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揭秘玫琳凯惊人内幕:“比传销还可怕”

2022-2-20 21:37| 发布者: uku2euuuuupr4y| 查看: 508| 评论: 0

记者调查揭秘玫琳凯惊人内幕:“比传销还可怕”-1.jpg



玫琳凯奖金制度



玫琳凯于1995年来到了中国,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玫琳凯中国于今年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市场,成为对玫琳凯50周年的最大献礼。此外,玫琳凯中国还为庆祝这特殊的一年而举办了"百变美人季"美妆大赛,向所有怀有美丽梦想的玫琳凯美容顾问与消费者敞开大门,提供全方位"美丽到家"服务的机会,以及护肤、化妆、造型全方位的培训与提升。



玫琳凯奖金制度详细介绍:

1.服务费

美容顾问通常在网上下定单,下单的定额达到一定数量可以享受一定的服务费,比如一个月的累计订单金额达750-1199元,公司会付给你13.3%服务费,1200-1799元得18.6%的服务费,1800元以上得22%的服务费;同时订上一定数量的产品,可以享受0.0667的点数,比如1800元的产品将得到120的点数,美容顾问可以凭着这个点数以非常便宜的价格购买玫琳凯产品,120点就是可以120元买600元的产品,这叫自用产品。所以你还会享受到600-120=480元的福利。

2.缎带

在玫琳凯公司,位美容顾问在第一次卖出100美元产品时,就会获得一条缎带,卖出200美元时再得一条,并以此类推。这种仅需要0.4美元的礼物奖赏远用100美元的礼物盒有效。

3.别针

玫琳凯公司每一位美容顾问都会以佩戴各种各样形式各异的别针为荣,这些别针在美国达拉斯设计制造,然后用飞机运到世界各地,用以奖励在销售产品时有优异销售业绩的美容顾问。每个别针都有不同的含义,比如其代表最高奖赏的镶钻石大黄蜂别针。

4.粉红色的凯迪拉克

玫琳凯的区级指导员是红色的套装,再高一个层级是蓝色的套装,当你做到可以穿黑色套装的时候,玫琳凯公司就会同时奖励你一部粉红色的凯迪拉克轿车。至今已有价值一亿多美元的一万多辆这样的车辆,行驶在世界各地。玫琳凯粉红色轿车,还可以每三年换新车。在中国,已有十几名玫琳凯优秀的业务顾问获得象征着事业成功的粉红色桑塔纳2000或帕沙特。

5. 《喝采》杂志

《喝彩》是玫琳凯公司内部发行的杂志,这本杂志的最主要目的就是给予赞美,它的发行量和许多全国性的杂志不相上下。上面刊登每月世界各地最优秀的销售员、最优秀的培训员、各种竞赛活动及其获奖情况,详细介绍优秀的美容师和培训员,还有这些优秀女性的成功经验及成长体会。这个杂志每月一期,以不同的国家为单位发行,使玫琳凯美容师在公开赞美中分享经验。

6. 海外旅游

玫琳凯每年都有一次海外旅游,同时你还可以携带自己的家属一起,当然必须要达到一定的业绩才有这个殊荣。



记者调查揭秘玫琳凯惊人内幕:“比传销还可怕”-2.jpg




玫琳凯奖金制度奖金比例:

个人累计零售额销售奖金比例

7500

750——1199 13.3%

1200——1799 18.6%

≥1800 22%

经销商及晋升制度

(一)经销商

1.玫琳凯经销商资格

玫琳凯经销商是玫琳凯的重要合作伙伴,他应该具备以下的条件:

(1)具备独立的营业执照,营业执照须含有销售化装品、服务咨询内容

(2)经过公司审核通过,并与公司签订《玫琳凯经销商协议》

2.玫琳凯经销商职责

(1)按公司规范销售公司玫琳凯产品

(2)设立一定的经营场所,用以陈列展示产品和为美容顾问提供上美容课的3)场所和提供必要的设施。

(3)保持与公司联系,积极参与公司举办的经销商会议和其他活动,即使领会并宣传公司的销售政策。

(4)应公司要求,经销商指定专门的培训人员为美容顾问提供及时、有效、全面、科学的培训,以共同达成公司全年的销售目标。指定的培训员应当获得公司的认可。

(二)晋升制度

公司实行晋升制度,为各专业序列的技术人员建立了从见习级专员到资深级专家十个等级的晋升阶梯,为管理人员建立了从主办到总经理十个等级的晋升阶梯,每一位的员工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专长、个性、兴趣和经验自主选择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并在该通路上经过个人的努力能够得以不断晋升。

1.晋升顺序:美容顾问、资深美容顾问、明星美容顾问、红外套、准业务顾问、业务顾问、资深经销商、执行经销商、首席经销商。

2.晋升条件:订货单分四个部分。第一、第四部分产品计算业绩,第二、第三部分产品不算业绩(第二部分是试用装,第三部分是辅助用品)。

玫琳凯的美容顾问连续三个月业绩累计达到1200(第一部分订单满1800元,整个订单满1920)称为为合格。合格以后才业绩累计。业绩是晋升条件之一。业绩指第一部分产品零售额×(1/1.17-奖金比例)+示范产品(第四部分)零售额/1.17。

选择一份事业,成功的保障在哪里?---不是因为你的口,不是你的能力,不是你的人际关系,是看你与什么样的公司合作。

有的人选择直销有一个并不明智的理论,他们会说:“我们做的是新公司,选择新公司你才有机会做大”。我并不赞同这种观点,相反,新公司没有实力、没有经验、没有成功模式,没有被验证,而且具有高风险,因为没有竞争力、没有品牌、没有实力。

怎样正确的选择直销?其实,强大的公司实力是永续发展的保障。

一、公司实力

我们再来看,直销行业发展上百年的时间,到现在为止,留下的公司,超过50 年的直销公司屈指可数,销售额能达到40亿美元的直销公司也是寥寥无几,玫琳凯是历史最悠久、实力最强大的直销公司之一。即使是在美国发展50 年之后的今天,她依然成为最畅销化妆品品牌,这是不是最强大的实力?

