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因为该组织能给苏联提供财政支持。此外,得到美国的贸易最惠国待遇,也是苏联所迫切需要的。
为何西方会答应援助苏联,自然也有它们的考量。苏联如果崩溃地过快过早,会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更有发生内战的可能。这个核大国一旦陷入内战,就有可能引发核战争,到时全世界都可能被波及进去。所以,适当给予苏联经济援助,能换来对苏联政局产生影响,让它往自己想要的方向发展,这样的交易无疑是合算的。
苏军出兵立陶宛,老布什很快发出警告:苏联在立陶宛的行动有可能使美苏关系发生倒退甚至改变。
其他北约国家更不客气,他们要求苏联立即停止在立陶宛使用武力,否则可能不得不重新考虑已答应向苏联提供的援助。
1991年1月,戈尔巴乔夫的助手切尔尼亚耶夫向戈氏上书:

这一次您必须作出选择:一是您坦率地说,不能容忍一寸土地脱离苏联,要采取包括动用武力在内的一切手段,防止发生这种情况;二是您承认,这是个中央无法控制的悲剧性事件,您需要谴责那些使用武力和造成人员伤亡的人,并追究他们的责任。
戈尔巴乔夫处于两难的境地:不动用军队就无法维持苏联的完整,而若动用军队则无法获得西方的经济援助。



到头来,还是来自经济的压力迫使戈氏就范,他决定与19991年1月对立陶宛动武事件划清界限。1月20日,戈尔巴乔夫表示,自己“坚决反对使用武力”,并派出特使前往立陶宛寻求合作。这实际上是发出了明确信号:波罗的海三国的独立成为既成事实。
这是戈尔巴乔夫的无奈之举,因为严重的财政危机限制了苏联政权的自由行动。
时至1991年春,戈尔巴乔夫已经非常清楚,用武力保全帝国已绝无可能。随后在1991年3-7月间所发生的政治转折——导致根本改变苏联国家结构与各共和国领导人的结盟,就清楚地证明了这一点。
1991年7月30日在新奥加廖沃所进行的谈判中,戈氏向各共和国领导人作出了实质上结束苏联作为统一国家历史的关键性让步,同意了单渠道税制的想法。
在这种税制下,苏联政府在一个关键的问题:国家开支的经费提供方面,将完全依赖于各共和国政府。
实质上,这是一个解散原来意义上的苏联、寄望于将其转变为松散联邦的决定。



说一千道一万,苏联与美国对抗,就是经济实力的对抗。干啥不得花钱呢,到头来自己经济崩了,经济上要受制于对手,哪还能好得了?
盖达尔的话虽简单,却道出了苏联解体最直接的问题。
当然,至于为什么没钱,那就不是三言两语解释得清楚了,盖达尔本人还为此出了一本书,专门来就苏联的经济问题加以描述。不过他本人由于休克疗法而广受诟病,在书里他也难免有为自己开脱之嫌。
(苏联历史之十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莱克电气拟收购上海帕捷100%股权发展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业务

下一篇:36岁盖尔加朵外出健身!穿超短裤秀大长腿,刚生完娃身材就恢复了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自动引流系统 ( 湘ICP备17022177号-4 )

GMT+8, 2024-11-21 21:36 , Processed in 0.295298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