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宝莱(中国)总裁、全球高级副总裁郭木离职

2024-8-19 05:35| 发布者: 唰唰冷呵映| 查看: 229| 评论: 0



2024年1月8日,《知识经济》第一时间获悉,康宝莱(中国)总裁、全球高级副总裁郭木黯然离职。在给员工的电话会议中,郭木表示自己是因“个人原因”离职。据悉,康宝莱从其它区域调了一位女性经理人暂时接替郭木的工作。
郭木的离职宣布很突然,但发生在康宝莱公司,又并非偶然。这家长期占据全球直销前五位的美资直销巨无霸、纽交所上市企业,很难给中国职业经理人足够的耐心。
根据康宝莱于11月1日发布的2023年第三季度财报,全球净销售额为13亿美元,比2022年同期微降1.1%,但该季度的净利润同比下降47.9%。其中,中国市场业绩同比跌幅为19.1%,至0.895亿美元。本刊记者发现,其中国区跌去的0.211亿美元,相当于为全球季度业绩提供了1.6%左右的跌幅。也就是说,中国区成了整个康宝莱全球业绩的拖累。
康宝莱(中国)前三季度业绩为2.455亿,相较于2022年的3.196亿元同比下降30.18%,一、二、三季度业绩分别下跌54.41%、18.18%、19.1%。由于郭木于2024年1月8日宣布离职,看样子,康宝莱总部第四季度也没看到市场回暖的迹象。因此,2023年康宝莱(中国)全年净销售额跌幅有可能保持在30%左右,因2022年业绩为3.91亿美元,则2023年整体业绩约为3亿美元,约合20亿元人民币。
而在前总裁李延亮离职前的2016年,康宝莱中国区业绩高达75亿元;当时的康宝莱股价是60多美元,而郭木离职当天,康宝莱股价已经跌至13.6美元,市值仅14亿美元,仅为2022年52亿美元销售额的27%。
有消息称,因为市场严重下滑,为节省开支,康宝莱可能会关掉其南京工厂,仅靠苏州工厂支持市场。
在很多直销业界人士眼里,康宝莱是中国直销企业中产品功能诉求最简单明确的公司,其产品零售和复消比重令人艳羡,其营养俱乐部也被证明是最有效的社群运作方式之一,甚至它也是中国直销年轻化做得最好的公司之一......这些优势的任何一条都是很多直销企业梦寐以求的,但为什么康宝莱还是将一手好牌打烂了?
值此特殊时刻,《知识经济》编辑部特别策划,让读者一文看完连员工都不一定知道的康宝莱世界风云。


01


裁员之痛









出走中东的C罗依旧赢得了巨额合同,但康宝莱(中国)的大批员工却失业了。
2023年5月23日,美国洛杉矶,康宝莱宣布与国际足球巨星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C罗)续签代言合同,继续成为C罗在营养、健康和运动表现产品类别的独家合作伙伴。