二、产品实力

玫琳凯作为化妆品来讲,她已经成为中国销量最大的化妆品品牌。

玫琳凯作为一个化妆品公司,它是全球著名品牌,它不是美国品牌,它不是中国品牌,它是全球著名品牌,是*的。(看看那些直销产品,他们是什么级别的呢)

三、文化实力

玫琳凯的企业文化与管理思想被当代的商界、管理界所学习研究,这是强大的实力。她推动世界女性的改变比黑人独立运动解放的人还多。



记者调查揭秘玫琳凯惊人内幕:“比传销还可怕”-3.jpg




她们的组成人员都是女性,她们都希望成为优雅的女人。她们所在行业宣传,你希望别人怎样待你,你也要怎样待别人的黄金法则;不求回报地帮助她人的乐施精神;信念第一,家庭第二,事业第三的生活优先次序。尊重人,崇尚爱是她们的管理方式和哲学。



但就在短短几年内,她们竟得到了这样的回报:失掉了家人,失去了朋友,倾家荡产,失去尊重,一些人轻生,对社会冷漠,还有一些生不如死。

她们曾以直销人而骄傲,就在她们陆续沦为直销中所谓大浪淘金剩下的;沙子时。她们要给我们讲一段她们自己故事:

2002年,王辛大学毕业,在石家庄做医药代表,虽辛苦,但月均也有三四千的收入。2003年7月份的一天,王辛在省四院做业务,一个陌生女人与她搭话小姐!你的气质真好,长得也漂亮,如果皮肤再光亮一些就更好了。

同是女人,王辛一听,便来了兴趣。

其实你可以试试玫琳凯的化妆品,以前我的皮肤比你差,你看我现在的皮肤。我看你也二十大几了,再不注意保护就晚了。 陌生女人继续说着。

陌生人叫董月娥,她就是王辛的入门老师。

万元督导的诱惑

正是爱美的年龄,王辛真的用上了玫琳凯。

几天后,王辛被约至玫琳凯听美容课,除了美容技巧之外,玫琳凯的产品,玫琳凯的企业文化;玫琳凯的所有都吸引着她,尤其是万元督导,更成为王辛无法拒绝的诱惑。

所谓万元督导就是加入玫琳凯后,努力升至;督导级别即可拿到万元高薪。

成功仿佛触手可及,玫琳凯彻底颠覆了王辛以前简单的、传统的生活。

2004年3月20日,王辛结婚了,由于老家远离石家庄,她对回不回石家庄做玫琳凯事业有些犹豫,但老师几次打电话督促,万元督导;的梦想使她抛开一切的回到石家庄。

几个月的努力,王辛从基层美容顾问成长为资深美容顾问(带着1-2个基层美容顾问)、明星美容顾问(带着至少3个美容顾问)、红外套(带着至少5个美容顾问),队伍一步一步扩大,8月份王辛终于发展了12名美容顾问成为准督导,终于有资格申请督导。

但申请督导要面临3个月的考核时间,而且团队连续3个月每月业绩至少达到15000,3个月的业绩达到60000才可能成为督导,每销售2元可以达到1个业绩,这就意味着3个月要销售120000元左右的产品。

一个月后,王辛顺利加入,成为玫琳凯一名美容顾问。但在三个月后,她的入门老师董月娥便退出玫琳凯,并没有告诉王辛任何理由,王辛没有多想,按照规则,王辛就由老师的老师接手管理。从此,王辛开始拼命为上级老师、为自己创造业绩,向着万元督导梦努力。

3个月过去了,千辛万苦还是仍达不到要求,显然对于王辛带的这个队伍来说,这个数目太高了。但6个月是期限,6个月后再达不到要求,就会取消考核资格。

如此紧急的时刻,放弃就等于所有的努力白费,而且自己的梦想也成泡影,怎么办?只能用自己的钱来完成业绩量,他们内部叫做补单,但这是制度不允许的。

而她的老师告诉他,必须冲督导,横竖也要冲,非但不管补单,而且教给王辛如何补单。

想到督导的万元月薪,补!王辛没有犹豫。

没有钱补单怎么办,借!只要冲上督导,万元月收入,再多的债也还得清。 王辛从未想过退路。

能借得都借到了,婆婆身患癌症需要手术,仅有的2000元钱,王辛正在冲督导的关键时刻,逼着丈夫要钱,被逼急的丈夫在电话里喊:你还有人性吗?

