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海外是一种怎样的经历

2022-6-8 21:45| 发布者: admin| 查看: 412| 评论: 0

留学生活,一千个人有一千种过法,没有人可以完全复制另一个人的成功或失败。
-前记




最近Dream Arena线下咨询的学生经常问的一句话:留学海外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经历?

这很难一概而论,于是小编打开了百度知乎还有豆瓣,最佳答案截图如下:















正所谓,留学生活,一千个人有一千种过法,没有人可以完全复制另一个人的成功或失败。小编特选取左微在《美国留学实用指南》里的自序和大家一起分享她的留学感悟以及知识分享。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首先,我真心佩服你们的勇气和魄力——在小的年纪就主动(或者被动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遥想当年18岁的我,从生活了一辈子的湖南长沙到了上海复旦读大学——当妈妈的背影渐渐消失在尘土飞扬、施工不断的国定路时,我的眼泪忍不住刷刷地流下,那种眷恋和想念好几个月都不曾散去。我还记得当时的害怕和未知,并且真不敢想象那时如果我需要漂洋过海、靠着不利索的英语生活是一种什么状态。所以我佩服你们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或者“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执着。

         弹指一挥间,我在美国结束了留学五年的生活——来美国之间,我是上海新东方的英语教师,面对着百人的教室谈笑风生,享受学生羡慕崇拜的眼光。而我经历了曾经郁闷无比、多次想放弃的第一年,渐有起色、坚持不懈的中间几年,还有人品爆发、硕果累累的第五年,最终以一个博士、三个硕士、两张证书、一份工作、很多经历的成绩给自己的留学生涯划下了句号。华盛顿大学校园里新鲜而稚嫩的面孔又多起来了,我便想以学姐的身份,给素未相识的你们写一封信,说说留学海外究竟是怎样一种体验。



关于独立和选择

出国读大学就意味着独立。在这个过程中,你将面临很多选择,并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课表不再是事先安排好的,你需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以及专业;这个过程你可以需要去学校的学术顾问那里了解情况,也需要把学分说明读清楚,知道有多少学分的通识课程要求。我们国内的很多同学都已经习惯了固定的课表,被学校老师安排好的课程,这一下突然成百上千种课程都开放、任由选择,反而不知道该怎么选择了。很正常。我觉得大家尽可能尝试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尤其是有可能发展成为专业的课程,多认识老师、TA,和他们积累好关系,可以去和他们问询选择专业方面的问题。至于舞蹈、音乐、建筑、二外等等感兴趣的课程,大可以每个学期来一两门,全面发展。

大学不只是获得一纸文凭的地方,充分发掘自己,全面发展自己非常重要——建议大家尝试一下自己真正感兴趣的课程,而不是很功利的似乎看起来容易拿高分、或者大家都人云亦云说好的课程。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和专业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哪怕以后学得再苦再累,你也会充满斗志。

你要为了进一个理想的专业提前开始奋斗,这过程中,你可以要和进入专业的学姐学长取经,和理想院系的秘书打交道;你可能会需要和父母亲好好沟通好好协商,甚至为自己的梦想据理必争,努力和父母亲达成一致。有话好好说——父母亲送你漂洋过海来读书不容易,尊重他们的付出,好好商量你要上的专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了解父母亲建议你修特定专业的原因;并且告诉他们你想追求某专业的原因,可以先选修一些课程上起来;另外,双学位、双专业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你精力时间充沛的话。

你将有机会选择朋友,到底和谁一起度过异国他乡的漫长时光。你也将有机会选择另一半,这时一定要睁大眼睛看清楚:对方喜欢的究竟是独一无二的你,还是你的亚洲身份带来的新鲜感?多去接触这个人的兴趣爱好、朋友圈,学会观察他/她的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看看和这个人在一起,自己会不会变得更加快乐和优秀。

         你选择到底是周末的晚上派对party还是熬夜苦读,放假的时候到底是呆在房间、呆在学校还是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做任何的选择前,最好想想这些行动可能带来的后果,自己是否有承担的能力——为自己的学业和生活负责。



关于融入美国

         我见过有的留学生有意常跟外国朋友一起玩,能够用英语交流自如;我也见过有的留学生只跟中国学生玩,除了上课之外一直说中文。你想做哪一种呢?

         如果你真的想在国外每天吃中国菜、和中国同学相处、说普通话,那恭喜你,随着留学大潮的涌进和中国实力的增加,这个想法越来越容易实现——就如同你在现在很多美国的中国超市可以找到正宗的老干妈调料、小肥羊火锅调料、龙口粉丝、李锦记酱油一样。你完全可以坐了十几个小时飞机以后,从一个大中国到一个你自己创造的小中国环境,过着和国内类似的生活——除了上课写作业用一些英语,并且路人甲变成了金发碧眼、或者各色皮肤的人。

         没有人可以指责你,如果这是你的选择。作为过来人的我何尝不知道和国内同学朋友一起火锅聚餐的畅快淋漓,一起边看中国娱乐节目边吐槽的畅快,一起度过春节中秋元宵佳节的互相陪伴,说着母语、有着共同背景的轻松自然?我如何不依恋故乡的熟悉,家中的美味,被理解和支持的惬意?