重返康宝莱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位置的迈克尔·约翰逊(Michael Johnson)表示:“当我们掀起康宝莱的新篇章时,我们非常高兴C罗将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我们的合作聚焦于营养健康,助力绽放精彩人生。”
C罗与康宝莱的合作源于2013年,与这位有史以来最出色的球员之一的合作,价格必定不菲。C罗因为年龄问题,世界杯后离开主流足球联赛,远走沙特利雅得胜利俱乐部捞钱,但可惜本赛季他们颗粒无收。
但即使这样,C罗还是从康宝莱获得巨额续约合同,但康宝莱(中国)的大批员工却在这个春天集体失业了。
据一位被裁掉的康宝莱员工透露,“现实一般都比财报更残酷。因为一般第二季度财报出来,就能判断全年业绩的大致走向,所以今年一开始就疯狂裁人,很能说明一定问题。”
据了解,康宝莱在2023年的这次裁员非常保密又迅速,两位副总秘密前往亚太区进行了工作汇报,然后划定了名单,裁员幅度达到300~500人。很多人前一天还在工作,第二天就被裁掉。“其中一些高级别管理人员诸如地区级总监也被裁掉了,一些地区外事部门全员被裁,公司的数字化战略部门被裁掉大半。”据康宝莱前员工透露,“目前数字化工作已经完成了一部分,很多工作已经完全可以通过数据观察以及数字化工具完成,人工反而显得多余,而且IT工程师们薪资都很高,所以就进行了大量优化。”
不过,有消息人士透露,康宝莱(中国)此次裁员还算大方,马上走人的员工可以获得N+3的赔偿,隔一个月离开的可以得N+2,再后面的就是按照《劳动法》的N+1正常执行。以至于,有前两年被裁的员工感叹当时“走亏了”。因此,可以说此次被裁掉的员工也都得到了丰厚又合理的赔偿。“很多人都在康宝莱工作了很长时间,所以拿到了很高的赔偿。虽然迅速裁员的动作非常无情,但是拿到赔偿以后又无话可说。”康宝莱前员工表示,“对于一些年龄偏大的同事来说,这样的方式反而是一种解脱,但是对于中年同事来说就很残酷,被裁后要再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就很不容易。”
其实这已经不是康宝莱近年来第一次大面积裁员。2020年5月,康宝莱中国区就已经进行了大规模裁员,在全国范围内撤销了大部分门店以及部分分公司,“每个省只留一个省会分公司,其他分公司的人员全部裁掉了”,裁员幅度达到300人。据知情人士透露,虽然那时候康宝莱的业绩还是呈现一路上扬趋势,但市场整体表现仍没有让股东们满意,因此管理层仍面临业绩挑战,裁员“节流”成为他们选择的一个应对方案。因为分支机构在上次裁员后几乎无员可裁,因此,康宝莱本次大裁员主要体现在总部、职能部门和区域管理层。有知情人士告诉本刊记者,负责业务的副总裁张昊天也在被裁之列。有业界人士认为,这种仅仅冲着节约人力成本而去的裁员方式,令人震惊。


02


股价之殇









上市公司的股价,是康宝莱直销的不可承受之重。
本轮康宝莱(中国)裁员的原因很直接明了,那就是2023年一季度业绩表现不如人意,康宝莱没办法向美国的股东交代。
过去两年,面临疫情影响、市场环境变化等情况,康宝莱一直希望通过加大数字化改革等举措挽回在华发展困境,但是财报数据却清晰可以看到,康宝莱的转型之路发展并不顺利。
2023年5月2日,康宝莱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一季度全球净销售额为13亿美元,相比2022年同期下降6.3%;其中中国区净销售额为6770万美元,相比2022年第一季度下降35.9%。
2月14日发布的康宝莱2022年度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康宝莱全球销售净额为52亿美元,中国区净销售额为3.91亿美元,相较于2021年,中国区净销售额下降34.8%。
再看康宝莱2021年财报数据,全球净销售额达58亿美元,同比增长4.7%,创历史新高。但中国区2021年净销售额为6亿美元,同比下降25.9%,在康宝莱全球市场中降幅最大。
康宝莱2022年报分析中认为,中国区业绩下降的原因包括数字化改革、提高了销售代表申请成为独立服务提供商的资格要求、线下培训及销售会议频率和出席人数下降以及新冠病毒流行等方面因素。
也就是说,康宝莱的股东们并没有看到疫情结束后的康宝莱业绩有好转迹象,而占据了主要下降市场份额的中国市场自然首当其冲。
股东们的愤怒不仅来自报表,还来自股价。在2023年5月24日的美股三大主要直销公司的股价表现中,康宝莱以12.1美元的股价远远落后,更是以11.97亿美元的总市值首次垫底。
2023年5月25日,纽交所康宝莱(HLF)盘中最大跌幅7.93%,一度触及11.14美元,股价创历史新低,市盈率仅余4.5倍。截至当日收盘,康宝莱的股价跌5.21%至11.47美元,该股近5个交易日跌15.48%,该月初至当日跌22.81%,本年初至当日跌22.92%,近52周跌45.54%。从康宝莱十年股价涨跌图上可以看出,2023年5月24日12.1美元的股价相较于2021年1月1日的50.96美元股价已经下跌了76.26%,超过四分之三。
以2023年5月24日11.97亿美元的总市值计算,康宝莱公司的总市值竟然只有2022年52亿美元净销售额的23%。对于一个正常经营并保持相当盈利的公司,这是极少发生的事,让人跌破眼镜。
同在纽交所上市的苹果公司,2022年营收3943.28亿美元,市值27209美元,市值是年度营收的6.9倍;制药巨头辉瑞,2022年营收1003.3亿美元,市值是2135亿元,市值是年度营收的2.13倍;保健品巨头雅培,2022年营收是437亿美元,市值是1776亿美元,市值是年度营收的4.06倍;中国保健品巨头汤臣倍健,2022年营收是78.61亿人民币,市值是384亿人民币,市值是年度营收的4.88倍。








