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里的防疫“侦察兵”

2022-5-14 20:2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382| 评论: 0



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生 闫雨蒙

“在疫情中,能通过流调工作看到居民的体谅、配合,看到工作人员的认真、负责,看到上海人的坚韧、勇气和善良,是一份幸运。”

一部电话、一台电脑、一支笔、一张纸,宿舍成为“临时流调办公室”,也成为了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生闫雨蒙的“战场”——3月以来,她与150名上海交大医学院的老师、同学一起作为流调志愿者,为申城战“疫”贡献自己的力量。

宿舍空间不算宽敞,闫雨蒙和室友都是流调志愿者,有时因为负责的案例不同,为了互不打扰,两位姑娘就一个在桌前,一个在床尾拨打电话。每位流调对象的行程轨迹、生活习惯都不同,涉及的密接有多有少,遇到年龄大的老人耐心倾听、及时安抚,遇到不配合流调的对象则尽最大的努力取得信任……最复杂的案例,一个团队甚至要花上10个小时才能完成全部流调流程。尽管流调工作细致、繁杂、琐碎,但闫雨蒙觉得,对公共卫生专业的学生来说这是宝贵的学习和实践机会。

在近一个月的流调志愿工作中,闫雨蒙真切感受到了因为疫情防控工作的推进,流调的任务特别是在轨迹、疫苗接种、防护措施询问方面轻松了许多,但她和队友们丝毫不能松懈,因为大家明白这份防疫“侦察兵”的工作越是做得早、快、准,就越能够尽快寻找到传染源头,找出密接和次密接人群,便于后续工作的开展,从而有效地控制疫情传播。

最近,完成一份流调的平均时间已经提速到2小时,比以往平均5小时缩短了一倍以上。这得益于学生志愿者们背后强大的支撑——尽管因疫情阻隔“分散办公”,可但凡遇到信息缺失、错误,带队老师和疾控工作人员线上“秒回”;遇到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可联系公安协查;线上工具也大大提高了效率,一例感染人员的信息收集,从基本信息、到轨迹排摸、到最后流调报告等文件的撰写大大提速。此外,公共卫生学院成立了公卫联合流调组,教师志愿者们基于亲身实践,组织编写了一份内容逻辑清晰、语言简洁、通俗易懂的《新冠肺炎流行病学调查实用手册》,帮助大量流调志愿者快速熟悉任务、顺利开展工作。

“在流调过程中遇到的每位感染者,背后都有不同的故事,有医务工作者、外卖小哥,有老人、准妈妈等等。我们能做的,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更少的人承担风险。而有时候,多一点力所能及范围内的倾听,就能让电话那端的人放下几分担忧,得到些许宽慰,也能更理解防疫政策,更主动做好日常防护”。 本报记者 易蓉

来源: 新民晚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恐怖故事:女生寝室之难道是诅咒?

下一篇:恶意篡改室友中考志愿,温州一男生被处拘留因未成年不予执行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自动引流系统 ( 湘ICP备17022177号-4 )

GMT+8, 2024-11-22 10:22 , Processed in 0.136940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