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编织31万影人关系网 按图索骥助用户get勾搭点 组成3亿条人脉链

2023-9-14 13:10| 发布者: forregistuse| 查看: 320| 评论: 0



文| 铅笔道 记者 孙娇

导语

下午六点到第二天凌晨六点,12个小时,不足30平米的办公室内,四位合伙人敲定了一场“出乎意料”的业务转型。

此前,他们开发“入戏”App,做剧组移动化协同办公软件,“想用一款工具提高行业的工作效率”。上线后发现推广遇阻,“大家还是更乐意用微信群”。

“也许是黎明前的黑暗。”他们互相安慰。

这场座谈会,四个人都试图说服彼此“再坚持看看”,却发现无法掩饰内心的另一股暗潮涌动。“做影视行业数据库”这一想法呼之欲出,但对App产品的不舍尚存。

“做吧。”接近凌晨破晓时分,四个人终于下定决心,“将70%的业务重点转移到影视从业者数据库建设上来”。

“我们想建一个池塘,让大家一起来钓鱼,快速找到更合适的影视人才。

基于资源共享的思路,团队利用技术实现自动化字幕抓取与校对,并依赖CTO杨健所擅长的数据分析技术搭建了公司独有的影人关系分析体系。

依赖这一套分析体系,“入戏”影人数据库在行业中第一次实现了将个人行业人脉结构化呈现。

目前,“入戏”微信公众号已收录电影人31万,影视项目28455个,产生人脉关系链接超过3亿条。



注: 来续影已确认文中数据真实无误,铅笔道愿与他一起为内容真实性背书。

三日闭关

“一部戏拍下来,原来的发小可能会闹掰,原来的陌生人或许成为生死搭档。”Sam与耿卫婷属于后者。

两人相识于一场大麻烦。“凌晨一点,共同面对300人的剧组,24小时没有睡觉,最终让项目得以继续。”

这场抗战让两人“英雄相惜”。Sam欣赏耿卫婷流程化的管理思路,耿卫婷则感叹他在影视制作方面的专业态度。“Sam此前是‘扣篮对决’、‘天马’等多部影视项目的制片人,可谓身经百战。”

项目杀青,乘车奔往机场的12公里路程,成为两人创业的起点。

“70年代,好莱坞经纪公司WMA(后改名WME),依靠签约大量知名艺人,确定了其行业地位。但伴随着行业发展,当艺人不再是唯一筹码时,他们聪明地签约了好莱坞最著名的15个摄影师,从而让制片人一想到拍大片,就想到WMA。”

Sam娓娓道来,一旁的耿卫婷心有戚戚焉。将摄影、美术等各方面的影视人才社区化,是两人共同的理念。



◆ 婷婷(左)与 Sam

而协同办公则成为认定的切入点。“剧组大多使用微信群,手机老是滴滴作响,额外社交影响工作;另一方面,翻通讯录找人,费时费力。再加上微信群里办公文件过期会被清理,难以保存历史文档。”

“剧组拍摄过程中,要节约制片成本就必须分秒必争。”两人达成共识:“做一款协同办公工具,提高行业的工作效率,同时可以沉淀影视人才数据。”

四位跨界合伙人很快集齐。2015年春节过后,他们来到厦门,闭关三日,探讨产品原型。



◆ 厦门闭关,埋头原型图的的产品负责人陆海峰。

第一天泛泛而谈,“大家都还比较拘谨”。

第二天,各执一端,“每个人对产品都有自己的角度”。

第三天,则可谓针锋相对。“就像摸着石头过河,仿佛就快触摸到了,却找不到一个共同的语言体系”,四人甚至拿出凯文·凯利的《失控》读了起来。

尴尬、沉默、面面相觑之后,纸上的产品原型逐渐显露、清晰,产品功能愈发明了。

耿笑道:“窗外繁花似锦,但我们的眼中只有那四张原型图,觉得这就是我们的宝贝。”

工具推广遇阻

确定了产品思路,“入戏”注册成立,10月,App正式上线。

作为一款影视行业的协同办公工具,用户可随时创建剧组,将组内各个工种分门别类,“犹如将联系人、业务文件放入了不同标签的抽屉之内”。

一方面,制片人零零散散的通讯录被电子化,通过业务分组实现快速查找,可以一键拨电话或转微信,发送通知;再者,其云端文档储存功能可以让影人随时调取所需资料。即使剧组解散,影人也可以通过“入戏”查找剧组人员信息或者留存的文件。