那时候真的什么都不想了,脑子里只有冲督导。王辛还是将这2000元逼了出来。

冲督导的六个月,王辛就补了3万元,但一切远未结束,噩梦才刚刚开始。

为万元督导欲罢不能 万元月薪唾手可得,冲上督导让王辛异常兴奋。

过了一个月,原以为轻轻松松一万到手的王辛才得知事情远没有那么容易,为保住督导资格,继续上升,必须在每两个月内至少一个月的业绩超过2万,而这一目标在冲击督导时就从未实现过。

得到万元月薪,经计算至少完成60000业绩(要卖120000元的产品)才能达到,万元月薪有着如此苛刻的条件,王辛一下子懵了,市场行情并不看好,但已经付出太多,和自己手下美容顾问讲课交流时,总是穿着光鲜,问起收入,每次回答吞吞吐吐,心里发虚,看到别的督导每天还是那么自信,

王辛以为只是自己的能力不够,达不到要求。

王辛好面子,而且制度严禁互相倒垃圾(说消极的话),所以她只能装作自信,成功的样子,而且只有这样才能稳住军心,只有这样,自己的付出才可能通过自己的美容顾问的业绩达成而挽回。

业绩完不成怎么办?补单!而月月补单本已吃不消的王辛更加艰难。

钱从哪里来?王辛的丈夫借遍了所有的亲戚、朋友、大学同学、高中同学、甚至一面之识的人,他为此抛开了男人的面子和尊严,三五百也不放过。

而他自己生活却极其艰苦,他曾一个星期花两块钱,记者惊讶于两元钱过一个星期的生活,王辛的丈夫介绍了自己的“经验”,周一至周日早上都不吃饭,周一至周五中午和晚上在公司凑合吃点工作餐,周六周日用1.2元钱买一斤面条,白水加盐煮了吃四顿,剩下8毛,给妻子王辛打两分钟的长途电话。

而王辛的梳妆台上密密麻麻堆满了枚琳凯化妆品,加上彩装,价值5000元左右,而每年要用完2批,也就是一年要用掉10000元,直到如今,在王辛所住的简陋的出租屋内,梳妆台前是屋中最贵重的东西。

作为玫琳凯的美容顾问必须用玫琳凯的产品的,这是规定,不然怎么介绍产品。

但王辛万没有想到,她的姐妹们和她的情况一样,甚至更糟。

万元督导;到底拿多少?

但;万元督导到底有多少收入呢?

王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督导的实际收入:以每月完成20000业绩计算,可从业绩中得到10%,也就是2000元的收入;还可从他的一类延伸(由自己直接推荐加入的美容顾问,一般为12个或12个以上)得到提成,提成量由美容顾问2500至8500的业绩中提取从4%到13%不等,这一部分一般为300到900元不等。这是督导的

全部收入,即假如督导所带领的小组能够完成任务,督导可以拿到2300到3000元左右。

督导的支出:每几个督导会租一处房子,用作搞培训、学习交流的场所,房租都由督导负担,每位督导负担房租1000元左右;作为激励美容顾问,挑战 活动的奖品,每月500元左右;雇一个账目清算,接电话的后勤工作的秘书,每月至少400到600元;通讯费用500元左右;自己所用玫琳凯产品,每

年消费10000元左右;家族组织大型活动每月分摊50元;大量出差费用(王辛为了参加培训,曾去香港2次,杭州1次,2次上海,往返北京更加频繁)都由自己承担。平均下来月支出在3500元以上。

而如果补单的话,每月亏损会达到万元以上。

虽然制度严禁互相倒垃圾,但还是有人不堪重负流露出痕迹,得知别人的情况和自己相同,很多督导震惊了,原本以为就自己补单,仅仅是自己能力不够,而现在看来,大家都在用自己的钱苦苦撑着。万元督导原是一场梦。

王辛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另欠外债将近10万。她几乎丢失所有的朋友,失去了家人的信任,在家人面前抬不起头,以后也不知该怎样面对社会。

王辛说:我以后再也不敢做梦了。

李肖是王辛最好的姐妹,她的情况比王辛更为严重,直到现在,李肖的丈夫仍不知家里买房子的钱已经被掏空,所有存单上的钱也早已精光。

这儿每个人都是心理大师

介绍李肖做玫琳凯的人是她的姑姑,李肖也曾在街上碰上好多玫琳凯的人推销,当时她对这种人还很烦,但出于对姑姑很信任,李肖放下了戒心。

反正也是用化妆品,就花2400元拿了一套用。”当时李肖并没有想到自己会与玫琳凯扯上关系。

李肖原是一家公司中层,但她不满足现在的生活,总想趁年轻干点事。

买完化妆品,姑姑一次次催李肖到公司去参加美容会(每天一次),李肖捱不过面子,最终还是去了。

李肖去参加沙龙会(教如何预约客人,一般每周六下午),觉得开会的人简直是一群疯子,又笑又哭,站在凳子上,讲经历,,讲故事。李肖觉得她们精神上都有问题。

姑姑的老师给李肖讲美容课,可是李肖觉得很无聊,于是换来这位老师的老师接着讲,这位老师是蓝外套级督导,像空姐一样优雅,她讲到一些人参加玫琳凯的故事,李肖听后很惊讶,老师看出这一点,就围绕这一点给李肖讲,“玫琳凯专门为女性设计的事业,只投入2400,没有赔,零风险。慢慢的,李晓兰被吸引了。