         于是我便问自己,微啊,你还记得当初为什么要出国吗?

不是为了练就一口更好更流利的英语,看到更广阔更开放的世界,见识不同的多元化的视角,结实五湖四海、天南地北的朋友么?

不是想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健全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最后成为一个更开放、更全面、更加优秀的自己吗?

         如果初衷是这样的话,只在中国同学的圈子里混日子能够达到这些当初设定的目标吗?

         留学生活,一千个人有一千种过法,没有人可以完全复制另一个人的成功或者失败。在这个多种选择的环境里,看你接下去的四年想要什么。

         我选择,有志同道合、少而精的中国朋友,同时也努力去结交美国的、还有世界各地的朋友,学习他们的文化。



交美国朋友

         如果你想要交美国朋友,比起交中国朋友,可能稍微难一点儿,你需要更加主动和努力一点。你的开场白不能是”I want to improve my English, can I be         friends with you?”这类只对你有帮助对人家无益处的事情,他们不傻,不要期望人家只做活雷锋,世界只围着你转。

与其怨天尤人,不如仔细想想,你有什么可以贡献的呢?

也许你有一门兴趣爱好,不管是游泳乒乓球,还是桌球网球跳舞,在你做这些事情的时候能够认识志同道合的人的机会就大很多了。你们也许可以相约着去做这些兴趣爱好,如果你恰好擅长,你还可以教教人家,请人家教教你英语。共同进步,多好的事啊!

也许你刚好能做点中国菜——其实美国朋友对于中国菜的期待真不高,你要是在国内好好和爸妈学两手,能做个番茄炒蛋、酸辣土豆丝、四季豆炒肉一类的家常菜估计就能在他们面前好好显摆一番了。可以请美国朋友去你家吃吃你做的中国菜,或者组织一个potluck每个人带一道菜大家分享。我屡试不爽发现的一个真理是,你再觉得难吃,人家美国同学可能还是觉得津津有味,把你奉若厨神。不妨一试。

         也许你可以找到正在学习我们博大精深中文的外国朋友,他们正在不同声调中挣扎不息、在中文的汉字结构里面垂死挣扎,这个时候,你可以恰好出现,作为他/她的语言搭档,帮忙辅导中文,同时学习英语。(关于这个哪儿有,看看你的学校有没有开设中文课程,可以去和教课的老师自告奋勇、贴贴小广告;或者学校有国际语言中心、国际学生中心一类,互通有无、互相交流的组织吗?多去打听一下哈)

         也许你发现你所在的大学开设中国历史、东亚地区的国家关系、中国建筑以及城市化进程、中国农民工迁移、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中国环境气候等等课程,那里面涉及到1949年的建国、空气质量pm2.5指数、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公务员体系、改革开放……恭喜你,你又多了一个结交朋友的途径——因为你来自中国,多多少少了解这片土地的历史、政策和发展,于是中国的话题便成为了你强有力的支撑——也许你并不能面面俱到,什么都知道(谁能够呢?)可是你可以把自己所知道、所经历的真实故事进行分享,并且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之我查资料也要知之……亲,我们有着中国这张炙手可热的好牌在手,关键看你怎么使用。有很多关心中国、想要了解中国、正在学习中国的世界四面八方的朋友,你要做的就是找到他们然后和他们成为朋友,那样交美国朋友就不难了!

         别说学姐没有帮你,以上的方法都是我或者身边朋友切身实践、证明有效的方法,关键是你的迈出第一步、你的主动去尝试。如果你不去做,别人说得再多也是然并卵~~



“美国有歧视么?”

         我曾经在期末考试阶段的学校图书馆里看到一个中年白人男性把他的书本、资料和演义摊满了六个人坐的桌子——我礼貌地请他把东西收拾一下,让更多的人可以一起使用桌子——他看着我的眼睛,一字一顿地说“What are you talking about? I do notunderstandyour English (“你在说什么?我听不懂你的英语”)那时的我托福口语考到将近满分、给学生英语讲课没有任何问题,看着他不带好意的冷笑,我心里很明白他在给我下马威——我于是马上去了楼下图书管理员办公室,把这种不符合公共规则的行为以及语言上的歧视举报——后来我老远看到他的时候,他和其他人一样中规中矩地只使用一个座位……

         我有一位教育系的研究生同学来自泰国——有一次她在公告栏面前看活动通知的时候,听到背后一闪而过很大声的“Yellow monkey”(黄色猴子),她快速回头看到身后已经没有人影了,周围也没有别人——可她知道这声是有人冲着她来的,也不能够回复“white trash(白色垃圾)”,因为那样会伤害并没有恶意的、其他白种人……

可是这样的经历在我们的留学过程中,只是极少数的个例。我记住更多的,是不同肤色国家的同学们在一起为小组报告、群策群力的情形;是我介绍“我来自中国,我的家乡菜非常辣,家乡的姑娘们特别热情”时同学们友善的微笑;是我送给朋友国内带来的小礼物时他们从脸上开出的幸福快乐的笑容之花;是我询问“what does this mean”时,他们认真细致的讲解……

