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过的第一本书《春风吹来的童话》

2025-2-17 18:13| 发布者: 哪吒2017| 查看: 107| 评论: 0

作者:侯磊

一转眼过了四十岁,但我仍记得童年时的一个场景:我家的院子是坐南朝北,院内东边的房子不住人,是一间堆满木器杂物的储物间。储物间的门是薄木板做的,门常年锁着,但门的下半部破了一个大洞。放学后的夕阳从洞中照到屋里,能看到飘浮的灰尘在光线里上下翻飞。八九岁的我会在此时从那个大洞钻进去,借着缓缓从金色变得淡黄的阳光,蹲在储物间里,打开我不知从哪里翻出来的、人生中所读到的第一本书:《春风吹来的童话》。

我读过的第一本书《春风吹来的童话》-1.jpg

《春风吹来的童话》是一部由儿童文学家金近(1915—1989)创作的童话选,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首版于1979年,1989年再版,其间多次加刷。两版的内文相同,但封面不同。1979年版的封面底色为白,书名竖写,封面人物较小,这一版还分为精装和平装两种,版权页都没有写印数。1989年版的封面底色为绿色,书名为横写,主图是一个身穿白色连衣裙,头戴红色头巾,双手张开拥抱大自然的小女孩形象,封面左上角还有两只乌黑的燕子,颇为画龙点睛。我更喜欢这一版的封面,因为颜色鲜艳且对比度高,人物动感明显,一下子扑来春风的气息。书的内文里多配有漫画风格的插图,有些篇目还附有铜版纸印刷的彩插。我所保存的那一本,扉页上还有一枚菱形的“人民文学出版社购书纪念”的章,使得我对这本小书爱不释手。

全书的童话是按照年代编排的,共分为三部分:1946年-1948年、1949-1964年、1977年-1978年,每个年代的作品风格都不相同,呈现出讽刺—歌颂—新潮三种不同的倾向。其中的《小鲤鱼跳龙门》《狐狸打猎人》《小猫钓鱼》等,都改编成动画片了。对一个小学生而言,书中故事生动有趣,语言优美,不仅分出好人和坏人,还对好人有褒扬,对坏人有很明确的讽刺和批判。

我最喜欢的,是其中《红鬼脸壳》《黑心魔术家》《“好”人国》《狐狸打猎人》《大白猪的打扮》《一篇没有烂的童话》《一出好险的戏》等篇目。《红鬼脸壳》讲一个国家里的人用抽奖的方式抽到红、绿、黑、黄、白、灰六种颜色的鬼脸壳,戴上就有不同的功能——往往是作恶的功能。《黑心魔术家》讲的是一个坏魔术师,在广场上招人变钞票,他收了观众们的钞票,号称要变大面值的,结果让助手悄悄地放了把火,人们都去救火,而他趁机逃跑了。《“好”人国》是情节最为复杂的,虚构了一个正反颠倒的国家,所有人的说话、做事都是反着的,以冷为暖,以黑为白,要救火,就要用汽油,把着火的房子全部烧光,这样才把火“救”起来。最绝的讽刺,是这个国度以挨打为光荣,就像作品里的情节:皇子要过十岁生日,某位大臣送给皇子一只装满了糖果的脏鞋子,说:“敬祝小皇不得好死。”皇帝赏赐给大臣一根棍子,让他自己打自己,直打到喊啊唷时才住手,对皇帝说:“多谢皇恩。”一切的出发都是反的,又有点“负负得正”,让人笑过之后,多有反思。直至长大后,我才明白这是1947年的作品,是为了批判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而写的。

之所以上述篇目的童话我至今不用翻书还都记得,是因为这些故事,我上小学时都讲过。

从七八岁开始,我就在小学的班级里给同学们说相声、讲故事,讲故事多是在阅读课上,有时传统的故事不够讲了,我就从这本《春风吹来的童话》里改编。例如《红鬼脸壳》,这个题目直接讲不容易听懂,就把题目改为《鬼脸壳的故事》。当时我才勉强识字,遇到不认识的字就念字形的一半——猜着念,有几个字我记错了读音,至今有时都改不过来。

时至今日,这本书仍是我的案头书,尽管我不会经常翻阅了,但只要一想起来就激动,会立刻想起童年时窝在储藏间里读它,以及给老师同学们讲它时的样子。永远感谢这本书的作者金近先生,我从没想过长大后会从事文学工作,但正是这第一本书,使我无意间第一口就吃到了“细糠”,让我一生痴迷地寻找那个充满幻想的、充满动植物和各种生灵的、明辨善恶是非的文学世界。(侯磊)

来源: 北京青年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真实校园灵异事件之校园鬼魂!

下一篇:童话故事推荐:重温经典,启迪童心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自动引流系统 ( 湘ICP备17022177号-4 )

GMT+8, 2025-2-20 21:56 , Processed in 0.395444 second(s), 3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