到李肖成为督导后也给别人讲课,才明白老师上课是要观察,抓心理,讲兴趣点,当初自己的兴趣点被老师抓住了。

这种课,很少有人能抵抗住,每个玫琳凯人都是心理大师。 李肖说那么多人进玫琳凯,与她们讲课的煽动性有非常大的关系。

陷进去易 想出来难

李肖看到另一条投资赚钱之路,本不够退休年龄的李肖托关系迅速办了内退,把玫琳凯作为事业去作。

第一步要保住美容顾问资格,三个月之内必须业绩达到2400,也就是要购买4800元的产品,李肖没有太多考虑,顺其自然加入后,开始邀约客人,约来第一个是自己单位的同事,当时李肖对成为万元督导深信不疑,没觉得在骗同事,而是觉得好事情应该大家分享。

之后的道路在老师的安排下进行,老师让怎么样就怎么样,老师安排任务,大家互相鼓励,生活充实。

白天上课,晚上与美容顾问沟通,没日没夜的干了几个月后,李肖晋级为红外套,家族举行了隆重的庆祝仪式,拍照、鲜花、鼓掌喝彩,李肖开始真正有了成就感,迫切需要别人承认的李肖,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明星感觉。

李肖的团队发展很快,有了12个美容顾问成为准经销商后,申请督导三个月考核,比王辛更为严重的是,李肖第一个月开始补,甚至借给自己的美容顾问钱去买产品,以达到业绩量。

几个月的冲击督导过程,李肖家里买房子的钱,补进去将近8万。之后冲上督导像王辛一样,补单,此时已投入很多,没有退路,为保住好不容易才冲击到手的督导资格,月月补单,一年半的时间,买房子的20几万元,已消耗殆尽。

而如今,为了不让丈夫知道,李肖不得不想尽一切办法搪塞,蒙骗,但李肖清楚,即使这样,被发现也是迟早的事,她已无法面对丈夫。

当初石家庄出首席时,每月要出将近30个督导,看者都害怕。6个月100多个,哪有那么大的市场,几乎都在用自己的钱补。霍英直到现在才意识到,危机从那时就开始了。

那时的急功近利,虚假繁荣导致如今的局面,现在大批督导(经销商)支撑不下去了。霍英终于明白了那句话。

一无所知,所以一无所有

霍英说家族制度不透明,内部杂志《喝彩》上都是一些大框架,美容顾问绝不会知道督导的事,督导不会知道首席的事。要是问起,她会告诉你,你知道了也理解不了,一层一层的封锁,给下面造了一个美好的万元梦想。

要是透明了,很多人也不会进来。” 霍英说得很干脆,“天天灌输万元督导,但从不说督导挣万元月薪的条件。到达督导的人,都对实际情况大吃一惊。

当你知道时,你已经投入很多,想退也退不出来。”

当初对实情的一无所知,导致如今一无所有。霍英说,如果知道,她可能还是会做,但绝不会这么盲目

猛然醒来 终于明白真相

据李肖说,石家庄玫琳凯在鼎盛时期曾有将近300名督导,而如今业绩完不成,用自己钱来补,已达到自身极限,督导纷纷落地,李肖拿出她们家族督导的合照,指给记者,这些督导大部分已经掉下来,目前只剩下100多人。

交谈中,不少人告诉记者,虽然姐妹们都互相了解了一些情况,但要不是与记者交流,即使是好姐妹们一起“倒垃圾”,也不会透露真实的损失。

解决问题 杯水车薪

此时的李肖想到要联合起来,让家族给出一个解决办法,此时是5月下旬,李肖打电话用了半小时的时间就联系了10位督导,到公司交涉。

李肖告诉记者,之后首席和家族高层就分别找人谈话。首席找李肖谈了一下午,告诉李肖,范围越小越好解决。这时公司下来政策,买回一小部分的活,一些人的要求被满足,就撤出了,这个团体还剩下4个人。

6月18日,华北区经理陪同总公司的法律顾问来了解情况,最后经理表示,会把她们的“眼泪和心声”带到总公司。几经周折,6月24日,公司下来政策,低于5折收回手中货品,但对赔偿损失的要求未予理睬。

而李肖和王辛手中并无产品,赔偿损失的要求遭拒,意味着公司未给李肖和王辛任何实质的答复。她们一直与公司交涉问题,首席称此事是营销队伍出的问题,家族承担责任,此事在家族内解决。之后募捐,倡导大家捐钱来弥补一下损失。

李肖觉得这个事情太荒唐了。

就在6月25日,首席经销商还给李肖打来电话:宝贝儿啊,你在哪呢?咱们好好谈谈。

你要谈什么,你们根本不是解决问题的态度,有事电话里说吧。”李肖对公司一直拖的态度很不满意。

亲爱的,要是不见面,咱们怎么才能商量解决办法呢?