03


做空之战









康宝莱在机缘巧合下以一种新型现代直销企业的面目出现在业界,却也为自己埋下一个巨坑。
很多直销业界人士都认为,具有普遍敏感性的直销企业不太适合以上市公司的方式运作,但康宝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上市之路,而它此后的经历也多少验证了前面的判断。
按照官方说法,康宝莱的创立背景是这样的:1979年,年轻的美国人马克·休斯经历了母亲因不当减肥而去世的悲痛之后,决心投身开发安全健康的减肥产品。受到东方中医中药理念的启发,马克与科学家合作开发出了第一个健康减肥的产品――大豆蛋白混合饮料一号配方,并于1980年创建康宝莱。1986年,康宝莱产品已经在全球5个国家销售,同年在纳斯达克上市。
2000年,44岁的马克·休斯在参加公司的周年庆典活动后在睡眠中去世。有消息称死因是“同时服用酒精及抗忧郁药物”。虽然该公司的股价当天就下跌了12%,但马克·休斯的离开并没有阻挡康宝莱的发展。到2003年,康宝莱公司市场遍及全球58个国家和地区,营业额突破18亿美元。2004年,康宝莱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HLF)。2005年,康宝莱成立25周年,并于9月宣布全面进入中国市场。2007年3月,康宝莱正式获得中国商务部颁发的直销牌照,其全球营业额在当年超过30亿美元,成为世界直销企业龙头之一。
2011年,美国潘兴广场资本主理人比尔·阿克曼拿到研究机构Indago的一份报告,报告显示纽交所上市公司康宝莱盈利模式涉嫌传销,财务报表有重大嫌疑,适合做空。2012年初,阿克曼通过自主研究认为Indago的研究报告指出的嫌疑确实存在。待Indago机构发布了该报告后,阿克曼开始默默押注康宝莱的空头仓位,豪赌10亿美元。2012年底,阿克曼通过哥伦比亚电视台CNBC放出大量做空康宝莱股票的重磅新闻,他认为康宝莱通过不断发展下线获取非销售收入,属于金字塔式传销骗局,并持续通过公开演讲等方式给康宝莱股票施压。此举导致康宝莱股票在两天内暴跌20%,在整个2012年下跌37.25%。



康宝莱自然也不会坐以待毙,时任董事长兼CEO迈克尔·约翰逊亲自站上CNBC辟谣。同时,康宝莱的股票得到了对冲基金大佬丹尼尔·勒布和有“华尔街狙击手”之称的卡尔·伊坎的力挺。因为做空受阻,气急败坏的阿克曼甚至与伊坎在电视台“约架”电话直播。整个2013年,康宝莱以77.25%的股价增长和创历史纪录的41亿美元营业额收官,阿克曼的做空计划遭遇重创。
2014 年,阿克曼再度斥资 5000 万美元开展针对康宝莱的公关活动,旨在损害该公司股价。康宝莱则请来对冲基金之神乔治·索罗斯大幅增持康宝莱股票,股价当天上涨10%,突破65美元。
虽然做空接连受挫,但是阿克曼却越挫越勇,坚持认为康宝莱总有一天将会因为他所提及的问题元气大伤,他将坚持为此奋斗到“地球末日”。
但剧情并没有向着阿克曼的期待方向发展,甩掉包袱的康宝莱实现了业绩和股价的双线增长。
2017 年 11 月,在康宝莱股价全年上涨 51% 后,阿克曼无奈平掉了空头头寸,换成一种低调的看跌期权。2018年2月28日,在康宝莱股价持续上涨后,阿克曼在金钱面前放弃了执念,彻底退出了对康宝莱近10亿美元的押注。


