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颐武:西媒如何把“漠视个体生命”说成优点

2023-8-10 18:22| 发布者: 凡尘莲花1| 查看: 282| 评论: 0

来源:环球时报

曾经有人用“低人权优势”的概念来对比中国和西方的劳动力状况,认为这是中国经济竞争力的一个很重要来源。当然,更多人把这个概念引申到广阔的社会领域中。一些人说中国重视集体主义,就是一种“低人权优势”,换言之,就是对个体生命的不重视。而西方,特别是美国,更重视个人权利,更关注个体生命,因此他们在人权方面的成本高,和中国竞争会受到限制等等。这些说法在西方成为攻击中国的一种常规套路。在大众文化领域中,更有一些人用诸如《拯救大兵瑞恩》等电影来强调西方对于个体生命的珍视,极力渲染美西方社会对个体生命价值的高扬,认为个体生命在西方是高于一切的、是神圣的,并由此试图用所谓“低人权优势”来对中国进行否定。这些说法极为简单和粗陋,却已经成为一种思维定式,影响了不少人的观念。

随着新冠疫情在西方的大范围传播,持续对于个体生命构成严重威胁,不仅大量人口染疫,也有大量人因为新冠病毒死亡。在美国,因新冠病毒死亡的人数超过80万人。而中国的“动态清零”政策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全力防控,虽然经过一些考验,但有效遏制了疫情的传播。中国的新冠治疗等都是免费的,显然是将对个体生命的关怀视为最重要的价值。这与美西方的抗疫状况形成鲜明对照。



当地时间2022年1月3日,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实拍当地接受新冠肺炎患者的重症监护室。

一些西方媒体这时显示出让人吃惊的一面。它们在分析中国抗疫状况时,竭力宣称中国保障多数人生命安全的清零政策经济代价巨大,是不可持续的;而西方大量人口染疫并死亡,反而被认为是一种保持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它们肯定西方“与病毒共存”策略具有“韧性”,人员的染病或死亡被视为是不可避免的;反而将中国重视和关注个体生命、用清零方式保护更多个体健康,视为是中国可能在和西方竞争中落于下风或即将失败的征兆;认为西方的抗疫举措是一种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为。

清零对于个体健康的关怀,被这些西方媒体认为是经济上不划算的,因此它们劝告中国放弃清零政策。如BBC去年10月发表的一篇分析就有一段具有代表性的论述:“短期来看,随着欧美持续放开并适应与病毒相处,经济需求将被释放;与此同时,实施零容忍政策的亚洲经济体将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即如果不放宽限制,经济地位可能会受到实质性损伤。”最近几个月以来,西方主流媒体的报道中随处可见这样的论述,关于奥密克戎冲击的报道中,这样的说法更是普遍。似乎美国出现80多万的死亡,反而是没有了拖累,在和中国的竞争中更具优势。同时,西方的媒体报道对由于染疫出现的死亡表现出一种听天由命,甚至是冷漠、淡然的态度。

这才是真正的“低人权优势”。美西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无视个体生命的死亡和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冲击,反而用淡漠和无视来获得一种对于中国关怀个体生命的“优势”。这显示出西方社会在这方面非常实用主义的态度,大量人口的病痛和死亡,同取得经济与竞争优势相比,似乎是更不重要的。这种价值观在中国当然是难以被接受的。而这种说法在西方的流行,正好说明了之前对于中国指责的虚妄和片面。

现在看来,一些西方政府的抗疫举措,正是一种利用“低人权优势”来获得经济和全球竞争好处的策略。这种策略的实际效果,不可避免地受到广泛质疑:大量人口染疫,社会必然会付出巨大代价,由此想在经济和全球竞争中取得“优势”,是没有根据的。这也说明,西方一旦遇到真实的挑战和严峻的状况,所谓对于个体生命的关怀,就成为一种空洞的说法和没有现实根据的宣传。新冠疫情的现实发展,戳破了西方之前对于中国的无端指责,反而让西方本身用“低人权优势”来描述自身。这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作者是北京大学教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我为什么选择直销?

下一篇:《智慧的维度》(64):生命的规律及优势的生存理念和行为方式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自动引流系统 ( 湘ICP备17022177号-4 )

GMT+8, 2024-11-21 16:35 , Processed in 0.119518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