最后,李肖觉得她不会有实质的办法,所以没有赴约。

细算一下 你还会来吗

几位掉下来的督导与记者一起模拟着算了一笔帐:

石家庄的现有1万多名美容顾问,假设为1万人,如果每个人经过奋斗都成为督导,则每个人手下必须至少有12个位美容顾问,这样石家庄必须至少要有12万人成为美容顾问。按照她们的说法,每位督导的必须要有至少60000业绩,也就是卖掉120000元左右的产品,才有可能月薪万元,这就意

味着石家庄每月要消费掉144亿元左右的玫琳凯化妆品才能保障督导们月薪万元的收入。

而2005年统计的石家庄市总人口924万,女性433万,假设所有石家庄的女性,不分年龄,小到刚出生大到百岁都用玫琳凯的化妆品,则平均每人每月花费3326元。2005年石家庄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每年15239元,月平均1270元。

整个河北有近2万人,只出了一个首席经销商,几位督导告诉记者,差不多要有近2万人才会出一个首席,如果发展下去,假设这两万人其中只有四分之一的人有机会成为首席经销商,则要有1亿人都做玫琳凯,要有更多的人使用玫琳凯,而河北人口只有6800万。

当然不会所有的美容顾问都会成长为督导,所有的督导都会成为首席,她可以永远作为美容顾问,或选择离开。

王辛曾说过,她手下的美容顾问的成活率只有20%,但这也算成活率高的,也就是说,没有成活的80%的美容顾问都已离开,但她们至少买走2400元玫琳凯产品。

其中的淘汰量十分惊人。

但以前谁也没这么细算一下,李肖说,要是算过,我绝不会进来。

6月26日下午,记者找到玫琳凯(中国)化妆品有限公司石家庄分公司,向石家庄分公司河北省省级营运经理聂淑涛,向她询问有关事宜,聂经理称首席不在,玫琳凯有明确的制度,肯定是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问到其他问题,聂经理称她不是了解最详细的人,她会找了解更详细的人与记者沟通此

事,聂经理并未回答任何问题,

提到何茗的事情,聂经理称何茗违反了公司制度,已被公司取消美容顾问资格,但记者从何茗出了解到,她失去美容顾问资格并不是因为违反规定受到公司的惩罚,而诗司规定的买回产品自动退出。

林强表示,虽然她们是因为补单导致自己有很大损失,但诗司在制度上规定了不允许补单,无论培训或者其他的时候,公司其他人员如何暗示,这都是她们自己事先违背了公司的规定,公司可以有充足的理由在法律上说明公司制度上没有问题。

这等于诗司设计了一个套,但是她们都是自愿进去的,最多只能说公司在营运上存在不道德的现象。公司的制度对规避法律风险,这样出了问题,公司的法律风险就能降到最低。

记者又电话联系首席经销商张志彩女士,张女士很忙,没有时间。此事公司如何解决,不得而知。

石家庄工商局公平交易处负责直销管理的毛水成介绍说,目前在中国只有雅芳一家公司拿到直销资格,玫琳凯属于转型期被允许以直销方式经营的几家公司之一。

河北三平律师事物所的管林强律师表示,对于玫琳凯公司刻意强调督导月收入万元而回避收入来源的情况,只能说明玫琳凯公司存在在着一种误导,但公司的这种行为并不违反相关的法律。

虽然公司和她们之间信息不对称,但诗司并没有义务告诉这些参与者这万元收入从何而来,而她们又都盲目的相信了公司给予的暗示,所以才会导致这样的情况出现。

管林强建议,在遇到这样的事的时候,应该仔细的考虑一下可行性,不要轻信别人的话,自己进行核实考察后再进行投资,这样才能规避相应的风险。在遭遇了这样的情况之后,也可以考虑向工商部门反映一下,走行政解决的办法试试。

霍英是故事讲述者中,级别最高的,也是唯一一个曾拿到万元月薪的人,而如今几乎丢了一切。

我什么都没了,钱,家庭幸福,朋友的信任,看不到希望,生不如死。

孩子上学,用2000块钱,我拿不出来,我爱人和我急了,去借,已经没有人借给我,亲戚朋友都不信我了,我母亲做手术,我都拿不出钱来,以前别说两千,两万都不是事儿。

几天前,霍英还和丈夫说:再等等,以后会好起来的。等以后

还要等,要等到什么时候,我早就不相信你了,就是因为你,我在朋友们面前一点尊严都没有。丈夫听习惯了空头承诺,迅速打断她的话。

丈夫已经与她约定,母亲出院后,立即离婚。

这个曾经是明星级经销商的女人,到现在为止仍是大家崇拜的偶像,在自己的下属面前,是美丽,幽雅,成功,,坚强的代名词,而蜕掉伪装,这个大家眼中的美丽幽雅成功的女神,却痛苦得泪流满面。

守规则也难免一无所有

霍英曾是一家大公司的副总,曾自己下海经商,在玫琳凯,霍英是石家庄玫琳凯的元老,是别人追赶的目标,是别人的偶像。在别人眼中,她月薪至少1万,但五年来,她几乎失去了全部。

她是个有头脑的女人,向往成功、,所以在2001年时,玫琳凯宣传的企业文化和玫琳凯表现出的氛围一下子吸引住他。

2003年,冲上督导以后,她低价卖掉自己辛苦经营的公司,对玫琳凯一心一意。

她严格遵守着公司的制度,努力工作,不倒垃圾,不补单。

2004年时是玫琳凯市场蜜月期,市场好,新人很多,那时,霍英的月薪一度在万元以上。

“那个时候市场确实好,市场不饱和,所以一些问题并没有暴露。”直到现在,霍英对那个时期还是很怀念。之后加入的人越来越多,市场愈发饱和,越来越难做,又兴起补单潮。霍英还想恪守制,但趋于业绩压力,还是补了一万元的单子,但补单也无济于事,霍英手下的督导,一个个往下掉,如

今霍英也掉下来,连美容顾问都不是了。掉下来时,人情味、姐妹情无影无踪。

她曾成功,她曾月薪万元,但钱去哪了呢?