         虽然多数人都是善良友好的,但我不能保证你的留学期间不会受到任何歧视,但我觉得如果彬彬有礼、宽容谦让没有办法的时候,事情来了,就不能害怕,勇敢地维护自己的权利——如果你真的感觉自己受到了歧视,你可以向学校的相关机构、你的助教(TA)、教授、学术顾问(Academic Advisor)、系里的秘书举报这种情况——美国大学里对于摆在面子上的歧视还是会干涉的,连教授都会因为种族歧视吃不了兜着走,所以大家不要怕,大可以说出来。有时候你越忍让,坏人越得志——哪怕大多数美国人民都是单纯善良的,也不保证会不会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这时候,你得勇敢,你得说出来,你得行动——因为如果你自己不试图维护自己的权利,没有人会帮你维护你的权利。不要一个人憋着,告诉别人一起想办法。



Photo by Fancycrave on Unsplash

你可能面对的困难

         华盛顿大学有一个专门针对大一新生的第一年项目(First Year Program),他们的服务对象包括所有的新生,自然也包括为数众多的中国学生。

         我本着取经的态度专门采访了这个项目的主任和副主任,想了解从他们多年的经验来看中国本科生可能会有什么困难,他们又有怎样的建议。

主任谈到了中国大一学生面对的五个大困难:

语言困难:尤其是中国学生参与小组讨论;

选课系统:可以自己自主选课以后的茫然不知如何选择;

社交生活:如何和美国人交朋友;

选择方面:父母亲的期许和自己的选择有冲突怎么办;

学术诚信:到底什么是被美国教育制度认为的抄袭和学术不诚信。

         建议方面,主任LeAnnes说,“请把你自己放在不舒服的地方,哪怕你一个人也不认识,也去勇敢地参加学校举办的活动,比你自己去吧!去勇敢找一个人开始谈话,试着为自己创造机会,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在美国,适用学校提供的各种学术资源一点儿也不丑,不要等到太晚的时候再去寻求帮助,而是一开始就要开始找到资源,充分利用资源。一定要主动!”

副主任Carlos说,“大家要尽可能的充分利用周围的人的资源,比如说orientation上认识的朋友,在你住宿的学校宿舍的residential assistants,学长学姐……他们都可以帮助你更平稳快速地完成到大学的转折,你一个人想要全部搞定会有些困难。同时也充分利用学校职员的帮助吧!比如你新到校园见到了穿制服的员工,他们都接受了专门训练来帮助你们,勇敢地利用起来吧!”

         我也曾经采访过一位功成名就的男中音歌唱家岳彩轮老师,他在90年代末不多人留学的时候就留学美国读音乐表演的研究生了。他说那时候自己为了逼自己练英语,尽量避免和黄皮肤、同种族的同学交流、学习、生活,而是住进了一对不懂中文的白人老夫妻家里,从各式的蔬菜到家里的电器开始一个个单词和人家学习——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他已经在美国扎住了根,站稳了脚,做的还是自己最喜欢和擅长的音乐教育事业。

         我请他给后辈一些建议,他思索良久说“华人朋友们不要忘记自己的根,即使在主流社会也要牢记自己是炎黄子孙。另一方面,也要走出只是中国人的小圈子,更加开放地与社会其他族裔交往。永远不要放弃自己的梦想!”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希望我用满腔热情和真心敲打下的这封信能够对你们有一点儿帮助,给你们一点儿鼓励,以及一些有用而真实的信息。纯粹灌鸡汤给你并没有多大用,一味地说“加油哦,你可以的!”也是不负责任;我想说外国的月亮不一定比中国圆,留学的生活也注定不会一帆风顺毫无波折,你完全可以选择自己的四年留学生活过成什么样子,只要你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但愿你拼荆斩棘,收获更为优秀更为成熟的自己;但愿你一年后再看自己,觉得没有辜负着漂洋过海、背井离乡的年轻时光,没有忘记自己曾经闪耀着光芒的年少之梦。

左微

西雅图

作者:微微到来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accaccfb55c9

关于作者

左微,湘妹子,本科就读于复旦新闻及对外汉语学院,曾在《纽约时报》、湖南卫视实习。之后在新东方教托福。2010年9月留学美国华盛顿大学,五年很努力于是获得了英语系博士,教育学、英语教学和经济学硕士,并在华大任教育咨询师。同时在西雅图中文电台当主持人。

她的书里有很多故事都是她在美国亲身经历的,那些我们不知道的文化,愿你在她的书里,能对美国---一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国家有更深的了解。



期待即将启程的你们的新故事!身还在,心已远。

选文自序插入选自《美国留学实用指南》左微著

文/南柯

编辑/南柯

图源/网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盘点12|2021年度中国直销产品十大潮流

下一篇:生活随笔,在日本的留学经历。了解日本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自动引流系统 ( 湘ICP备17022177号-4 )

GMT+8, 2025-1-18 16:52 , Processed in 0.339338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