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年“牵手”相伴,树王树后有段动人故事……

2022-8-8 16:41| 发布者: admin| 查看: 358| 评论: 0

在从化区太平镇的群山中,一株二百五十岁“乌榄王”极为引人注目。它与周围的千亩乌榄林组成了一个“大家族”,给村民留下了无数的回忆,也给一方水土带来富裕与繁荣。

据三百洞村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村内正结合榄树文化,打造乌榄特色的乡村振兴品牌,酝酿兴建以百岁乌榄王为中心的乌榄公园,再现乌榄王、乌榄王后与桃花水母相伴相生的美好景致……











乌榄树

树干直径150厘米

树高15米

树占地面积0.8亩

树龄250年

位于从化区太平镇三百洞村

乌榄王树龄数百年

每年仍结果五六百斤

乌榄王深隐于从化的山峦之中。近日,记者从市区出发,沿着广从路前行,进入到群山环抱的三百洞村。下车后,又在村民带领下,沿着乡间小道来到一片榄树林。只见这里郁郁葱葱,满眼都是粗壮的大乌榄树——而这就是乌榄王的“家”了。

据三百洞村党支部书记李桂深介绍,乌榄王在这片榄树林已生长了数百年,至今依然生机勃勃,每年结出的果实都会有五六百斤。

顺着李桂深的指引,记者最终找到了乌榄王——这是一棵参天大树,像龙爪一样伸展着苍劲的枝干,在原地撑起一把绿荫大伞,于炎炎夏日中,挺身挡出一片清凉。



这是一棵硬朗的树,同时也是一棵温柔的树。就在树冠之下,乌榄王壮硕的根系有一部分露出地面,天然形成了一个挺舒服的小凳子,让人可坐可歇,可以悠然地讲论四季故事,静度百岁光阴。

在距离乌榄王不到3米的地方,还有另一株百年乌榄。李桂深说:“它们形影不离,就像王与王后一样,所以我们也叫它乌榄王后。”

7月微风的盛夏中,乌榄王傲然挺立,乌榄王后随风摇曳,在小山岗上形成了一处独特的风景。



乌榄树下人长寿。这是流传在当地的一个说法。村中最年长的老人李榕根,1928年出生,至今已有94岁了。只见老人家依然精神矍铄,拄着拐杖,走路不用人扶,利利索索地来到乌榄王下,跟大家一起追忆往事:“我小的时候,这棵树已经长得很粗壮了,就跟现在差不多……”



三百洞村民:李榕根,已94岁

村民长寿的秘诀,得益于优良的生态环境。据介绍,三百洞村总面积约8.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90%,地势属丘陵地带,全村被七八座大大小小的山丘包围,空气清新,有利于怡情养性。“这里的空气很好,我们的村民比较长寿”,李桂深这样对记者说。

一林曾救一村人

乌榄王所在的三百洞村

村名一直为外人所好奇:

为什么叫三百洞,

是真的有三百个洞口吗?

其实,三百洞村名背后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历史故事:

故事 /

在抗战时期,日军侵袭从化地区。村民几乎全部跑到山上躲藏起来。当日军进村后,看见村中空空落落,乌榄林生长茂盛,似乎看不到尽头,便问共有多少人在山里。留下的村民为了保护乡亲,就夸大说:山上有二三百个洞,每洞住有三十户人家,树高林密,很难找的。日军听后很快就退走了。此事之后,村民觉得这里是个福地,救了很多人的命,便管这里叫做三百洞村了。

三百洞村人与乌榄树相伴相生。收获时节,精巧的乌榄果便是他们的挚爱。乌榄果肉可生食,也可晾晒腌制成“榄角”,是广东人餐桌上熟悉的配角。吃早餐时,人们会用榄角配白粥;蒸鱼炒饭时,榄角会被捣烂做成调料,只需一点,便似画龙点睛,为菜肴增添特有的甘香气息。



李榕根说:“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到湖南参军。从家里回部队的时候,行李袋中总是带着一瓶榄角。这是家乡的味道,就连战友们也都很喜欢。”

乌榄的美味,可以解乡愁,也可以致富生财。在三百洞村,还有一位名叫张兴藻的九旬老人。几年前,他看中了这里的山水美景,流连忘返,就欣然定居下来,并投资千万元开办了一家山庄,于九旬高龄再次创业。拥有特级厨师称号的他,用榄角蒸土鲮鱼亮出了招牌菜,吸引食客纷至沓来:“榄角是广东的一种优质食材,三百洞的榄角特别靓,配以土鲮鱼去蒸。两者相得益彰,鲜味突出,因此特别受人欢迎。”



乌榄文化振乡村

三百洞村党支部书记李桂深介绍,村里的乌榄约有1000亩,大概有200户农户种植该品种。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前后是乌榄的成熟期,果实会由青变紫,呈卵状长圆形,长26-32毫米,直径15-17毫米,最后会变得油亮发黑。到了这个时候,村民们就会在树底下铺上几张纱网,拿着三四米的长竿爬上树干打乌榄。



李桂深说,乌榄王、乌榄王后每棵每年挂果五六百斤。去年,每斤乌榄收购价达11元。也就是说,乌榄王“夫妻俩”加起来是实实在在的“万元户”了。此外,其他乌榄树也很争气。如今,全村的乌榄年均产量在50万斤左右。产量多的时候,有的村民每年可以靠销售乌榄增收一二十万元。

除了乌榄销售外,近年来,乌榄文化开发也成了村民关注的焦点。乌榄王、乌榄王后周边的生态环境优美,不但有好山好树,也有养人的好水。

2008年9月,在乌榄王附近的水库中就出现了十分罕见的“水中熊猫”——桃花水母。当时,《广州日报》等多家媒体纷纷实地采访报道了这一奇观。李桂深说:“桃花水母对生存环境和水体质量要求极高,水库里出现桃花水母,说明水库周边的生态环境十分好。”

有了优良的环境,就要好好地保护和利用。目前,三百洞村内正结合榄树文化,打造乌榄特色的乡村振兴品牌,酝酿兴建以二百五十岁乌榄王为中心的乌榄公园,再现桃花水母与乌榄王、乌榄王后相伴的美景。

记者手记:乡村振兴要立足“乡愁”

三百洞村是一个群山环抱的小山村。论资源,这里只有老祖宗留下的乌榄、荔枝、黄皮等果树,村集体经济基础曾经比较薄弱。不过,这里的村民喜欢种乌榄,吃榄角,外出务工也要带上这家乡的特产。所以,榄角就是三百洞村的“乡愁”了。

立足“乡愁”,三百洞村决意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在村党支部书记李桂深的带领下,村民通过挖掘乌榄王、乌榄王后、桃花水母等生态符号的文化价值,以千亩乌榄为特色,打造乡村振兴品牌,依托家门口的绿水青山,打造出自己的金山银山。

在李桂深的心目中,他还想将出现桃花水母的水库及下游的三公里溪流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的特色徒步路径,让广大游客可以在三百洞村山顶看日出日落,共享这一片生态美景。

我们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这将成为现实,把从化生态之美呈现给更多的游客,也为当地带来兴旺与繁荣。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曾卫康 通讯员:吴彬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高鹤涛

来源: 广州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山村怪谈之鬼节惊魂——清明、中元、寒衣三大鬼节发生的那些事

下一篇:一位来自乡村代课老师的故事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自动引流系统 ( 湘ICP备17022177号-4 )

GMT+8, 2025-1-20 04:48 , Processed in 0.285433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