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什么是中元节?其实还有上元节,下元节

2021-12-12 04:45| 发布者: admin| 查看: 707| 评论: 0

农历七月十五,被称为“鬼节”,也叫做中元节,可到底什么是中元节,它又是如何衍化而来的呢?





最初的七月十五就一个别称“七月半”,这个时间是秋季丰收的时刻,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百善孝为先!”
正是出于这个道理,当秋季丰收的时候,百姓就会在“七月半”这一天,用新米祭祀祖先,一是告诉祖先今年是个丰收年,日子越过越好,二是祈求祖先保佑来年大丰收。
<hr>那么七月十五是什么时候被称为“中元节”的呢?
则是源于东汉后,道教的说法。
道教认为七月半是地官诞辰,祈求地官赦罪之日,阴曹地府将放出全部鬼魂,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因此将七月半秋尝祭祖节称为“中元节”。
传说,这一天,鬼门关大开,祖先回家团圆,孤魂野鬼也行走在阳间,因而如今“鬼节”祭祀的时候,都会画一个圈,中间画个十字,圈里的代表烧给祖先的财宝,而人们通常也会在圈外面少一些,权当做乐善好施,给那些孤魂野鬼的。





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人都远离了家乡,每逢“鬼节”到来,他们就会朝着家的方向,在路口或者桥边烧些纸钱。
同样的是画个圈,画个十字,但烧在外面的也更多了,我曾经好奇问过一个老者,为什么圈外面也烧这么多。
他给我的解释是:独在异乡,烧给祖先的财宝只能让路过的鬼差或者孤魂野鬼捎带,圈外边的就是邮费了!这也能解释为什么人们常常在路口烧纸钱,毕竟路口四通八达,能通往四面八方。
而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七月十五又被称为“盂兰盆节”,汉朝推崇佛教,因而“盂兰盆节”的名字替代了“中元节”好多年,但是“鬼节”的称呼一直没变。





到了唐代,道教备受推崇,道教的中元节也就开始兴盛,并且逐渐将“中元”固定为节名,沿迄今,并且中元节与上元节、下元节合称“三元”。
<hr>既然提到了上元节和下元节,那他们又是什么日子呢?
“上元节”就是正月十五,大家都很熟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元宵节”。
在道教里,“上元节”又叫“天官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传统习俗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拉兔子灯等。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这一天是用来祭祀天官的,天官赐福,祈求一年都平平安安,福气满满。
同样,“中元节”又叫“地官节”,也不需要多做解释,就是祭祀阎王爷等地府官员的,也算是给祖先祈福了,同样也是为了减少自身的罪恶。
接下来是“下元节”,又叫“水官节”,是农历的十月十五。
按照道教的说法: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如果按照此种说法,祭祀水官才是为了保平安,毕竟他是解救危难的。





一些地方的习俗是做一些糍粑赠送给亲友,或者蒸麻腐包子。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天,有的民间工匠祭炉神的习俗,炉神就是太上老君,大概源于道教用炉炼丹。
<hr>写在最后:
三元节是传承数千年的文化民俗,现如今“中元节”却是名声大噪,这一切的缘由或许是因为对鬼神的敬畏,又或者真的是自身罪孽深重,希望祈求原谅。





时代在发展,思想在进步,有信仰是个好事,没有信仰也不是坏事,个人觉得,行善积德有好报,只要无愧于心,就能屹立于天地之间。
还是那句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hr>作者:@星尘讲故事,一个而立之年的油腻男人,就是喜欢记录一些民间故事,记得关注我,谢谢!
声明:本故事为原创民间故事,纯属虚构,不得与封建迷信对号入座,配图均来源于网络,侵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山村怪谈之鬼节惊魂——清明、中元、寒衣三大鬼节发生的那些事

下一篇:中元节,向故去的亲人道一声思念:天堂可否安好?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自动引流系统 ( 湘ICP备17022177号-4 )

GMT+8, 2024-11-22 01:03 , Processed in 0.155178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