04


调查之门









阿克曼的做空虽然失败,但康宝莱也被他成功拖下泥潭。
历经5年的康宝莱做空投资,让这位传奇的基金经理遭遇重挫。但是,康宝莱的问题却并没有因为做空行动的结束而得到完全解决,真正的麻烦反而才刚刚开始。
事实上,从阿克曼与康宝莱的战斗一开始,他就不想让自己一个人战斗,而是竭尽所能促成美国官方机构对康宝莱进行调查,其中包括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美国证监会,以及美国监察机构等。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早在2014年就介入了对康宝莱的调查。2016年,康宝莱被迫支付了2亿美元,以了结FTC对其误导消费者的指控,并同意整改其美国业务,以避免被归类为传销。FTC在最终的调查报告中写到:“康宝莱对其销售人员的激励,并不是他们卖出更多的零售产品,而是招募到更多购买康宝莱批发产品的销售人员。”
同时,康宝莱也受到美国检查系统有关《反海外贿赂法》的调查。该公司在公告中表示就此进行了自我评估,并实施了补救和改进措施,包括更换某些员工、改进中国市场的政策和程序等。
这里的“某些员工”可不简单,不但包括首当其冲的中国区总裁李延亮,甚至还包括康宝莱全球董事长兼CEO迈克尔·约翰逊。曾任迪士尼总裁的迈克尔·约翰逊自2003年起担任康宝莱CEO,2007年起兼任公司全球董事长一职,是带领康宝莱冲上世界直销之巅的核心人物。
2017年6月1日,康宝莱宣布迈克尔·约翰逊转任公司执行主席,由顾礼诗(Richard Goudis)担任全球CEO。值得一提的是,接替者顾礼诗曾担任过6年的康宝莱首席财务官,他的上任意味着康宝莱给要给外界一个厘清财务秩序的交代。
受此影响,2017年全年,康宝莱取得54亿美元的总销售额和44亿美元的净销售额,分别下跌3.6%和1.4%,创下数年来首次业绩下滑。
2019年1月8日,康宝莱CEO顾礼诗因以前的不当言论被迫辞职。康宝莱官方表示:“这些言论违反了公司与费用相关的政策和商业行为,不符合康宝莱营养品公司的标准要求和企业文化。”由此,康宝莱功勋人物迈克尔·约翰逊重新回到CEO的位置。
遗憾的是,2亿美元和解费用和人事更迭并没有给康宝莱带来太久的平安,也没有给迈克尔·约翰逊足够的时间。2019年9月,美国证监会宣布对康宝莱进行了处罚,缘由是康宝莱连续6年向投资者谎报在中国经营的真实情况,罚款金额为2000万美元。根据美国证监会的处罚信息,在2012年~2018年,康宝莱公司在给美国证监会的报告中告诉投资者,中国允许直销,但禁止多层次营销,因此公司采取了其他商业模式。但美国证监会表示,康宝莱实际上仍运行多层次营销系统,且未披露相关信息。同时,美国证监会发现康宝莱在中国依据经销商的工作时间支付报酬行为涉嫌造假,关于经销商薪酬的公开声明是虚假的、有误导性的。
2019年11月,美国检察系统甚至对康宝莱(中国)两名前高管以违反美国《反海外贿赂法》提起刑事指控,指控他们在中国进行的不当公关活动。
2020年3月31日,康宝莱不得不宣布,由原联席总裁兼首席健康营养官顾诺贝(John Agwunobi)接任CEO和董事局主席一职,迈克尔·约翰逊大有引咎辞职之意。
另一方面,在2020年8月,康宝莱与美国司法部和美国证监会通过漫长谈判就有关《反海外腐败法》的调查达成和解协议,同意付1.23亿美元以获得3年的延期起诉,其中包括5570万美元的刑事罚款和6720万美元的非法利润及孳息。
顾诺贝上台之后,恰好在疫情之间,康宝莱全球业绩增长进入停滞甚至有下滑趋势,而股价更是不可思议地一路暴跌。
不得已,2022年12月27日,备受业绩和股价双重压力的康宝莱决定让迈克尔·约翰逊重返董事长岗位,并兼任临时CEO,他也同意象征性地领取1美元的薪酬,以及以股票增值权和限制性股票单位形式的股权为基础的长期激励计划,以表示他个人利益会与公司和投资者利益一致。康宝莱本计划在2023年任命新的CEO,但最终这个担子还是压到了迈克尔·约翰逊肩上,这已是他在康宝莱的第三次临危受命。
如今,康宝莱与美国官方达成的3年延期起诉期限已近,不知是否能完全摆脱调查之门。