11月,厦门登嘉资本的天使轮融资到账。

可谓万事俱备,却不曾想推广遇阻。年初,团队人员挨个扫了制片组工作地点,却收效甚微。“下载使用的有四五十个剧组,但日活很低,大家还是更习惯用微信。”

“人们对新工具的接受总需要一段时间,也许是黎明前的黑暗。”虽然嘴上这么说,但面对惨惨淡淡的推广成绩,Sam急在心里。

“不是努力不够,就一定是方向出了问题。”他暗自思忖。

搭建影视人才数据库

年初的一天,工作结束后,四位合伙人齐刷刷出现在办公室。

“大家都试图说服彼此将产品坚持下去,却发现实在没有坚持下去的理由。”

不到30平米的办公室内,四个人聊到了凌晨六点。“从IMDB(Internet Movie Database互联网电影资料库)到影视行业人脉关系”,影视人才数据库仿佛一股涌动的暗流,涌到嘴边。

最终,窗户纸被捅破。团队决定转变业务重点,搭建影视人才数据库。“四个人心里都这么想,理由太充分了。”Sam咧嘴笑道。

影视制作行业,每个制片人都有自己的通讯录,就像一个个的链家地产、我爱我家,各有资源,却未实现共享。”

Sam列举道“去年广电局立项的影视作品有2100多部,但拍摄并上映的不到十分之一。如果制片人能够找到更加合适的人才,也许会有更多的作品冒出头来”

基于资源共享的思路,团队决定从人脉网络切入,一方面收集真实简历,一方面建立人才关系链。

Sam首先利用多年工作积累,以2008年到2013年票房过千万的影视作品片尾字幕表为基础,收集到八千左右影视主创人才数据,包括他们的真实姓名和职位介绍。



◆ 首席技术官杨健(右一)正在整理探讨大数据。

遵循这一思路,团队利用技术实现自动化字幕抓取与校对,并依赖CTO杨健所擅长的数据分析技术搭建了公司独有的影人关系分析体系,目前该分析体系中的数据模型均已申请行业专利。

人脉关系链接超3亿条

今年6月,以公众号为据点,可查找影视人才名片和建立自我名片的微信版本上线。

用户点开名片,不仅可以看到影人真实履历,还可以对其业内人际关系网络一览无余。此外,根据用户信息进行的个性化推荐,让其可以轻松找到与所搜索影人的关系路径。



◆ Sam利用“入戏”了解知名录音师尹杰时的关系路径图。

团队在参展上海电影节时,有同行感慨,“我在影视行业工作10年,第一次通过‘入戏’看到了这么多年工作所沉淀的人脉价值链”。



◆杨健与婷婷在上海电影节。

而Sam则成为产品的直接验证者。

“最近在筹备一部制片预算在4000万的美食相关电影,在寻找导演环节,以往是核心负责人通过自己的过往阅片,拍拍脑袋,想出二三十个备选人。”

而这次,他们在后台数据库中输入“票房1000万以上”,“时光、豆瓣、M1905、IMDB评分6分以上”,“2008年之后存在上映作品”,“作品类型”等标签,就得到75位候选导演,“有一些,完全在自己的头脑记忆库之外”。

“现在有三位正在约谈”。而这一切,从数据计算到联系到导演,不过24个小时。

实现项目对接的同时,提供给影视投资方的数据分析报告成为另一种盈利方式。例如,通过对重要剧组人员过往数据的分析,判断其是否擅长这个题材类型的影片,从而减少拍摄期的不安全因素,为投资风险提供评估参考。“此业务正在同时推进。”

目前,“入戏”微信公众号已收录电影人31万,影视项目28455个,产生人脉关系链接超过3亿条。结合数据库,“入戏”已经签约2部4000万+的院线电影,以及2部卫视的综艺节目。

接下来,团队将在名片认领和认证方面发力,“实现名片与真实影人的对接”,从而实现从数据被动抓取到影人主动录入的过渡。

谈及发展方向,Sam表示团队将会致力于为影视从业人员提供更多服务。“影视行业是一个造梦的行业,但影视从业者的辛苦其实是很多外行人难以想象的,我们希望让他们在安心拍戏的时候,有人能够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The End/

编辑 韩正阳 校对 唐 郡

求报道

请加pencil-news为好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微信营销有什么软件:企微scrm系统

下一篇:搭建属于自己的优质人脉圈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自动引流系统 ( 湘ICP备17022177号-4 )

GMT+8, 2025-1-19 03:35 , Processed in 0.279038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