衣服要买好的,做头发也要去高档店,每年自己用掉玫琳凯的化妆品就达1万元,而且高级别的培训都要参加,动辄就去上海、香港,交通费全部自理。要是不这样,就不会有人相信你是成功的,不会有人欣赏你,不会有人跟着你。

出于工作的需要,霍英必须做出成功女性的样子。别人面前光彩照人,自己内心苦痛无比。

这是个高消费的职业,消费高到大于收入。

出一个首席,死一片经销商

出一个首席,死一片经销商,这话只有到霍英这样的级别才能知道。

当霍英问起一个首席时,被告知:亲爱的,你要客观地学会去看,去分析,不要盲目,要做一个有大脑的女人。当时觉得没什么,但事后想想确实话中有话。
反思玫琳凯涉嫌传销风波

长春《东亚经贸新闻报》经过调查做出了《玫琳凯在长遭‘传销’质疑》为题的报道,认为玫琳凯长春分公司在运营模式上有非法传销嫌疑。此报道出来以后,立刻引起轩然大波。

12月9日,玫琳凯北京分公司对外事务部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该公司既不是直销企业,也不是传销企业,所以不适用《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此话一出,
招来更多的质疑,“转型企业就可以为所欲为吗?”“转型企业不能凌驾法律之上”等类似声音立刻出现在各大媒体及网络上。

玫琳凯(中国)总部相关负责人就“涉传事件”接受《竞报》采访时表示:“玫琳凯在积极准备申报直销企业牌照,相关策略也在调整中,调整后会完全符合直销条例的规定。”根据该负责人透露出的信息,可以判断玫琳凯目前经营模式中的某些规定,已经有不符合《直销管理条例》规定的行为。

大型跨国外资企业玫琳凯在1998年的关键时刻成功转型,多年来一直低调运作直销,成绩显赫,却在中国直销市场重新开放之即出现了这样的风波,大公司尚且如此,小企业理当如何规避,发人深思。因此,本刊特邀请各界人士就此话题尽畅一家之言,以此前车之鉴,期望这样的问题始于斯,终于斯。

民间学术观点

龙传人,北京东方创育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龙传人 给直销企业多些宽容

玫琳凯现在的营运模式,我认为是涉嫌了传销。分配制度中的传销特征虽然是历史原因留下来的,但现今国家规定的条例却必须遵守,不可能有丝毫讨价还价的余地。然而,商务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于2005年12月1日发布公告指出,此前发布的所有外商投资转型企业有关规定将从今年12月1日起废止。这意味着商务部给了当年10家外商投资转型企业将近一年的“过渡期”,转型直销企业须在12月1日前获得正式的直销从业牌照,否则将无法继续开展直销业务。如果玫琳凯在2006年12月1日这天,还没有将这6年来一直沿用的模式改到现今条例的规定上来,那才是犯了大忌。但是我相信他们会改得彻底的,安利、玫琳凯等转型企业,一定会很快地将制度中的传销特征去除掉。

历史遗留的病垢

事实上,传销在我国曾经被认为是合法、合理、合情的正当的营销模式,并不是直销法颁布后的今天直销人才有正面形象。查阅国家的法规就知道,传销在中国大陆曾有这么一段被认可的历史:

1994年9月2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第240号文件中已确认:“的确需要用多层次传销方式的,由原登记注册机关逐级上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后,方可继续采用传销方式开展经营活动。”

1997年1月10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的《传销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多层次传销,是指生产企业不通过店铺销售,而通过发展两个层次以上的传销员并由传销员将本企业的产品直接销售给消费者的一种经营方式。

事实上,在这一系列法规出台后,玫琳凯、安利等企业就遵照中国当时的法规依法申办了“传销企业”,并获准从事传销行为。

可悲的是,之后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传销的确是走上了歧途。星沙模式、淡水模式等五大据点,十多万人汇聚在一个乡村里进行传销,从任何一个世界先例来看传销都不应是这样的“集中营”。传销模式由太阳线发展到双轨制,再到滚动制,成千上万的传销弄潮儿,在华夏大地上血淋淋地制造着大批大批的传销难民……

因此,我认为这个责任不在于玫琳凯等企业,他们都是受害者。

不是玫琳凯要到中国来搞非法的传销行为,而是过去政府曾经认可过传销行为,而政府也不是要为难这类企业,只是由于社会实践中演变出太多魔鬼似的非法传销,已祸国殃民到了不可容忍的地步。

1997年全国各省市工商部门查处了2528例传销案,关闭2000多家涉传企业,罚款过亿,没收超过72亿。

这些非法传销根本就不是安利、玫琳凯弄出来的,根本就怪不得安利、玫琳凯们,这不是他们当初多层传销的本意。

请多给些时间

2005年11月1日,政府将传销行为确认为非法营销行为、非法计酬行为、非法组织行为、非法煽动蛊惑行为。因此,玫琳凯、安利原有的团队计酬等行为也就必须相应地要纠正到今天法规规定的框架内。

两大条例的颁布,要求转型企业也必须改变以前的营销方式,即要求在一年之内改为法规认可的直销制,这种改变是合法的,所以玫琳凯也只能相应地改变过去的做法。

问题在于改变的过程中采取什么办法呢?是在2005年11月1日开始关门停运?还是准许10大转型企业边干边改?