05


中国之变









业绩耀眼的康宝莱(中国)员工,亲眼目睹了一轮轮资本的残酷无情。
全球管理层因为股市做空和违规调查急剧震荡,康宝莱中国区自然不能幸免。
2005年,曾担任安利(中国)1号员工、安利(中国)副总裁、天狮集团全球执行总裁的钱港基加盟康宝莱,担任康宝莱全球高级副总裁及大中华区总裁,全面负责大中华区的市场运作。当年10月,本刊记者在南京亲眼见证了钱港基主持的康宝莱(中国)首家分公司开业。





在短短两年时间内,雷厉风行的钱港基在全国设立了47家销售店铺和39家服务网点,并顺利为康宝莱(中国)率先拿到直销牌照。但就在拿牌后几个月,2007年8月1日,钱港基被宣布离职。有消息称,钱港基的离职是因为受到了公司内部的举报,去汇报工作时被迫离职。他最终被两个人从美国“押”回到中国办公室,简单收拾个人物品后走人。中国的康宝莱人首次见识到资本的无情。
因为花了好几个月没有找到合适的外籍经理人,2007年12月19日,原中国区销售副总裁李延亮被内部提拔为康宝莱(中国)总经理,也因此成为当时五大外资企业在华唯一本土掌门人。此时,康宝莱中国区全年的业绩不到8亿元。李延亮就任后,康宝莱(中国)业绩连年飙升。2016年,康宝莱中国区的总销售额达到75亿元人民币,相比2007年上涨近十倍。因为如此的优秀市场表现,李延亮也一路被提拔为康宝莱中国区总裁及全球高级副总裁。
但就在这个时候,康宝莱在几乎成功狙击阿克曼做空的同时,遭遇了史上最严峻的联合调查,被阿克曼当做攻击靶心的中国市场首当其冲。此前,时任康宝莱(中国)总裁李延亮还在跟本刊记者谈什么时候写一个成功阻击阿克曼的精彩故事;几个月后,他就因为被美方调查时要说清楚每一个5万元人民币以上合作协议的细节而大倒苦水。



2017年5月23日,在康宝莱(中国)一次唯独没有李延亮参加的全员电话会议上,美国总部宣布李延亮不再担任中国区总裁。李延亮的解职非常突然,康宝莱总部将中国的复杂问题归结为中国管理团队的问题,李延亮被认为是中国直销行业一位标志性的“背锅侠”。更让人想不到的是,李延亮等此后还对康宝莱发起了讨薪诉讼,并成功获胜。
再一次,康宝莱(中国)没能及时找到合适的接班人。直到2017年10月,康宝莱宣布任命郑群怡为康宝莱(中国)董事长。郑群怡是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有机化学博士、美国康奈尔大学生物有机化学博士后,属于国家引进的专项人才,曾任蕾硕医药化工(长沙)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湖南大学和湖南中医药大学特聘教授。2009年,康宝莱与蕾硕医药化工(长沙)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康宝莱蕾硕(湖南)天然产物有限公司并建设全球首个天然原料生产基地,并聘任郑群怡为康宝莱全球副总裁和该基地负责人。显然,学者出身的郑群怡并不适合领导康宝莱的中国市场。
直到2018年,康宝莱(中国)才迎来自己的新任总裁——郭木。郭木毕业于上海海洋大学和中欧商学院,长期任职于快消行业,曾担任可口可乐在亚洲最大灌装厂 ——上海申美饮料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现在看来,郭木加盟康宝莱的时机非常不妙,因为接下来就将遭遇2019年的直销行业大整顿以及三年疫情。



好在,郭木第一年就为自己扳下一城,2018年的康宝莱中国区净销售额实现14%的涨幅,突破10亿美元。但康宝莱还是没能逃脱2019年的行业大劫,业绩跌去四分之一。2020年,迎来首波疫情的康宝莱稳住阵脚,神奇实现业绩回升。五六十亿元的总销售额,足以让康宝莱成为当时中国直销界业绩最为坚挺的企业之一。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后续两年的疫情让康宝莱(中国)再也无法坚持,业绩连续出现大幅下滑,两年跌去一半业绩。
同时,伴随而来的全球市场再度下滑和股价暴跌,裁员成为必须先行的选择。可惜的是,郭木并没有在疫情放开后的2023年带领康宝莱(中国)重整旗鼓,最终自身难保。





06


市场之问









康宝莱(中国)要再次风云再起,需不需要回归初心?
虽然面临如此多的波折和动荡,以及严峻的低股价事实,但并不意味着康宝莱就不是一家好公司。实际上,哪怕业绩相较2018年的最高点已跌去六成,康宝莱依旧是中国直销行业跌幅较小、业绩较大的公司之一。而在全球层面,康宝莱仍以52亿美元的业绩名列世界直销第三名。
很多时候,当本刊记者同很多业界人士交流业界企业成功经验的时候,都喜欢将康宝莱作为一个成功的范例,让大家向他们所拥有的成功要素去努力、去学习。