直销法规的出台花了三年多的时间,直销企业的产生在条例出台后,应该有一个短暂的磨合期。人们的思想、公司的制度、企业的文化、老板的战略……不可能在2005年12月1日这一天就全转过来。

是的,在没有取到直销牌照之前,这些大公司并没有全部地、长时间地停止运作,因为转型本身是非常艰难的。如果这些公司在没有拿到牌照之前,从2005年12月1日起,全部停止营业,上千万人突然停止销售和收入,那才会真正的给这个国家带来动乱和不稳定,不利于和谐中国。

这么大的直销转型工程,肯定有一个过渡期,新老交替、及时修改调整,不合适还要再改进,没有几个回合,中国特色的直销不可能一蹴而就。

关于玫琳凯总部说:“禁止传销条例不适于玫琳凯公司”,我当然不同意,岂有在中国的企业不受中国法制约束的道理。哪能《禁止传销条例》管不了玫琳凯?这也许只是一个工作人员的失误,但他这句也许有欠考虑的话代表的却是玫琳凯公司。在这敏感期,希望玫琳凯公司加强对总部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

浑水摸鱼者无门

玫琳凯是个特殊的案例,在转型期间应该多给些宽容。但是有人说,类似玫琳凯这种模式的其它企业也可浑水摸鱼,我认为他们没有那个资格。还是那句话,要从历史的角度看待问题。

玫琳凯、安利们曾经在中国直销界的艰难的发展历史经历,其它企业有吗?他们(包括天狮)为了中国直销立下的汗马功劳,其它企业有吗?10大转型企业是政府批准过的,其它企业有吗?

他们有这个12个月“转型期”的权利,而其它企业连一个月都没有。

所以,其它企业请注意,不要以为你的分配模式跟他们一样,你也不会在这12个月内受大的打击。对你来说,这个期间你就有可能遭到致命的打击,那就看看工商局瞧见你没有。他们10家是有此特权的,他们有《关于外商投资传销企业转变销售方式有关问题的通知》第31号文件这个尚方宝剑,从这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你不具备着这历史上的31号文件的条件,所以今天你就无此特许优惠。

因此,在这里建议其它10家转型企业之外的企业,别跟这10家比,各自抓紧改进的步伐吧。

海外学术观点

陈得发,台湾中山大学直销学术研发中心主任

陈得发 过早验收成果的省思

玫琳凯公司一向是声誉卓著正派经营的直销公司,这当中有很多值得省思的地方。

多层次的奖金计酬(或称为团队计酬)是全世界直销业的主要奖金制度;但多层次奖金制度被不法之徒用来作为了猎人头敛财的工具,称为“金字塔销售术”,让多层次直销蒙受池鱼之殃,被污名化。经过美国政府长期的取缔和正派多层次直销公司的自清,才渐渐被接受为合法的营销通路。

大陆政府为了整顿直销市场,公布了《禁止传销条例》。因为这是政府的既定政策,各直销公司想在大陆营运必须遵守政府的法令规定,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也是所有直销公司都宣称要配合政府的法令规定的原因。不过从多层次奖金制度要改为单层奖金制度,对这些多层次直销公司来说是一件史无前例的巨大工程,除了奖金制度修改之外,直销商的运作模式和教育训练都需要重新规划,这不是一蹴可就的事情,需要一段时间来进行观念的沟通和重建。在这过渡时期马上就要验收成果是强人所难;因此我认为,这些国际知名、正派经营的多层次直销公司(包括玫琳凯公司在内)一定正在朝合乎政府规定的方向修正和重建奖金制度和运作模式。但是各公司的直销商人数庞大又分散在全国各地,必须要一段时间才能将所有人的观念和作法改正过来。也许把第一批直销牌照核发下来的时刻,作为验收奖金制度、运作模式修改和重建成果的时间点是一个比较合理的要求。

海外媒体观点

余素珠,台湾《直销人》杂志主编

余素珠 直销更应正派经营

在中国直销发牌前夕,玫琳凯(中国)爆发传销疑云,虽然事件已暂时落幕,该公司以她们不是直销、也不是传销来回应。姑且不管玫琳凯未来是否在直销领域之外另辟活路,但显然这样的危机处理方式,已损害了这家公司的名誉。

在这个事件中,玫琳凯自称“不是直销、也不是传销”,这是可以理解的。从海外对中国直销立法的观察,为起到严格规范直销行业的效果,中国政府对于这两部立法的规范是严格了一些,原本期待立法后能在直销领域大展身手的企业,在看了法令后,原先的规划恐怕都得紧急刹车,甚至思考在直销之外另辟战局。

法令公布后到发牌前夕,相信每一家思考经营直销的企业都可能随时调整其经营步调,在这个关键时期,一点点的调整,都可能影响到日后的长远发展。相信玫琳凯公司也不例外,一段时间的政策不明,经销商们无所适从,公司的发言机制也找不到最精准的频率,终于发生这样的事件。

玫琳凯在中国直销领域中一直是占有排头的地位,尤其是她美商公司的血统,本应该对媒体公关有其优势的处理方式,但从这件事,且不管其是否因有触法之虞而显得心虚,至少,对于媒体的相应不理或顾左右而言他,这样的处理方式恐怕是不及格的。

由于直销行业的特殊性,任何一家公司一旦爆发负面新闻,造成的伤害得要几倍的付出来弥补。于是乎,媒体公关成为直销公司经营不能忽视的一环,积累愈多与媒体的正面关系,在平时,参与适当的议题,当出现问题时,媒体也因为对这些公司有更多的了解,所以较能做出客观且正确的报道。

再论玫琳凯的营销模式,包括在台湾地区,她也是特别的。台湾地区的直销分为多层次及单层次两类,绝大多数的公司属于多层次,而玫琳凯是属于极少数的单层次直销公司;在行业间的联系上,玫琳凯公司也比较自成一路,直销公司的味道相对较淡。

玫琳凯是个有历史的企业,她的创办人玫琳凯·艾施女士也在美国创业史上留下经典的一页,对于这样一家公司,市场对她是有期望的,期望她能在动则得咎的直销圈子里,发挥一些正面提升的力量,切莫因一时疏失,毁了多年基业;而对于这家公司的提醒,也同样以此与其它身负带动直销行业成长重任的公司共勉。

本刊评论观点

林源,中国直销杂志社资深记者

林源 低调不是这种低法

玫琳凯究竟有没有涉嫌传销?不管业界人士怎么展示以惺惺相惜的暧昧和理解,但是在《东亚经贸新闻报》记者亚东分别采访的长春市工商局,以及国家工商总局打击传销办公室等相关责任人的判断下,答案已经很明确:涉嫌传销。

然而当时,玫琳凯的确就此事与有关媒体玩起了太极,没做正面的解释,媒体自然要搞清楚、弄明白,还事情一个真实面目。在舆论的压力下,玫琳凯又称自己是转型企业,不受新颁布的两个条例的限制。

玫林凯为什么说这样的话?就因为她是曾经的10家转型企业之一吗?还是因为2006年1月11日出台的98号文件给了他们12个月的“过渡期”?事实上不管玫琳凯当时有多么的紧迫或者有多么的无奈,在很多业内行家看来,这样的做法都是犯大忌的。拥有“转型资格”“过渡期”本是他们的优势,应当合理利用,如果把其视为“尚方宝剑”甚至免死金牌,那则是大错特错。实际上,玫琳凯已经阵脚自乱。

是什么让玫琳凯的言论如此失态呢?我们可以回顾一下玫林凯一直以来的公开信息,这些微弱的信息和她在直销业的强势地位极不匹配。我们看得出来玫林凯希望低调,但是低调并不是指不出声,不与外界沟通。要说中国这个行业面对媒体最低调的肯定是那些非法传销企业,他们的低调是因为怕被曝光,那玫林凯又怕什么呢?作为一个国际直销巨头,玫林凯并没有拿出一个国际行业巨头的气质,更重要的是因为不具备某些必要的接触而使危机来临时不知所措。因此,什么话都说了出来,让业界一时有些瞠目结舌。

这个行业是敏感的,我们可以低调,那是对外,练内功却不能低调,不然就没有抗风险能力。

据首先披露此事的《东亚经贸新闻报》记者亚东的最新消息,说“玫琳凯已经成功处理好了这个事件”。内容是:媒体披露玫琳凯在长春的个别经销点在人员培训等方面存在不规范的做法,玫琳凯公司对报道中所述的情况高度重视,立刻展开深入调查,并会对违规人员进行处理。还说,继直销双法相继颁布实施以来,玫林凯公司一直按照法令相关规定,积极对企业运营方式进行调整;同时按照法规和公司规定,对违规的人员和行为进行查处,并欢迎广大群众和媒体监督……此事似乎就此告一段落了。

其实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当初玫琳凯一味抵赖,以各种借口搪塞,然后在国家相关部门负责人都认定涉传的情况下,才无奈承认“部份”错误并“积极”整改。亡羊补牢的过程,却像是一场儿戏,可能管理层不能不尴尬,经销商不能不寒心吧?

涉传风波可能是“结束”了,但是这其中公司损失了形象和信誉、领导层花费了多少精力和财力、经销商受到了多少打击和无助,这一切的影响是长期的,随时可能复发的。

实际上,综合各专家们对玫琳凯事件的看法得出:玫琳凯涉传事件在业界是可以理解的,最多是因为管理层在转型期难以掌握运作技巧,危机公关和媒体公关欠缺经验。然而这件事面对的是所有中国老百姓,他们的眼睛不一定有如此“雪亮”但是一直很真诚而单纯。

业界人士看玫琳凯从惺惺相惜看到笑,老百姓看玫琳凯从同仇敌忾看到怒。在这个非常行业的非常时期,玫琳凯自己责无旁贷。

安利和康宝莱以高调和自信赢得尊严,完美和天狮以雄心和善举赢得尊敬,玫琳凯以低调获得了什么?作为一个企业公民,在公众面前没有你的匹配位置,你先是狡辩,后又无言妥协,那么你究竟有什么?

玫琳凯,低调不是这种低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贵阳第三届创业大赛 郭锦兰:“5万个小时”的渴望

下一篇:玫琳凯:深耕中国25年 传播安全专业护肤理念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自动引流系统 ( 湘ICP备17022177号-4 )

GMT+8, 2024-11-24 11:03 , Processed in 0.336191 second(s), 3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