实际上,在很多直销业界人士眼里,康宝莱拥有很多企业都不太具备的先天优势:康宝莱是产品功能诉求最简单明确的公司,其产品零售和复消比重令人艳羡,其营养俱乐部也被证明是最有效的社群运作方式之一,甚至它也是中国直销年轻化做得最好的公司之一......这些优势的任何一条都是很多直销企业梦寐以求的,但为什么康宝莱还是将一手好牌打烂了?当然,首要的还是客观原因:行业整顿和疫情带来的直销市场整体乏力。而直销是一门延续性很强的事业,网络一旦遭到破坏,并不能随着环境的改善就立即恢复如初。
至于主观方面,本刊记者采访了大量业界人士,包括已经离开和还在坚持的康宝莱经销商,总结了如下主要原因:
其一,康宝莱的制度属于压力型级差制度,一旦市场做起来了收益较高,但对于市场不顺的人来说压力过大。比如,中高级服务商要想拿到全额奖金,每个月需要完成至少2500点(约合35000元)的业绩,很多人疲于发展市场只能选择自己囤货,同时又造成了低价货泛滥,反噬市场。
其二,康宝莱旗下的营养俱乐部并不能冠以任何“康宝莱”的名头,类似于服务商的自发行为,康宝莱公司对其只有规范要求,却几乎没有店补类支持。因此,店主需要完全靠自己的经营或网体收益补贴店铺,相对压力较大。
其三,康宝莱品牌的功能诉求虽然简单直接,但即使在减肥方面,给人的感觉也是最简单的饮食干预方式,并没有什么令人印象深刻的独到之处。相反,很多参与者沉迷于加盟康宝莱挣钱,而不是参与一种行之有效的减肥事业。
康宝莱(中国)并非没有努力过,但努力的方向似乎与以上几条都没什么关系。首先是数字化转型,这是每个企业都想做但又未必能够成功的大趋势。康宝莱在2019年提出中国区业务数字化转型,依托“双中台、三中心”自建生态蓝图,全力打造面向营销人员的一站式赋能中心。2022年9月,全新打造的“莱聚”App正式上线,能够实现十多项核心功能,主打一站式赋能和一对一的精准顾客服务。与此同时,康宝莱还在中国率先成立了全球首个数字化办公室,并被康宝莱总部借鉴,实现中国经验的全球输出。但数字化转型并非只是工具搭建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落地实用的问题。参考安利(中国)十几年数字化布局初现成效,康宝莱的数字化转型任重而道远。
其次是模式升级。从2021年开始,康宝莱的不少营养俱乐部已经开始低调升级为奶茶店。本刊记者曾走访过此类奶茶店,主打以康宝莱奶昔产品为原料调制的“低卡奶茶”,欲迎合奶茶的火爆潮流,同时与传统奶茶进行差异化竞争,成为引流和零售的一个新渠道。但是,康宝莱奶茶在口味、价格、品牌统一度和运作专业度上都不具备优势,结果可想而知。
康宝莱(中国)现在面临的各方面问题实际上都不是能够简单、短时间得到解决的,有业界人士建议换个思路——康宝莱应该回到减肥的起点,真正回归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竞争。
一直以来,康宝莱是靠着人人一块“想要减肥,办法问我”的胸牌成功出圈的。但为了扩大顾客面,康宝莱又一直在公司层面去淡化“减肥”这个字眼,甚至在宣传中也将“减重”改为“体重管理”,乃至“营养健康”。在康宝莱(中国)的官方宣传中,也明确是主打“营养+运动”的理念。但是,明明大家都认为康宝莱就是搞减肥的,而大多数经销商的市场也是通过这样达成的。为什么康宝莱至今还如此急切地想甩掉这个直销行业最为瞩目的标签?
2019年,康宝莱斥资1.6亿元在上海张江打造了全球首个产品创新中心。2020年以来,康宝莱在中国已经上市了40余款新品,特别是针对年轻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在新品拓展、口味创新和包装创新等多个维度发力。例如,在2022年进博会上,康宝莱发布了智满星DHA藻油软糖和鱼油软胶囊两款产品,官方宣传形容其“独立包装,便于携带,符合年轻消费趋势。”仅从这些描述来看,康宝莱的产品研发和创新方向是迎合潮流和年轻消费者的需要,但似乎又透露着一种表面功夫的无奈。
“究竟是减肥事业本身就只能这样简单粗暴,康宝莱在减肥产品研发方面早已黔驴技穷,还是说康宝莱根本没有花更多的精力和财力专注于减肥事业的想法?”有业界人士发出这样的感叹。
中国减肥茶龙头企业碧生源2022年业绩不足10亿元,可见,康宝莱(中国)可能正是中国最大的减肥市场企业。有业界人士认为,康宝莱(中国)应该紧握现有优势,专注于减肥市场进行产品研发和模式创新,从产品、服务、模式到安全性都做到这个行业的标杆,真正实现要减肥就找康宝莱,而不只是以减肥的名义做直销,或许能迎来新的机遇。
当然,这种“回归初心”的建议仅仅是一家之言。如果康宝莱在减肥市场上的努力确实已经触及行业天花板,那么将自己打造成一家前途更为广阔的运动营养品牌也是必然选择。况且,康宝莱(中国)的市场诉求也面临总部的统一战略规划。而且,以康宝莱的实力,怎么也能迎来触底反弹的一天。
2023年5月27日,虽然股价跌至谷底,但在南京召开的康宝莱(中国)风云大会还是如约而至。暌违四年之久,15000人的阵容,让人知道康宝莱(中国)的基本盘还在。
大会结束时,大屏幕展示出“2024,风云再起”几个大字。我们非常期待,作为世界直销三巨头之一、历经劫波的康宝莱在全球和中国市场都能风云再起。
康宝莱(中国)何时能风云再起,也与郭木无关了。
来源:知识经济杂志 作者: 黄永建 陈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康宝莱宣布新任两名核心高管,彰显战略变局

下一篇:康宝莱为你讲述海淘产品“正品保真”的真相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自动引流系统 ( 湘ICP备17022177号-4 )

GMT+8, 2025-1-18 15:39 , Processed in 0.299828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